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4月,网红手机壳店铺“小盐巴”正式宣布闭店,并将逐步清空库存。追溯事件的导火索,是两次发错货后赔偿方案失误导致的负面舆论。在售后说明中,小盐巴自述“无力将这家店运营到完美”,同时不希望粉丝之间发生纷争,因此决定关闭线上店铺。
闭店消息发出后,二手平台上一款原价为40元的“盐巴罐子”透明手机壳价格被抬升至百元左右;小红书上,则有不少用户发帖,“求和小盐巴手机壳材质一样的店铺”。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一则闭店消息,早入“拼门”的陈夕可能不会注意到,在小红书,手机壳这一门“小生意”已卷得如火如荼:一面是网红店铺大量涌出,靠原创设计吸引消费者;另一面,手机壳博主也应运而生,在这一细分领域上稳稳扎根。与此同时,工艺、设计的升级也带动单品价格不断飞升。陈夕观察到,一款带磁吸支架的手机壳在小红书上动辄就要花费八九十元。
不再频繁更换手机的年轻人,正在小红书上捧红手机壳生意。平台上,“手机壳”的话题拥有高达81.2亿次浏览,相关讨论超过3000万,往下细分的“滴胶手机壳”“平价手机壳”都有着过亿次浏览。
不难看出:情绪消费至上的时代,手机壳作为时尚单品又完成了一场升值。
手机壳生意,在小红书起飞
“这款做的是磨砂质感,硬背板和软包边,底部有大孔,镜头加高保护屏幕。”
“菲林材质,按键做的是立体式,底部半包,可以搭配磁吸月亮支架。”
小红书直播间内,主播将手机壳举至镜头前,一边全方位展示着款式,一边快速讲解其工艺和材质,背景里则摆满了花样繁多的手机壳。弹幕快速翻滚,不断有用户通过笔记进入直播间,不时有人指定款式请主播上机试色,或是询问主播如何搭配。
少有人关注的角落里,手机背板上的花样已卷出了“新天地”:单从材质上,便可分为菲林、UV、IMD壳等,手感上各有不同,款式设计则有半包、全包之分,一些商家还会在四角加入防撞条,提升壳的保护功能;从风格设计上还有美式复古、Y2K、拼接风等,以及大量的联名款;在搭配性上,古早手机链卷土重来,连同手机壳、磁吸支架共同组成新“三件套”,收割着年轻人的钱包。
庞大的需求和流量下,手机壳商家们正闷声赚钱。卡思注意到,小红书上投入手机壳这一生意的账号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高频开播的商家,如@牛奶糖的壳、@MM. 酱 等。
卡思关注到的账号如@INS家手机壳,在平台积累了67万粉丝,几乎连续不间断直播,有时一场直播观看人气可达到160万。其小红书店铺显示已售近50万件,销量最高的一款棕色线条皮纹手机壳,客单价约26元,售出了过万件。
由于SKU众多,店铺上新量很大,有时账号一天要发几十条笔记。这类笔记承担着引流种草的作用,商家会在评论区下附上货号,用户在点进直播间后可直接按货号购买。
另一类则是大量应运而生的手机壳博主。比如@辣椒加满、@小马33、@橡胶果子 等。这类博主深耕于手机壳这一小众赛道,以色彩鲜明的开箱Vlog积累下一批稳定的粉丝,进而通过小清单、直播等途径予以转化。
像是在小红书坐拥13.4万粉丝的@面包边边,自称为“手机壳狂魔”。在个人笔记中,她会针对自己购入的手机壳做开箱Vlog,展示从拆开包装、拿出各类配件挂饰到上机试色的全流程,并对产品外观和设计进行讲解,提供搭配建议、展示日常使用场景。
这类视频自带沉浸式buff,即便观众并没有被激起消费欲望,也解压感十足,因此数据表现普遍不错。除此之外,她还会科普不同工艺手机壳的区别,分享自己挑选手机壳的小技巧。
每场直播开启前,博主也会发布种草笔记,介绍直播产品清单,加速用户的决策。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博主的货源往往来自网红店铺,由于选品相似度较高,有时也很难避免同质化现象。
此外,基于网红博主推荐与口碑积累,不少手机壳品牌也在小红书扎根,将其作为另一营销阵地,其中既包括CASETiFY、Wildflower这类贵价大品牌,也有大量主打原创设计的品牌及个人主理人品牌。
比如网红品牌@蓝色苞米(bluecorn),主营产品包括苹果手机壳与通用手机挂绳等。旗下不仅有官方账号作为运营主阵地,还关联有设计师账号。由于手机壳这类产品具备高复购率的特性,蓝色苞米在小红书也运营有私域,目前超过五个500人的群已处于满员状态。
谁在为贵价手机壳付费?
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手机壳市场规模达154.76亿元,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达到999.11亿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将达到1290.68亿元。
手机壳赛道的急速增长并不难理解。无论是出于美观性还是安全性考虑,现代人买手机配壳的心智早已成熟,而在挑选手机时纠结背板颜色的年轻人,同样愿意在更换成本更低的手机壳上投入自己的审美喜好。
相比而言,手机壳赛道足够细分,又足够拥有潜力:本身拥有大量的SKU,且具有高频消费、高复购等特性,面向的人群也十分精准——科技狐数据显示,手机壳消费用户画像是年龄在25~35岁间,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消费者,在天猫,手机壳女性消费者占比超过 50%。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形成差异化竞争,商家们还在不断“卷”手感、设计和服务。比如将支架做成“摇摇乐”的形式,无聊时还能当解压小玩具;一部分商家还会随壳附赠一段时间的质保期,承诺期间内手机壳发黄可予以替换。
当越来越多的卖点被发掘,手机壳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小红书声量较高的品牌,手机壳价格都不算非常便宜。拿@香蕉树研究所 来说,单壳的价格直达65元,加上磁吸支架价格就要过百,如果想要再配置挂绳,预算又要向上提20元左右;@蓝色苞米 的单壳则已达到百元。一般来说,磁吸壳价格普遍较贵,和支架一起购入满打满算也要花费70元左右。
花百元购买一只手机壳,对已经习惯了拼门价格的陈夕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百元当然不是贵价手机壳的天花板。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CASETiFY,这一品牌被称作手机壳届的“爱马仕”,一款手机壳价格在500元左右。品牌天猫旗舰店显示,一款售价439元的“波漾”硅胶手机壳已售出超5万件,这也意味着仅一件单品就为品牌带来了千万营收。
同类型品牌还有Wildflower,将手机壳单价卖到了279元;另一品牌popsockets,主营业务为手机支架,一组磁吸啪嗒盘价格近300元。
即便价格昂贵,这些品牌在小红书都有相当的讨论度。CASETiFY话题下有着4.7亿次浏览、超187万讨论,仅“泡泡骚支架”话题下就有着超3万篇笔记。
为什么用户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手机壳?在贵价手机壳的安利帖中,颜值当然位列第一,“手感和做工”同样是高频词汇。小A告诉卡思,有的低价壳做工很粗糙,印花也不清晰,甚至边缘还有脱模不干净留下的毛边,摸着很不舒服,“有时还需要散味,很担心安全问题。”
但仅是做工并不足以让用户乐于支付品牌溢价,更重要的一点可能还是情绪消费。从CASETiFY的营销策略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答案。
从创建初期,CASETiFY的营销思路就与潮玩有些类似,即赋予手机壳以时尚、个性属性。一方面是依靠“明星同款”的滤镜:品牌在社交平台大推明星同款,明星使用CASETiFY手机壳对镜自拍的照片在小红书广为流传,其手机壳款式立刻化身为时尚的一部分,成为潮流的象征。
另一方面,则是大量联名,广泛征集设计方案,推出不同联名系列。目前,品牌旗下产品就有艺术家联名系列、经典印花系列等,联名IP包括迪士尼、三丽鸥家族、芭比、飞天小女警等,大量的SKU给予用户以个性化选择。
翻看小红书,不难发现,手机壳早已成为时尚潮流的一部分,融入日常搭配中。四四方方的手机背板也成了年轻人展示个性和审美追求的方寸之地,尽管各方都心知肚明其中溢价并不少,但还是愿意为时尚和个性进行买单。
小红书内,也有用户发帖,希望在节日时送给自己一个“贵贵的手机壳”;即便是询问“为什么泡泡骚这么贵”的笔记下,也有大量用户安利“已经买了一堆了”“别买平替”。毕竟,相比于动辄上万的奢侈品,贵价手机壳的确可以用低成本满足用户对新鲜感、身份认同、情绪疗愈的需求。
不久之前,CASETiFY迎来了一波负面舆情,其导火索在于品牌给一位测评博主邮寄了整整两箱手机壳,激起了消费者不满。四五百元一张的手机壳被成箱邮寄,这一行为彻底粉碎了品牌的“奢侈品”滤镜,也显示了这类时尚幻觉的易碎性。
在此前的文章中,卡思提到过一个观点:情绪价值成为今年行业的主线,大家都愿意通过一些“贵而不费”的消费让自己开心一整天。回望过去一年与中产挂钩的消费热点,大部分都是如此。但来到情绪消费时代,卡思认为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来,虽然新消费品牌“大卷特卷”,但细分赛道上仍有白银可挖,小红书生态下,非标品、轻量化、情感属性强的品类更易“长”出生意;二来,消费者关注的点在于相对高价而非绝对高价,也因此认同高价消费,在此基础上,一些高价产品反而更容易“突围”。
注:文/吴山,文章来源:卡思数据(公众号ID:caasdata6),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卡思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