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和羊绒有关。
1980年出生的她,是“羊绒大王”鄂尔多斯集团创始人王林祥的女儿。鄂尔多斯集团的前身“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也是在同一年成立的。
从学生时代开始,王臻白天上学,放学后便来到父母工作的羊绒衫厂,边写作业,边等父母下班。王臻曾写过一篇自述,标题便是:我是羊绒衫厂里长大的孩子。
25岁那年,王臻从英国剑桥大学取得了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后,没有留在英国,而是回到了国内。从创立一个高端羊绒品牌开始做起,直到2015年,她接手了鄂尔多斯的羊绒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鄂尔多斯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羊绒和冶金电力集团,最初以羊绒衫厂起家,至今已有45年的发展历史。目前,集团旗下主要有羊绒服装和电力冶金化工两大业务,后者已发展成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占营收90%左右。
不过,鄂尔多斯还是以羊绒为人所熟知,曾凭央视黄金档的一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广告语而家喻户晓。截至目前,鄂尔多斯旗下拥有“1436”“ERDOS”“鄂尔多斯1980”“BLUE ERDOS”和“erdos KIDS”五个品牌。这也是王臻接手集团羊绒业务后,带领鄂尔多斯品牌转型的成果——让鄂尔多斯这个传统羊绒品牌,变得更年轻、高端、时尚化。
在王臻看来,鄂尔多斯品牌的转型还是很成功的,“收获了业绩的增长,收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馈,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鄂尔多斯。”王臻告诉《中国企业家》。品牌转型以来,羊绒业务的营收也有了大幅增长。年报显示,2023年,鄂尔多斯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05.54亿元,其中,羊绒服装板块的营业收入为30.55亿元,相比转型前大幅提升。
当问及带领企业变革的动力是什么时,王臻表示,是使命,“企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也需要我们这一代的视野和创新精神,所以我认为是责无旁贷的。”
近两年,虽然外部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但让王臻感到最满意的,是企业在稳步发展。
“虽然挑战和困难无时不在,但幸运的是,我们走得比较平稳,没有大的波折。”王臻说,“这也是女性创业的优势:走得稳——往往会避免大起大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
2006年,王臻毕业回国后不久,便创立了一个高端羊绒品牌:1436,这也是中国首个顶级羊绒品牌。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该品牌所用的面料,是被称作钻石级原料的小山羊绒,它的每根纤维平均细于14.5微米,长度在36毫米以上。细度和长度也是衡量羊绒价值最重要的标准。
“我在国外读书时,和许多国外同学交流后发现,大家对羊绒的理解都是一致的:羊绒是高端的、奢侈的,但那时中国羊绒的真正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还缺少属于中华民族的世界级品牌。”王臻告诉《中国企业家》。
这也是王臻想做一个高端羊绒品牌的初衷。那时,中国的羊绒大多是做底层的加工,还没有世界级的高端品牌。
创业之初,并不顺利。王臻在一篇自述中写道,当时压力非常大,“除了周围所有人的严苛目光,甚至是略带不信任的眼光,更多是未知的挑战在等着我。”
因为是新品牌,为了能在线下开店,王臻便一家一家商场去跑,往往十家里只有一家愿意深入接触,其他商场则是一口回绝。但在不懈努力下,还是慢慢打开了市场。创立两年后,1436产品被选入国宾礼;2014年底,1436入驻了北京最繁华的商圈新光天地,成为众多国际奢侈品牌中唯一的中国品牌……
做1436品牌时,王臻积累的能力和资源,在带领鄂尔多斯品牌转型时,派上了用场。
彼时,鄂尔多斯集团羊绒衫和羊绒制品营收已连续5年下滑,从2011年的27.13亿元下降至2014年的21.87亿元。同时,鄂尔多斯品牌也面临老化的烦恼,不得不转型。
2015年,王臻开始接手集团旗下的羊绒业务,并主导了鄂尔多斯的品牌转型——把当时的鄂尔多斯主品牌拆分,形成了后来的“1436”“ERDOS”“鄂尔多斯1980”“BLUE ERDOS”和“erdos KIDS”五个品牌,每个品牌覆盖不同的客群。
之所以做品牌拆分,王臻说:“以前一个品牌想覆盖所有消费者,又不想失去老顾客,又不想大家觉得我土,不同客群喜爱的东西要出现在同一家门店里,你做什么都放不开。”
在她看来,做企业一定要与时俱进,跟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这是王臻加入集团管理层后,在品牌方面主导的一个大动作。直到现在,王臻仍然觉得,“这是一次重大的改变”。
在做企业方面,父亲对她的影响很深。王臻说:“父亲经常说办企业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要志存高远;要敢为人先,不断去创新。鄂尔多斯集团45年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敢为人先、去创新,做顺应消费者需要的创新。”
平时,王臻会经常和父亲交流工作上的事情,但父亲并不会给她很多建议,“他会放手让我们去做”。
长期主义
一位鄂尔多斯内部员工评价,“王臻是一个非常长期主义的人,看得比较远,倾向做一些从长期看有效果的工作。”
在今年2月鄂尔多斯集团的年会上,王臻也将长期主义作为重点强调,“不管外部环境发生多大变化,我们要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将产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和地区新发展格局,顺势而为,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除此之外,早在2017年,王臻便将“可持续”确立为集团的战略目标。
为何可持续如此重要?资料显示,鄂尔多斯拥有从绒山羊养殖到零售的全产业链自有化。所以,确保从源头到终端的可持续性便格外重要。早在2015年,开始推动鄂尔多斯的品牌重组时,她便意识到,如果产业链相关方面受到利益诱惑,放弃科学养殖,任由羊绒变粗,将会对环境和行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019年,鄂尔多斯推出“善SHàN系列”,涵盖再生羊绒、牦牛绒、无染色羊绒等8个产品系列,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品牌理念。在王臻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办百年强企、创世界名牌”。
“我们在全产业链发力绿色可持续,建设了自己的源牧场(鄂尔多斯集团源牧场),通过产学研联合研发,科研成果与广大牧民共享,一方面保护好优质的绒山羊种群,另一方面让牧民朋友们在养好羊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我们也得到了好的原料,这就是我们超细羊绒核心保护区的意义。”王臻告诉《中国企业家》。
与此同时,这两年,智能化和绿色化也被作为鄂尔多斯的重要发力点。王臻认为,“面向未来,AI能力的差距将是产业能力的差距。”
目前,AI在鄂尔多斯羊绒产业的染色、针织,以及智能仓储等方面都有所应用。
“针织套口工序是一个小工序,但很关键,且操作繁琐。我们引进了先进技术,通过对连续针眼的紧密扫描设计和攻克,让智能化代替人工。同时在无毛绒的检验中,引进数字化AI自动设备进行含粗含杂的辨别,加强对基本样品的识别和记忆,最终可实现批量检测。”王臻说。
虽然羊绒行业当下面临很多挑战,但在她看来,挑战和机遇并存。“对企业来说,在机遇面前,就是要拼创新、拼水平、拼市场竞争力。”
王臻认为,当下对羊绒行业来说,主要是三件事:第一,做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形成贯穿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与此同时,运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手段,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世界上最好的羊绒就在中国,就在内蒙古,但我们必须要讲好我们的故事,把文化自信体现在品牌上,成为新的时尚策源地。第三,坚持责任导向和绿色发展。因为,绿色发展已成为产业竞合的重点领域。
从20年前回国,到如今执掌鄂尔多斯集团,王臻对自己的角色始终很清楚,就是“传承和创新”。
她现在的精力,主要花在集团战略和用人上。而现阶段,她认为,人才是面临的最大挑战。“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尤其对于我们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来说,人才尤为重要,无论是科研、市场、设计企划和供应链管理等,还是科学家、老师傅,都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人才,能否吸引足够多的人才,挑战还是挺大的。”王臻说。
闲暇时,王臻会和家人孩子在一起。“一起运动、一起聊天,都挺解压的。”王臻说。
注:文/胡楠楠,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ID:iceo-com-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