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折叠椅,准备鱼竿,检查鱼线、鱼钩、浮子、铅坠,拌饵料......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以前这都是有钱有闲的老大爷们打发时间的钓鱼活动,最近几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多。选好位置,静坐在河边。打开工具包看着自己精心购买的各种钓鱼用具更像是自我的欣赏,专心做钓前准备工作让人醉心于精心完成的每个步骤,而盯着浮子等鱼上钩的过程既让人内心平静又充满了期待,将上钩的鱼拖到岸边更会带来胜利的喜悦,收竿后精心擦拭自己的钓具更有种凯旋收兵的既视感。至于钓到的鱼有多少,并不重要,直接放生的人不在少数。
或许就像钓鱼圈流行的一句话,“钓鱼人最大的鱼获,是钓鱼路上的快乐”,而“钓具升级=鱼获爆护”的心理,让买钓具成为一种情绪充值的重要手段。钓具已经成为成年人的一种解压玩具,其中的快乐远比鱼护里那几条不够吃一顿的小鱼更重要,哪怕最常用的鱼竿永远只有那一两根,鱼饵、鱼线囤到过期。
据中国钓鱼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1.4亿活跃的钓鱼者,何为活跃,指的是平均每年至少参与4次垂钓活动,这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多相对不那么活跃的钓鱼人。他们在获得钓鱼路上的快乐的同时,也让钓鱼经济持续升温。
钓鱼,
成年人“情绪避难所”与慢生活符号
钓鱼佬们的情绪价值,不止盘活了一个大市场,还养活了一大群自媒体人。
社交网络上,钓鱼的话题流量惊人。分享钓鱼日常的、四处钓鱼“盘老板”的、比赛的、钓鱼经验分享的,钓具评测的,卖渔具的,新手教学的......钓鱼,俨然已经在直播、短视频、社交等平台的助推下,被重新包装成一种脱离城市焦虑的出口,成为人们追求享受“慢生活”的象征。
野钓、夜钓、海钓、黑坑、路亚......不管去哪里钓了,钓到了什么鱼、重量等等,最终聊的话题还是会回到用了什么竿、几号线、多大的钩、什么饵料。
互联网,轻轻松松地地,就让新手、钓鱼爱好者、职业钓手、钓具及周边商品卖家,在偌大的钓鱼经济市场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按零售额计算,从2018年到2023年,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从234亿元增长至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值已经增长至3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3%。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国内“钓鱼第一股”也可能即将诞生,就在近期,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钓鱼装备公司乐欣户外,自2024年1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后,再次递交包含了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最新财务数据,向“钓鱼第一股”发起冲刺。
装备、性能即情绪,
不止于能用,还要懂我要什么
乐欣户外如今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8.4%和23.1%,尤其在高端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商之一。那么,乐欣户外又是如何抓住钓鱼经济红利的?
乐欣户外是浙江泰普森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而泰普森起家之初就是做户外用品为国外代工生产户外野营所需的餐包和餐具,其后因为发现了欧美有着巨大的户外用品市场,又开始涉足折叠式户外桌、椅、床等户外用品。由于创始人本身也喜欢钓鱼运动,公司也把钓鱼装备纳入了业务版图。2007年,乐欣户外正式创立,专注于钓鱼装备领域。
成立不到20年的时间,乐欣户外便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客户包括如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Fox、Ardisam等众多户外装备品牌及零售商,这使其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欧美市场,钓鱼本就是最受欢迎的户外运动之一,市场更加成熟,给乐欣户外深入了解钓鱼市场创造了机会。
即便没有起身体验过欧美人的生活,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影视作品等发现,他们做一件事非常注重过程体验,在从事一项活动时大多会充分准备所需要的各种配套工具、装备等,务求整个过程都能达到预期的体验。
回到国内市场,钓鱼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单纯的户外休闲放松活动,但这些人群在职业钓手的影响下,也日益追求钓鱼活动的体验升级。而体验升级就意味着装备要齐,要适应户外环境,不仅要便于钓鱼,更要让自己在钓鱼的过程中舒适、便捷、安全等等。
乐欣户外结合其给欧美市场品牌代工的经验,更懂得如何去满足用户需求、留住用户。乐欣针对不同钓鱼环境、钓鱼形式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种类丰富,从鱼竿支架到抄网,从钓箱到全围伞,产品覆盖鲤鱼钓、路亚钓、飞蝇钓等十几种场景,能够满足全球各地钓鱼爱好者在各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产品主要以提高钓鱼人在户外钓鱼过程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为主。
并且有人指出,钓鱼人要进行一次完整的钓鱼活动,至少需要准备10件装备,而乐欣户外自己就能为他们提供其中的八成。从不同钓鱼场景和类型来看钓鱼人对钓鱼装备的需求,或许更加直观。
在淡水湖泊河流环境下的长时间垂钓活动,钓鱼者就需要更注重舒适性的装备。比如钓鱼椅,在像河堤这样有坡度的钓鱼位置,就需要钓鱼椅能够单独调节前后的高度,还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款式,适应不同地形和坐姿习惯,减轻久坐的疲劳感。收纳装备是必备的,把心爱的鱼饵、鱼钩、鱼线轮等钓具分门别类、有序地收纳起来携带,是钓鱼人的乐趣,也承载着钓鱼人的自豪感,容量大且便于携带的钓鱼箱更受欢迎。钓鱼推车自然也少不了,就像露营车一样,它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可放置钓鱼椅、钓鱼箱以及其他装备,又方便在不同地面拖行,是户外钓鱼的必备利器。
在海钓环境下,就要考虑海水对装备的腐蚀性。比如,鱼竿支架要使用能够抵御海水侵蚀的材质,保证长期在海边使用不会生锈损坏。网具不仅要能够抵抗海水腐蚀,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韧性,不易断裂。对于越来越受钓鱼佬们青睐的冰钓,就需要准备小帐篷、隔热垫、取暖炉、破冰工具、防滑鞋、等等,钓鱼装备本身还要防冻,且要能够便于在狭小的帐篷中操作。
不同的鱼种、不同的钓鱼形式对于钓鱼装备的要求也很繁杂。比如鲤鱼,生性谨慎,对钓具要求较高。要求鱼竿灵敏度高,以便能够感知到极细微的鱼咬钩动作。鱼线轮的精度要求高,保证出线顺滑度高,能够更精准控制鱼线的放和收。
对于资深的钓手,参加钓鱼比赛时对装备的性能和质量要求则更高。比如钓鱼椅要轻、便于携带和快速布置,同时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调节功能,能满足钓鱼人在比赛中不同姿势的需求。钓鱼包要方便参加比赛者快速拿取和收纳各种钓具、装备,节省时间。钓鱼支架要能够快速组装和拆卸,方便钓鱼人在比赛场地迅速搭建和调整装备,等等。
对于当下就连小孩子都开始尝试的路亚钓,就更需要装备轻便灵活,既要方便携带,又要便于移动、不易被损坏。
除了用产品性能去吸引用户,乐欣户外同当下很多消费行业一样,也在通过一些具有精神属性的产品设计去吸引更多钓鱼爱好者,在满足他们对产品性能的需求的同时,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情绪价值。比如,因为看到近年来国内消费人群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热情极高,于是将传统漆器艺术与钓鱼装备相结合,推出了“绝代宗师·大漆”系列,产品覆盖钓椅、推车、钓伞、炮台架等,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也展现了个性。
尽管有人指出,乐欣户外在国内和国外拥有的各种专利数量不过才一百个出头,但是目前乐欣户外已经拥有超过9000个SKU,能够提供满足各种钓鱼场景、钓鱼形式需求的装备,这是乐欣户外领先行业的重要优势。
此外,由于钓鱼活动本身入门门槛并不高,且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市场潜力很可观。据中国钓鱼协会统计,国内钓鱼人群中,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占比高达46%,而45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也才占到32%。也正因如此,现在的钓鱼装备,除了要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时尚、个性的产品也已经逐步成为厂商主攻的方向。尽管相比钓具市场,钓鱼装备市场规模要小很多,但在钓鱼运动年轻化趋势的推动下,依然能够为乐欣等钓鱼装备制造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代工巨头求变,
自有品牌之战任重路远
从乐欣户外的招股书中不难看出,代工业务至今仍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占其总收入的九成以上。且,乐欣户外一直以来过于依赖欧美成熟市场。而通常情况下,代工厂商在品牌运营方面是弱项,乐欣户外在国内恐怕更是没有多少人知道。
乐欣户外看到了中国钓鱼市场的潜力,但是要真正抓住更大的市场红利,打造自有品牌是必经之路。但是也意识到独立运营品牌的短板,所以早已开始谋划布局自由品牌生意。
2017年,乐欣户外收购了英国鲤鱼钓细分品牌Solar Tackle,用作自有品牌。在原有基础上,乐欣户外对Solar Tackle进行了品牌定位升级,并向更多产品线延伸,从钓鱼椅、床椅,帐篷,到服饰、鱼竿支架、渔轮、渔具包等等,应有尽有。同时也拓宽了销售网络,更多地基于市场需求去推出钓鱼装备产品。
Solar Tackle在欧洲市场拥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稳定的客户基础以及成熟的运营经验。借助这些优势,乐欣户外可以快速切入欧洲市场的自有品牌销售渠道,并且也可以在欧洲的渔具店、户外用品专卖店以及线上电商平台等渠道获得更多展示和销售自有产品的机会。
尽管Solar Tackle的收入在乐欣户外的整体收入占比并不高,但总体趋势积极向好,在2024年该品牌销售额已经较2018年实现了三倍的增长,爬升至4060万元,在乐欣户外收入体系的占比从3.9%提升至7.9%。
不过,该品牌目前还只在欧洲市场运营,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从乐欣户外的招股书来看,该公司对于自有品牌很重视,上市募资的第一个用途就是加大对Solar品牌的推广力度,以提升其销量。还计划面向中国及亚太地区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钓鱼装备品牌和产品。在钓鱼用具方面,也计划通过投资或者收购的方式,来填补自身在钓具市场布局方面的空缺。
其实在更早之前,乐欣户外母公司泰普森便已经开始进行品牌布局。2004年,泰普森收购了主营家庭露营、渔具、自驾装备及户外家居等产品的美国户外运动休闲品牌Westfield,并于2007年在美国和欧洲同步注册了商标WEST-FIELD。2022年,“我飞”品牌在浙江德清打造了自有露营地,并成立我飞(浙江)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与此同时,乐欣户外也在积极寻求打开国内钓鱼市场。由于近年来,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各类社交网络平台成为年轻人群的聚集地,围绕钓鱼运动的视频、图文内容吸引了巨大的流量,使钓鱼题材成为社交平台上的顶流运动。而各类品牌也在越来越多地将社交平台、兴趣电商平台作为自我营销、获取公域流量、销售产品的新渠道。意识到这一点,乐欣户外也开始重视在国内社交平台上的品牌露出,同步入驻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试图通过社交平台让更多国内的钓鱼爱好者们认识它的产品,认识它这个品牌。
乐欣户外也在积极通过参加国内的行业展会,并组织钓友交流会等线下活动,接近消费者,了解国内消费者需求。
尽管乐欣户外在国内钓鱼装备消费市场的努力还远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其要发展自有品牌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随着自有品牌布局的逐步深入,尤其上市募资这一步一旦成功,将会加速推动乐欣户外完成其在户外、钓鱼市场的商业版图。
钓鱼经济,
钓的是鱼,人心才是经济的本质
钓鱼人的快乐或许很简单,一句“今天口不错”就足以概括。但从另一面来看,在这种简单的背后,钓鱼在成年人中其实已经从单纯爱好变为一种承载情绪需求的消费行为,它成为了众多成年人释放情绪的出口,也催生了庞大的钓鱼经济。乐欣户外幸运地成为了个中佼佼者。
而做钓鱼生意,靠的其实就是对情绪的精准捕捉:是用产品,让钓鱼人在每一次抛竿、收线时都能得心应手,让一切尽在掌控;将带有精神价值的元素融入产品,是为了让冰冷的工具承载文化与个性,让钓鱼不再只是一项活动,更成为自我表达的载体;布局社交平台、打造自有品牌,则是想离这份情绪更近一点,从“卖产品”变成“懂钓友”。
钓鱼人下单又是什么心理?距离爆护就差这一件装备、喜欢的网红同款、囤货。短视频博主、带货主播靠什么卖货?靠的就是抓住了钓鱼人的这些表面上是为了钓到更多鱼,而本质上是满足个人情绪需求的心理。
整个钓鱼市场的持续升温,更是对这份情绪的集体回应。
无论是以乐欣户外为代表的钓鱼装备,还是鱼竿、鱼钩等钓具,未来,谁能更细腻地拆解钓鱼人的情绪——是新手第一次上鱼的兴奋,是老手与“巨物”博弈的紧张,是年轻人对潮流装备的追捧,还是中年人对独处时光的珍惜——谁就能抓住钓鱼经济真正的生命力,在钓鱼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注:文/lyy,文章来源:新消费智库,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消费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