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选一次,我绝对不进入这个行业,那时候就是年轻不懂事。”水果品牌恰好庄园创始人蔡一波,在面对天下网商专访时自嘲着说道,但随即又豁然道,“但不得不说,农业是一个越干越有意思的行业,还让我赚到钱了。”
恰好庄园创立于2021年,主营水果等初级农产品,以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年销售额超1亿。其母公司“伙伴牛”则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to b的服务公司,为产业带源头企业提供电商代运营与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年销售额超10亿。
公司创始人蔡一波是位85后,温州瑞安人,大学毕业后供职于娜拉美妆和HiTao嗨淘网。在美妆行业的五六年里,蔡一波积累了丰厚的电商运营实战经验。但作为“钢铁直男”,他渐渐发现自己的敏锐度快要跟不上行业了,“美妆跟我的缘分也差不多了”。他渴望找到一条能依靠经验越干越吃香的新赛道。
2015年5月,他和朋友搭建了一个类似于“拼好货”的团队,以B2C模式销售地标性土特产。他们从杭州周边的批发市场进货,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团卖货。据他介绍,账号一个月有200多万的关注人次。
但在当年11月,拼多多横空出世。面对劲敌,500万的投资款很快就烧光了,团队也被击溃了。
创业时间虽短,但团队热情被充分激发。他们迅速转型,瞄准更上游的产地供应链,准备做B2B生意,为团购平台供货。第一个品类就是水果,第一个单品是海南贵妃芒。
“我们前三车芒果从海南运到杭州,全部烂掉了。”回想起当时交的“学费”,蔡一波一脸苦笑。由于对水果运输几乎零经验,从产地运抵杭州的芒果,不是熟不了,就是熟透了。前前后后砸下去近20万元成本,才让他刚刚摸清了业内人才知道的芒果“催熟秘方”。
在水果供应链上的连番挫败,反而让蔡一波更加认定了这条靠经验吃饭的赛道。此后数年,团队走遍了海南、广西、云南、新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逐一熟悉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汇总出了一张张品类种植分布图,并持续以B2B模式加固供应链端壁垒。
过程中,他捕捉到了农产品产业链上的需求裂缝。随着生鲜电商高速发展,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短货架期”属性,一款产品一般尝鲜期只有3个月左右。从源头供给到终端销售的过程中,商家长期面临损耗高、流转效率低、传统零售渠道为主等行业痛点。
针对这一核心挑战,蔡一波及团队基于电商经验,在2020年左右,成立了to b的服务公司“伙伴牛”,来提升订单精准匹配与优化物流链路效率,缩短水果从“田间枝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流转时间,从而优化生鲜供应链效率。
为了更好洞察消费者诉求,团队于2021年成立了自营品牌“恰好庄园”,销售水果等农产品,去C端跑通产品需求和销售模型。
“我们是两条腿走,B端思维是算账,把细节抠好,把效率优化。C端思维是做出一定溢价,考虑消费者要什么。”
天下网商总结了伙伴牛&恰好庄园的关键打法:
首先,伙伴牛以“服务商”定位展开B端业务,搭建供应链壁垒。伙伴牛位于“电商之都”杭州,借助区位、人才、经验优势,在全国合作10余家地方性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如褚橙),提供电商代运营与智慧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结合时令农产品(以水果为主)的不同货架期,公司调配团队服务节奏,提高人效、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以服务商的定位规避了前端行情波动和后端产能供给两方面风险。
其次,公司成立自有品牌“恰好庄园”开展C端业务,做品牌溢价生意。以初级农产品触达C端消费者,包括各类水果及大米等产品。同时洞察市场细分需求,进行深加工探索,例如引入HPP技术研发苹果汁新品,提高水果利用率和盈利空间,并优化产业带源头供给。目前品牌在天猫营收占比50%,复购率达30%。
再次,以“线上+线下”渠道横向布局B+C业务,目前线上线下渠道营收占比为3:7。在产业带源头,伙伴牛收购单一水果品类的全规格果型,拆分成不同货盘在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线上布局主流电商平台,合作达播提高品牌曝光度和产品销量,仅天猫平台一年就有近600场达播,达播营收占比达30%。线下则合作经销商,进入水果店和商超渠道,如山姆等。
最后,伙伴牛以供应链数字化来提高产销效率。结合B+C双端运营积累的经验数据,搭建ERP(企业资源规划)体系,覆盖从前端备货到后端物流,将水果损耗控制在5%以内,低于行业均值30%-40%。目前正尝试探索科技公司转型,结合市场行情等多维度数据,搭建系统化平台,为行业提供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
当前,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叠加消费习惯转变,水果消费持续攀升。加之种植技术不断迭代,消费者能体验到的水果品种和口味都日趋丰富。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鲜果零售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1.3万亿元。其中,国产水果占比接近九成。
目前行业内,仅有两家上市企业,百果园(2024年营收102亿)和洪九果品(2022年营收150亿,因未按时发布2023年年报被停牌),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也就是说,行业尚未出现巨头,更别提享誉全球的国产品牌。这也暴露出了水果行业存在的挑战:损耗高、标准化难、链条长。
光是损耗一项,就有数据统计,国内果蔬从田间到餐桌的损耗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普遍控制在5%以下。在标准化方面,果子的大小酸甜无法统一,导致品牌化难度大。在供给源头,由于信息断层,果农盲目种植,中间商压价甩货情况普遍,影响着供给行情波动等。
“很多农产品公司做不下去,是他们没把这个风险跟成本算明白。”蔡一波说,“农产品毛利太低了,我们不做战略性亏损,不投营销费用,只讲利润、不亏钱,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在行业摸爬滚打10年,蔡一波总结了自己的思考。
例如水果选品遵循两个逻辑,能够被机器高度标准化的产品以及圆形的产品。又比如对当下水果零售场景的预判,他认为远场电商时代机会已经不多,现在的近场电商,或者说即时零售,孕育着更多的未来。
未来十年,万亿水果市场能否诞生巨头?答案不在资本故事里,而在那些敬畏田间、“死磕”效率的长期主义者的手中。
以下为天下网商对话伙伴牛&恰好庄园创始人蔡一波的内容,有删减:
对话创始人
与地方企业合作电商和营销服务
天下网商:当时你初入水果生鲜赛道,连着三车的芒果都烂掉了,之后就开始赚钱了吗?
蔡一波:是的,一车成本四五万块钱,加个几千块钱就卖给团购平台了。to b的生意运营费用很低,相对的毛利和净利比较接近,基本最多10个点。
我们的原则是一定要赚钱,否则就不做。这是我们公司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原则,不做战略亏损。
我们是在天猫做了很多年的生鲜商家,行业对公司的评价是两个字,精明,潜台词是我们不投营销费用,因为我觉得投进去可能都会打了水漂。我们只讲利润、不亏钱,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因为农产品毛利太低了。很多农产品公司做不下去,是他们没把这个风险跟成本算明白。
另一方面,干线下生意的人为什么干不好电商?就是因为他们做确定性的生意,太容易了。电商有太多不确定性,你要先投钱投流。比如坑位费要先交3万,卖多少不知道,他们听不懂,坑位费是什么东西?部分人宁愿用请客吃饭拿下这个渠道,拿到订单。
所以我一直说,能够把电商跟批发同时做好的公司确实比较少,这其实是两种思维。
天下网商:你们在广州也开了档口,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档口的品和你电商的品是一样的吗?
蔡一波:我们的好货其实都在线下。我们在全国有七个档口,广州是其中一个。我们档口就卖一二级的品相好的产品,卖给水果店、卖给超市,通过经销商来做直供。
我们只做最简单的生意。因为我服务龙头企业,把他园子里所有的货,好货、差货全要了。二三级的货卖给电商,一二级的货卖给线下批发。因为只有批发,才能控量。每天我按照计划来发货就好,所以才做了档口。我们档口四个合伙人是跟批发的,跟电商三个合伙人是基本不交流的,就每年开2~3次会。我们只是跟产地供应链的公司交流,说我来拉货了。
在国内,鑫荣懋规模180多个亿,佳农120多个亿,我们虽然体量不是最大的,但是(拿货)最全的。很少有一个公司可以把货全都要了。
我跟龙头企业会成立合资公司,来对接合作渠道,根据不同的合作深度,产生不同的分润模式。因为我发现电商是没利润的。电商有个打引号的作用,就是附加值,可以造势。很多农业企业默默无闻,他不会营销,不会造势。
我就通过电商旗舰店,给你做好造势、做好营销、做好别的渠道,分一杯羹。所以我们才有了合资这样的结构,帮你运作整个品牌。
天下网商:你核心是用“货品全拿”来降低采购成本,to b和to c是为了把不同的货销售出去。那么多合伙人,会相互沟通协作吗?
蔡一波:农业是一线作战。这像任正非说的,“只能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做决策”。所以我们每个板块“不联系”,就是业务上各自做决策就行了。你说让电商的人去讨论批发,今天什么行情,他搞不明白。让批发的人去讨论说,今天李佳琦6万块钱(坑位费)花得值不值当,他们也听不懂。
所以就完全分开,只分钱。对外讲是一个整体,每个板块非常独立。我们上面有个控股公司,控各个板块的公司,每个公司独立做财务。然后各个业务的操盘手,根据你的利润贡献,可以进到总公司来。如果项目连续亏两个季度,就砍掉,因为要么人不行,要么事不行,总有一个不行。
天下网商:你曾说过,水果生意很重大单品和供应链,在单品上,一开始主做芒果,后来有拓展吗?
蔡一波:芒果我们一直在做,中国的芒果沿着海南-广西-四川这片产区生长。到了四川,我们发现东西挺多的,就陆续把整个四川的水果都做了,给王小二、甘福园等代发猕猴桃,我自己不做店。一直做供应链到2020年。
我们发现四川的水果跟云南很像,有四川石榴、云南石榴,也有四川苹果、云南苹果。我们就顺带把云南水果也做了。2017年到云南做橙子,认识了褚家和褚橙。
天下网商:水果很讲货架期。品类覆盖面多了之后,是不是能补足不同的货架,做全年性的产品线了?
蔡一波:坦白讲,北方品像苹果和梨,覆盖在陕西、山西、山东的,我们反而做得少。因为那是另外一套逻辑。我们把南方品,覆盖海南、云南、湖南、广西,大概加起来15到20个左右的产品,我们基本能够覆盖全年。
对话创始人
B+C端生意两条腿走路
天下网商:农产品,尤其是初级农产品,要做成品牌不容易。你们原先to b的生意挺稳定,为什么想着要自己做一个品牌?
蔡一波:我经常比喻说,供应链只解决了造路的问题,品牌是造车,难度不一样。但供应链这个事儿很多人能干,我是刚进这个行业的新人,再给我十年时间,也成不了鑫荣懋,它有180亿的规模,就是个供应链公司。鑫荣懋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我已经看到头了。
但鑫荣懋对于C端、对于品牌的认知,我认为是不够的。所以我在2021年单独拉出一帮人布局C端,启动了“恰好庄园”这个品牌。恰好橙是其中一个橙子的品牌,做了很多系列。
我觉得还是得两条腿走,B端思维是算账,把细节抠好,把效率优化。C端思维是做出一定的溢价,考虑消费者要什么。
天下网商:就消费者需求而言,你从业内的角度,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蔡一波:以苹果举例。苹果是一个远被低估的水果,极少数的中性水果,它是膳食纤维最高的水果。大家吃苹果很麻烦,没有很好的使用场景,特别是女孩子,公共场合啃苹果又不雅,对吧?
对于苹果的营养价值,没有人去重复和强调。我们做了七个苹果的策划,传播苹果要带皮吃,皮的效率是肉的效率的100倍。皮叫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整个肠道蠕动的效率会更高。但是大家慢慢就不讲了,只记得“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
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把苹果的使用变得更简单。现在流行一种HPP技术,我们用这个技术做果汁,不是为了卖果汁,而是想卖苹果。HPP在我看来,是水果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因为HPP不添加水、 不添加任何东西,本质上还是在吃苹果。我们以前做的300毫升装,我明天想改成125毫升,一颗苹果的量,可以随身携带。
我们看消费者到底要什么,有没有更好的产品设计。公司经常提到,大家以前买水果,三斤、五斤、八斤,没有了,从电商开始到现在都是这么卖。以前卖水果太简单了,真正的大自然搬运工,从田间地头到渠道,没有做太多的工作,就一环环加价,算好损耗支出,就开卖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去水果店买水果了,他宁愿喝茶饮果茶。因为他觉得鲜果很麻烦,可能购买不那么顺畅,处理不方便,或者吃起来不雅,喝果茶也能摄入水果。比如百色芒果,本来已经没人在卖了,全是供给茶饮店做杨枝甘露等,如果没有茶饮渠道的出现,这个产业已经死掉了。
天下网商:现在那些水果销售渠道的争夺,对你的b端生意有什么影响?
蔡一波:有一定影响。我很早就想明白,水果渠道一般是三年一个大周期,一两年一个小周期。还是回到那个观点,这些水果渠道没在做价值创新,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只是在争夺市场。我回到批发市场,今天我可能给每日优鲜供货,明天给叮咚买菜供货,我只要守住批发市场就好。因为批发市场是个物流节点,谁都绕不开。所以我不做渠道,让经销商们去做。
天下网商:做C端品牌还有其他考虑吗?比如已经摸清了水果行业,供应链有了一定的壁垒,或者已经积累了初始资本,在品牌端做投入,等等。
蔡一波:供应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我们的思路优化,会觉得太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仓库管理这块,不管是使用ERP,还是使用数据报表,我不能说我们是行业第一,但绝对是前三。我能够准确算出每一天仓库的情况。
任何一个电商仓,或者初级农产品的加工仓,损耗分几种。第一种,水分蒸发。第二种,称重的配重,5.5斤的芒果,你到底是发4.9斤还是发5.1斤?这是人工称的,没有人会用机械称。人工称,就可能是十组员工,每个人对于重量的理解不一样,有的可能5.1斤就放进去了。5.1斤意味着什么?就是你什么都没干,两个点的损耗都没了。你根本管控不了这个事情,我就能把这个算出来。
这个事需要很长时间去磨合,去跟系统做匹配。因为我们公司是全面数字化,这个过程很慢。这是一个很艰难但很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把账给算出来。所以我们想做C端,这也是其中一个考虑点。
我还想给员工传递一个概念,我们是个品牌公司,一个潮流公司,还做了很多食品玩偶。我的口头禅是赚钱好玩,一般的农业公司不这么讲。目前农业缺少人才,这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农业不是高科技产业,高科技的部分都在最上游,种子、科研,但从贸易、品牌来看,真的做得太儿戏了。我们这边,年轻人会相对多一些,希望有品牌驱动。
天下网商:在做C端业务之前,B端业务的营收规模和利润是多少?
蔡一波:三四个亿的营收,线上线下综合净利率在3.5%左右,在行业基本水平。
对话创始人
达播的销售占比30%
天下网商:自有品牌最开始是从线上起来的吗?
蔡一波:是的,第一波靠投流、上达播。谦寻是我们最大的天猫渠道合作机构。线上我们只卖三分甜和七分甜,五分甜是不卖的。
天下网商:为什么不卖五分甜?
蔡一波:我会定橙子的糖度和大小标准。橙子全部是125克-150克的规格。糖度是三分甜,就10度以下,七分甜就是11度以上。三分甜就是绝对不甜,但五分甜和七分甜,没有太大的差别。
天下网商:如果不算投流,达播的毛利有多少?
蔡一波:30%打底。
天下网商:你们对达播这件事的依赖性还蛮强的,现在做品牌已经三年了,你觉得依靠达播,品牌自己的势能建立起来了吗?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蔡一波:我觉得初级农产品这个事会非常漫长。虽然我们刚刚聊了很多像我的橙子的理念,很多想法。但传递到消费者并且被接受,记到脑子里,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所以我们还是会依赖达播,这是第一个。其次是大部分的平台,给到达播的流量占了30%,甚至比例更高,这个是运营手段。基于这个品类的特殊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是会依赖达播。
做初级农产品非常痛苦的一点是所谓的品牌传递非常短。就是我进到店铺里,看到这个品牌logo,我再收到一个包裹,可能看到包装上有个品牌,剩下的就没有了。你看做茶叶的,袋子上还有logo,苹果上顶多贴个果标。整个过程缺乏品牌传递和影响的部分。所以我们接下来会做深加工,这是我们做果汁的一个重要考虑。你在喝的过程中,会看到品牌名,强化与你的互动。
对话创始人
损耗率不超过5%
天下网商:现在天猫和抖音的营收占比怎么样?
蔡一波:一半一半,另外在拼多多每年还有千把万,营收。
天下网商:怎么看天猫渠道对品牌的作用?
蔡一波:我是2009年从阿里出来,非常认可阿里,阿里是运营的逻辑,但有的平台更像个机器人,所有东西都是算法。一旦发现流量大,那些平台就去拧(流量)水龙头,品牌就没办法赚钱了。天猫不是这样的,天猫是希望你出色,把全部流量都给你,这是阿里的玩法,是树立标杆。所以说在天猫平台是能够做出品牌的。
天下网商:拼多多的货盘跟天猫、抖音的货有区别吗?
蔡一波:这里又有个好玩的事情了。我卖一样的货,拼多多是所有平台里面价格最高的,最便宜的是抖音。虽然我卖高价,但我这个价格在拼多多就卖得动,或许是这些人不比价格,又或者他只装了拼多多这个App,他就要买好一点的,这些都有可能。
天下网商:你的定价是怎么考量的?
蔡一波:50块钱以内,比别人高10%。为什么定这个价,坦白讲我也没想明白,但我就想把产品做好。低价肯定是行不通的,高价也不是我的风格,我至少比线下的大部分渠道都便宜。
因为从种植端到零售端的整个链路,我都参与,而且全规格的一级、二级、三级果,我都要。在品质范围内,我希望做到最便宜,这是供应链优化出来的效果。我是赚损耗的钱,别人有30%-40%,我们损耗不超过5%。
我更注重复购。虽然现在每一个包裹还没按照品牌的方式去做,但我希望消费者会有一个隐形的感受,让他们认为在我直播间买到的东西,包裹更完整,品质更好一些,很多人去别的店里踩坑了,还是会回来我店铺里买。
农产品的包装是门学问。水果的包装,第一是外观,有品牌的传达。第二它是个缓冲,是个保护装置。很多人只想把水果产品做标准化,没人讲包装标准化。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天下网商:你是怎么做到损耗不超过5%?
蔡一波:首先最重要的是,供给跟销售要做更好的匹配,你要备多少货、卖多少货,什么时候卖,这是很关键。否则你打包了1万箱,只卖了5000箱,完了,那5000箱烂在地里,这才是最大损耗。其次才是链条里流转的损耗。这是两大块损耗。
我们在墙上贴了一些slogan,讲的是“供应链数字化是产销这个伤口最好的手术刀”。很多企业干不下来,要么是备多了,要么是卖多了,我们是把整个过程放在ERP里面。
首先是备货,我们的上游是有一些工业化的供应链管理办法在里面的,永远有一些安全库存备着。其次是后端控损,其实最后赚的还是这些后端的钱,省出来的钱。比如说快递,不同公司的员工素质其实都已经拉平了,而且现在快递基本是放在驿站,就不存在上门不上门的服务了。所以个别城市,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我选择最便宜快递公司就好了。
对话创始人
区域+品种+技术=种出好水果
天下网商:那些电商品牌为什么不去产地直采,而要借助你们呢?
蔡一波:因为电商品牌只需要那一段(规格的水果),产地没有人种水果是为了只种“电商果”。所谓的电商果,就是表皮差一点,果形难看一点。大家都是希望种出更好看的果子,更大的果子。一个园子里面符合电商要求的果子基本就30%的比例。所以到现在为止,电商都是很多大园子去处理次货、尾货等二三级产品的渠道。
所以那些电商品牌去产地采购,很难操作,或者只能加价买。与其这样,还不如找我供货。因为我是全段买下来,好货切给线下,已经赚钱了。电商这一段,多赚少赚无所谓了,只要能卖就行。
天下网商:为什么会做一个 “恰好橙”的橙子品牌?
蔡一波:我们是在2021年-2022年做了恰好橙。
我一直在思考说,为什么全球性的橙子品牌只有新奇士橙。国内做橙子的农夫山泉,只是做了橙子的标准,但把控不了品种,卖的就是赣南脐橙、伦晚脐橙,可以卖三四个月的鲜橙。农夫山泉与褚橙的货架其实大差不差。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一个橙子品牌不能做全年?
我们之前是做美妆的,觉得干生鲜那点事比较简单,就自己做了。一开始只是做了贸易,但后面发现不行,还是得干品牌。第一,我对橙子有执念;第二,我们做橙子贸易时间够久,有足够好的资源;第三,我们对橙子的认知不输其他人。
我从2017年开始接触云南橙,那时候是青皮的冰糖橙。早年消费者觉得青色的橙子肯定是不熟的,所以卖不动。经过五六年的市场教育,云南冰糖橙才起来。我是觉得云南橙有机会,中国橙有机会,我才做了这个恰好橙。
恰好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恰”这个字在很多方言里是吃的意思,我想告诉消费者一颗好橙子是什么样的。第二个,什么叫好吃?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我认为是从业者自己定义的标准,但应该是消费者觉得好才好。我认为适合的才叫好。
所以我的橙子按照三分甜、五分甜、七分甜来做分级。你喜欢吃甜口的,喜欢吃淡口,没有对跟错。这是我们做的第一层设计。第二个,我把货架期拉长。我们最早的时候做了三个产区,从云南做到江西、湖北,现在加上一些进口橙,争取能够拉到8个月。未来可能再加上湖北产区,我就能做全年了。中国所有的橙子都是沿着长江走的,湖北又是偏尾巴的地方,气候比较特殊,有20多种橙子,不过产量不大。
天下网商:恰好庄园做了橙子之后,还做了哪些品类?
蔡一波:柑桔橙柚,剥皮类的,是我们公司第一大品类。其次是后熟类的,芒果、牛油果、猕猴桃。其余就是蔬菜类、根茎类农产品,但只做特殊品种。
天下网商:你们的选品逻辑是什么?
蔡一波:第一个逻辑,我们只做能够被机器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比如糖度、大小、表面等,我都做了标准。不是说其他产品不好,主要是对团队要求太高。我认为最痛苦的事就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门槛看起来低,但其实非常高。
第二个逻辑是选出来的基本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产品。你看世界级的品牌为什么全是圆形的,苹果类、橙子类、猕猴桃类等?就是因为它能被高度标准化,就是个流水线作业。你看佳沛猕猴桃是通过高度标准化,几百道工序的关键节点控制才成就这个品牌。所以我只做圆形的。
天下网商:水果农产品选品,除了货架期、供需匹配,还有什么关键要素?
蔡一波:我觉得大家对于从业者心态的预期也很关键。如果所有人都看好这个事,那就很危险。譬如说云南的蓝莓,明年可能会出问题,因为它的整个种植面积已经非常可怕了。
但云南冰糖橙不会出问题。因为专家和从业者都探讨过,云南冰糖橙前前后后这么多年,一直是动态平衡在15万吨,它只在哀牢山附近几个地方能种得出好吃的冰糖橙,别的地方种不出来。所以它的产量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比如今年行情卖得不好,果农就开始砍树,嫁接沃柑,冰糖橙产量就从15万吨变成了12万吨。就因为变成了12万吨,第二年价格又好了,又量少了,果农又回来种冰糖橙,那就又回到15万吨了。
第二个再说到阳光玫瑰,我总结来说,就是好种的大概率不好吃;其次,难种的一定产量不大,价格一定卖得起来。阳光玫瑰的问题就是全国很多地方都能种,因为它太好种了,价格崩盘只是时间的问题。
天下网商:要种好的农产品有几个要素,第一个是需要独特的自然环境,这是产地优势,比如新疆能出好吃的哈密瓜;其次是种苗,这是品种优势,佳沛当时也是选取了比较特别的猕猴桃枝;第三就是技术,比如种植过程中的嫁接技术、培植技术等。这些要素的优先级排序是什么样的?
蔡一波:差不多就是这个顺序。第一个是区域,优生区、核心区是最重要的,只有那个地方能种得出那个产品。第二个才是品种,第三才是技术。只要前面两个选对了,就有六七成的成功率了。
对话创始人
即时零售是线上水果生意的新机会
天下网商:你觉得在当下市场环境中,要在线上做好水果生意,要做些什么?
蔡一波:从生鲜电商的角度来看,远场电商,就是通过快递方式2天到3天到消费者手上这个模式,它只适合于很少数的品类,比如说新奇特的产品。但你说大品类像苹果哪里都能买到,苹果为什么在线上买?那就一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价格。
但近场电商,就是所谓的即时零售,还是可以去试一试。因为还是回到消费者需求,他们不想去水果店买水果,这种购买习惯已经养成了。这种业态还是比较适合水果的。所以“即时零售”我们也在布局。
天下网商:你对于公司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蔡一波:对于伙伴牛,我们还有更大的设想。恰好庄园只是我们其中一个to c的生意,包括批发档口,这些都归属于公司的贸易板块。我们这几年也陆续开始种地,然后做了一家科技公司,我的个人时间全在这家科技公司。因为我要把多年积累的数字化操作变成一些互联网产品,然后向行业开放。
譬如说我们上线的第一个产品叫“行情牛”,希望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这个行业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叫行情,比如今天榴莲什么价格?别的行业,可能行情是耳熟能详的,但这个行业没有数据。第二个,我想了解这个新品到底种了多少,对于行业新人是很难获得这些数据的。我已经积累了三年全国12个批发市场的榴莲交易价格的数据。我要把这个东西开放,来提高行业效率。
天下网商:相当于未来你们有三块业务,to b、to c和SaaS服务。
蔡一波:我们除了“行情牛”,还会有“种地牛”“流量牛”和“发货牛”。目前我是在全国几十个市场,自己派人搜集了3年数据,未来我希望像维基的方式来做,大家互相去校正数据准确性。
注:文/王卓霖,文章来源:天下网商(公众号ID:txws_tx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天下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