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的江湖中,低价已然成为了无形的刀剑,割裂着市场的格局。
Temu凭借着令人咂舌的的低价策略一度引发了全球消费者的购买热潮,同时也让传统电商巨头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电商界的“巨无霸”,亚马逊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祭出了自己的低价利器——Haul与Bazaar,意图在这场低价乱斗中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AMZ123获悉,近日,Amazon Haul正式登陆澳大利亚,以测试版本向部分用户开放,主打25澳元以下的海量商品。这是继美国、英国、德国之后,Haul进驻的第四个市场。而在此前一周的8月7日,Amazon Bazaar已率先在墨西哥上线,进一步拓展其在新兴市场的覆盖范围。
结合平台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亚马逊在下沉市场的布局节奏呈现出清晰的逻辑。
2024年4月,Bazaar在印度悄然上线,标志着亚马逊正式进军低价电商市场;同年11月,Haul在美国启动内测。此后,亚马逊又接连将低价业务拓展至德国、沙特、英国、阿联酋、墨西哥等多个国家。
从市场选择来看,Haul主要面向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商品定价大多低于20美元,并引入部分品牌折扣货。
Bazaar则瞄准更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市场,如印度、阿联酋、沙特、墨西哥,主打10美元以下的白牌商品。在中东地区,Bazaar设置了25迪拉姆/25里亚尔以下的价格锚点,精准匹配当地的消费能力。
在招商门槛方面,业内传闻Haul采用“高门槛”邀请制,要求入驻卖家近12个月亚马逊销售额不低于200万美金,且美国站表现为重点参考指标。不过亚马逊并未公开确认这一标准,仅强调Haul是“独立的购物体验,提供低价、包邮门槛、阶梯折扣等服务”。
两者均采取移动端优先策略,入口独立于主站,用户可以从亚马逊APP搜索栏直接进入,仅Haul部分站点支持PC端访问。业内分析认为,这种设计与价格敏感型用户的购物习惯高度契合。
从平台的布局动作来看,业内普遍认为,亚马逊推出Haul和Bazaar,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市场差异化的精准切分。
一方面,在成熟市场,Haul承担了防御性角色。以美国为例,Temu凭借极具冲击力的低价策略与社交电商打法迅速崛起,连续两年位居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首。面对其强劲攻势,亚马逊并未选择在主站全面降价,而是通过Haul开辟独立的低价阵地,在保障低价的同时,继续强化其在品质、物流与品牌信任方面的优势。
据外媒报道,Haul商品平均售价较主站低30%,但仍比Temu高15%-20%,价格带从1美元小件延伸至20美元品牌折扣品,既覆盖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又保留一定品质导向。
在履约模式上,Haul依托亚马逊的供应链能力构建差异化壁垒。卖家需将商品发送至亚马逊指定的中国仓库,由平台统一小包直发美国,配送周期控制在两周内。虽然时效不及传统FBA模式,但相较于Temu的跨境直发模式更稳定。
与此同时,在关税政策趋紧、Temu加快向欧洲市场扩张的背景下,亚马逊同步在欧洲推出Haul进行正面阻击。平台不仅鼓励品牌商家入驻,并坚持自营,所有商品均由亚马逊集中管理,平台负责合规审查并提供官方客服支持。借助CE认证、A-to-z保障等机制,Haul试图以更高的合规和服务标准获取欧洲消费者的信任
归根结底,在这些成熟市场,亚马逊通过主站与低价商城的双轨运营,既做价格分层,构筑低价护城河,又维持其产品与服务质量,凭借品质与Temu展开正面交锋。
另一方面,在新兴市场,Bazaar则采取更为极致的低价打法。相较于欧美等成熟市场,印度、中东等市场的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更高,本地电商平台也已深耕多年。要在此类市场迅速建立影响力,Bazaar选择了具备足够冲击力的低价来争夺用户。
与此同时,Bazaar结合物流网络强调“快速配送”。在印度,平台承诺2-3日内送达;在阿联酋Bazaar更是依托利雅得物流中心,为部分商品提供“15分钟极速送达服务”,包括家用电器、食品、蔬菜和日用品等高频消费品类。
可以说,亚马逊在成熟市场力求平衡“低价”与“品质”,以稳固既有优势并抵御竞争;而在新兴市场,则突出“低价”与“快速响应”,力求迅速获取市场份额。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多市场布局策略,亚马逊既在与Temu的竞争中缩小差距,也在低价市场中争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覆盖。
自上线以来,Haul与Bazaar的市场表现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2024年黑五期间,Haul凭借“50% 全场折扣”的激进策略掀起抢购热潮。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在亚马逊畅销榜单中,Haul的产品数量大幅上涨,去年黑五高峰期有2700个,到今年1月已增长到4200个。
而在今年的Prime Day期间,Haul再次通过“40%直降+满减叠加”的激进定价策略,在时尚家居品类掀起价格风暴。数据显示,平台首日交易额突破10亿美元,多个热销商品的库存几度售罄。
尽管官方并未披露Haul在此次大促中的总体贡献,但亚马逊全球商店CEO奥格·赫林顿(Doug Herrington)公开表示,这类 "触达更广泛消费群体" 的购物模式,是本次大促创下 "史上最大规模" 的关键推手。
种种迹象表明,亚马逊的低价战略正逐步验证其有效性。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战略不仅带来了销售增长,还为其卖家生态带来了协同效应。
一方面,它为中低价商品卖家提供了稳定的流量来源,另一方面,也为品牌商家创造了清理库存的新渠道。此外,通过独立入口区隔流量,亚马逊不仅能够拓展下沉市场,还有效避免了对主站卖家的直接冲击。
总的来说,随着Haul与Bazaar相继进入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亚马逊的全球低价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面对Temu等竞争对手的激烈角逐,亚马逊是否能够凭借其品质、物流和品牌信任真正占领消费者心智、扩大市场份额,仍需进一步观察。
而接下来的黑五与年终旺季,也或将成为检验这一战略成效的关键节点。
注:文/苏苏@AMZ123,文章来源:AMZ123跨境电商(公众号ID:amz123net),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AMZ123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