广告
加载中

谷歌“香蕉”火了没多久 字节豆包就想让它“凉凉”

阿虎 石濑 2025/09/10 09:49
阿虎 石濑 2025/09/10 09:49

邦小白快读

文章比较了字节Seedream 4.0和谷歌Nano Banana两款AI生图模型的性能差异,提供实操测试结果和用户建议。

1.Seedream 4.0首次支持多模态生图,如文生图、图像编辑,在即梦、豆包App和扣子空间上线,用户可直接使用。

2.测试中豆包创意表现更佳,如调整马斯克发型时生成摇滚形象更具氛围感;Nano Banana指令遵循更严谨,但中文生成不稳定。

3.两者在自拍图和食谱图上均精准高效,但在组图生成上豆包无法完整展示长图,Nano Banana中文能力弱。

4.豆包对漫画风格一致性控制优秀,适合创作者灵感发散;整体技术推动AI生图门槛降低,迈向新时代。

文章揭示AI生图模型如何影响品牌营销和产品研发,反映消费趋势。

1.品牌营销方面:Seedream 4.0色彩饱和度高,适合视觉营销,如食谱生成展示高质感内容;豆包上线App提供便捷渠道,抓住用户行为偏好创意应用。

2.产品研发机会:多模态生图支持如文生图和图像编辑,可融入品牌内容设计;消费趋势显示用户热衷AI辅助如自拍生成和漫画创作。

3.品牌应用启示:Seedream解决Nano Banana图片比例问题,有助于中国本土化策略;测试案例显示AI生图在饮食等领域的新兴需求。

文章分析AI生图工具的市场机会和风险,提供可学习点。

1.增长市场和机会:Seedream在中国用户中优势明显,免去使用Nano Banana麻烦,增长潜力大;漫画一致性支持为创作者合作带来新商业模式。

2.消费需求变化:测试显示用户对创意图片生成需求上升,如食谱和组图;豆包上线App提供直接平台使用机会。

3.风险提示:豆包编辑流程需重新上传图片,操作繁琐可能影响转化;Nano Banana中文不稳定带来本地化问题。

4.事件应对:选择模型时需权衡创意与严谨指令的利弊;扶持政策如App上线简化用户接触。

文章强调AI生图模型对产品设计和数字化电商的启示。

1.产品设计需求:模型用于生成产品展示图,如食谱图像展示高质量设计;豆包创意应用支持工厂视觉内容创作。

2.商业机会:Seedream解决比例控制问题,启示工厂推进数字化设计效率;在电商如扣子空间上线提供直接销售展示途径。

3.数字化启示:测试案例如马斯克图像调整显示AI降低生产门槛;整体技术趋势推动电商工具升级。

文章展示行业趋势和客户痛点解决方案。

1.行业发展趋势:AI生图走向多模态,Seedream 4.0首次整合文生图等多种任务;技术推动新服务模式。

2.新技术应用:Seedream在创意和一致性方面优势明显,如漫画生成;Nano Banana支持多轮编辑。

3.客户痛点:豆包需重复上传图片的流程繁琐;解决方案是通过模型比较推荐合适工具,如Seedream针对本土需求优化。

文章讨论平台管理和用户需求应对策略。

1.平台最新做法:Seedream在即梦、豆包App上线,提供便捷访问;需优化用户体验如编辑流程。

2.平台需求和问题:用户需求简单界面,豆包在多轮编辑上不足;管理风向规避需注意模型性能如中文支持问题。

3.平台招商启示:通过测试结果推广工具,如豆包在创意应用吸引合作;运营上强调便捷性提升。

文章揭示AI生图产业新动向和创新模式。

1.产业新动向:多模态模型如Seedream 4.0整合多项任务;技术比较显示创新点如一致性控制。

2.新问题:Nano Banana中文生成不稳定、图片比例不可控;政策法规启示需针对本土化优化。

3.商业模式分析:模型推动低门槛应用,如漫画师灵感发散工具;整体技术进展提供研究基础。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AI生图界,最近真是要过年了。

谷歌Nano Banana模型还没玩够,字节最新图像创作模型Seedream 4.0又来了。该模型的核心亮点是首次支持多模态生图,同一模型可以实现文生图、图像编辑、组图生成等多种任务。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用AI“无中生有”,还是用AI实现精准P图,Seedream 4.0都比以往版本的模型体验更丝滑、更可控。

更让我们期待的是,或许Seedream 4.0可以解决Nano Banana中文字生成不稳定、图片比例不可控等问题。对国内大多数用户来说,Seedream 4.0如果在性能上能打,那以后也不必大费周章非要用Nano Banana了。

目前,Seedream 4.0模型已陆续全量上线即梦、豆包App和扣子空间。我们第一时间上手,设计了几个贴近日常使用场景的实测案例,让Seedream 4.0和Nano Banana来了场PK,下面一起来看看“豆包大战香蕉”,谁会是新的P图之王?

连续修改同一张图人物保持不变

我们先是把一张马斯克的图片“喂”给了豆包和Nano Banana,让它们更换原图背景的同时保持人物表情不变。

可以看到,两个模型都遵循了提示词的要求。不过,左边豆包生成的图片色彩饱和度更高,右边Nano Banana更为严谨地引用了用户上传的参考图。

接着我们试着调整了一下图中马斯克发型和妆造。

有一说一,豆包生成的摇滚长发男还真是那个味儿,虽然提示词里没有要求更改衣服和面部装饰,但它生成的图片确实更符合我们预期的想要生成的形象。

在创意发挥上,豆包更胜一筹,能举一反三生成更符合摇滚氛围的整体形象;而在指令的精准遵循上,Nano Banana的表现则更为严谨。但总的来说,AI生图模型在人物一致性方面确实保持得越来越好了。

生成真实感自拍图

豆包和Nano Banana都精准生成了水豚、宿舍等样式,还成功复刻了国内外大学寝室之间的差异性。

值得一提的是,实测过程中我们发现,Nano Banana支持基于上下文的多轮图片编辑,但豆包需要再次上传图片、下达新指令,体验稍显繁琐。

米其林级别的可视化食谱

优雅,太优雅了。在这一轮的比拼中,两者可以说是棋逢对手,都生成了质感高级、菜谱清晰、风格统一的图片。有趣的是,在豆包的概念中,丝瓜汤是一定要配鸡蛋的,符合中式大厨的习惯偏好。

接着,我们再试试豆包和Nano Banana生成组图的能力,举个例子,我们只给一道菜名,看看AI是不是能生成前后相符的关联性图像,把整个制作过程“想象”出来。

在生成连续长图方面,两个模型都还有待完善,豆包还无法将整个制作过程完整地展示在一张长图上,而Nano Banana生成中文的能力依然是短板。

但让我们惊喜的是,豆包对漫画风格的一致性“拿捏”得很好。对于有分镜制作需求的漫画师、导演、创作者来说,它或许会是一个“好帮手”,更好地帮助你发散灵感。

话说回来,自从前两周Nano Banana掀起生图热潮以来,网友们发掘出了成百上千个AI生图的“邪修玩法”,甚至有报道直言“属于AI生图的ChatGPT时刻来了”。

从我们的实测来看,这场对决没有绝对的赢家,更像是两位高手过招。尽管两者在细节上仍有所欠缺,但两者的价值或许不在于一时的技术比拼,而是在一次次技术进步中,用越来越低的门槛,推动我们迈向一个AI生图的新时代。

注:文/阿虎 石濑,文章来源:AI新榜,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AI新榜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