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第二个突破万店的新茶饮品牌诞生

周半仙 2025/09/05 09:43
周半仙 2025/09/05 09:43

邦小白快读

古茗成为国内第二个万店茶饮品牌,财报数据亮眼,策略高效实用。

1.门店规模达11179家,超越沪上阿姨和茶百道,行业第二;下沉市场占比81%,乡镇门店43%提供广阔空间。

2.上半年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16.25亿元,增速121.5%,净利率28.7%领跑同行。

3.运营效率提升:单店日均GMV7600元,日均售出杯数439杯,同比增长17.4%;单店GMV137.05万元增20.6%。

4.实操干货:区域密度优先策略聚焦浙江、湖南等省,摊薄物流成本;年均推新品百款刺激用户复购,咖啡成第二动力覆盖16款饮品。

5.现金流强劲:流动资产84.02亿元增72.9%,经营活动现金流4.10亿元增84.4%。

古茗的品牌营销和产品研发策略可借鉴,针对消费趋势和用户行为优化布局。

1.品牌渠道建设:下沉市场占比81%,乡镇店43%深耕县域,吸引加盟实现高密度覆盖;首年启动资金23万元低门槛策略拓展渠道。

2.产品研发创新:年均推新百款保持迭代,上半年推新52款覆盖奶茶和咖啡;聚焦“品质咖啡”填补市场空白,8000店配备现磨设备,覆盖拿铁等16种饮品类型。

3.消费趋势应对:瞄准用户“喝新不喝旧”心理,快速迭代新品刺激复购;小程序会员1.78亿人活跃,季度活跃5000万人显示用户粘性。

4.品牌定价参考:净利率28.7%高于行业,通过区域摊薄和供应链优化保持性价比。

古茗提供显著增长市场和机会提示,策略可学习应对竞争变化。

1.增长市场:下沉市场机会大,乡镇门店占比43%覆盖5亿人口需求;区域密度优先策略在重点省份降低营销成本单店。

2.消费需求变化:用户偏好品质升级,咖啡业务驱动GMV增长;单店日均杯数439杯增17.4%,显示需求激活效果。

3.可学习点:加盟政策(首年资金23万元)和区域加密策略摊薄成本;供应链优化支撑两日一配配送,覆盖98%门店。

4.机会提示:避开红海竞争,转向乡镇和品质升级;风险控制参考:门店高密度避免同质化,但需注意成本攀升和加盟管理难度。

5.合作方式启示:基于会员体系(1.78亿注册)拓展交叉销售;正面影响包括单店GMV增20.6%和现金流稳定。

古茗的产品生产需求和商业机会突出,数字化启示显著提升效率。

1.产品生产需求:快速迭代新品年均百款,覆盖奶茶和咖啡品类;咖啡业务需专业设备供应,8000店配备现磨咖啡机。

2.商业机会: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大,43%乡镇店需求品质升级;供应链区域前置仓优化,支撑高配送频率摊薄成本。

3.推进数字化启示:小程序会员系统管理1.78亿用户;区域密度策略(如仓库150公里覆盖)启示生产线布局集中化。

4.电商协同:门店GMV增长带动商品销售,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入44.96亿元增41.8%;设备分期政策吸引工厂合作。

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案聚焦客户痛点和效率优化。

1.行业趋势:茶饮行业转向单店质量和盈利能力提升,供应链和数字化成关键;古茗实现万店规模后强调价值创造。

2.新技术应用:咖啡现磨设备和技术覆盖8000店;区域前置仓系统(22仓库,23万㎡)支持冷链配送优化。

3.客户痛点解决:成本控制挑战通过区域密度策略摊薄物流费用;会员增长痛点需解决方案(如小程序管理5000万活跃用户)。

4.供应链方案:两日一配配送覆盖98%门店,降低损耗;单店效率提升方案(日均杯数增17.4%)可复制。

古茗的平台招商和运营管理策略提供风向规避参考。

1.平台需求:加盟商对低成本入局需求响应(首年资金23万元);区域密度优先策略优化招商布局减少风险。

2.平台最新做法:高门店密度摊薄运营成本,如仓库覆盖150公里内75%门店;单店日均GMV7600元增20.6%显示管理成效。

3.平台招商启示:聚焦重点省份加密门店,提升加盟效率;风险规避参考:避免全国撒网集中资源,控制关店率(半年闭店305家)。

4.运营管理:会员体系管理1.78亿用户活跃度高;供应链两日一配保障品质,避免配送中断风险。

产业新动向和商业模式揭示新问题与政策启示。

1.产业新动向:茶饮行业进入质量优先阶段,古茗万店标志规模转向价值创造;供应链能力和产品创新成核心因素。

2.新问题:产品同质化加剧创新易复制;原材料成本攀升压缩利润;万店下加盟管理和食品安全风险增大。

3.商业模式启示:区域密度优先策略摊薄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咖啡业务作为第二增长点拓展用户覆盖模式。

4.政策建议启示:下沉市场扶持(如乡镇店43%)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数字化运营(小程序会员)建议提升监管效率。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8月26日晚间,新茶饮品牌古茗发布上市后首份中期财报,正式成为继蜜雪冰城之后,国内第二个突破万店规模的茶饮品牌。

这张成绩单有多能打?看数据就懂:上半年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增速跑赢蜜雪冰城(39.3%)、霸王茶姬(21.6%);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5%,28.7%的净利率更是远超蜜雪冰城(18.1%)、霸王茶姬(10.6%),成为头部品牌里的“盈利黑马”。

要知道现在茶饮赛道内卷到极致,沪上阿姨9436家店还在冲刺万店,茶百道、霸王茶姬卡在8000家、7000家梯队,古茗凭什么能先一步突围?43%的乡镇门店占比、单店日均卖439杯、8000家店铺售卖现磨咖啡……这波“下沉+品质”的组合拳,藏着多少值得行业“抄作业”的逻辑?

01

营收、净利增速领先行业

古茗上市后的首份中期业绩报告表现相当亮眼,门店规模方面,古茗以11179家门店位居行业第二,成为第二个突破万店规模的茶饮品牌,较去年同期的9516家增长17.5%。而沪上阿姨以9436家门店紧随其后,茶百道和霸王茶姬则分别以8444家和7038家门店位列第四和第五。

古茗上半年依旧持续加密下沉市场,报告期内,其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1%,乡镇门店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3%,地域加密策略成效显著。新店拓展速度也在同比加快,报告期内,古茗新增门店1570家,关闭305家,净增1265家。

营收方面,古茗上半年实现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营收结构来看,古茗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加盟店,2025年上半年,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占总营收的95.8%。其中,销售商品及设备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长41.8%,占总营收的79.4%,主要受门店扩张及GMV增长带动;加盟管理服务收入11.59亿元,同比增长39.2%,占总营收的20.5%。

不过,其营收规模暂不及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但增速与净利润表现相当亮眼。

增速上,古茗以41.2%的增速领先,蜜雪冰城以39.3%的增速紧随其后,霸王茶姬则以21.6%的增速位居第三。

盈利表现上,古茗以16.25亿元的净利润和28.7%的净利率表现最为突出,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21.5%;蜜雪冰城的净利率为18.1%,低于古茗;霸王茶姬虽然实现了7.13亿元的净利润,但同比下降38.53%,净利率仅为10.6%,表现不佳。

运营方面,门店效率持续提升,单店GMV同比大增20.6%。报告显示,古茗的单店GMV同比增长20.6%至137.05万元,单店日均GMV达到7600元,单店日均售出杯数439杯,较去年同期的374杯增长17.4%,门店经营效率持续改善。

现金流方面,古茗的现金状况同样良好,截至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84.02亿元,较2024年末的48.60亿元大幅增长72.9%。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10亿元,同比增长84.4%,显示出强劲的现金流生成能力。

02

古茗做对了什么?

古茗能够成为第二个突破万店的茶饮品牌,并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与其在产品研发、市场布局、供应链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

一方面,古茗以“快速迭代+咖啡扩张”的策略激活用户规模。中式茶饮消费需求迭代极快,“喝新不喝旧”是典型的消费心理,为刺激复购、保持品牌热度、适配多元消费场景,古茗常年保持年均百款新品的更新节奏,以“短周期、高密度”方式迭代产品矩阵。

例如,2023年其推出新品130款,2024年前三季度推新85款,今年上半年再推52款,新品覆盖奶茶、咖啡等多个品类。

其中,咖啡业务成为推动其业绩增长的“第二动力”。古茗并未复制“低价速溶”模式,而是瞄准下沉市场对“品质咖啡”的需求升级,以“新鲜现磨”为切入点,填补市场空白。

基于这一布局,截至6月,古茗超8000家门店已配备专业咖啡机,上线16款新咖啡饮品,覆盖经典款(如拿铁、美式)、特色款(如生椰拿铁、dirty咖啡)、季节限定款(如夏季冰萃、冬季暖咖)等多元类型;目前咖啡业务已覆盖超80%门店,成为门店标配。

这种阶梯式产品布局,既能让咖啡小白轻松入门(通过经典款),也能满足资深咖啡爱好者的品质需求(通过特色款),进一步扩大了咖啡品类的客群覆盖范围。截至6月末,古茗小程序注册会员达1.78亿人,季度活跃会员约5000万人。

除了会员人数激增外,单店营收也开始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单店日均售出杯数从374杯增至439杯,同比增长17.4%。

古茗的客群经营策略,本质上是通过“高频创新”保持品牌的年轻态与流量活性,通过“品质升级”挖掘高价值客群的增量空间,最终实现“用户规模”与“单客价值”的双重提升。

另一方面,古茗通过区域密度优先策略摊薄成本,以乡镇深耕避开红海竞争。与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品牌“全国撒网”的扩张模式不同,古茗采取“区域密度优先”策略:集中特定资源深耕浙江、福建、湖南等重点区域,形成规模效应。

区域高密度覆盖带来多方面优势:其一,门店位于仓库辐射范围内,可实现两日一配;其二,本地化营销效率更高,单店营销成本分摊更低。

为快速实现乡镇市场门店覆盖,古茗推出首年启动资金23万元、设备分期支付的加盟政策,强调“区域高密度覆盖摊薄成本”优势,有效吸引具有本地资源的加盟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古茗门店总数达11179家,乡镇市场覆盖进一步深化,乡镇门店比例提升至43%。

加大乡镇市场布局的原因在于:其一,乡镇市场人口基数庞大(中国乡镇常住人口超5亿),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且竞争相对缓和;其二,乡镇市场此前主要由蜜雪冰城等低价品牌主导,但消费者对品质升级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最后,供应链是古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其能够在下沉市场保持高性价比和稳定品质的关键。但和蜜雪“全球采购+自建工厂+全国仓储”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不同,古茗则针对重点区域市场,以“区域关键规模+前置仓”的方式优化成本结构、保障原料品质。

其核心逻辑就是只有在特定区域开出足够密度的门店(如一个城市几十家、一个省上千家),前置仓的辐射半径、冷链车辆的配送路线才能实现最优规划,从而支撑起“两日一配”甚至“一日一配”的高频配送服务。

这正是“区域密度”策略的威力所在——门店越密集,单车配送效率越高,单店分摊的物流、营销成本就越低,进而形成显著的区域规模效应。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古茗业务营运经营22个仓库,仓库的总建筑面积约23万㎡,包括能支持各种温度范围的超过6.1万立方米的冷库库容。约75%的门店位于距离某一仓库150公里范围内。因此,公司可按要求向约98%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

写在最后

古茗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茶饮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追求单店质量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新阶段,供应链能力、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和品牌建设将成为决定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于茶饮行业而言,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门店数量比拼,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谁能在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一变革时代,新茶饮品牌需要保持创新精神和危机意识,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成功转型。

当然,在这场变革中,古茗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产品同质化加剧,创新易被复制;原材料与人力成本攀升,压缩利润空间;万店规模下,加盟商管理与食品安全管控难度陡增。

注:文/周半仙,文章来源:联商网(公众号ID:linkshop2012),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