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日前,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面向中国卖家推出了“极速开店”模式,允许卖家凭借中国企业身份申请本土店铺,无需注册韩国公司,从申请到审核完成最快可在1天内完成。此外,卖家在前90天还享有0月费和0佣金的优惠。
在服务方面,官方合作代理将提供进口合规、税务代缴及韩语客服等一站式服务,解决卖家在清关、退税及售后等方面的困难。卖家只需通过扫码联系客户经理、选择代理服务商、签署合同,最后等待审核的四个简单步骤,即可迅速开启在韩国的电商业务。
据悉,Coupang向卖家提供了两种店铺模式——跨境店和本土店,本土店比跨境店配送时效更快,类目选择更多,还可以获得流量倾斜。
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土店需要有韩国本土的营业执照,而跨境店不要求在韩国注册公司,有营业执照即可。这也是本土店最大的门槛,因为在当地注册公司意味着还要处理复杂的合规、税务等事务,但此次推出“极速开店”模式打破了这个限制,以中国企业的身份就可以申请入驻。
具体而言,跨境店模式下,中国卖家只需将商品发送至Coupang的华北威海仓储中心,配送时间一般在5 个工作日,而本土店要求在商品储存在韩国本地仓(也称为“韩国火箭仓”),可以做到次日达,商品也会被打上“次日达”的标签。此外,跨境店会获得紫色火箭标识,本土店则可以获得橙色火箭标识,并享受其带来的流量,而且商品上架审核速度快,还可以使用直播带货功能。
开放类目方面,本土店开放了十六大类目,包括数码家电、婴童类、美容类、饮料、配饰与服装、家居家具、厨房用品、个护类、玩具爱好、运动类、零食咖啡及茶饮、文具类、宠物用品、鞋类和汽配类和食品类;而跨境店只开放了部分类目,比如3C、服饰、家居等。
公开资料显示,Coupang由韩裔美籍企业家金范锡2010年在韩国首尔创立,初期模仿Groupon做团购,之后转型为综合电商平台,被称为“韩版亚马逊”,是韩国电商领头羊一般的存在。
但是,Coupang的龙头地位近年来也或多或少受到来自中国跨境平台的冲击。据外媒报道,今年一月,Temu已经成为韩国第三大购物应用:Coupang以3260万用户总数领跑;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以899万紧随其后;Temu去年十二月一个月就增长了80万用户,在韩国的总用户数达到813万,排在第三。
今年2月,Temu在韩国推出L2L模式(local to local),招募拥有本地库存的韩国卖家,旨在将部分订单时效提高至1-2天,直接对标Coupang的配送模式。所以,此次Coupang推出“极速开店”模式,降低本土店入驻门槛,也被业内理解为是吸纳更多优质供给,以迎战速卖通和Temu。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