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潮汕青年 正排队宣布融资

吴琼、杨文静 2025/05/15 08:30
吴琼、杨文静 2025/05/15 08:30

邦小白快读

新一代潮汕创业者呈现出高学历、科技化转型趋势

1. 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耗时3年研发出爆款扫地机器人,获腾讯、字节跳动等投资

2. 穹彻智能创始人卢策吾通过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背景,完成数亿元具身智能融资

3. 月之暗面杨植麟创立Kimi大模型,获红杉中国和互联网巨头争抢

潮汕教育体系培养大量科技人才

1. 金山中学、潮汕实验等名校每年输送清北及985高校生源

2. 奥比中光黄源浩以北大+海外深造背景研发首颗国产3D感知芯片

3. 速腾聚创邱纯鑫博士团队打造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

科技产品品牌建设新范式

1. 云鲸通过三年打磨单品的精品策略建立扫地机器人高端品牌形象

2. Kimi大模型通过技术突破快速建立行业现象级认知

3. 奥比中光以'首颗国产3D芯片'打造技术品牌护城河

区域文化IP的商业化机遇

1. 潮汕民俗文化走红网络带动旅游经济,2023年节假日游客量激增

2. 新一代创业者将'潮商精神'重新定义为科技创新驱动

3. 地方政府举办系列招商会推动'回乡创业'品牌概念

科技产业链新机会

1. 激光雷达、3D视觉、工业软件领域出现多个上市/独角兽企业

2. 深圳-东莞-潮汕形成智能硬件产业带,配套需求增长

3. 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获腾讯等巨头战略投资

政策风向与风险提示

1. 政府重点扶持'硬科技'领域,传统商贸政策红利减弱

2. 科技创业团队普遍具备顶尖院校+产业导师双重背景

3. 注意防范AI、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迭代风险

智能制造升级启示

1. 云鲸东莞生产基地实现从80平米实验室到智能工厂的跨越

2. 三维家工业软件解决大家居行业设计生产数字化难题

3. 速腾聚创车载激光雷达生产线达到车规级制造标准

技术转化生产案例

1. 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产业孵化模式在潮汕落地

2. 奥比中光将光学测量实验室成果转化为3D摄像头量产

3. 非夕科技研发自适应机器人实现精密部件柔性生产

企业服务新需求

1. 科技企业亟需芯片设计、算法优化等专业技术服务

2. 上市企业面临全球化专利布局和标准认证需求

3. 产学研转化需要高校资源对接与知识产权服务

技术解决方案标杆

1. AutoX通过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解决物流领域人力成本问题

2. 声扬科技用语音分析技术赋能金融风控场景

3. 三维家工业软件实现家居行业设计生产一体化

平台招商新方向

1. 腾讯投资连续布局云鲸、月之暗面等硬科技项目

2. 东莞松山湖成为智能硬件企业集聚平台

3. 地方政府打造潮汕华侨创新创业基地

平台运营风险管控

1. 警惕AI、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泡沫风险

2. 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估体系

3. 注意平衡传统产业与科技新贵资源分配

区域经济转型样本

1. 潮汕从商贸驱动转向'教育+科技'双轮发展模式

2. 出现清北+常青藤背景的二代潮商群体

3. 传统宗族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实践

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1. 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转化模式

2. 斯坦福AI实验室人才在机器人领域的连续创业现象

3. 政府引导基金在硬科技投资中的杠杆作用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我是潮汕人,创业是一个必选题。”

4月底,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跟投资界聊起创业初衷。此时他所创立的扫地机器人云鲸宣布完成1亿美元融资,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我们民风彪悍。”张峻彬微信签名上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无独有偶,最近具身智能公司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融资,身后两位创始人同样来自潮汕——卢策吾与王世全。从汕头走出来,他们日后机缘巧合成了斯坦福大学校友,最终在上海开始创业之旅,成为风投机构争抢的对象。

“他来自潮汕。”上一次听到投资人这样评价,是聊起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这位清华90后带队创立国内大模型现象级产品Kimi,一度席卷创投圈。

敢闯敢拼,早年间潮汕人驰骋华人世界,涌现出无数白手起家的商界英雄。但不同以往印象,如今我们看到一个新群体悄然崛起——众多名校出身的潮汕青年,正在排队完成融资。

潮汕青年,批量诞生独角兽

透过卢策吾,一个不同于传统潮商的故事由此展开。

1982年出生,卢策吾早年毕业于汕头林百欣中学;2006年到2013年之间,先后在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拿下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随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进行博士后研究。两年后,卢策吾前往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师从李飞飞。

直到2016年回国,卢策吾一边在上海交大任教,一边和潮汕老乡王世全共同创立非夕科技。王世全1988年出生于汕头,高中时进入潮汕名校金山中学,2008年考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高班(工程高级教育班),此后赴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

成立不到6年,非夕科技跻身独角兽行列,但两位潮汕80后的创业之路并没有结束。2023年,具身智能公司穹彻智能被孵化出来,两人再一次进入投资人的视野。

以时间推算,就在王世全离开家乡赴杭州求学这一年,90后师弟杨植麟刚刚进入汕头金山中学,开启另一段学霸人生。

高中时期,杨植麟曾被选中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彼时夺得头筹,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直至2015年,杨植麟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清华计算机系毕业,此后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修,不到四年就拿下博士学位,还以第一作者与图灵奖得主合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开始小有名气。

2022年底ChatGPT掀起全球风暴,杨植麟随即回国创业。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2023年月之暗面诞生,随后推出了现象级大模型产品Kimi。从红杉中国等头部VC到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无一不在争抢这位潮汕90后。

时间回到2016年,就在杨植麟前往美国求学期间,张峻彬在东莞松山湖一间80平米的小房间里,悄悄成立了云鲸智能。

张峻彬从小离开家乡来到深圳求学,中学时期就读于深圳实验中学,对机器人有极高的兴趣,在六年中学生涯里,还未成年的他就已经开始尝试做产品。此后,张峻彬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得到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的青睐,随即创立云鲸智能。

2019年,云鲸团队耗时3年做出第一款扫地机器人,面世爆红。至今,云鲸早已跻身扫地机器人独角兽行列,这位潮汕90后身后也站着红杉中国、源码资本等头部机构以及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

放眼望去,在一个个新兴科技领域里,年轻一代潮汕创始人崭露头角,一改以往传统“潮汕商人”的印象。

草根创业时代远去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

耕地少而涝灾多,历史上潮汕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使潮汕人较早地涉足海洋贸易,逐渐形成潮汕人独特的商业意识和经营技巧,以求谋生。“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的观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潮汕人的文化基因中。

正是因此,潮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商帮之一。李嘉诚、马化腾、刘銮雄、谢国民、黄光裕等海内外知名富豪,祖籍皆出于此。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潮汕大佬留给外界印象是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从底层做起,吃得苦,敢冒险。谢国民年轻时曾在农场养鸡、养猪;陈弼臣少年时在酒楼做杂工、码头当苦力……他们从看似不体面的地方积累,借助时代机遇打造出商业传奇。

这样的故事在潮汕民间口口相传,激励着一代代潮汕年轻人养成敢闯敢干的精神,不少人早早辍学进入社会,靠做生意快速完成原始积累。但这也给外界留下一个刻板印象,“潮汕人重商轻教育”。

这并非夸张。潮汕轻工业发达,“家庭作坊”随处可见,不少潮汕人的童年就是在家里工厂的缝纫机声音中度过。在重要的求学生涯里,一些家庭更愿意让孩子早早尝试做生意赚钱。

再加上传统文化浓厚,潮汕也常常被外界打上封建保守的标签。比如在外界印象中,潮汕至今仍是广东乃至中国最愿意生育的地域。“多子多福”,宗族观念影响下,以往的潮汕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视教育。

只是时代变了,潮汕人的观念也在改变。

数十年间,老一辈潮汕创业者历经多年奋斗,积累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衣食住行等基础需求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今,当更为前沿的技术革命成为主旋律,新一辈迎头赶上,“勇于冒险,敢于创新”,正是潮商精神的根与魂。

放眼望去,年轻一代潮汕人正打破“草根”面孔,走进高校、实验室,用热爱和专注投入科技研究与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故事。一如培养了杨植麟、王世全等科技人才的金中、潮实等潮汕高中,这里每年考取清北及其他985高校的学生不在少数,成为科技发展的一股股新生力量。

科技造富

新一代潮汕创始人登场

年轻潮汕创始人崛起,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产业变迁的一缕缩影。

客观地说,以往的草根创业时代,往往吃苦耐劳抓住一两个机遇就能白手起家。如今在科技兴国的时代背景下,更多则是高学历创始人集体登上舞台。

我们将视野拉回潮汕,印象中这一幕引发讨论的时候是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以科学家的身份登上科创板敲钟舞台,这在潮汕历史上并不多见。

1980年出生于潮州,黄源浩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在海外求学深造,成为全球光学测量最顶尖的专家之一。2013年,黄源浩辞去在国外稳定的工作,回国创办奥比中光。历经公司初期的艰难时光,黄源浩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凭借一颗3D摄像头坐拥200多亿市值。

直到去年初,速腾聚创正式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背后也是一位潮汕博士——2014年,邱纯鑫在哈工大完成博士论文之后,与博士导师朱晓蕊以及实验室同门师弟刘乐天共同创立速腾聚创,杀入车载激光雷达领域。

此外,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肖健雄,创办了自动驾驶公司AutoX;语音智能分析公司声扬科技创始人张伟彬,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工程专业博士,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蔡志森,创办专注在大家居领域的工业软件公司三维家;大学毕业后,90后潮汕女生陈安妮北漂,才有了漫画独角兽快看漫画的故事……新一代潮汕人正在创造不一样的创投风景。

最近三年,因保存完整的传统习俗,潮汕在网络走红。每逢佳节,这里都会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意外成了全国最火旅游地之一。这背后,潮汕又一次回到人们视野。一场接一场的招商会,一些年轻潮汕青年开始考虑回乡创业。

潮起潮落,产业更迭的机会悄然摆在了眼前。

注:文/吴琼、杨文静,文章来源:投资界(公众号ID:pedaily2012),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投资界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