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中国产业带面临内外部竞争内卷和贸易不稳定,转型跨境电商意愿强,但实操落地能力不足。亿邦智库联合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发布的《激活新动能——跨境电商服务商网络赋能产业带增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研发现,中国产业带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存在多维度深层次痛点。包括认知壁垒高、人才缺口大、0~1阶段冷启动慢、中间品消费化转型难、同质化竞争严重、海外本土化运营成本高等。这些深层次痛点无法通过企业自身解决,给跨境电商服务商带来了新的机遇。
痛点一:认知壁垒高,需政策、平台与服务商协同破解
认知是产业带转型跨境电商遇到的最大壁垒,直接影响企业转型的决心和行动力。具体体现在:一对跨境电商业务战略价值认知不足,导致转型进程迟缓,影响转型成功率;二对跨境电商全链路运营和专业服务的认知不足,认为仅靠产品就能做好,对专业服务的价值缺乏充分认识;三对海外消费市场缺乏认知,使得转型信心和动力不足。
认知升级是产业带转型必须攻克的堡垒,此前主要靠政府、协会、平台教育市场。调研中,海外仓、选品、ERP工具、知识产权、税务等多个细分领域头部服务商,正在产业带设立服务团队或增加专业培训活动。具备实操落地经验和成熟案例的服务商深度参与,以专业化协同破解认知壁垒,激活了产业带转型动能。
痛点二:人才缺口大,需专业服务商精准补位
人才是所有产业带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掣肘。调研显示,超过44%的产业带企业遇到了缺专业人才问题。跨境电商人才相对聚集在广州、深圳、杭州等发达城市,地级市及县域产业带人才缺口大。尤其是了解跨境电商全流程环节的复合型操盘人才和高技术/知识门槛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而产业带企业受限于薪酬体系与培养资源,仅靠内部培养成功率低,周期长,难以满足需求。
跨境电商服务商有专业知识、成熟团队及模块化服务,是帮助产业带企业补足人才短板,快速启动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例如,合规税务服务商通过整合全球各国本地税务师团队,可以根据各国政策变动,为产业带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专业服务集约化配置;知识产权服务商联动全球商标及专利律师资源,可以为产业带提供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等服务等。
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通过标准审核机制、活动联动、专业知识赋能,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高质量服务商集群,是产业带企业高效寻找专业服务商的第一站。截至目前,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集合了700+跨境电商服务商,涵盖物流、海外仓、合规税务、运营支持、营销推广、金融服务、品牌服务、商品展示8大品类,细分到30多个服务场景。
痛点三:0~1阶段冷启动慢,需陪跑服务商加速破局
产业带企业遇到的另一大痛点是0~1阶段冷启动慢。与传统外贸FOB模式相比,跨境电商B2C链条长、环节多,从注册账号到拍摄图片上架产品、选择跨境物流海外仓、支付、多语言售后、缴税等环节,专业知识门槛高,起步阶段投资回报周期长。通常产业带企业需要半年到一年筹备期,开店后从订单爬坡到稳定至少需要一年市场验证。
当前专业服务商可以帮助产业带企业解决各环节问题,但缺乏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产业带企业普遍反馈期待能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陪跑型服务商伙伴,如创新的全球供应链服务、解决启动资金的创新金融服务、能提供从培训到实操落地的一站式服务等。
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通过严选各类型专业服务商,以“服务类目导航+卖家评价体系”精准匹配需求,整合形成了一站式服务供给。此外,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协同优质服务商,深入广东、浙江、山东、武汉、四川等30多个省级行政区的100多个城市,为产业带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破解跨境电商转型挑战。
痛点四:中间品消费化转型难,需市场洞察服务解码新机遇
中国有大量2B外贸产业带,主要生产中间件,转型跨境电商最大的挑战是缺乏2C终端产品。以武汉光电子产业带为例,作为中国第一根光纤诞生地,拥有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光通信领域,产品约占全国市场的50%、全球市场的25%;光电器件约占全国市场的60%、全球市场的12%;激光领域,产品品种占全国激光设备品种的70%以上,产值占全国的50%以上。
武汉光电子产业带掌握上游光电器件、显示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但不了解终端消费市场需求。结合产业带技术优势,找到适配的产品创新方向,是此类产业带转型的关键一步。例如,光电器件可以应用于消费电子、光疗美容仪、天文望远镜、游戏电脑、服务机器人、3D打印/扫描仪、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等众多产品,需要专业的消费市场洞察服务商,帮助产业带企业研判具有创新潜力、适合企业投入的产品方向,才能精准解码新机遇。
痛点五:同质化竞争严重,需品牌服务助力逃离低价内卷
中国产业带普遍面临产品壁垒低,同质化竞争严重,转型跨境电商容易陷入卷价格、跟卖陷阱。《报告》调研发现,部分品类甚至存在跨境电商零售价低于产业带生产成本的现象,向内极限卷价格已经难以为继。凭借数十年积累的精益制造体系和工艺技术优势,抓住新一波工程师人才红利,以产品创新为驱动,向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正成为中国产业带一条突破发展瓶颈的共识路径。
产业带生产制造型企业天然有产品研发、生产优势,但缺乏品牌塑造能力,需要借助专业品牌服务商系统化赋能,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品牌溢价,打破同质化竞争困局,构建高客单价、高复购的品牌护城河,实现高质量出海。例如,某沙滩泳装品牌通过KOL+UGC大量生产图片和视频内容,“晒”出了上亿美元的营收。
痛点六:海外本土化运营成本高,需借力国际化服务商赋能
产业带企业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需要深入了解区域市场消费文化、习俗,搭建适配本土化市场的营销推广体系,符合本土消费习惯的支付解决方案,及国际化的售后服务网络等一整套能力,才能抢占消费者口袋份额,获得品牌溢价。
例如,欧洲市场自2025年起对所有电子电器类产品,要求必须通过ERP能效认证,未达标商品将被直接销毁,需要提供此类认证的产品检测服务商,帮助产业带企业规避跨国经营风险;厨房卫浴等强安装依赖性产品,需本土化有专业技能和服务标准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入户服务;挖掘机、家具、健身器材等大件产品,退换货成本高,需海外本地化的售后服务支持。
此外,产业带转型跨境电商还面临供应链柔性响应改造、多渠道选择、启动资金不足等挑战,需要专业服务商赋能,填补能力缺口,才能真正打破OEM/ODM代工模式路径依赖,实现向全球化品牌的跨越。在亚马逊SPN牵引下,跨境电商服务商正在精准针对产业带转型痛点,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带企业高质量出海。
了解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下载完整版。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如需合作请联系亿邦智库。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