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1胎99子”成最短命爆款 短剧制作还有哪些雷区?

哪吒 2025/06/20 15:31
哪吒 2025/06/20 15:31

邦小白快读

短剧行业高增长背后暗藏违规雷区。

1. 夸张猎奇剧情难逃下架。《麒麟送子天降喜服》因“一胎99子”等癫狂剧情,上架2天即被下架,抖音播放量超4500万。类似《黑莲花上位手册》等剧也因极端复仇被整治。

2. 创作需守四条红线。包括禁止宣扬极端复仇/色情暴力、禁止脸谱化老年人、反对金钱至上价值观、规范片名审核。2025年1-5月已有超4000部违规下架。

3. 蹭热点侵权代价巨大。未经授权使用明星证件照或游戏素材,不仅面临诉讼赔偿,更会全平台下架血本无归。

短剧营销需警惕内容翻车风险。

1. 品牌植入需内容过滤。避开《大佬,你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等负面案例,避免与拜金、暴力内容关联。

2. 银发市场新风口待破局。23%老年观众受“恶媳妇”剧情影响产生负面认知,开发适老化内容需杜绝刻板印象。

3. 营销文案审慎用词。禁用“杀疯”“跪求”等违禁词,《爽翻天我的银行卡每秒入账百亿》等炫富片名已被重点监管。

短剧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

1. 备案制度层层加码。30万以下短剧由平台审核,100万以上需广电总局审批,无证剧集面临永久封存风险。

2. 投流成本高风险骤增。测流验证费用达数万元,违规下架可能导致血本无归。

3. 合作模式亟待转型。从“情绪流”向“影视流”升级,九州文化等违规出品方已被约谈整改。

合规化生产已成行业刚需。

1. 衍生品开发新机遇。结合《黑神话:悟空》等IP需正规授权,避免《大厂逼我氪金》式侵权。

2. 数字转型配套服务。剧本围读环节需植入专业法务审查,建立内容预警机制。

3. 硬件设备升级窗口。适应4K拍摄需求,提升服化道品质以应对精品化趋势。

合规审查服务成市场新蓝海。

1. AI审片系统需求激增。需开发能识别性暗示画面、违规台词的技术方案。

2. 法律咨询套餐走俏。针对蹭热点侵权、IP改编纠纷提供全流程法务支持。

3. 银发内容定制服务。开发符合广电总局要求的中老年题材创作指南。

平台审核机制亟待完善。

1. 三级审核体系落地。按投资额分层管理,对30万以下剧集建立快速下架通道。

2. 账号信用体系构建。对发布《婆婆听不懂人话》等违规内容的剧场号实施分级处罚。

3. 流量分发规则调整。降低擦边内容的算法推荐权重,优先推广正能量剧集。

短剧监管开启全链条治理时代。

1. 行业标准体系形成。建立从剧本备案到营销宣传的11项审核指标。

2. 代际认知差异凸显。需关注《2024银发群体媒介报告》揭示的23%家庭矛盾影视化现象。

3. 新型创作机制探索。“影视流”模式或取代“情绪流”,推动制作成本向正规影视靠拢。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凭借“1胎99子”这样的炸裂剧情,短剧《麒麟送子天降喜服》近日被冲上热搜,并迅速被多平台下架。

微博话题#短剧1胎99子#的阅读量高达1亿,有网友评论“短剧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集宅斗、下药、权谋于一体的古装版女主“带球跑”故事。其中引发强烈争议的片段,就是女主一胎诞下99子之后,“婴儿们”被裹在红被中,叠得像盘“肥牛卷”,被送入宫中供太后“观赏”。可以说,跟这段剧情相比较,短剧霸道总裁随手几个亿的零花钱简直是小菜一碟。

下架前,该剧在抖音端播放量已超4500万。对于付费短剧而言,上架仅两天即取得如此播放量堪称良好开局。它还曾跻身抖音热播榜第10名、全网热力值榜第16名。

黑红也是红,只不过无法持久。主流媒体也参与发文点评,人民网评论“短剧不能无底线猎奇”。新京报记者找出背后涉事公司,称其并非首次陷入内容争议,“是翻车常客”。大象新闻也犀利吐槽,说这样的剧情“简直是制作方对下沉市场的电子投毒”。

面对铺天盖地的争议,该剧男主饰演者王宇威在直播中道歉,“围读剧本时才看到这个情节,确实很癫”,“不好意思,癫到大家了,都怪我经纪人。经纪人说一定会大爆,没看本我就接了”。

总之十分难评。

开播起始便惨遭下架,《麒麟送子天降喜服》无疑踩中了夸张猎奇、违背伦理的内容红线。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发展迅猛,《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提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

随着短剧行业的发展成熟,市场对短剧精品化要求不断提升,短剧的治理也会愈发多面。据新榜编辑部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1-5月,已有超4000部短剧在开播后因各类违规原因遭到下架。

那么,对于短剧从业者来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红线?从“1胎99子”聊起,本文结合当前公开发布的相关规则,重点复盘了短剧在各个制作环节中的“雷区”,并总结出几类典型案例,供各位从业者参考。

剧情极端、片名低俗,迎合爽点变“电子投毒”

2025年以来,在各短剧平台每个月公示的下架案例中,剧情极端、片名低俗,已成为短剧下架的“头号杀手”。

若按短剧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划分,诸如《麒麟送子天降喜服》“一胎99子”等引爆舆论的违规案例,问题核心往往出在中游,即剧情编排、剪辑拍摄等环节。

近一年来,监管利剑尤其指向以下四类高危元素:

1. 宣扬极端复仇、色情暴力

今年3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了一则针对短剧爽点设置的管理提示。

DataEye数据显示,在2024年短剧细分题材分析中,情感、逆袭、都市三元素几乎占据热力值榜单的半壁江山。复仇、“打脸”等剧情几乎是短剧追求“爽感”的标配。这也使得极端复仇、色情低俗成为主要的违规方式。

2022年11月,广电总局以小程序类短剧为重点打击对象,在3个月内共下架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

2023年11月,《黑莲花上位手册》因“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不良价值观,混淆是非观念”被全平台下架。

2024年6月,《大佬,你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同样因涉及使用残忍犯罪手段,渲染血腥暴力等多重违规情况,被全网下架并永久封存,该短剧的出品方九州文化被广电总局约谈,责成其暂停旗下星芽短剧App更新剧集一周。

针对这类剧情的整治已持续近3年。2025年以来,短剧中的色情擦边内容逐渐转向更隐蔽的“灰色地带”,如海报擦边画面、性暗示剧情等,广电总局也相应收紧了审查。

2. 脸谱化、边缘化中老年人形象

随着中老年观众群体扩大,聚焦该群体的短剧增多,但也出现了刻意编排矛盾、宣扬对立的问题。

2024年4月,抖音、快手就针对“婆媳大战”情节,下架《婆婆的狗窝》《妈妈的生日》等一批刻意编排矛盾、宣扬极端对立情绪的微短剧。

2024年10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关于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的管理提示,强调要扭转“重男轻女、贪财算计、狠毒蛮横的‘恶婆婆’‘恶奶奶’”模式化创作倾向。

同期,短剧《婆婆听不懂人话》因“编造冲突、脸谱化老年人、毒化人间至情”,也被全网下架和永久封存,出品方郑州天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河南省广播电视局约谈,暂停旗下App更新一周。

今年3月,《妈妈别回家》等剧也因挑起家庭情感对立、渲染负面情绪被下架。

夸大矛盾、宣扬对立的违规短剧不在少数,造成的恶劣影响也从手机屏幕辐射至真实家庭。据中国社科院《2024年银发群体媒介使用研究报告》显示,有23%的老年观众因频繁接触“恶媳妇”类短剧,对年轻女性产生负面刻板印象,部分人甚至要求子女签订“防儿媳协议”。

3. 金钱至上,窄化企业家形象

随着龙王战神热度消散,女频短剧崛起,“霸总”题材占据短剧半壁江山,也因内容良莠不齐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2024年11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霸总”微短剧)》,其中着重强调要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

“防止存在刻意通过拜金、炫富、炫权、享乐等制造爽点,对主题的把握和主角的塑造偏离主流价值导向,以及宣扬不劳而获、一步登天、一夜暴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的微短剧上线播出。”

今年3月,在抖音下架476部短剧中,点名指出《我绑了榜一大哥》因宣扬拜金主义而被下架,发布该短剧的相关剧场账号也被判违规。

4. 片名哗众取宠

2024年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片名审核新规主要针对的是投资规模在30万以下,由平台自行审核的短剧。

从后续各平台公示的短剧下架名单中,可以总结出部分违禁词:

含“杀疯”“杀回”“手撕”等暴力夸张词汇;

含“跪求”等极端羞辱词汇;

使用“幸孕”等仿拟、谐音恶搞词汇;

《爽翻天我的银行卡每秒入账百亿》等炫富拜金片名;

《震惊全城,婆婆送大孙子下黄泉》《老公劈腿小姨子,转身我就嫁给公公》等无视社会伦理的极端猎奇片名;

......

尽管内容违规问题在2024年整改后已大幅减少,但片名等包装层面的哗众取宠、低俗庸俗问题仍是顽疾。在内容合规的基础上,2025年的审核可能进一步升级,在片名、海报、营销等短剧包装环节收缩尺度。

剧本侵权、为蹭而拍,

前期筹备环节亦是违规重灾区

如果说中游的剧情违规是内容“踩雷”,那么上游的剧本筛选与立项失范,则是动摇短剧项目根基的“源头失守”。

业内有短剧导演向新榜编辑部透露,不少在剧本围读、落地拍摄环节才暴露的内容硬伤,早在上游就已埋下——要么是IP改编缺乏专业把关,要么是立项备案就想钻审查空子。

这些筹拍环节有意或无意的疏漏,最终都化为法律纠纷与监管重锤下的“暗雷”。聚焦上游环节,新榜梳理出以下高频违规类型:

1. 蹭热度侵权

比如短剧《这么多年,爱你成瘾亦成罪》,未经授权就在第1集将李沁证件照制作成黑白照片,并放在灵堂当遗照。短剧制作公司“西安等闲内容引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此被李沁工作室起诉,最终被罚公开道歉并全平台下架短剧。

2024年12月,短剧《大厂逼我氪金,我转身退出黑神话》因明显以《黑神话:悟空》创始人为原型而获得流量和关注,两天内播放量达10万。

因直接使用游戏画面,且主角冯耀的相关剧情与人物原型冯骥的创业经历相去甚远,短剧上线近两天即在抖音小程序“香果追剧”下架,页面提示“短剧未审核通过”。

2. 未备案即拍摄上线

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指出,自2024年6月1日起,短剧将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分级标准如下:

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广电总局审核;

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

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平台内容管理的职责。

目前,因内容题材、片名包装违规下架的短剧,多属第三类“其他微短剧”。更存在部分完全未经立项备案、查不到许可信息的“无证短剧”,它们往往是内容极端、题材猎奇的“重灾区”。

前述蹭李沁热度的短剧即属此类。这类“无证短剧”通常绕过平台审核,通过第三方小程序“曲线上架”。

这类绕过平台直接上架小程序或剧场号的短剧,一旦被回查下架,发布相关剧目及视频的账号、小程序及投放主体,均会受到相应处置。

上述大多数违规下架短剧,或许是“付费+投流”模式催生的畸形产物。在这一模式中,资方需要通过投流片段吸引观众付费解锁短剧全部内容,以此获得票房营收。

曾有业内人士向新榜编辑部透露,一部付费短剧的投流成本动辄几十万,能上架付费端的短剧,必然是经过数万元“测流”验证。巨大的前期投入也意味着,短剧一旦遭遇全平台下架,大概率会血本无归。

在政策严打端猎奇内容、投流风险陡增、小程序渠道收缩的背景下,短剧的创作方向也正随之进化——从依赖炸裂剧情的“情绪流”模式,向追求更深更广的内容表现、更可持续的“影视流”创作机制演进。

注:文/哪吒,文章来源:新榜(公众号ID:newrank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榜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