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物流巨头DSV宣布:已获得收购德铁信可(DB Schenker)所有的必要监管批准,最后的交割手续正在进行,预计从5月1日起,DB Schenker将被纳入DSV并且合并财务报表。
此次耗资143亿欧元收购DB Schenker,是DSV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也是丹麦商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据Transport Topics公布的2024年全球海运、空运货代50强榜单,以业务量计算,DSV是全球第四大海运货代、第四大空运货代,DB Schenker是全球第五大海运货代、第三大空运货代。DSV收购DB Schenker后,将超过德迅(Kuehne+Nagel)和敦豪(DHL),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巨头。
这意味着行业集中化趋势加速,其影响将深刻重塑国际物流格局。
01
行业格局重塑
市场集中度跃升是此次收购最直接的影响,全球前20大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合计达30%-40%,而合并后的DSV一家就占6%-7%的市场份额,这种集中度的提升意味着头部效应加剧,中小物流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行业可能进入新一轮整合期。
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展是此次交易的另一重要影响,DB Schenker在亚洲和美洲的成熟网络将弥补DSV在这些区域的相对短板,全球覆盖大幅提升。从业务量来看,合并后的DSV将拥有4302295TEU的海运货量和2453827吨的空运货量,在全球海运和空运货量排名中均位列第一,多式联运能力显著增强。
此外,合并后的DSV协同效应明显,挪威投行DNB预测,到2028年,此次收购将带来51亿丹麦克朗(约7.1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并使DSV的息税前利润(EBIT)比2024年翻一番。
这些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 运营成本降低:整合重复的IT系统、管理架构和营销策略;
② 业务网络的互补:DSV在欧洲和美洲的优势与DB Schenker在亚洲和拉美的优势形成完美搭配;
③ 技术整合:DB Schenker的数字化平台(如SICON)与DSV的自动化系统(ITRAC)整合。
02
整合的风险和挑战
DSV整合DB Schenker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实现
DB Schenker是全球领先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DSV需要将其现有业务与DB Schenker的全球网络、客户群和运营模式进行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然而,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风格和IT系统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整合过程可能面临效率降低或短期业务中断的风险。
2)监管审批与市场竞争
由于DB Schenker在欧洲物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反垄断审查可能成为障碍;此外,整合后的DSV将面临来自DHL、Kuehne+Nagel等巨头的竞争,需快速调整战略以保持市场优势。
3)地缘政治冲击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不确定加强,物流行业可能面临需求波动,影响网络平衡性。
4)ESG成本激增
欧盟碳关税(CBAM)实施后,需加大在绿色物流方面的投入以维持合规竞争力。
03
行业新机遇与未来趋势
这一并购为整个物流行业创造了多重机遇,数字化转型将成为首要受益领域,DSV计划未来3-5年在德国投资10亿欧元,其中很大部分将用于IT系统升级和自动化设施建设。这为物流科技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间。
细分市场专业化是另一个重要机会,合并后的公司将强化在汽车、化工、快消等垂直领域的服务能力,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在这些细分市场中寻找差异化定位,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从长远来看,此次并购将加速物流行业的三大趋势:
① 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普及
DSV一直强调构建“全球跨境供应链的B2B平台”,收购后将进一步增强门到门服务能力,这意味着单纯提供港到港运输的服务商将面临更大压力。
②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升
DSV明确表示将推动“更可持续、数字化的运输和物流行业”,在欧盟碳边境税等政策推动下,低碳物流解决方案将获得更多关注。
③ 柔性供应链的崛起
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客户需求从"低成本"转向"抗脆弱",近岸仓储需求激增。
供应链全球化已成趋势,如何助力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绕不开几个平衡:
规模扩张与精细运营的平衡、投入与成本控制的平衡、全球化与区域深耕的平衡。
以美国市场为例:80%的消费场景集中在线下,如何实现线上线下渠道齐头并进,提升本地化能力,占领市场扩张份额,已成为众多出海企业关心的重点。易达云深耕美国市场多年,帮助出海企业打通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更快扎根美国市场。
注:文/易达云,文章来源:易达云,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Lab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