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佳晅
编辑丨张睿
【亿邦原创】在过去的2024年和2025年的前半年,非遗真丝面料商承接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和铺天盖地的订单。
中国非遗真丝面料种类繁多,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梳理来看,按照核心工艺可以分为织锦类,包括宋锦、云锦、蜀锦、缂丝等;罗类,有代表性的杭罗、吴罗;纱类如香云纱;缎类如漳缎等。
有些热门款面料在市场价格翻倍;有些商家的面料从现货变期货,提前半年开启的预售“秒售罄”;有些商家忙不迭地将产能扩充10倍,一年卖出2亿余元;有些面料商家通过短视频、直播、与名人联动持续扩大品牌声量;有些商家改变经营策略,从卖给个人消费者转向卖给服装公司。
这些非遗面料火爆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国家层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立法、资金补贴、设立传承人工作室等方式,为行业的存续和发展奠定基础;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打造“地域文化名片”,例如苏州的丝绸、杭州的杭罗、四川的蜀锦等,通过文旅融合建设丝绸博物馆、体验工坊等,带动了消费和教育,提高公众认知。
而更直接的原因是汉服、新中式等服装的流行,消费者在款式的基础上,开始追求面料的工艺、质感。而非遗面料所承载的千百年的历史、工匠精神和独一无二的文化故事,以及受工艺限制无法大批量生产的稀缺性,成为文化自信和审美品位的最佳表达。
央视财经数据显示,2024年以新中式服装为代表的国潮服饰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500亿元。当新中式的风潮席卷街头巷尾,其背后承载千年历史的非遗面料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商机。
从深藏于博物馆的技艺珍品,到直播间里被争抢的“网红”面料,古老的织锦与罗缎正经历着一场互联网赋能的复兴。当流量红利逐渐褪去,这些非遗面料将如何延续热度,实现从“破圈”到“常青”的跨越?
01
非遗面料,很适合在互联网上讲故事
“千年宋锦,一梭一纬藏着姑苏密码。”
直播间里的宋锦,柔韧挺括,光泽明暗交替,花纹繁多且富有层次,主播一边展示着不同的面料的纹理花色,一边解答网友关于面料适合做什么衣服、需要多少米的提问。
宋锦与云锦、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也是丝绸面料里最为珍贵的一个品类,每米价格数百至上千元。
宋锦因兴盛于宋代得名,最初产于苏州、杭州等江南地区,主要为满足宫廷服饰和书画装裱需求。明清时期纹样更加繁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受战乱和机械化纺织冲击,传统宋锦作坊大量关闭,技艺几近失传。20世纪50年代,政府扶持苏州织锦厂恢复生产,抢救工艺。此后,宋锦并未大批量面向市场,而是作为国礼、装裱用料在国内小范围流通。2006年,宋锦织造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红地變龙凤纹宋锦是上久楷最热门的面料之一
如今,生产宋锦面料或成衣的代表性品牌有上久楷、钱小萍宋锦坊、李德喜、陆美瑛等几家。其中,头部品牌上久楷2024年宋锦面料销售额高达2亿余元,占其母公司“鼎盛丝绸”全盘营收的70%-80%。
过去几年,上久楷完整经历了宋锦从文化礼品到消费者衣橱的转变,其产能从2023年到2025年已经扩大了10倍,现在工厂共有160-180台生产宋锦的大提花剑杆机,全天运行生产。
“上久楷”的母公司鼎盛丝绸前身是苏州有名的东吴丝织厂,2009年,做丝绸贸易的吴建华出资将其并购,主要生产凯特纱、塔夫绸等真丝面料,销往海外。
吴建华与宋锦结缘于2012年,他从报纸上看到宋锦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呼吁保护宋锦的文章后,决心复兴宋锦工艺,带领团队改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大提花剑杆机,开启了宋锦现代化生产之路。要知道,传统的手工纺织,一台织布机需要两位师傅同时操作,一个人在上面提花,一个人在下面穿织布梭、加纬线,一天只能织5到10公分。吴建华改造后的机器,一位师傅可以兼顾四台,每台机器一天可织20米左右,大大节约人力,提升效率。
上久楷的宋锦商业化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在2014年,作为“APEC领导人新中装”面料亮相。此后,上久楷织造的宋锦面料不仅作为国礼,还供给母公司旗下的成衣工作室使用。尽管如此,宋锦在公司的整体业务中存在感并不高,工厂里生产宋锦的机器也只有16台左右。
“疫情的时候,我们的效益其实还蛮惨淡的。”Krit是上久楷市场部负责人说,“当时国家很支持非遗的发展,所以我们开始在网上介绍宋锦,没想到有很多人感兴趣。”
2023年,上久楷注册小红书账号,制作图文、短视频向用户介绍宋锦。拥有华丽的外观,加上百年历史积淀,宋锦迅速吸引了一批网友。很快就有达人、直播间找到上久楷,想进一步了解宋锦,寻求合作。于是上久楷决定彻底向市场开放宋锦的供应和售卖。
紧接着2024年,上久楷开设抖音账号和店铺,线上全渠道运营团队也增加到12个人左右。在零售侧小红书独占大头,单一平台销量占整个零售的50%左右。
目前,上久楷宋锦大部分业务仍集中在B端,为自己的高定服饰店铺供料,还授权给欢喜绸庄、喜物绸庄等比较大的真丝面料直播间出售宋锦面料,也与“陈什么陈”“洛哥”等网红服装店、“朗姿”“雅莹”等高端女装品牌合作,为其供料。此外,上久楷还通过网上店铺、直播间、社群、线下店铺等方式,将宋锦出售给散客,零售价格为800-1500元/米。
上久楷的发展壮大,显示出非遗面料商业化的巨大潜力,尤其是通过短视频、直播更直观地展示及讲解宋锦的工艺和历史,激活长尾效应,因此迅速获得关注和流量,从而转化成商业订单。
02
To C还是To B,面料品牌如何取舍
来自杭州的佳平告诉我,她从2023年底开始买真丝面料,已经做了上百件汉服,“我入坑的时候,料子就有点难买了,但那只是个开始。”
大部分非遗面料品牌既面向C端消费者,也服务B端的成衣厂商。但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顾此失彼。
设计和生产纱罗、织金罗、四经绞罗等多种真丝罗面料的“苏罗丝绸”原本以面向散客的零售模式为主,这两年逐渐改变了销售策略和渠道重心,转向了与成衣商合作的批量订单模式。
“我很喜欢做苏罗的旗袍和汉服,从2019年开始每年都要做十几套。”来自成都的晨晨告诉我。她曾是“苏罗丝绸”家的忠实粉丝,“之前他们家出的每一款料子我基本上都买过,后来新中式把他们带火了,店铺里链接全部下架,变成不定时掉落。太难抢到了,我就退坑了。”
晨晨说,2022年左右,苏罗丝绸的面料价格大致在300-380元/米,偶尔还有9折团购。现在店铺中面料价格普遍超过420元/米,9折团购也早已被取消。散客买不到,但苏罗丝绸的料子会出现在小红书许多成衣的直播间中。
苏罗丝绸是苏州吴罗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朱立群创立的品牌,其母公司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多年来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其中“罗”类产品占日本市场60%以上。
罗的起源比宋锦更早,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带有罗织物痕迹的文物,到唐宋时期罗已步入黄金时代。随后,罗的发展历程与宋锦极为相似: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后在战火中技艺失传,在建国后又逐步复兴。目前,苏州的纱罗织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的特点在于有规则且稳定的绞孔,在布料上呈现为清晰、通透的缝隙,使得织物轻薄透气、凉爽舒适。然而,罗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至今仍主要依赖传统木机手工织造,产量低,价格昂贵,主要面向旗袍和中式礼服高定、博物馆文物复制、书画装裱以及收藏家市场。
苏罗丝绸在淘宝设有店铺,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入驻抖音和小红书,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不同花样的面料、织造过程。其中一款名为“萱花缠枝”的织金罗的织造和成品展示视频获点赞超14万,酒红色的底布上,织金泛着柔和的光,看起来高贵又奢华,评论区网友纷纷赞叹“这才是中国古典美”。
酒红色萱花缠枝
有面料商告诉我,苏罗丝绸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料子要提前半年预定,周期长,压钱多,一些小的面料商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周转压力。“成衣商都是给现金单,货量大,利润也更高。苏罗丝绸只需要按照订单生产即可,不会有库存压力。”该面料商说。
苏罗丝绸经营方式的改变,导致散客流失,反映出非遗品牌在规模化发展与原有客户维系之间的现实取舍。做C端,扩大客户群体,做B端,稳定经营利润,如何选择?
也有部分商家认为,尽管C端经营起来更加复杂,库存承压更高,但仍需要通过C端消费者做大品牌口碑,提升消费者对非遗面料品牌的认知,因此还要持续加大在C端的投入。
03
热度褪去,非遗面料该何去何从?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非遗面料实际上是一项门槛不低的消费。爆款面料1米价格通常集中在400-1500元,而做一件上衣通常需要2米左右,加上裁缝工费,一件上衣的花费在4000元左右。如果直接购买用非遗面料做的成品上衣,价格则更高,大约在6000-8000元之间。
“入坑”非遗面料的消费者,不仅有经济实力,也有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审美,他们不满足于消费品的实用性和logo价值,更追求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工艺价值和独特审美。尤其是30岁-50岁、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的女性,从喜欢旗袍、汉服或是新中式服装开始,进而研究面料,喜欢上非遗面料。
佳平是一名技术工程师,未婚未育,喜欢养猫,也喜欢汉服,不满足于买成衣的她,开始接触来料定做。她加了一些来料群,也浏览了许多科普内容,花大量时间去了解每一种面料的特性,还有面料之间的差异。
佳平的部分汉服来料
晨晨今年30岁,是一名公务员。她平时工作很忙,闲下来就喜欢买旗袍解压。但旗袍成衣的尺寸很难完全合身,一些便宜的旗袍缺乏质感,于是她开始了解罗织物这种高端面料,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样定制旗袍。在苏罗的面料难以买到之后,她又把目光移向了宋锦和漳缎。
来自长沙的水月从小在剧团长大,对汉服、旗袍这类华丽的传统服饰情有独钟。接触汉服不久,她就被罗织物的美丽所吸引,花光年终奖买了33块苏罗丝绸的料子,做成汉服、旗袍、新中式服装。比起LV、香奈儿、爱马仕这些奢侈品,她更愿意把钱花在非遗面料和传统服饰上,因为“这是老祖宗的智慧和审美”。
水月购买的苏罗面料
尽管行业不同、家庭不同、财力不同,但是对这些消费者来说,穿着非遗面料的新中式服装,相当于同时佩戴了“文化”、“品味”和“实力”三重标签,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和社交价值需求,这是普通棉、麻、合成面料无法给予的。
尽管这两年非遗面料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但实际上仍相对小众。例如在宋锦圈里,有口碑、质量有保障的品牌只有上久楷、钱小萍宋锦坊、李德喜、陆美瑛几家;罗织物中,也只有苏罗丝绸、吴罗织造、织辉丝绸等几家被真丝消费者熟知的品牌。
等新中式这波热度过去,非遗面料厂家该作何打算?面对这个问题,Krit表示:“时尚是一个圈,这一波热度早晚会过去。其实今年已经稍微有一些回落,但我们要做的是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声量。”
非遗面料的悠久历史和古典审美固然独具价值,但如何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时跟上时尚潮流,甚至像LV、香奈儿、爱马仕等奢侈品品牌一样,创造引领全球时尚的潮流,是非遗面料品牌所面临的更长期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和非遗面料品牌正在互相成就。“去年上新一款料子,大家就会蜂拥而上抢空,今年市场趋于平稳后,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注意到,粉丝也更注重花型美观程度,包括什么样的面料更适合做什么衣服,才更能融入到日常穿搭上。关注到这些变化后,我们也积极做了一些调整。”Krit说。
正是因为有热爱非遗面料的消费者,对布料、对传统文化了解和学习逐渐深入,审美也在持续提升,倒逼非遗面料商家要不断创新,作出新的迭代与改变。
上久楷与意大利米兰工作室合作,米兰的工作室每年都会将国际上最新、最流行的花型提供给上久楷参考。此外,在宋锦棉料本身上,上久楷也做了一些改良。意大利有一种传统的织布工艺叫做“兰帕斯”,这种工艺做出的布料花型立体感强,但很软,容易勾丝。吴建华将其与宋锦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宋锦硬挺的质感,同时让宋锦上的花纹不再哑光,而是更有立体感,在不同灯光角度下,折射出不同程度的光泽。
钱小萍宋锦坊的团队为迎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对传统纹样做了创新调整。例如“虎镇五毒”这款面料,黄色的底布上以老虎为中心,周围点缀着蝎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虎镇五毒的原图布局密集,与现代人喜欢的轻松错落的风格有所出入,意识到这一点的设计师重新调整五毒的位置,并加入了织金元素,经过改良,这款面料非常火爆,成为了钱小萍宋锦坊的明星产品。
随着国内市场趋于稳定,以上久楷为代表的部分品牌开始考虑参加海外展会,将非遗面料送出国门,他们原本的外贸渠道、客群已经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钱小萍宋锦坊则携手服装设计师CHICCO MAO,结合时尚元素,让宋锦登上米兰时装周的舞台。
接下来,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风。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