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10万开店 月销7000单?这个低成本项目背后藏着不少挑战

黄山 2025/07/31 08:30
黄山 2025/07/31 08:30

邦小白快读

该项目以低成本加盟开24小时杭州小笼包店为主打,宣称10万元建店、3个月回本。

1.成本结构:建店投资10万元起,设备和装修投入控制在5万元内,月租金约1万元。人力配置需早中晚三班倒,月成本约2万元;水电杂费5000元,固定月支出3.5万元。

2.收入与利润:月订单量可达7000单,销售额近10万元;毛利率50%-60%,但因高人工和食材损耗,实际月净利润仅6000元左右;日营业额需达2000元才能保本,相当于每日卖出近300笼小笼包。

3.实操要点:选址在人流密集的城中村或社区出口,面积30-45平方米,用于堂食和外摆;主打新鲜现包小笼包(7元起),搭配粥粉面汤等,覆盖早中晚夜宵全时段;需创业者亲自管理,高强度投入夜班工作。

经营挑战包括高运营风险和选址难度。

1.回本周期挑战:宣传3个月回本,但案例显示月净利润仅6000元,相当于打工收入,且需熬夜值夜班;若无法上线外卖平台(如广州案例),盈利能力受限。

2.选址要求严苛:需同时满足高客流、支持全时段和低租金三大条件;选址不当易导致经营失败。

3.个人能力考验:创业者需全程把控出品和人员轮班;缺乏抗压能力或规划易亏损。

该小笼包店模式涉及品牌营销、产品定价和消费趋势洞察。

1.品牌营销策略:以加盟方式拓展,突出“低投入快回本”口号,如“3到5天学会技术,10万开店3个月回本”;用xx年老店背书提升可信度;通过门店招牌注明产品种类增强吸引力。

2.产品定价与渠道建设:小笼包、蒸饺等核心产品定价7元起,人均消费10-20元,相比连锁店有竞争力;通过24小时全时段经营覆盖多种消费场景(如早餐小笼包配豆浆、夜宵配卤味小吃);门店位置选在社区主干道,强化渠道覆盖。

3.产品研发与消费趋势:研发多样化产品结构,包括鲜肉小笼包(纯鲜肉、梅干菜等口味)、粥粉面汤等组合,满足“反预制”趋势;观察用户行为:全时段需求上升,早餐吸引上班族,夜宵成为社区深夜食堂;结合消费趋势,门店副招牌标注热销品如“黄焖鸡米饭”以引流。

代表企业和数据支撑模式可行性。

1.代表企业:广州、佛山等地新开门店月订单7000单,销售额近10万元;案例中有品牌以培训课程(2万元学费包教包会)和加盟吸引创业者。

2.风险提示:高人工成本(月2万元)和低利润空间(毛利率仅50%-60%)影响品牌扩张;若宣传与实际不符,易损害品牌信誉。

该项目提供开店机会但隐含风险,需解读政策和商业模式。

1.增长市场与机会提示:广州、佛山等地涌现新门店,覆盖全时段需求(早餐到夜宵);加盟方式门槛低(10万元起),培训机构提供3-5天教学(学费3980元起),宣称快速上手和回本;合作方式包括选址和菜单设计服务。

2.消费需求变化和事件应对:需求层面转变,消费者偏好新鲜现包小笼包(7元起),搭配卤味小吃等;应对风险:需创业者全程投入管理(如亲自夜班),以提升出品把控力;正面影响是月订单7000单的潜在增长,负面影响如高人力成本(月2万元)可能导致月利仅6000元。

3.最新商业模式与风险规避:24小时营业模式(早中晚三班倒),通过产品多样化(小笼包配粥粉面)扩大客群;政策解读:选址需优化(城中村主出口)以避风险;规避风向如确保外卖平台上线,否则营业额受限。

扶持政策和学习点。

1.可学习点:案例中门店日营业额2200元保本模式;装修简约实用(布灯箱招牌),菜单展示提升效率。

2.风险提示:月固定支出3.5万元,需日售2000元保本;若无系统性规划,易被动亏损。

该项目揭示产品生产和数字化启示的商业机会。

1.产品生产与设计需求:采用现场手工制作模式,包括调馅、和面、包制、蒸制全过程;设备配置以传统炉具和蒸笼为主,强调“新鲜现包”标签(只用肉片、拒绝碎肉);小吃搭配如卤味鸭头、鸭掌和汤品(茶树菇炖老鸭),需标准化生产。

2.商业机会:建店成本低(10万元起),设备和装修投入控制在5万元内;可通过加盟模式(如品牌提供培训)拓展市场;选址在社区或城中村,便于覆盖全时段需求。

3.推进数字化启示:外卖平台贡献大(月订单7000单),但挑战如广州案例无法上线,说明需优化线上渠道;案例中门店菜单以墙面展示为核心,提升点单效率;虽未直接提及电商,但线上销售数据提示数字化重要性。

生产效率和机会分析。

1.代表数据:毛利50%-60%,但实际利润因损耗受限;门店面积30-45平方米设计平衡堂食和租金。

2.潜在机会:结合消费趋势(反预制),生产端可研发鲜肉小笼包等核心品。

该行业凸显客户痛点和趋势,需解决方案支持。

1.行业发展趋势:小笼包店向24小时全时段餐饮转型,覆盖早、中、晚及夜宵;多地(广州、佛山)开店增多,代表增长趋势;消费偏好转向新鲜现包和多样化产品(如小笼包配粥粉面汤)。

2.客户痛点与新技术:痛点包括高人工成本(月2万元),选址难需同时满足客流、全时段和低租金;操作上需创业者高强度投入(亲自夜班);新解决方案如培训机构提供包教包会服务(学费3980元起),涵盖调馅技术、选址等。

3.行业问题与数据:实际月净利润仅6000元,远低于宣传;依赖外卖平台但案例显示无法上线风险;毛利50%-60%,因损耗挤压。

服务机会点。

1.解决方案建议:通过一站式培训(如3-5天教学)提升客户技能;优化菜单设计以减少损耗。

2.趋势启示:24小时模式需求上升,服务商可开发轮班管理系统。

项目揭示平台需求和运营风险。

1.商业对平台需求:外卖平台关键贡献(月订单7000单,月销售额近10万元);但平台上线挑战如广州案例无法接入,需优化接口;运营管理中需平台支持全时段销售(如夜宵时段通过卤味小吃提升订单)。

2.平台最新做法与招商:品牌通过加盟宣传(10万开店3个月回本)吸引招商;平台商可借鉴选址策略(社区主干道)和菜单展示(墙面为核心)提升效率;运营风向规避:需确保平台规则合规以避免下线风险。

3.风险管理与数据支撑:平台若无法接入,营业额受限(案例日营业2200元月利仅6000元);高人力成本(月2万元)和毛利50%-60%提示平台佣金设计需合理;招商需严格选址以减少风险。

代表平台需求分析。

1.数据案例:日售2000元保本模式依赖平台流量;门店简化装修可降低招商成本。

2.风向规避:建议平台商监控加盟宣传的实际性,避免虚假承诺。

该产业暴露新动向和商业模式问题。

1.产业新动向:小笼包店转向24小时全时段模式(早餐到夜宵),多地(广州、佛山)加速开店;商业趋势为低成本高挑战运作(10万开店宣传但实际月利6000元);新问题如高人工成本(月2万元)与选址难度间的矛盾。

2.政策法规启示:需强化加盟监管以防虚假宣传(如3个月回本承诺);建议推动选址标准以减少失败率;商业模式中现制新鲜食品可结合政策支持。

3.研究数据与商业模式:代表案例月订单7000单但净利润微薄;24小时营业覆盖多种需求(小笼包搭配粥粉面),体现复合商业模式;问题分析:成本利润失衡(固定月支出3.5万元需日售2000元)提示研究新盈利策略。

学术启示点。

1.新动向总结:创业门槛低但隐藏高强度运营考验;全时段设计满足社区需求。

2.模式评估:案例显示可持续性挑战,月净利润仅打工水平;建议研究者关注加盟透明度政策。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近日,红餐品招在市场走访中发现,广州、佛山、湖州、绍兴等地,出现了不少新开“杭州小笼包”门店。

这些店大多以小笼包为核心产品,搭配粥、粉、面、汤等,并采用24小时营业模式,覆盖从早餐到夜宵的全时段需求。

一些门店仅在外卖平台上月订单量突破7000单,销售额近10万元。

与此同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培训机构,甚至有品牌打出诱人的加盟口号,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关注——“3到5天学会全套技术,一周学费就能回本”“10万起加盟开店,3个月实现回本”……

那么,开一家24小时营业的杭州小笼包店,真的能干吗?

卖早餐的小笼包也要做深夜食堂?

红餐品招注意到,眼下一批“杭州小笼包”已经向全天候餐饮转型,通过24小时经营模式,不仅满足上班族的早餐需求,还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深夜食堂。

不少门店直接在主招牌上写着“杭州小笼包”,下方副招牌则注明产品种类“小笼包·饺子·炒饭·粥粉面·汤”;还有门店将热门快餐产品比如“黄焖鸡米饭”等标注在门头上。

从产品结构来看,主食方面,除了传统的老面、薄皮小笼包(肉馅涵盖纯鲜肉、梅干菜、酸菜等口味),还提供蒸饺、炒饭、各类粉面快餐以及皮蛋瘦肉粥等产品。

此外,还会提供鸭头、鸭掌、茶叶蛋等卤味小吃,以及茶树菇炖老鸭、虫草乌鸡汤等汤品。

这样一来,早餐时段可以通过小笼包+豆浆的经典组合吸引客流,中午和晚上也能通过粥、粉、面、米饭快餐等覆盖需求,夜宵时段则凭借小笼包搭配卤味小吃等组合,锁定更多消费者。

一笼7元起,主打鲜肉现包

消费市场“反预制”的情绪之下,现制、新鲜成了越来越多门店的主打标签。

这批小笼包店同样如此,主打“新鲜现包”,门口广告牌上打出:“只用新鲜食材,拒绝碎肉,只用肉片!”

为了让“新鲜现包”这一动作更具说服力,通常,这些店会在门口或者前场摆上蒸笼,店员熟练地在操作台上包着包子,从调馅到包制,全程手工完成,顾客在店外就能看到整个制作过程。

价格方面,人均消费10-20元,鲜肉小笼包、蒸饺等一笼在7元左右,八宝粥、绿豆汤等5元/碗。

相比连锁包点铺,这类小笼包店在产品价格上有一定竞争力,“现做现蒸”也能提供一些差异化优势。

开在城中村与社区,建店10万起

作为刚需属性强、24小时经营的门店,其主要开在人群流动的“出口位”,比如靠近城中村主出口、社区主干道等位置,可以打开早餐这一重要市场。

门店面积通常在30至45平方米之间,既能容纳少量堂食,又不至于增加太多租金压力。门口可以利用外摆来展示现蒸的包子,后厨用来调馅和制作粉面汤类产品,大厅还能放下5-8张桌子用于堂食。

根据一些已开业门店店主的说法,这类项目10万元即可建店,除去租金,部分门店的设备和装修投入可控制在5万元以内。主要配置包括传统炉具、蒸笼和基础桌椅,整体装修风格以简约实用为主。例如招牌多采用布灯箱设计,墙面则以菜单展示为核心,既节省成本,又提升了顾客点单效率。

仅需3个月就能回本?

红餐品招注意到,眼下,市面上已经有品牌开始放加盟,并且打出“低投入、快回本”的诱人宣传口号。

也有培训机构推出“2万元学费包教包会”的课程,承诺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从调馅、和面到包制、蒸制的全套工艺,并提供选址、菜单设计等配套服务;一些低价课程,直接将价格打到几千元,如“3980元、3-5天的产品教学”,声称“包教包会、快速上手”。

更有品牌以“xx年老店”作为背书,宣称“加盟3到6个月即可实现回本”,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的关注。

开一家小笼包店看似简单低成本,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挑战。

首先,无论是加盟还是自创品牌,这类小店都需要创业者全程投入。从人员管理到出品把控,每个环节都需亲自参与。尤其在开店初期,不少老板甚至要亲自上夜班。若缺乏足够的精力和心理准备,很容易因高强度运营而力不从心,最终选择放弃。

其次,考虑到门店要维持24小时运营,还需要雇请额外的员工轮班(如早中晚三班倒或两班倒+替班机制),即便按2班倒计算——夜班1人、日班3人,每月人力成本也需2万元左右。

同时,这类门店的客单价只有十几元,意味着每个时段、每个销售渠道都要被充分利用,才能实现盈利。红餐品招采访一些店主了解到,门店毛利普遍在50%-60%之间,但考虑到食材损耗和人工成本,实际利润空间并不大。

按照租金1万元、人力成本2万元、水电杂费5000元计算,门店每月固定支出约为3.5万元。以60%的毛利率计算,每个月要做到6万元营业额才能保本,即每天至少要卖2000元。

因此,要实现盈利,这类项目不仅注重运营能力,也非常考验选址能力,不仅要具备高客流基础,还要能支持全时段经营,同时租金又不能太高,找到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位置并不容易。

例如,广州有一家“杭州小笼包”门店,因为一些原因,迟迟无法上线外卖平台。尽管门店的日均营业额在2200元左右,但月均净利润仅有6000元,几乎与打工收入持平,老板还需熬夜值夜班。这种情况下,店铺很难长期维持。

结 语

想开一家24小时经营的杭州小笼包店,虽然资金投入不多,但看似“低门槛”的背后,隐藏着不小的运营挑战:高强度的人员投入、居高不下的用工成本、微薄的利润空间、严苛的选址要求,以及对创业者个人精力和运营能力的极大考验。

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缺乏系统规划和抗压能力,很容易在实际经营中陷入被动,甚至最终亏损离场。

注:文/黄山,文章来源:红餐品招,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红餐品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