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近五成超市企业去年亏损 为何它们却在逆势增长?

梦萦 2025/06/13 09:46
梦萦 2025/06/13 09:46

邦小白快读

近五成超市企业亏损的寒冬中,步步高、沃尔玛、高鑫零售等企业通过创新实现逆势增长。

1. 战略收缩聚焦:步步高关闭74家低效门店,保留59家优质门店打造标杆店,门店销售增长最高达五六倍。

2. 精细化运营:永辉超市完成31家门店调改,单月利润达1470万元,员工获2634万元奖金分红。

3. 供应链改革:沃尔玛中国强化源头直采提升商品性价比,胖东来实现商品毛利润超40%的高溢价能力。

实体商超转型核心路径包括会员店扩张、供应链直采降本、员工激励三大策略。

1. 山姆会员店快速开店带动沃尔玛销售额增长13.41%。

2. 联华超市关闭461家亏损门店同时新开257家优化网点结构。

3. 高鑫零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0.6%同店增长,线上用户复购率提升。

会员制与便民业态成为品牌突围新方向。

1. 山姆会员店推动沃尔玛中国销售额达1473亿元,验证中高端会员制模式可行性。

2. 中百集团新开163家便利店和14家「芊爽小站」,瞄准15分钟便民生活圈需求。

商品溢价能力决定品牌竞争力。

1. 胖东来通过精选商品实现超40%毛利率,印证高质高价策略市场接受度。

2. 永辉推行「裸价策略」优化商品结构,吸引价格敏感客群。

数字化赋能品牌运营。

1. 高鑫零售线上用户复购率持续提升,融合线下505家门店构建全渠道网络。

2. 联华快客便利店通过加盟模式新开17家,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

关店止损与精细运营成生存法则。

1. 永辉超市关闭232家尾部门店计提2.08亿减值,联华超市关店461家优化成本。

2. 胖东来模式学员企业通过商品结构调整实现最高43.33%毛利增长。

新兴渠道带来增长机遇。

1. 社区超市业态新增18家中百邻里汇,社区食堂新开5家探索餐饮零售融合。

2. 山姆会员店年销1473亿验证仓储会员店模式可复制性。

政策风险与应对方案。

1. 永辉因门店调改导致毛利率短期下滑,需平衡改革速度与业绩压力。

2. 中百集团亏损5.28亿元警示区域品牌需加快业态创新。

3. 联商东来学员企业全员增长证明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供应链直采模式重构生产体系。

1. 沃尔玛强化源头直采降低中间成本,要求供应商提升商品鲜度标准。

2. 步步高供应链改造后商品性价比提升,验证工厂直供模式可行性。

高性价比商品需求激增。

1. 永辉「裸价策略」倒逼工厂优化生产成本,精选SKU提升单品产出效率。

2. 胖东来商品溢价能力显示优质制造产品的市场空间。

数字化生产提效启示。

1. 高鑫零售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要求工厂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2. 联华超市多业态布局需要工厂建立差异化产品线。

门店调改技术服务需求旺盛。

1. 永辉计划完成150家门店调改,涉及动线设计、商品陈列等技术服务。

2. 中百集团10家仓储卖场改造验证空间优化解决方案价值。

会员体系数字化建设成焦点。

1. 山姆会员店数字系统年服务超400万会员,需精准用户画像技术支持。

2. 高鑫零售会员复购率提升依赖CRM系统升级。

供应链优化服务机会显现。

1. 步步高源头直采模式需要农产品溯源技术支持。

2. 胖东来高周转率对冷链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多业态布局成平台标配。

1. 联华超市旗下3152家门店涵盖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全业态。

2. 中百集团打造「仓储+社区+便利」立体网络覆盖207城。

招商策略转向质量优先。

1. 永辉新签约3家门店谨慎扩张,更注重坪效指标筛选合作方。

2. 联华超市新开168家加盟店需服务商具备标准化运营能力。

平台运营风向标。

1. 高鑫零售CEO强调人才发展与会员运营为未来重点。

2. 步步高摘帽ST后股价涨跌幅放宽至10%,需关注资本运作风险。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 永辉、联华等头部企业关店900余家,区域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压缩。

2. 胖东来学员企业58%实现8%以上增长,显示管理输出模式可复制性。

新商业模式持续演进。

1. 社区食堂+超市融合业态在5家中百门店试运行。

2. 仓储会员店与即时零售结合催生「线上山姆」模式。

政策建议方向。

1. 司法重整引入25亿资金救步步高,提示行业需建立风险处置机制。

2. 联华超市加盟店关停340家警示加盟模式监管漏洞。

价值观驱动商业变革。

1. 胖东来员工月入9000元验证人文管理对绩效提升作用。

2. 永辉员工分红2634万元显示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当前,中国超市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业绩分化加剧、关店潮与转型热并存,有企业黯然离场,也有企业逆势突围。

而近期,随着商超企业2024年财报的相继出炉,也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行业发展的现状,深度调整期仍在持续,业绩重压下,转型变革已刻不容缓。

01

近五成企业亏损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13家超市上市企业2024年营收总额约为1576.74亿元,平均营收约为121亿元。其中,仅有步步高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另外,有5家企业营收、净利双下滑,占比达38%。

从营收方面来看,2024年13家超市上市企业中有5家实现营收增长,国光连锁增幅最高,同比增长11.43%;有8家企业营收下滑,其中人人乐跌幅最大,同比下滑49.86%。

从净利方面来看,有6家企业出现了亏损,占比近五成。永辉超市亏损最多,亏损达14.65亿元;有7家企业实现盈利,步步高盈利最多,净利润达12.12亿元,同比增长164.16%。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玛中国的财报显示,2025财年(沃尔玛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实现销售额1473亿元,较2024财年的1287.33亿元同比增长约13.41%。

报告期内,沃尔玛中国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门店网络优化以及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实现了销售和盈利双重增长。其中,山姆会员店的快速扩张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5月20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营收715.5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86亿,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报告期内,门店数量达到505家,覆盖207个城市。实现同店销售的持续增长,从上半财年0.3%的增幅提升至全年增长0.6%。

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沈辉表示:“本财年,高鑫零售线下来客企稳,线上顾客粘性持续提升,业绩温和回暖,整体呈向好趋势。高鑫零售在商品、价格、效率、门店规划、人才发展、会员运营等多方面积极布局,为新财年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在今年1月,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也公布了集团2024年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胖东来集团2024年销售额达到169.64亿元,同比增长58.54%,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同时,集团利润超过8亿元,税收贡献超过6亿元。

6月11日,于东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2025年公司净利润预计约15亿元,8000多名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可达9000元,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平均每人分配约70万元。

02

关闭门店超900家

从门店拓展方面来看,13家企业中有11家超市企业公布了门店数据(红旗连锁、黄商股份未公布门店数据)。

2024年,11家超市上市企业至少新开门店503家,平均新开门店46家,联华超市、中百集团2家企业新开店数超过100家;家家悦新开门店数量超过40家;永辉超市、顺客隆、三江购物、利群股份、人人乐、京客隆6家超市企业新开店数不足10家;步步高、国光连锁没有公布新增门店数量。

从关店方面来看,11家超市上市企业至少关闭门店908家,联华超市关店461家,为关闭门店最多的企业。

此外,永辉超市关闭门店232家,位列第二;步步高关闭74家门店,位列第三;人人乐、京客隆、三江购物3家企业关闭门店20家以上;顺客隆、利群股份2家企业关闭门店超过10家。

在门店总数方面,联华超市门店数量最多,达3152家;中百集团门店数量排名第二位,拥有门店1574家;家家悦、永辉超市2家企业门店总数超过700家。

3月29日,联华超市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业额约为1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1.26亿元,下降约9.7%。

联华超市指出,营收下滑主要是竞争加剧,经济环境、消费者购物习惯等因素的持续影响。此外,公司进行战略调整,主动关闭长期亏损门店,整体销售规模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联华超市共新开门店257家。具体来看,大型综合超市新开5家;超级市场业态新开门店231家,包括直营门店89家和加盟门店168家;便利店新开门店21家,包括直营门店4家和加盟门店17家。与此同时,联华超市推动网点结构优化与成本效益提升,共关闭461家门店,包括直营门店121家,加盟店340家。

截至报告期末,联华超市旗下拥有“世纪联华”“联华超市”“联华快客”“华联超市”等四大品牌,涵盖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多种业态,门店总数达到3152家,覆盖全国26个省(市)。

4月26日,中百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3.81亿元,同比下降10.81%;归母净利润为-5.28亿元,同比下降64.01%。

报告期内,中百集团有序推进业态调改升级。自主完成10家仓储大卖场调改,中百邻里汇形象全新亮相,完成42家社区超市闭店调改。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开便利店163家,社区超市18家,乡村超市1家,社区食堂5家,开设全新业态品牌“中百芊爽小站”14家。推进亏损门店闭店止亏,门店结构与质量正逐渐改善。

报告期末,百集团连锁网点1614家,其中:大卖场147家、社区超市567家、便利店860家、百货购物中心7家、电器专卖店14家、社区食堂5家、芊爽小站14家。

03

行业进入深度“调改”期

实体零售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传统商超正以多元化转型策略突破增长瓶颈。去年以来,在行业内掀起一股学习“胖东来模式”的热潮,众多商超企业将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商品品类的精准化迭代作为核心,通过管理提质与服务升级重塑竞争力。

这场变革浪潮中,步步高、永辉等头部商超的转型实践尤为亮眼。两大企业深度对标胖东来的经营哲学与文化内核,经过持续深耕,不仅实现了门店坪效与顾客满意度的双提升,更推动企业经营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轨道。

3月27日,步步高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34.31亿元,同比增长11.14%;归母净利润为12.12亿元,同比增长164.16%,经营性现金流也显著改善。

作为湖南省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步步高在2024年聚焦本土市场,实施战略收缩与结构优化策略。公司关闭74家低效门店,保留59家优质门店(超市27家、购物中心32家),集中资源打造 “胖东来式”标杆店。

今年4月17日,步步高发布《关于公司股票交易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的公告》,正式宣告摘帽。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1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步步高”变更为“步步高”,证券代码保持不变。撤销风险警示后,公司的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提升至10%。

步步高认为,公司得以重生关键得益于两大核心战略举措。

第一,通过司法重整引入17家战略投资人,其中包括4家产业投资人和13家财务投资人,共获得25亿元重整资金,化解债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为后续发展筑牢财务根基。

第二,引入胖东来运营模式,深度改造门店与供应链。已调改的13家超市门店销售增长五六倍、客流提升三倍、客单价超100元,验证单店效益提升路径;供应链端强化源头直采,降本增效,提升商品性价比与新鲜度。

4月25日,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675.74亿元,同比减少14.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6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0.26%。

报告期内,永辉超市新开超市门店7家,关闭232家尾部门店,新签约门店3家。截至2024年12月31日,超市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市,门店总数达775家。

对于业绩下滑,永辉超市财报中表示,主要包括一是零售行业竞争激烈,门店销售压力大;二是战略转型过程中,收入下降的同时,门店调改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推行裸价和控后台策略,短期内影响了整体毛利率;三是对长期亏损或计划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8亿元。

尽管整体业绩承压,永辉的转型举措已初显成效。2024年底,永辉超市已完成31家门店调改,截至2025年3月,41家“稳态调改店”单月利润达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盈利7472万元,同步为一线员工发放2634万元奖金分红,凸显改革对经营活力的提振作用。

5月15日,永辉超市发布2025年第四批调改店清单,涉及24个城市32家门店,这是永辉第四次向社会公示调改计划。累计来看,包含2025春节前调改完成的41家店,到7月底前,永辉调改店预计将突破150家,覆盖全国60座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联商网》对联商东来商业研究院种子班12家学员企业展开的销售数据调研显示,这些企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继2023年实现销售与利润双增长后,2024年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在实体零售承压前行的大环境下,它们通过深度研习胖东来模式,以精细化运营为核心,实现了业绩与竞争力的双重突破,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鲜活样本。

据统计,种子班的12家学员企业2024年销售全部实现了增长,增幅最高达22.93%。其中,销售同比增长8%以上的有7家,占比达58%;其余企业销售同比增长均在5%以上;毛利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有9家,增幅最高达43.33%。

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12家企业中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的有5家,占比达42%;同时,毛利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有6家,占比达50%,毛利增幅最高达34.22%。

而联商东来商业研究院种子班12家学员企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在于,其以胖东来科学经营理念为领航灯塔,深度融合自身发展特色,全面重构管理机制与运营体系。不仅激活了团队成员的内生动力,实现职业幸福感与专业能力的双向跃升,更以精细化服务与卓越品质,收获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通过系统性研习胖东来精细化运营体系与商业向善价值观,这12家学员企业在经营效能提升、品牌形象塑造、消费者口碑培育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它们聚焦商品力、服务力、场景力三大核心赛道,以精准策略推动门店坪效、顾客复购率显著增长,正逐步成长为区域零售行业的标杆典范,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

写在最后

在实体零售的变革浪潮中,商超企业既是困境中的探索者,也是破局者。尽管关店的寒潮尚未消散,业绩压力依然高悬,但那些积极拥抱变革、以消费者为核心重构商业逻辑的企业,已在黑暗中点亮转型的明灯。

从“活下去”到“活得好”,从被动适应市场变革到主动引领行业升级,商超企业的转型之路不仅是经营模式的迭代,更是零售底层逻辑的深刻变革,虽然蜕变之路依然充满挑战,但随着商业进化的持续推进,中国实体零售终将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注:文/梦萦,文章来源:联商网(公众号ID:linkshop2012),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