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外卖满减 1元钱里的双赢

蔡艳玲 2025/08/05 14:50
蔡艳玲 2025/08/05 14:50

邦小白快读

本文详细解析了外卖差1元凑单策略的双赢智慧及实操价值。

1. 在策略核心方面,商家通过设置成本低廉的1元左右凑单品(如茶叶蛋、椰果),精准解决消费者因小额差额无法满减的问题,提升订单转化率和客单价,如茶百道案例显示订单完成率提高12%-20%。

2. 消费者获益实操体现在只需加购小额商品即可享更大优惠,实付金额更低(如24元麻辣烫加1元小酥肉后满减实付17元),并额外获得小料或小食,强化“占便宜”心理和复购意愿。

3. 效果验证方面,美团报告数据表明该策略提升单店月销量10%-15%,客单价增长7.1%,利润月增280元,建议购物时主动关注凑单选项以最大化省钱。

文章提供了品牌在营销和产品研发中的用户行为洞察。

1. 品牌营销策略上,设置1元凑单品能精准把握消费者“花小钱享优惠”心理,强化品牌正面感知和复购率,如茶百道用冷门小料(如马蹄爆爆珠)作为凑单品后销量翻倍,激活产品矩阵。

2. 用户行为观察显示消费者对满减优惠敏感,小额支出不敏感(仅关注“不错过优惠”),这启示品牌通过低价凑单设计优化渠道建设,避免订单流失高达25%。

3. 消费趋势方面,数据显示20%-30%加购率中60%为凑单需求,40%因低价主动选择,表明低价策略可驱动新品尝试和销量增长。

文章解读了差1元凑单策略在增长市场中的机会和应对措施。

1. 在机会提示方面,设置1元凑单品能提升订单完成率12%-20%,客单价增长7.1%,单店月利润增加280元,避免因小额差额导致的订单流失18%-25%,为可学习点。

2. 事件应对措施上,商家通过低成本商品(如椰果成本0.3元)作为凑单品,既满足消费者优惠需求又额外盈利,规避了单纯降价带来的利润损失风险。

3. 合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启示借鉴茶百道做法,将冷门产品转为凑单品(如奶冻从日销二十份升至八十份),激活新客源并提升复购率,实现月销量10%-15%的增长。

文章阐明了产品生产和商业机会在凑单策略中的应用价值。

1. 在产品生产设计上,凑单品需成本低廉且高毛利(如椰果成本0.3元、毛利率70%),适合设计成小份配菜或饮品,实现每单额外利润0.7元。

2. 商业机会方面,该策略能激活冷门产品销量(如马蹄爆爆珠和奶冻借凑单从被冷落转为热销),为工厂提升产量和开辟新盈利点,如奶冻日销量增长至原三倍。

3. 电商推进启示通过外卖平台设置凑单机制,工厂可复制此模式增加小西米等“边角料”销量,带火整体饮品组合,实现产品矩阵优化。

文章揭示了行业趋势及客户痛点解决方案的实用干货。

1. 行业发展趋势上,基于大数据精准计算满减需求的凑单策略正流行,美团报告验证其提升订单转化率和整体销量10%-15%,代表行业创新方向。

2. 客户痛点如小额差额导致18%-25%订单流失,解决方案是设计1元左右低成本凑单品(如小料或配菜),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门槛设置,实现订单完成率12%-20%的提升。

3. 技术应用方面,凑单策略弱化消费者小额支出敏感度,强化获得感,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工具来平衡利润与流失风险。

文章分析了平台需求和管理在满减活动中的关键启示。

1. 对平台的需求包括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帮助商家设置精准满减门槛和凑单品(如1元特价区),解决差1-3元导致的18%-25%订单流失问题,提升整体GMV。

2. 平台最新做法体现在支持商家运营凑单机制,如推广茶百道案例中的策略,使单店月销量增长10%-15%,规避了过度促销风险。

3. 在运营管理中,平台需平衡消费者满意度和商家盈利,如通过案例验证满减后实付金额更低的双赢效果,确保策略透明避免误导。

文章提出了产业新动向和商业模式的研究点。

1. 产业新动向包括基于大数据精准匹配消费者满减需求的策略,美团数据显示其提升订单完成率12%-20%,客单价增长7.1%,代表数字化零售创新。

2. 商业模式分析揭示“双赢”机制本质,商家用低成本凑单品(如椰果)额外盈利同时弱化消费者小额支出敏感,强化复购心理,实现客单和销量双重提升。

3. 政策法规启示在公平交易领域,如案例强调策略需透明无欺诈(非套路),避免冷门产品误导消费者,可推广至其他零售领域。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晚上十点的你,躺在上盯着手机屏幕,浏览着各大外卖软件,发现想吃的美食差1元才能达到满减,你选购了额外的东西,达到了满减条件,节约了一笔钱,看似是你“占便宜”,实则不一定。

纵观各大外卖平台,满减活动似乎已经成为线上外卖商家的标配。外卖平台上“差1元凑满减”的消费场景引发广泛讨论,消费者在结算时频繁遇到的“小额差额”,看似是偶然的价格差,实则是餐饮商家精细化计算出的增收策略。

通过设置1元小食、0.9元配菜等低价凑单品,商家不仅有效提升了订单转化率,更在满足消费者“优惠心理”的同时实现了营收增长,形成独特的“双赢”模式。

低价撬动高客单

凑单品在餐饮外卖的运营中,正成为调节订单转化的关键“流量阀门”,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金额,撬动着客单价的显著提升。

小张打开三米粥铺外卖页面,选了一份14元的虾仁玉米粥,正要结算时,页面底下提示差1元就能满15减5,于是他点进推荐区,看见1元特价的茶叶蛋,果断加购。

商家往往会针对不同的满减门槛,精准设计低价凑单品。比如在接近14元、24元等常见满减档位的订单中,设置1元左右的小食、饮品或配菜,这些商品的出现,能有效解决订单因只差1元而无法满减的问题。

原本可能卡在门槛下的订单,通过加购一份低价凑单品,就能顺利跨过满减线,不仅避免了顾客因优惠落空而放弃订单的情况,还让客单价得到实质性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些1元左右的凑单品,利润空间普遍高于其他产品。它们大多是成本较低的种类,比如小份配菜、饮品等,却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过多负担的前提下,为商家带来额外收益。

这种看似简单的搭配,实则是用低成本投入,实现了订单转化率和营收的双重增长,成为撬动客单价的高效杠杆。

而这种靠低价凑单品撬动消费心理的巧思,不仅让单次订单的客单价悄然提升,更在一次次“占便宜”的愉悦体验中,为复购率的持续增长铺好了路。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假设你点一份24元的麻辣烫,店铺满25减8,此时加购一份1元的小酥肉,总价25元,减去满减后实付17元,比不凑单更划算。这种“花小钱享优惠”的体验,会让你对商家更有好感,下次大概率还会选择这家店,形成复购。

当订单金额距离满减门槛仅差1元时,消费者的核心关注点往往是“如何不错过优惠”,而非纠结于“是否要多花这1元”。

此时,低价凑单品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们对优惠的强烈诉求——只需付出小额成本,就能顺利享受满减,这种“为优惠加购”的行为会极大强化消费者的“获得感”。

从心理层面来看,这种操作会弱化人们对小额支出的敏感度,让消费者更关注“享受到满减”带来的满足感,而非额外支出的1元钱。

这种正向的消费体验会加深对商家的好感,进而带动复购行为的增加。同时,因成功享受优惠而产生的愉悦感,也会让消费者对订单的认可度更高,形成良性的消费循环。

小差额带来的大变化

差1块满减的设置,看似是商家做的微小调整,实际是商家借助大数据通过精准匹配消费者的满减需求,从而带动订单量、客单价提升,用小差额带来大变化。

有位网友在外卖平台下单了一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看见店铺有活动:提前花1元买张优惠券,满90元就能抵10元用,而且满90还能减30。为了凑满90元,网友又买了两盒口服液,然后发现满128元可以用1元换购洗衣液、餐巾纸或者金银花喷雾,最后他花128元得到了三盒口服液、一瓶皮康王和十包餐巾纸。

原本只是一单几十元的小生意,就因为几元、几十元的差额优惠,硬生生变成了远超预期的订单——既让网友觉得“占了便宜”,也让店铺的客单价翻了几番,这就是小差额带来的大变化。

茶百道的“1元凑单小料”策略显著提升了经营效益,根据美团《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该策略有效解决了18%—25%的订单因差1—3元未达满减导致的订单流失问题,使订单完成率提升12%—20%。

具体来看,消费者在14元订单基础上加购1元小料后,客单价提升7.1%至15元,同时满减后实付10元更划算;商家方面,会增加更多利润,以成本0.3元、毛利率70%的椰果为例,每单可额外贡献0.7元毛利,按单店月均400单计算,单靠1元的椰果小料,月增毛利即达280元。

实际运营数据显示,采用该策略的门店外卖月销量增长10%—15%,小料加购率达20%—30%,其中60%为凑单需求,40%是因低价主动选择,充分验证了这一策略在提升销量和利润方面的双重价值。

若直接降低某些商品价格让订单达成满减,商家每单利润则会减少;而设置1元凑单品带动订单达标,既能让消费者享受优惠,又能通过凑单品额外盈利,减少纯降价带来的损失。

据了解,茶百道旗下的马蹄爆爆珠曾因名称让不少顾客望而却步,奶冻则因消费者对其了解有限而少人问津,两款小料长期处于"被冷落"状态。直到把这些设为1元凑单品,情况才彻底反转。

记者从茶百道店员那里了解到,现在马蹄爆爆珠成了订单常客。1块钱的试错成本太低,顾客顺手加购后,不少人被其独特口感圈粉,以至于增加了该小料的复购率。奶冻更夸张,原本每天卖二十几份,现在靠凑单就能出七八十份,主动加购的人也多了近一半。

用极低成本让顾客尝试冷门小料,对商家而言,这不仅提升了小料销量,更激活了产品矩阵。有老板分享,店里1元小西米本是“边角料”,靠凑单不仅提升了销量,还带火了许多原本带有小西米的饮品。

这些冷门小料,像藏在菜单里的调味密码,借凑单被更多人发现,既丰富了奶茶口感,也为商家开辟了新的盈利点。

“小心机”的本质是双赢

其实商家这些围绕“差1元”动的心思,看似是精打细算的“小心机”,本质上更像一场默契的“双赢”。

它从不是让顾客多花钱的套路。对消费者来说,花一点点钱加购一份凑单品,就能顺利享受到满减优惠,实际支付金额反而比不凑单时更低。

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更少,却能多得到一份小食、小料或是之前没试过的冷门单品,那种“花小钱占大便宜”的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消费愉悦。

对商家而言,这“1元钱”的凑单品更是一举多得。用极低的成本留住了那些因差一点金额而犹豫的顾客,避免了眼看就要成交的订单白白流失。

同时,客单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原本可能停留在某个档位的消费,因为这小小的加购实现了突破;更意外的是,那些原本躺在菜单角落的冷门单品,借着凑单的机会被更多人尝试,甚至慢慢积累出稳定的客源,带动了额外的销量增长。

说到底,这“1元钱”就像个巧妙的连接点,一边连着消费者对优惠的期待,一边连着商家对经营的用心。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和新鲜感,商家收获了订单和利润,双方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注:文/蔡艳玲,文章来源:商界杂志,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商界杂志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