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上海家化:打造敏捷组织 拿回品牌主导权

李彦 2025/08/28 14:04
李彦 2025/08/28 14:04

邦小白快读

文章介绍美妆行业挑战和上海家化通过策略实现增长。

1.行业整体承压:库存高、流量成本上升、品牌老化问题普遍,中国化妆品零售增长仅2.9%。2.上海家化应对策略:新任CEO林小海改革,建立敏捷组织,以品牌为中心形成作战单元;品牌活化包括寻根(找回核心价值如六神的清凉驱蚊)和焕新(创新如驱蚊蛋产品)。3.实操案例:六神推出驱蚊蛋新品,适配露营场景;佰草集收入增长超50%;玉泽线上销售占比达75%。4.成果:上半年营收34.78亿增4.75%,净利润2.66亿增11.66%,现金流增39.7%。

重点启示:组织改革和品牌创新可带来实质回报,品牌分层逻辑优先发展玉泽和六神。

文章聚焦品牌营销、渠道建设和产品研发。

1.品牌营销策略:上海家化采用品牌活化方法,分梯队管理—玉泽和六神第一优先级;寻根加焕新,如六神玩梗“SIX GOOD”、联名IP、请代言人肖战;佰草集回归中医中草药,推“新七白”泥膜。2.渠道建设优化:线上渠道重组,提升品牌主导权;线下深耕屈臣氏和医院渠道,减少货架逻辑依赖。3.产品研发创新:研发投入同比增26%,推出新品如六神驱蚊蛋(20%高浓度配方和香水级调香)、玉泽升级配方和哑光包装、佰草集“修源五行仙草油”。4.消费趋势适应:针对年轻一代,如高夫转向控油祛痘瞄准大学生市场;六神新品贴合内容生态,大促活动强化。

品牌价值提升:通过系列动作,品牌重连消费者,带动增长机会。

文章分析消费需求变化、机会及应对。

1.增长市场和机会:消费需求年轻化,新品生命周期短;机会点包括佰草集增长超50%、六神驱蚊蛋或成亿元单品;刘媛媛直播GMV达3700万。2.事件应对措施:应对行业痛点(流量成本高、品牌老化),上海家化建立敏捷组织,资源倾斜高潜力品牌;风险提示:过度依赖大单品可能导致增长瓶颈。3.变化和可学习点:从渠道压货转型品牌中心化;商业模式创新如品牌分层;扶持政策体现在研发投入和现金流支持。4.正面影响:营收利润双增、库存下降20.6%;合作方式优化多渠道布局。

启发:优先投入核心品牌可实现逆势增长。

文章揭示产品设计需求和商业机会。

1.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针对供应链挑战(库存高),优化如库存下降20.6%;产品设计注重功能与体验,如六神驱蚊蛋用蛋形包装便于携带、玉泽采用静音弹簧提升专业护肤感。2.商业机会:新品类开发如六神驱蚊蛋有望创收亿元;结合新兴场景开发产品;数字化启示:线上渠道占比提升,推进电商整合需求。3.推进启示:上海家化减少渠道依赖,专注品牌主导;工厂可学习精准产品分层和生产效率提升。

机会点:创新设计能快速响应市场,强化产品竞争力。

文章讨论行业趋势、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1.行业发展趋势:美妆行业承压,库存高企、流量成本上升;新动向如品牌活化成关键趋势。2.客户痛点:痛点包括品牌老化、产品迭代慢、费用率高;上海家化案例显示创新不足导致增长瓶颈。3.解决方案:通过敏捷组织提升响应速度;寻根焕新策略(如佰草集回归中医本源);优化运营如现金流增长39.7%。4.技术应用:虽无明确新技术,但产品研发升级(如配方优化)体现创新。

启发:策略化品牌重建可缓解痛点并抓住机会。

文章涉及平台需求和运营管理。

1.商业对平台的需求和问题:需求包括减少品牌依赖、提升响应效率;问题如线上流量成本高企、渠道转型挑战。2.平台的最新做法:上海家化以品牌为单元重组线上业务;运营管理上优化渠道返利和人力成本;风向规避:降低库存风险(库存降20.6%)。3.平台招商和启示:虽无具体招商信息,但案例启示多元化渠道布局;管理建议如聚焦品牌主导规避市场波动。

平台策略:品牌中心化可提升效率并控制风险。

文章探讨产业新动向和商业模式。

1.产业新动向和新问题:行业进入新周期需兼顾效率与品牌价值;新问题包括渠道红利结束、消费者迭代超速导致品牌老化。2.商业模式:上海家化创新品牌分层和活化模式(寻根+焕新);长期主义如研发投入增26%,类比亚马逊护城河构建。3.政策法规启示:虽无直接建议,但通过现金储备(超90亿元)支持持续投入;启示在品牌护城河建设可改善财务质量。

研究焦点:敏捷组织和品牌活化成行业可持续增长模型。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进入8月,全球日化巨头陆续披露半年报,整体数据普遍承压。

宝洁2025上半年美容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0.7%;联合利华美容与健康部门、个人护理业务则分别下降0.8%和5.9%;科蒂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销售额为20.36亿美元,同比减少5.6%;资生堂集团的销售额更是暴跌7.6%。

在中国市场,化妆品企业要想实现增长同样不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291亿元,同比增长2.9%,不仅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也略低于一季度3.2%的水平。

当下,行业普遍面临库存高企、流量成本上升、品牌老化等共性问题,也都在寻找新的解题思路。

1

行业仍在穿越周期

美妆行业的压力来自多重维度。

首先,渠道的红利时代已经结束。KA商超客流持续下滑,线下铺货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而在线上,虽然直播电商依旧繁荣,但流量价格节节攀升,单纯依靠大规模投放换取销量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其次,消费者的迭代速度远超品牌自身的调整速度。年轻一代的审美和消费习惯变化迅猛,导致不少老品牌难以跟上节奏。产品更新过慢、创新不足,品牌老化问题愈发凸显,新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往往在短期流量退潮后迅速跌落。

再次,库存高企与费用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持续困扰企业。部分企业依然依赖渠道压货来维持增长,把货先“堆”到经销商或商超账面上,但实际消费端未必消化得掉。这样一来,短期数据看似亮眼,但后续往往伴随退货和折扣清仓,利润被大幅稀释。

与此同时,高企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并未因为收入放缓而下降,反而在广告投放、渠道返利、人力成本中不断上升。结果就是企业陷入“表面增长、实际透支”的困境:账面规模在扩张,但利润的含金量却越来越低。

行业进入到了一个必须同时兼顾效率与品牌价值的新周期。面对挑战,企业不能再依赖惯性打法,而必须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尤其是活化品牌,才能重新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连接。

回到国内市场,大多数美妆集团依然难以摆脱对大单品的高度依赖,产品矩阵和渠道创新不足。壹览商业注意到,在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美妆集团中,多数企业单一品牌的营收占比超过80%,线上渠道贡献占比超过90%。

也正因此,那些能够重构品牌逻辑、走出大单品依赖的企业,格外值得关注。上海家化就是其中典型。

它不仅拥有多品牌矩阵,而且是从线下起家,在商超、分销渠道中打下了深厚基础。据其8月21日公布的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34.78亿元,同比增长4.75%;净利润则实现了11.66%的增长,达到2.66亿元。

营收和利润双双超预期之下,127岁的上海家化,如何再次穿越行业周期?

2

从商业模式来破局

针对上海家化这次中报的成绩,很多媒体都用“触底反弹”来形容。确实,上海家化度过了极其不易的几年。

多数消费者对这家企业可能没有太深刻的认知、但一提起六神、佰草集、玉泽这些品牌,却往往耳熟能详。在最擅长打爆品的美妆个护行业,这家公司却常被贴上“不会玩流量”“品牌老化”的标签。

当然,上海家化并非缺少好品牌,而是它赖以成功的那套商业逻辑,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二十多年前,它在全国设立29个经营部,靠庞大的销售队伍深耕商超货架。那会儿,客户经理跑卖场,盯货架,关系稳固,货架面积越大,产品就卖得越多。扩品成了增长的关键手段,货架一旦进入就相对稳定。这种打法让家化在早年确立了渠道优势。

但问题也埋在这里。线下逻辑决定了品牌只是渠道的附庸。进入电商时代,上海家化一度延续这种思维,设立统一的电商中台,渠道掌握预算,品牌只能被动承接。

但线上不是“货架逻辑”,而是单品逻辑。于是,线下“扩货架”的打法,搬到线上成了累赘。渠道组织越来越庞大,而品牌越来越边缘。

去年6月,新任董事长兼CEO林小海接手后,直接从底部的商业逻辑来解决问题。他把线上业务打散重组,以品牌为单位形成作战单元。

改革,让组织的敏捷性提升。

半年报进一步验证了上海家化经营效率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63.37%,;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39.7%。

对这家公司而言,敏捷组织的建立,让品牌有了快速响应市场的可能。但商业模式的破局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在新周期里焕发生命力。

3

把品牌都“活化”一遍

在消费行业里,“品牌活化”常常被认为是穿越周期的关键。它包含两个动作:寻根与新生。寻根,是回到品牌最初的价值命题;焕新,则是以符合当下消费者的方式重新表达。这两步缺一不可。

上海家化的做法,首先是确立品牌分级逻辑。林小海上任后,把旗下众多品牌划分为不同梯队:把品牌定位清晰、产品竞争力扎实的玉泽、六神定位为第一梯队;把潜力大、但需要更多时间重塑的佰草集、美加净定位为第二梯队;启初、高夫等其他品牌归为第三梯队。这样的分层,使得资源投入有了明确的优先级。

再看上海家化如何“寻根”。许多老品牌的问题,并非产品力消失,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丢失了最初的优势。

因此,林小海让六神回归清凉驱蚊场景,佰草集回到中医中草药以方养肤的根脉,玉泽坚定皮肤屏障修护的专业定位。

然后,进入“焕新”阶段。以六神为例,在既有花露水品类基础上,六神开创新品类,推出“驱蚊蛋”。这一产品用了20%高浓度羟哌酯配方,并升级便携蛋形包装和香水级调香,适配露营、夜游等新兴社交场景。

同时,品牌在传播上贴合内容生态:玩梗“SIX GOOD”,推出IP联名,请顶流代言人肖战,并在电商大促中设立“逢6必爽节”。

其他品牌同样在尝试“寻根+焕新”。玉泽则在专业线产品上打磨细节,不仅升级配方,也采用哑光包装、静音弹簧,以强化专业护肤的体验感。佰草集回到“美自根源养有方”的初心,主推“新七白”泥膜(大白泥),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从二梯队强势逆袭;高夫则主动从“抗老”赛道退出,转向“控油祛痘”,瞄准大学生等年轻市场。

财报显示,这套组合拳下,玉泽品牌线上销售占比已达75%,并在屈臣氏和医院渠道稳固线下根基;佰草集刘媛媛直播专场单场GMV 3700万元的爆发,带动品牌放量;六神驱蚊蛋有望在今年成为亿元单品,并带动线上花露水增长。下半年,佰草集继续推出“修源五行仙草油”、美加净推出蜂胶护手霜。

这些案例说明,品牌层面的调整正在产生实质性的市场回报。通过寻根与焕新,上海家化让品牌重新与消费者产生强连接。

然而,品牌焕新的价值不仅在于带来一时的爆款,更在于它能否沉淀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值得观察的是这种“活化”能否逐渐转化为财务质量的改善和品牌护城河的构建。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上海家化半年报释放的信号,提供了一个长期主义的观察视角。

4

长期主义与价值投资

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份半年报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

财务数据层面,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增39.7%,应收账款同比下降25.7%,库存同比下降20.6%。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达69.6亿元,叠加21.9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及类现金合计超过90亿元,为下半年在营销和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提供了充足弹性。

财报发布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家化迎来今年首个涨停板,资本市场的反应印证了投资者对这些信号的认可。

下一步挑战在于如何更“精打细算”的创造品牌价值。今年上半年,上海家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虽然体现了管理层对长期产品力的重视,但也让现金流与费用的平衡更具挑战。

亚马逊在早期的多年亏损中,坚持将利润投入到物流、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最终换来了最强大的商业护城河。上海家化的逻辑,与此有一定相似之处:短期的费用压力,是为了长期品牌的重建与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与国内同行相比,这家百年企业的独特之处在于时间的沉淀。它的品牌矩阵横跨六神、玉泽、佰草集、美加净等不同品类与人群。只要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这些品牌的底色不会消失,反而能释放出更强的复合增长力。

过去一年,新任CEO带来的变化,让这家百年企业从低谷中重新抬起了头。在行业进入新周期的当下,上海家化的故事或许还刚刚开始。

注:文/李彦,文章来源:壹览商业(公众号ID:yilanshangye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壹览商业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