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解密美团龙珠押中蜜雪冰城、宇树科技背后的方法论

邓双琳 2025/09/03 15:23
邓双琳 2025/09/03 15:23

邦小白快读

美团龙珠的投资方法基于两大核心原则:寻找“outlier”(优秀创业者)和把握“timing”(拐点),辅以耐心和死磕精神,并分享了实用投资策略。

1. 优秀创业者识别:龙珠不设固定画像,创始人需有韧性、激情和独特性,如蜜雪冰城案例中死磕一年达成合作,体现了“事要大、人要牛”的判断标准。

2. 拐点捕捉:投资需在早期时机扣动扳机,如2024年投宇树科技半年后其爆火,2023年投月之暗面后估值飙升,避免了追风潮风险。

3. 实操干货:通过分价格带策略(如茶饮10元以内蜜雪冰城)寻找赛道机会;未来消费按18~30岁、30~50岁、50岁以上划分需求,帮助读者理解变化。

美团龙珠的投资案例揭示了消费趋势和品牌策略的干货,重点在用户行为观察和定价逻辑,供品牌商参考。

1. 消费趋势:未来需求按年龄段划分——18~30岁重精神消费(如演唱会参与式体验),30~50岁转向健康和效率(产品节省空间提升),50岁以上银发经济需提前布局(2024年60岁以上人口3.1亿)。

2. 品牌定价和渠道:茶饮分三个价格带精准定位,10元以内蜜雪冰城、10~20元古茗、20元以上喜茶,对应不同市场渗透;品牌应拓宽品类,关注“时代品类”潜力如精神消费需求。

3. 产品研发启示:从投资“消费+科技”双轮驱动看,品牌需结合技术如AI提升用户体验;案例中蜜雪冰城2020年融资未动利润,强调产品核心竞争力构建。

美团龙珠的投资经验提供了增长机会、风险提示和可学习商业模式,对卖家具实操指导意义。

1. 机会提示:消费市场回暖,2024年后新品牌酝酿中;未来按年龄段挖掘如银发经济供给需求;科技领域具身智能估值低(中国公司仅美国十分之一),提示卖家提早布局类似赛道。

2. 风险提示:投资拐点至关重要,避免追热点;案例蜜雪冰城融资耗时一年体现耐心风险控制;科技投资需判断技术成熟度规避泡沫风险。

3. 商业模式可学习点:采用“死磕”策略强化合作,如龙珠通过长期沟通获领投机会;借鉴双轮驱动(消费+科技)扩展业务;政策启示如把握茶饮细分市场低风险。

美团龙珠的投资策略提供了生产和设计需求、商业机会及数字化启示的干货,针对工厂实用。

1. 产品生产设计需求:基于茶饮价格带模型,工厂可优化对应用户需求的产品,如10元以内产品需高效低成本;未来30~50岁消费需求聚焦节省空间和效率提升(如极简主义产品)。

2. 商业机会:早期投资布局(如几千万元小注)捕捉“时代品类”,如银发经济(2035年老年人口4亿);科技投资启示推动工厂数字化,如宇树机器人应用案例。

3. 推进数字化启示:龙珠“消费+科技”策略鼓励工厂引入AI、机器人;王新宇访美实验室机器人用例显示前沿技术赋能生产;可学习效率提升理念降低成本。

美团龙珠案例突出了行业趋势、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干货,帮助服务商理解客户痛点应对。

1. 行业发展趋势:消费从火到寒冬回暖,未来按年龄段细分;科技投资聚焦AI和具身智能(龙珠投中宇树科技和月之暗面),2024年趋势持续。

2. 新技术:前沿科技如GPT技术推动月之暗面估值飙升;宇树机器人出圈案例显示具身智能技术成熟度;龙珠强调识别技术拐点把握创新。

3. 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客户需高效低本方案,如中国具身智能公司估值低问题;王新宇建议对标美国(如Figure估值400亿美元);解决方案是通过长期关注优秀创业者化解痛点。

美团龙珠的方法论启示了平台需求、招商策略和风险管理干货,供平台商实操学习。

1. 平台需求和最新做法:平台需支持创业者,借鉴分价格带模型拓展用户(如茶饮定位);龙珠投资强调耐心沟通和死磕策略,可用于平台招商强化合作关系。

2. 运营管理:通过把握拐点提升效率,如宇树科技量产时投资;借鉴年龄需求划分优化平台策略;平台风险管理依靠长期耐心避免追风风险。

3. 风向规避:科技投资中对比中美估值差异,提示平台避免估值泡沫;龙珠“小颠覆大、新颠覆旧”理念鼓励平台支持创新规避滞后风险。

美团龙珠案例揭示产业动向、新问题和政策启示的干货,提供研究参考价值。

1. 产业新动向:消费投资转向按年龄段细分市场(18~30岁精神消费、30~50岁健康效率);科技聚焦具身智能(宇树IPO启动)和AI前沿,2024年转折点显现。

2. 新问题:如何平衡投资回报(如蜜雪冰城7倍回报)和长期价值;中国具身智能估值低问题引发政策建议需支持突破性研发。

3. 政策法规启示:基于银发人口增长(2035年突破4亿),建议政策布局供给;商业模式研究显示VC双轮驱动(消费+科技)和分价格带策略的有效性。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2019年初,美团龙珠合伙人朱拥华带着一本《成吉思汗》踏上了去郑州的高铁。他要去见蜜雪冰城创始人——这是他迂回许久才约到的一次会面,也让美团龙珠成为今年一起“现象级IPO”背后的关键投资方之一。

今年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上市,开盘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截至8月22日收盘,蜜雪冰城市值近1800亿港元。

今年无疑是美团龙珠的收获大年——年初宇树科技爆火出圈,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度和估值飙升;随后,古茗和蜜雪冰城接连在港上市,在茶饮消费赛道掀起了一波热潮。这些话题背后,都有美团龙珠早期下注的身影。

大众往往是通过成功的明星项目看到背后的投资机构,而投资机构在水下发掘“金子”的时间,要往回拨好几个刻度。龙珠在消费和科技领域的投资成果,都源自三年前、五年前,甚至更早期的布局。

2024年,龙珠投资了宇树科技,彼时距离后者的机器人在春晚爆红,还有半年。而蜜雪冰城在IPO前唯一一次开放融资,是2020年,龙珠是首个确认的领投方,也是第一大机构股东。古茗则更早,在2019年便确认龙珠重注领投,后者持股约8%。

7月,宇树科技正式启动IPO,如果宇树完成上市,龙珠将收获科技赛道投资的第一个IPO,也将成为第一波分享中国具身智能上市红利的机构。

市场持续有新变化。龙珠成立8年,当下的每一刻,既是上一阶段的投资收获期,又是下一阶段的耕耘期。

龙珠过去对于消费的投资图谱是:聚焦吃喝,同一赛道持续重注。但在朱拥华看来,这个策略路线是之前消费周期的产物,现在应该发生新的变化了。但本质上,更底层的投资逻辑又是一致的,即相信“时代品类”赛道的潜力、寻找并支持其中最优秀的企业。

另外一个变化的叙事是科技。以2019年投资理想汽车为交叉点,之后龙珠的投资策略更加明确,即“消费+科技”双轮驱动。

2021年,龙珠组建了科技投资团队,由合伙人王新宇带队,围绕电动化和智能化,关注AI、机器人和所有前沿科技,捕捉属于科技的时代品类和时代企业,并投中了月之暗面、宇树科技、星海图、自变量、数美万物、紫光展锐、EcoFlow、咖爷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公司,尤其注重在具身智能上的布局。

“投什么”和“怎么投”,是投资绕不开的两个问题。龙珠关注“outlier”和“timing”——“outlier”是要在这个时代去找极度优秀的创业者和企业,但这个优秀并非固定范式。“timing”则是拐点,如何判断拐点并且在合适的拐点投入,几乎贯穿了龙珠的每一个投资决策。

优秀没有固定范式

从过往的案例看,无论是消费投资还是科技投资,龙珠的底层策略一致,找到最优秀的创业者,然后坚定支持。

过去,龙珠在消费领域投资风格很鲜明:聚焦吃喝、敢下重注,在基金成立前5年,龙珠投出去70亿元,只投了20多个项目,平均一个项目3亿多元。

朱拥华经历过2016年、2017年中国消费市场的火爆场景,在他印象里,那时候光是出来融资的消费类项目每个月至少100个起步,一年起码超过1000个。但龙珠一期基金规模只有20亿元,假设每个项目投5000万,“其实跟没投一样”。

朱拥华说,“在一级市场,如果把钱放在很多篮子里,很有可能全部变成水渗到篮子底下,因为真正好的项目凤毛麟角。”所以龙珠的策略是,找准赛道,重仓最优秀的企业。

龙珠判断,“吃喝”是衣食住行里最有可能做到万店品牌的赛道,尤其是茶饮。他们对茶饮赛道做深入拆解后,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价格带——10元以内、10元~20元以及20元以上。

按照这个逻辑,龙珠先后投出了喜茶、古茗和蜜雪冰城,分别对应三个价格带中的佼佼者。

投资也是投人,核心创始人往往很大程度决定了一家初创公司的发展。

龙珠不会将创始人的性格特点圈在某个画像之内。龙珠认为,人要有持续生长的生命力,要有韧性、有激情,要保有自我,“outlier”的优秀是百花齐放而非固定范式。

王新宇做科技投资时,时常自检心态是否“keep open”——“如果你已经带着画像,说坚决不投大学教授、坚决要投小天才,或者坚决要怎么样,那你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人,但不会是一个最顶级的投资人。今天用王兴、张一鸣的画像去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投到下一个他们,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王兴兴、杨植麟、梁文锋这一批AI创业者的横空出世已经证明,在今天,“极度优秀”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的。例如有些人极度擅长思考,有些人极度擅长执行,有些人就是极度创新。

“这对我们的要求就是不能套公式做决策,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每个项目和创始人都要有一些独特性思考。”王新宇说。

耐心与拐点

很多人喜欢用冒险、激进、闪电决策之类的词去形容一家VC,因为早期项目的不确定性更高,更需要非共识的投资哲学来应对风险。但复盘龙珠过去的投资故事,“耐心”二字更适用于其底色。

消费投资的难点在于,好的消费公司也许并不缺钱,融资并非必选项。如何让一个最有潜力的消费创始人认可,并且愿意给领投,成了朱拥华的必答题。如何解题?他的回答是:找到一个完美的标的,然后死磕。

茶饮赛道在10元以下这个价格带,蜜雪冰城无疑是最好的标的。而最难磕的也是蜜雪冰城。双方正式开始接触,到最终敲定由龙珠领投,中间历时一年多。

朱拥华回忆,那段时间就是死磕,保持沟通,把所有前置准备和细节做到位,剩下的就是耐心。“当时他们可能没想好要不要融资,但只要他想融资,在那一刻想到我就行。”

事实上,蜜雪冰城在上市之前,只拿过一轮外部融资,股东仅有美团龙珠、高瓴资本和CPE源峰,其中龙珠和高瓴均为领投。彼时,蜜雪冰城其实不差钱,其2021年净利润为19亿元,和2020年末的这轮融资金额差不多。

今年3月,蜜雪冰城在港IPO,按最新市值计算,龙珠如今的投资回报是7倍。

投资科技也一样——最热门的赛道、爆发前夜,怎么寻找最好的时机投进去?因为不同的时间点,投资的回报率是不一样的。VC的本质,就是要在相对早期的时间,识别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和创业者并投入,以获得最大回报。

2023年,龙珠以A1轮领投方的身份投了月之暗面,当时月之暗面估值6亿美元,龙珠第一个“pull the trigger”(扣动扳机),现在月之暗面估值已经超过30亿美元。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场非常迅速的决策——2023年5月,王新宇在月之暗面办公楼附近的一家餐厅第一次见到了杨植麟本人,双方交流3个小时后,敲定了投资意向。

实际上,龙珠关注GPT的进展由来已久,在正式投资月之暗面之前,双方线上沟通近半年。“见面之前,我们就确认他们在技术上是世界级的优秀,见面后发现,杨植麟对公司发展、企业战略,甚至对管理的一些思考,都很成熟。这让我们更加笃定。”王新宇说。

在王新宇看来,很多项目都是类似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还是10年前。如果什么赛道和项目火了,再去追,绝不可能抓到拐点。

他认为,发现拐点需要足够专业的认知和长期的耐心,这意味着需要长期深入理解行业,建立对技术趋势、成熟度、时间点的判断和认知,长期关注优秀创业者等。

王新宇在2016年认识王兴兴,但龙珠决定投资宇树科技的时间点是在8年后——宇树决定量产人形机器人时。

2023年底,王新宇去了一趟美国,拜访了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等几个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发现他们的实验室里都有宇树的机器狗,而且都对宇树的人形机器人非常感兴趣,想要买,那时候还没正式发售。

“如果全世界最优秀的机器人专业博士都在用他的产品来做开发,并且打算买他的产品,那这一定是一个投资拐点。”

变化

今年对龙珠而言是个显著的转折点,除了项目收获,一条变化脉络也正浮出水面。

“古茗和蜜雪冰城在今年2月和3月上市,龙珠的上一阶段投资迎来了收获期,我们要更多考虑的是,进入消费下一个阶段的耕耘期。”朱拥华说。

过去七八年的时间里,消费投资经历了从火热到寒冬,再到慢慢回暖的过程,而五年后有机会逐鹿中原的消费品牌们,如今才刚开始酝酿。

如果继续完全沿用以前的投资逻辑,将错过很多机会,因为现在的好项目更少了、分类更细了。未来龙珠会在品类上拓宽视野,“重注”的逻辑也会有一些变化。“我们可能会在更早期做一些布局,也会投几千万元的金额。但在更早期,我们肯定更看重品类,而且事要大、人要牛才行。”朱拥华表示。

在消费投资上,未来龙珠会以年龄段去做划分,以18~30岁、30~50岁、5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为主去挖掘需求。

朱拥华解释道,以18~30岁为例,这部分人群正处于一个波动性较大的人生阶段,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愿意为精神消费多花一点钱。比如演唱会,以前的演唱会大家都是坐着听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全程站着,跟着唱、跟着跳,这是一种深度参与的情感释放,他们不再是观众,而是受众。

而30~50岁这一批人,在“吃欲”上极度降低了,他们更注重健康,大部分会逐渐转变成极简主义。未来吃的、喝的、用的在空间上的节省和效率上的提升,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主题。

对50岁以上的银发人群,也要尽早思考他们的需求。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22%;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应该配什么样的供给,也需要尽早去布局抓机会。

科技投资则是要在变化中识别本质,在喧嚣中保持定力。

最近有人问王新宇,中国具身智能公司是不是太贵了?王新宇的建议是,首先,对标美国同领域的公司,看看后者估值多少钱。“Figure的估值已经400亿美元了,但中国同赛道连4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都没有。”第二,看美国和国内的具身智能公司争的是不是同一个终局。“如果大家终局是一样的,星辰大海是一样的,那无外乎就是到达路径的问题。”王新宇说。

在他看来,中国人效率极高,如果美国公司需要用50亿美元做到,中国公司用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钱就能做到同样效果,这是在过去被验证过的。但他认为,未来不应该再这样,因为具身智能是在做一件突破性的事情,领先全世界、带领人类进步,那为什么还要比别人少花钱?

“既然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具身智能是正确且有未来的,那我觉得这个赛道的项目不是钱太多了,而是钱太少了。”王新宇说。

龙珠内部常说,“要相信小的可以颠覆大的,新的可以颠覆旧的。”这也是VC投初创公司的本质逻辑,周期轮转,要看到的是五年后、十年后世界的变化。

注:文/邓双琳,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ID:iceo-com-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