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高速度 vs 高生产力 SaaS公司该怎么选?

戴珂 2025/08/29 16:33
戴珂 2025/08/29 16:33

邦小白快读

本文解析了SaaS公司两种核心增长模式:高速度型和高效生产力型,帮助读者把握关键差异和实用策略。

1.高速度特征:团队规模大,多为初级员工,带来低人效(如低ARR/FTE)、薪酬普遍较低、成本高(包括S&M、G&A和R&D),年增长率高于行业但盈利性长期低于40法则。

2.高效生产力特征:团队较小,由经验丰富员工组成,实现高人效、薪酬较高、成本较低,年增长率接近行业水平且盈利性符合正向40法则。

3.AI影响:AI技术的引入可能缩小两种模式间的差异,但无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

4.职业选择建议:个人应匹配自身能力与公司文化,如高速度型可能适合追求快速成长者,高效生产力型适合重视效率者,避免不适配问题。

本文揭示了SaaS公司增长方式对品牌定位的启示,特别是产品研发和用户行为观察。

1.消费趋势:高效生产力型公司通过高效率和高人效,可能影响产品研发和用户行为,如高质量服务吸引高端品牌合作。

2.品牌定价和竞争:高速度型公司以快速扩张和低薪酬策略,暗示低成本和价格竞争模式,品牌商可借鉴调整定价策略。

3.产品研发启示:高效生产力型强调高效率和经验员工,启示品牌商优化研发流程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文分析了SaaS行业增长机会和风险,提供实操可学点。

1.增长市场机会:高速度型模型适合快速扩张市场,机会在于高增长率;高效生产力型专注效率增长,风险在盈利性波动。

2.AI影响事件:AI技术可能减小差异,卖家可应对为合作或新模式机会。

3.风险提示:选择高速度型公司可能面临低盈利性和成本压力风险,高效生产力型则有潜力但需避免文化不适配。

4.合作方式启示:基于两种模式的区别,卖家可学习高效生产力型的低成本和流程优化,寻求合作伙伴。

本文聚焦高效生产和数字化启示,为工厂提供商业机会。

1.产品生产需求:高效生产力型公司的高人效和低成本结构,启示工厂优化生产设计,如减少浪费提升效率。

2.商业机会:AI引入可能推动数字化变革,提供新商机,如结合高效模型实现低成本高产出。

3.数字化启示:高生产力型通过高经验员工和低冗余,强调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启示工厂推进自动化流程。

本文探讨SaaS行业趋势和新技术应用,揭示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1.行业发展趋势:两种增长模式(高速度型和高效生产力型)的趋势变化,特别是AI可能缩小差异影响服务策略。

2.新技术应用:AI在SaaS行业的广泛应用,可能解决客户如效率提升痛点,提供低成本高产出解决方案。

3.客户痛点:高速度型公司的低盈利性暴露风险痛点,高效生产力型的高人效可转化为效率解决方案,指导服务设计。

本文提供运营管理和平台需求见解,关注规避风险。

1.平台招商需求:高速度型公司的高增长和扩张性,暗示对平台的高需求,如快速招商标的;高效生产力型则强调效率导向需求。

2.平台最新做法:基于成本结构和盈利性数据,平台可优化管理策略,如引入AI减小差异。

3.风险规避:通过分析两种模式特征(如高速度型成本高),平台可规避运营风险,如监控盈利性波动。

本文揭示SaaS产业新动向和商业模式,提供政策启示。

1.产业新动向:AI影响两种增长模式(高速度型和高效生产力型)的融合趋势,但无法兼得引出新问题。

2.新商业模式:高速度型以扩张增长和低人效模型,高效生产力型以效率增长模型,作为研究案例探讨其可持续性。

3.政策法规启示:盈利性指标(如40法则)的分析,可为政策制定建议,如支持高效模型以规避低盈利性风险。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增长,SaaS行业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据我观察,SaaS企业的增长方式,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至少有两种:高速度(High Velocity)和高生产力(High Productivity)。

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公司:高速度型和高生产力型的SaaS公司。

因此,无论是公司的选择,还是个人职业的选择,区分和看清这两种增长方式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特征比较

高速度SaaS公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更大规模的团队,更多初级员工,这势必带来较低的人效(ARR/FTE)。

而高生产力SaaS公司的特征,则主要表现在:较小的团队,更多富有经验的员工,以较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创造更好的人效。

增长策略

高速度型的SaaS公司,通过跑马圈地和快速扩张,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最终实现扩张式增长。

高生产力型的SaaS公司,将校率视为第一要务,最终实现高效率增长。

年增长率

高速度型的SaaS公司,年增长率远高于行业水平。

高生产力型的SaaS公司,年增长率接近,或者略低于行业水平。

人效比较

高速度型的SaaS公司,人效低于行业水平。

高生产力型的SaaS公司,人效远高于行业水平。

成本结构

在S&M、G&A和R&D等成本方面,高速度型的SaaS公司都会高于高生产力型的SaaS公司。

员工薪酬

高速度型SaaS公司的平均薪酬,普遍低于高生产力型的SaaS公司。

盈利性衡量

从增长角度,衡量一家SaaS公司的盈利性,通常使用所谓的40法则(Rule of 40)。

综合前述指标,可以得出一个趋势性的判断。

高生产力型SaaS公司,基本上,运行始终符合正向的40法则。

而高速度型SaaS公司,则长期运行于低于40法则的区间。这里所说的“长期”,其实包含两个维度的因素:若干年后或者收入达到某一量级后。

AI的影响

随着AI被广泛引入SaaS行业,高速度型SaaS公司与高生产力型SaaS公司之间的诸多差异,无疑会变小。

那么,有没有“鱼与熊掌”兼得,“又快又好”的SaaS公司呢?

虽然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却没有这种可能。

因为,选择成为哪种SaaS公司,是由创始人的认知所决定的。

实际上,要成为什么,已经写进组织的DNA中。如果要改变,无异于重新创建一家公司。

海外的情况不很了解,但国内的SaaS公司中,迄今未看到有一家“转基因”成功的。

虽然公司本身无法重新选择,但去哪种SaaS公司工作,是必须要选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SaaS公司选择,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而需要考虑的是,自身职业能力的匹配程度,以及不同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适配。毕竟,赶鸭子上架和大材小用,都很难受。

注:文/戴珂,文章来源:tobesaa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tobesaas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