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橙学”崛起!全网超500万网友学做中式白人饭

晓雅 2025/06/27 09:40
晓雅 2025/06/27 09:40

邦小白快读

总1:健康快手的中式烹饪方式

1. 以燕麦鸡蛋碗为代表的微波炉快手菜,仅需燕麦、鸡蛋、牛奶和坚果组合

2. 电饭煲豉油鸡创新做法:鸡肉+基础调味料焖制,解决夏季厨房高温痛点

3. 冷冻剩饭煮粥技术:提升烹饪效率且避免食物浪费

总2:实用主义美食趋势

1. 冷锅冷油炒菜法减少油烟产生

2. 不粘锅与简单厨具使用心得(如无印良品同款锅具)

3. 家常菜复刻能力:涵盖窝蛋牛肉粥到肯德基甜玉米等多样化菜品

总1:内容营销转化实证

1. 无印良品不粘锅因博主推荐引发深圳区域断货事件

2. 燕麦+鸡蛋+牛奶的创新搭配带动相关食品销售

3. 汉堡胚、沙拉酱等普通食材通过橱窗销售达成35万件销量

总2:用户需求洞察

1. 当代人对健康饮食需求升级,重油盐外卖替代方案受追捧

2. 反精致趋势下,素人真实感内容传播效能优于专业制作

3. 母婴家庭场景的烹饪需求挖掘(博主全职妈妈身份带来的内容共鸣)

总1:变现模式启示

1. 未开直播已通过橱窗带货实现25万跟买用户的案例

2. 种草激励收益实证(模仿账号单月6500元收益)

3. 同款产品矩阵构建经验(厨具+食材+调味品组合)

总2:市场风险提示

1. 同质化内容导致的账号辨识度风险(橙学家账号封面标题高度雷同)

2. 微波炉燕麦鸡蛋碗炸锅等安全隐患需在产品说明中规避

3. 流量波动风险(博主经历2年沉淀才迎来爆红期)

总1:产品研发方向

1. 适合微波炉烹饪的食品包装创新需求(如防炸容器)

2. 快手预制菜食材标准化生产机会(窝蛋牛肉粥原料包等)

3. 健康调味料细分市场开发(低盐酱油、低脂沙拉酱)

总2:生产流程优化

1. 剩饭冷冻再加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2. 适配电饭煲烹饪的肉类预切分包装

3. 食材配套解决方案(如黑椒牛柳预调味半成品)

总1:行业解决方案

1. 内容同质化破局方案(差异化账号定位服务)

2. 橱窗选品优化系统(基于厨房场景的商品组合模型)

3. 种草效果监测工具开发(同款产品断货预警系统)

总2:技术应用场景

1. 微波炉安全烹饪程序开发(防止燕麦鸡蛋碗炸锅)

2. 冷锅冷油炒菜的温度控制设备研发

3. 健康餐营养数据化呈现工具(卡路里&营养元素自动测算)

总1:运营策略调整

1. 模仿账号识别与管理机制建立(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

2. 厨房场景商品推荐算法优化(锅具+食材+调味品关联推荐)

3. 中腰部博主扶持计划(典型案例:村驴、留意炫饭吖等账号崛起)

总2:生态建设方向

1. 构建健康饮食内容专区(整合食谱、商品、教程)

2. 建立创作者学院(传授厚皮橙式视频制作方法论)

3. 用户UGC激励机制(#复刻同款美食 话题的持续运营)

总1:行业演进观察

1. 美食内容从精致化到实用主义的螺旋回归现象

2. 中腰部素人博主取代专业机构的流量迁移趋势

3. 健康饮食与家庭场景的内容融合创新

总2:社会价值研究

1. 都市打工族饮食困境的解决方案社会学意义

2. 冷冻食品再加工技术对粮食浪费问题的改善价值

3. 家庭主妇再就业的数字化路径探索(导游转全职妈妈再成网红)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只有真正做过饭的人,才知道只用电饭煲做完一顿饭的含金量有多高。一般提到做饭,大概率联想到的是满满油烟味的厨房和一水池需要清理的锅碗瓢盆,而在“厚皮橙”的做饭视频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点开“厚皮橙”的视频,看不到精美的摆盘或复杂的烹饪技法,只有几样常见的食材和一副趁手的锅铲,便能烹饪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

作为一名地道老广,“厚皮橙”做饭时倾向于保留食物的本味,青菜一般直接水煮,捞出后再加点佐料调味;肉类则可以煮粥,或者放入电饭煲焖熟;即便是真的要下油锅炒菜,也是冷锅冷油,放入食材后焖一焖即可。

简简单单,一顿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白人饭”便完成了。过程中,几乎很少看到油烟飞溅的情况,一招一式间透露着“厚皮橙”的做饭智慧。

最重要的是,“厚皮橙”的饭菜操作简单且清淡健康,这一下拿捏了不少天天吃重油重盐外卖的打工人,纷纷放下手中的外卖拜倒在“厚皮橙”的门下,甚至发展出了一门“橙学”,专门研习她的做饭教程。

新榜旗下多平台数据工具显示,近30天,“厚皮橙”的账号在抖音、小红书、快手、B站等平台累计涨粉239万,目前全网累计粉丝量为587万,其中抖音粉丝量最高,达到452万。

“厚皮橙”的家常菜分享如何俘获这届网友?近几年,大众对美食博主的偏好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30天全网涨粉超200万,打工人捧红“厚皮橙”的中式健康餐

“厚皮橙”的走红,要从2024年一道看似“黑暗料理”的菜色燕麦鸡蛋碗说起。

燕麦鸡蛋碗,单是这菜名便透露着一丝丝不寻常,再看做饭过程,更是给人一种在美食和黑暗料理间左右摇摆的感觉。

视频中,只见“厚皮橙”将出两勺长相酷似螺丝钉的黑燕麦倒在碗中,并直接打了一个生鸡蛋进去,再加半碗凉水放入微波炉加热,热好后还需要加入牛奶和坚果,这道燕麦鸡蛋碗才算完成。

在“厚皮橙”的强烈安利下,粉丝们也开始学习制作这道搭配奇特的燕麦鸡蛋碗。

不过,网友们对燕麦鸡蛋碗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喜欢的人自然赞不绝口,认为它简单好上手又健康均衡;但不喜欢的人则觉得味道奇怪,且把燕麦和鸡蛋放入微波炉容易炸锅。

这类讨论反而助推话题热度,让这道燕麦鸡蛋碗在争议中出圈。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在抖音获赞15.7万,在小红书获赞16.3万,是“厚皮橙”抖音和小红书账号的第一条爆款视频。

走红的背后,是“厚皮橙”看似冷门实则快手美味的做饭哲学。

“厚皮橙”总能将日常的食材做出新意,完成一顿真正意义上的中式健康餐,简直是打工人的福音,她的视频也没有花里胡哨的运镜和剪辑,只是将镜头对准饭菜,简单朴素。

比如,夏天在厨房做饭太过闷热,可以完全不开火用电饭锅做菜,在锅中加入鸡肉再简单倒入酱油、料酒调味品,焖熟后就能得到一锅香味扑鼻的豉油鸡。

再比如,把吃剩的米饭放入冰箱冷冻,改天再拿出来煮粥,比生米熟得快且节约粮食。

关键是,“厚皮橙”的做饭视频不仅操作简单好上手,菜色还相当丰富。她既能做出窝蛋牛肉粥、黑椒牛柳这样的家常菜,还能复刻肯德基同款甜玉米、西餐厅热门的白汁虾仁焗饭,被网友称为“先天做饭圣体”。

有网友评价,看“厚皮橙”的视频后,有一种普通人用日常工具也可以把生活过好的舒适感。

新榜编辑部观察到,在做家常菜这条赛道上,“厚皮橙”已坚持了两年多。

“厚皮橙”在抖音账号简介中提到,自己曾从事导游行业十余年,有了孩子后便成为了全职妈妈开始钻研制作各类家常菜。

2023年,“厚皮橙”刚开始在抖音分享日常做饭带娃的视频,当时的视频内容略显粗糙,并没有过多的介绍,背景音乐声甚至会盖过讲解声。

那段时间,“厚皮橙”抖音视频的流量也不算好,单条视频的点赞量徘徊在几百个左右。直到2024年燕麦鸡蛋碗的出圈,“厚皮橙”账号的粉丝量开始逐渐增长。

粉丝量的增长,也放大了“厚皮橙”的商业影响力。

当“厚皮橙”承认自己视频中出镜率最高的不粘锅来自无印良品,短短几天后,就有网友发现这口锅在全深圳的无印良品都卖断货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

目前,“厚皮橙”的变现形式以商单视频和橱窗带货为主,尚未开始直播带货。在“厚皮橙”的抖音橱窗中,上架的大部分是她做饭使用到的同款商品,像是汉堡胚、沙拉酱等。

从数据来看,“厚皮橙”抖音橱窗的已售商品件数达到了35万,跟买人数为25万。

“橙学”崛起,反精致成美食圈主流?

打工人们不仅捧红了“厚皮橙”,连跟着“厚皮橙”学做菜的“橙学家”们都接到了泼天的流量,成功起号。

“橙学家”们紧跟“厚皮橙”的脚步,在视频中一比一复刻她的做饭过程,也学着用不粘锅做滑蛋、冷锅冷油炒菜,再配上诸如“跟着‘厚皮橙’做饭的一天开始了”;“自从跟‘厚皮橙’学做饭,厨房油烟少一半”的开场白,像是找到了流量密码。

“橙学家”们的视频封面、标题字体也都如出一辙。一眼望去,很难分清这类账号的差别,被一些网友调侃“我是刷到厚皮橙天团了吗,打开抖音都是厚皮橙教程”。

虽然“橙学家”们发布的视频内容相似度略高,但仍有不少网友愿意观看,还会在评论区和其他的“橙学家”交流用的食材、厨具,讨论每一步做饭过程。

其中一位抖音账号名为“乌梅子酱”的“橙学家”,更是凭借模仿“厚皮橙”的视频在抖音零帧起号,粉丝量从零增长到了8.8万,可谓是“厚皮橙”的“首席大弟子”。

在抖音,#跟着厚皮橙学做菜 #厚皮橙同款冷泡茶 等相关话题多达十余个,累计播放量超2亿次,其中最热的话题#复刻厚皮橙同款美食 累计播放量达1.7亿次

新榜编辑部观察到,不少模仿“厚皮橙”的账号都已开通了橱窗功能,并在视频评论区放入同款食材和厨具的链接。而且,“乌梅子酱”近期在视频中透露,5月她在抖音的种草激励收益便有6500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橙学”的兴起代表了当下网友美食内容偏好的改变,尤其是吃腻了外卖的打工人们,他们更希望能从美食视频中获得简单有效的做饭经验,比如近期走红的美食博主“大倩儿 📍(已瘦100斤)”。

与“厚皮橙”的内容风格相似,“大倩儿 📍(已瘦100斤)”的做饭视频同样主打“实用主义烹饪”,而且她曾在视频中表示自己凭借改变饮食结构,一年瘦了100斤。正因如此,她在做饭视频中也会侧重分享什么饭菜既解馋又减脂。

新抖数据显示,近30天,“大倩儿 📍(已瘦100斤)”的抖音账号涨粉29万,目前的粉丝量为55.8万。

近年来,反精致的家常菜美食博主正逐渐占领流量高地。

比如被网友称作“主母”、各种食材一锅出的“留意炫饭吖”;又比如每天都会教网友一个家常菜、用保姆级教程替大家解决“今天吃什么”难题的“村驴”。她们不炫技,只是记录家常菜,却屡屡收获点赞百万以上的爆款作品。

2023年,新榜编辑部曾专访千万粉丝博主“王花花的厨房历险记”,当时的她表示:“现在观众的嗨点与见识跟三年前完全不一样,美食赛道现在处于一个疲惫期。”

现如今“厚皮橙”等主打家常菜的中腰部美食博主走红,似乎预示着美食赛道正在从疲惫期走出。

回顾互联网美食赛道的更迭变迁,从最早记录一日三餐,到各种整活、挑战繁杂的工序流程,再到现如今分享家常菜谱,兜兜转转似乎回到最初的起点。

普罗大众对于一顿美食的纯粹追求,不是千篇一律、重油重盐的“国潮外卖”,也不是如同“炸厨房”一般的高难度副本。简简单单好上手,一荤一素一汤水,粗茶淡饭最生活。

毕竟,归根结底判断美食最好的标准是自己的胃,而不是复杂的制作过程和精致的滤镜摆盘。

注:文/晓雅,文章来源:新榜(公众号ID:newrank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榜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