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9月4日消息,亿邦动力获悉,日前饿了么修订《饿了么平台商品价格管理规范》、《饿了么平台餐饮商品基础发布标准》,并对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来说,《饿了么平台价格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商家在饿了么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变为“商家在饿了么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服务”。
比如,根据新规范,商家在饿了么平台上发布商品/服务时填写的所有价格,在遵循市场规律自主定价的前提下,均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要求,明码标价。如有被比较价格须准确说明其含义及真实的依据出处,不得实施价格欺诈。
同时,现在当商家采取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时,也属于设置异常不合理价格等价格欺诈或价格违法行为。
在《饿了么平台餐饮商品基础发布标准》中,平台明确规定,商家应依据店铺的实际经营品类,通过合理的方式(商品/订单/口袋)设置打包费。不得发布易造成重复收费的非餐品类商品(如打包盒、打包费、餐盒等)。
上述变化不仅是平台规则的微调,也反映了平台经济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的调整方向。
8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的《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行为规则》)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据悉,《行为规则》围绕“经营者价格标示行为”给出具体规范,包括明码标价、配送费、分时定价、附带服务费用、促销规则、竞价排名等。
比如,根据《行为规则》,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应当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实行明码标价。以显著方式标示商品的运输或者寄递费用、配送方式、配送时间、支付方式等与价格有关的内容,包括其他不可避免的收费。
而日前饿了么的规则调整几乎完全呼应了这些要求,体现了平台主动适应监管环境的意图。
对于部分商家而言,新规则意味着需要调整现有的价格结构,重新设计收费项目,这可能在短期内增加商家的运营调整成本。特别是那些原本依赖模糊收费获取额外利润的商家,将面临直接的收入影响。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