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突然!亚马逊要全面暂停FBA这项服务

Yola 2025/07/31 09:49
Yola 2025/07/31 09:49

邦小白快读

总:亚马逊宣布2026年全面停止FBA的备货准备和贴标服务,卖家需自行承担相关操作,增加运营压力。

1.政策细节:2026年1月1日起生效,适用于所有发往美国FBA仓库的库存,包括AWD、AGL、SEND等物流渠道;1月1日前创建的货件仍可获服务,之后未合规货件若损坏或丢失无赔偿。

2.实操替代方案:卖家可选择自主操作(参照官网包装指南)、第三方服务商(平台提供认证名单)或SIPP模式优化(产品原厂包装),以降低风险并获得运费折扣。

3.风险应对:未完成备货贴标的商品可能被废弃且无补偿;建议卖家抓紧时间评估流程,在5个月内建立新包装体系。

总:亚马逊物流政策调整影响品牌渠道建设和产品销售效率,需关注包装优化和成本控制。

1.品牌渠道:新规要求品牌商自行处理商品包装贴标,增加供应链复杂度,可能影响销售周转;包装尺寸放宽到36英寸便利家具等大件商品整箱运输。

2.产品研发机会:SIPP模式鼓励使用原厂包装,减少预处理需求,可降低设计成本并获得FBA运费折扣;消费趋势显示亚马逊提升效率,品牌需适应快速配送要求。

3.用户行为观察:部分卖家(如中小规模品牌)面临生存困境,需学习自主包装策略或借助第三方服务;品牌需关注平台政策动态调整运营。

总:亚马逊FBA服务终止政策带来显著风险和机会,卖家需解读并应对增长市场变化。

1.政策解读:2026年起所有新货件需卖家自行完成备货准备和标签粘贴,否则未合规商品在物流中损坏或丢失将无法获得赔偿;新政覆盖广泛,包括AGL等渠道入库商品。

2.风险提示与应对:贴标成本可能增加$0.1-$0.3;重建包装流程需5个月,人力挑战大;重量申报误差频繁可致账户受限;建议采用第三方服务或SIPP模式优化包装。

3.机会提示:包装尺寸放宽利于大件销售市场;Box-Level库存分发优化免费服务,可加快库存入仓;评估官网指南,制定过渡方案确保业务持续。

总:亚马逊政策要求产品包装设计优化,为工厂带来生产和商业合作机遇。

1.产品设计需求:SIPP模式强调产品原厂包装,可减少预处理需求,降低包装设计成本;包装尺寸放宽到36英寸方便大件商品生产,减少运输包装复杂性。

2.商业机会:工厂可提供第三方备货服务(如贴标),或作为制造合作伙伴优化产品包装设计;数字化启示如精确申报产品尺寸重量以避免平台惩罚。

3.推进电商:新政下卖家需外部合作,工厂把握服务需求;学习亚马逊效率优化趋势,提升生产端电商适应能力。

总:亚马逊外部化非核心服务创造行业新需求,服务商可提供解决方案应对客户痛点。

1.行业发展趋势:亚马逊取消备货贴标服务以提升效率,第三方服务商需求上升;平台提供认证服务商名单,服务商可利用此机会拓展业务。

2.客户痛点:卖家需快速解决包装贴标问题,成本可能增加$0.1-$0.3;物流中未合规货件无赔偿风险高;服务商提供预处理和贴标服务方案。

3.技术启示:Box-Level库存分发优化服务可协助提升库存管理效率;支持卖家数字化包装流程,减少5个月重建期的人力挑战。

总:亚马逊作为平台调整物流政策以提高效率,需关注商业需求和风险规避。

1.商业需求:卖家需精确申报重量尺寸,误差可致账户受限;平台提供SIPP模式吸引卖家优化包装;包装尺寸放宽满足大件商品商家需求。

2.平台最新做法:2026年停止备货贴标服务,推动卖家自主或第三方合作;优化Box-Level分发加快库存入仓,提升整体物流速度;后续政策持续关注卖家反馈。

3.风险规避:新货件未完成预备贴标将无赔偿责任;招商中提供替代方案(如服务商名单),运营管理上专注核心配送服务。

总:政策变化反映物流产业系统重构趋势,指向新问题与商业启示。

1.产业新动向:亚马逊系统性优化物流,将非核心服务外部化以提升效率;系列政策包括尺寸放宽、重量申报严控和Box-Level分发。

2.新问题: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成本增加和5个月适应期挑战政策公平性;包装要求变革可能引发商品残损无补偿风险。

3.政策法规启示:研究亚马逊效率优先策略,建议平衡平台责任与卖家支持;商业模式:亚马逊转向专注配送,第三方协同模式成新范式。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2025年7月28日,亚马逊向美国站卖家投下一则重磅消息:自2026年1月1日起,亚马逊将全面终止FBA的备货准备(Prep)和商品贴标(Labeling)服务。这项政策适用于所有通过FBA发货的库存,包括直接发往FBA的商品,以及通过亚马逊入仓分销网络(AWD)、亚马逊全球物流(AGL)、亚马逊跨境承运伙伴方案(SEND)等渠道入库的货物。

一时之间,卖家们议论纷纷,一部分卖家开始寻找替代方案:“作为一个没有自己仓库的第三方卖家,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另一部分卖家则表示让子弹飞一会,“我猜,亚马逊只是想看看大家对此的反应。”

01

FBA货件的预处理

和商品贴标服务

亚马逊在官方通知中解释,最初推出备货贴标服务是为了“保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但近年来,大多数卖家已具备自主处理能力——数据显示,目前绝大部分卖家通过自有团队、制造合作伙伴或第三方服务商完成包装工作。

随着卖家包装能力的提升,亚马逊认为继续提供这些服务已影响其运营中心效率,取消服务可让其更专注于提升配送速度与效率。早在2025年4月,亚马逊平台已停止针对尖锐物品的可选付费预处理服务。

此次政策调整覆盖范围极广:

(1)所有发往美国FBA仓库的库存;

(2)涵盖AWD、AGL、SEND等物流渠道入库的商品。

为了帮助卖家降低政策冲击,亚马逊也给出了三条路径:

自主操作:参照亚马逊官网的包装指南(Prepare your products for FBA shipping)自行处理;

第三方服务商:使用亚马逊认证的备货服务商(平台提供名单);

SIPP模式优化:采用“Ships in Product Packaging for FBA”,通过产品原厂包装降低预处理需求,同时获得FBA运费折扣。

另外,对于在明年1月1日之前创建的货件,亚马逊将继续提供预处理和商品贴标服务,即使库存在此日期之后送达。1月1日之后创建的货件,如果在送达时没有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和商品贴标,一旦商品残损或无法追踪,将无法获得赔偿。

总结来说,自2026年起,卖家需自行负责商品的备货准备和标签粘贴工作。若商品在新政生效后寄达亚马逊仓库时,未按要求完成预备和贴标,将面临直接被废弃且不予补偿的风险。

这无疑给卖家带来了额外的运营压力和潜在经济损失。

02

新规冲击:

中小卖家的生存困境

自2014年起,卖家可在创建入库计划时勾选Amazon Prep/Label Service,由亚马逊在仓内完成商品贴标 (FNSKU标签)、外箱贴标、预处理服务。

尽管亚马逊强调这是“效率优化”,但部分依赖该服务的卖家却陷入焦虑。一位在亚马逊论坛发声的卖家直言:“没有自己的仓库,全靠亚马逊的预处理服务,新政策会压垮我们!”。这类卖家通常规模较小,依赖亚马逊的一站式服务降低供应链复杂度。

眼下,这类卖家在亚马逊上运营的风险与成本正在增加。一方面2026年后送达的未合规商品若在物流中损坏或丢失,亚马逊不再提供任何补偿;另外一方面,第三方服务商费用普遍高于亚马逊原服务,例如贴标单件成本可能增加$0.1-$0.3;再者需在5个月内重建包装流程,对卖家们的人力成本是一种较大的挑战。

此次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亚马逊物流体系系统性重构的一环。近期多项政策形成组合拳:

包装尺寸放宽:2025年6月20日起,外箱最大长度从25英寸增至36英寸,方便家具、健身器材等大件商品整箱发货;

运费申报严控:实施“多退少补”机制,严查卖家申报的尺寸重量,误差频繁将导致账户受限;

Box-Level库存分发:免费服务优化货件分箱逻辑,让库存更快入仓并靠近买家。

变化共同指向一个目标:亚马逊不断提升全链路物流效率,将非核心服务外部化,而卖家需在合规如精确申报重量、成本如仓库等、效率如第三方预处理合作之间重新寻找平衡点。

距离政策正式实施还有一段时间,卖家应抓紧时间评估自身情况,制定应对方案,确保业务顺利过渡。同时,持续关注亚马逊后续政策动态,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平台变化。

注:文/Yola,文章来源:卖家之家(公众号ID:maijiazhijia),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卖家之家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