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大嘴博士微信公众号解封 曾质疑巨子生物产品成分

张从容 2025/06/30 11:55
张从容 2025/06/30 11:55

邦小白快读

大嘴博士与巨子生物的检测争议成为舆论焦点

1. 大嘴博士微信公众号恢复但质疑文被删,微博仍禁言,抖音和小红书账户保持活跃但简介显示内容被恶意举报

2. 检测机构向巨子生物道歉后,大嘴博士指控企业'威胁堵嘴',双方围绕0.1%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展开检测方法博弈

3. 微博启动网络黑嘴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企业恶意抹黑、敲诈勒索等四类行为,大嘴博士为典型案例

4. 巨子生物承认行业检测标准存在局限性,但对双方检测结果持双重标准态度

美妆行业危机公关与品牌信誉维护方法论

1. 巨子生物采用'技术标准滞后性'话术应对质疑,承认行业标准问题但拒绝第三方结论,示范标准争议下企业回应模板

2. 大嘴博士跨平台内容存活差异显示:微信/微博整治力度大于抖音/小红书,品牌需建立全平台舆情监测体系

3. 用户通过检测报告细节比对(如空白样缺失、拼盘检测)形成判断,倒逼品牌提升成分标注透明度

4. KOL实验室检测式打假成为新监管形态,品牌需预备第三方检测全流程溯源资料库

政策动向与内容营销风险提示

1. 微博专项整治明确'恶意抹黑企业'界定标准,卖家使用评测类内容需规避未经证实的数据结论

2. 检测机构背书具有双刃剑效应,选择具有CMA/CNAS资质的第三方可降低法律风险

3. 学习巨子生物'标准滞后性'应对策略:承认行业不足但坚持企业合规,建立技术话语解释体系

4. 关注各平台内容审核差异,重点布局抖音、小红书等监管相对宽松的视觉化平台

成分生产合规与检测标准建设启示

1. 重组胶原蛋白含量标注争议暴露活性成分检测方法标准化需求,工厂需建立原料-成品全链路检测档案

2. 学习巨子生物'预置企业标准'策略:在国标空白领域建立企业内控标准及配套检测方案

3. 数字化检测文档管理成刚需,需实现检测报告电子签章、实验原始数据云端同步等功能

4. 成分宣称需预留安全边际,考虑不同检测方法(如HPLC vs 荧光法)可能产生的数据偏差

检测认证与舆情管理服务升级方向

1. 开发检测报告完整性核验服务,包括空白样对照、仪器原始数据、检测人签章等要素审查

2. 建设企业标准数字化备案系统,帮助客户快速应对成分功效宣称争议

3. 研发跨平台舆情监测工具,重点捕捉微信文章删除、账号状态变更等隐蔽信号

4. 构建KOL检测打假应对方案库,包括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实验流程合规指导等服务

内容治理与商业化平衡策略

1. 参考微博专项整治标准,建立'企业相关负面内容'分级处理机制,设置申诉复核通道

2. 学习抖音、小红书的内容保留策略,在删除敏感内容时提供详细违规代码说明

3. 开发企业专属的内容维权通道,提供定向投诉、检测报告快速验证等B端服务

4. 建立'科研争议'内容特殊标识系统,对技术性争论与商业诋毁进行差异化处理

美妆行业监管体系完善建议

1. 揭示成分检测'拼盘检测'等行业潜规则,推动检测方法标准化立法进程

2. 研究企业标准与国标冲突时的法律适用问题,建议建立'企业标准备案公示系统'

3. 分析网络平台协同治理机制缺陷,提出跨平台黑名单数据互通方案

4. 探讨第三方检测机构责任边界,构建检测报告真实性追溯体系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大嘴博士微信公众号解封后首次发文:《科学的标准,即‘可被检测’、‘可被证伪’、‘可被验证’》,但此前质疑可复美产品成分的文章已被删除。此前,该公众号处于封禁状态。

最新发文中,大嘴博士引用了三位名人针对科学的观点:权威≠科学,科学需要实验和实践证实。

今年5月24日,大嘴博士公布检测报告,质疑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复美胶原棒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低于标注的0.1%,并于6月1日公开寻求华熙生物的帮助。巨子生物在表示大嘴博士所委托的检测机构已道歉后,大嘴博士抨击巨子“威胁堵嘴”。巨子生物发布自证检测结果后,大嘴博士再度发文,质疑其检测存在拼盘检测、缺少公章、空白样缺失等问题。

微信公众号虽解封,但大嘴博士的微博账号仍处于禁言状态。6月26日,“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称,将整治网络‘黑嘴’行为,重点打击四类侵权行为: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恶意营销炒作、泄密侵权。根据相关法规及专项行动要求,平台已对包括大嘴博士在内的多名用户实施阶段性禁言。

大嘴博士的抖音、小红书账号目前未被封禁,抖音简介中写“视频被恶意举报下架,并非主动删除”,小红书简介中写“视频被恶意举报下架,请大家放心我会努力,直到真相水落石出,谢谢!”

6月23日,巨子生物发布声明,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在某些方面已逐渐显现出局限性,却一方面否认大嘴博士“含量不足0.1%甚至不含”的结论,另一方面对自家送检“含量超0.1%”的结果言之凿凿。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