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连续40年增长 英国“餐饮界蜜雪冰城”凭什么?

李言 2025/04/28 08:30
李言 2025/04/28 08:30

邦小白快读

英国连锁烘焙品牌GREGGS以"平价但不廉价"的商业哲学,通过高性价比标准化产品、中央厨房集约化生产、差异化市场定位及精细化运营策略,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实现连续40年增长。其以工厂预加工结合门店现烤模式降低成本,精准布局工薪消费场景,并通过延长营业时段、折扣业态及高效物流网络,打造出兼顾品质与亲民价格的国民品牌,成为英国"餐饮界蜜雪冰城",持续满足大众对实惠美食的核心需求。

**核心摘要:**

英国国民烘焙品牌GREGGS以“平价不廉价”策略实现40年持续增长,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英镑,门店达2600家,消费者满意度超行业6倍。其成功关键可总结为:

1. **精准定位大众市场**:主打高性价比英式烘焙,产品均价低于竞品30%-70%,覆盖早餐、热食、甜点等核心需求,以标准化供应链确保品质与低价;

2. **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开与星巴克、Pret A Manger的高端竞争,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奥莱店”消化尾货、拓展外送服务等,强化便利性与性价比;

3. **精细化运营体系**:中央厨房预加工+门店现烤模式提升效率,自建物流网络优化配送,精简SKU与门店设计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以独特产品标识和包装细节增强体验;

4. **灵活扩张逻辑**:区域布局侧重工薪阶层聚集地,动态关闭低效门店并开拓新址,保持增长质量。

GREGGS的案例启示品牌商:坚守核心价值(普惠、品质、便利),持续创新运营模式,在平价赛道中创造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与商业韧性。

【核心要点】

英国平价烘焙连锁GREGGS以“餐饮界蜜雪冰城”的姿态逆势崛起,连续40年保持增长,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英镑,门店数超2600家,消费者满意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成功关键可归结为:

1. **亲民定位**:专注高性价比英式烘焙,商品均价低至1-12英镑,比竞品便宜30%-70%,覆盖学生、工薪阶层等大众市场;

2. **差异化策略**:避开与星巴克、Pret等高端品牌的直接竞争,以标准化产品和工厂预加工模式降低成本,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外送服务和“奥莱折扣店”拓展消费场景;

3. **精细化运营**:

- **生产端**:中央厨房统一预加工,门店二次烘烤保证新鲜口感,独创产品“裂痕”标识提升效率;

- **物流端**:自建配送网络,优化单次运输容量;

- **门店端**:小面积、简约设计降低运营成本,动态调整门店布局(2024年净增198家);

4. **文化共鸣**:通过招牌产品(如香肠卷)渗透日常生活,成为英国国民文化符号,甚至吸引政商名流消费。

GREGGS以“平价不廉价”的商业模式证明:精准定位大众需求、极致效率与持续创新,是零售品牌穿越周期的关键。

**核心内容总结:**

英国国民烘焙品牌GREGGS以“平价但不廉价”的定位,连续40年实现业绩增长,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英镑,门店数量达2600家,超越麦当劳、星巴克等巨头。其成功源于三大核心策略:

1. **差异化定位**:避开与高端咖啡品牌和快餐巨头的直接竞争,专注标准化英式烘焙产品,以高性价比(平均价格低30%-70%)覆盖大众市场,并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奥莱折扣店”满足多元需求。

2. **精细化运营**:采用中央厨房模式集中生产,门店仅完成最终加工,保障品质与效率;精简SKU至70-100个,优化定价梯度;自建物流网络降低成本,实现“每秒售出5个香肠卷”的高效周转。

3. **区域化布局与灵活扩张**:深耕英格兰、苏格兰等饮食文化相近地区,谨慎布局高成本区域;动态调整门店(2024年关28家、开226家),注重单店质量。

GREGGS以“让美味惠及每个人”为使命,将亲民价格与品质体验结合,成为英国餐饮界的文化符号,其经验为零售业提供了“坚守核心价值、精准满足需求”的经典范本。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深度剖析英国国民烘焙品牌GREGGS连续40年增长的商业密码。作为英国“餐饮界蜜雪冰城”,GREGGS以高性价比、标准化产品和精准市场定位逆势崛起,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英镑,门店规模超2600家,消费者满意度达行业平均6倍。其成功源于三大核心策略:**差异化竞争**(避开与咖啡连锁正面对抗,聚焦英式烘焙平价赛道)、**极致效率运营**(中央厨房预加工+自营物流体系,实现低价与品质平衡)及**精细化创新**(延长营业时段、开设奥莱折扣店、设计产品识别系统)。通过“工厂集中生产+门店轻量化”模式,GREGGS将香肠卷等单品做到每秒售出5个的惊人效率,印证了“平价不廉价”的商业哲学。文章揭示其启示:在消费分级时代,满足大众刚需、坚守核心价值并持续优化运营,方能成就长红品牌。

【英国国民烘焙品牌GREGGS的40年增长密码】英国餐饮连锁GREGGS以20亿英镑年销售额、2600家门店规模,连续40年稳居本土最受欢迎餐饮品牌。这家从纽卡斯尔自行车配送起家的企业,通过三大核心策略实现逆势增长:1)精准定位大众市场,以标准化英式烘焙产品构建价格仅为竞品30%-70%的高性价比矩阵;2)独创中央厨房+门店二次加工模式,通过自建物流网络实现每秒售出5个香肠卷的高效运营;3)差异化布局策略,覆盖全英40个郡并创新推出夜间营业、奥莱折扣业态及外送服务。其"平价不廉价"的运营哲学,通过137个SKU的精简商品线、工厂预加工+门店现烤的品控体系,以及裂痕标记、折叠包装等细节创新,持续巩固消费者满意度6倍于行业均值的市场地位,为零售业提供了"坚守核心价值+持续模式创新"的经典范本。

**核心内容总结:**

英国国民烘焙连锁品牌GREGGS以“平价但不廉价”的商业模式,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逆势增长40年,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英镑,门店数量超2600家,远超麦当劳、星巴克等国际品牌。其成功源于三大核心策略:

1. **精准定位**:坚持大众化路线,以标准化英式烘焙产品(如招牌香肠卷)为主打,价格较竞品低30%-70%,覆盖学生、工薪阶层等多类消费群体;

2. **高效运营体系**: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自建物流网络、精简SKU(约70-100个/店)及门店“轻装化”设计,实现成本优化与品质稳定,单店日均售出近380份招牌产品;

3. **差异化创新**:延长营业时间至夜间、推出“奥莱折扣店”减少浪费、拓展外送服务(覆盖1600家店),并设计独特的“裂痕标记”和“折叠法”提升产品辨识度与消费体验。

GREGGS以“让新鲜美食触手可及”为使命,通过系统化运营与文化共鸣(如成为英国民众的“精神支柱”),持续巩固其“高性价比国民品牌”地位,为全球零售业提供了“坚守核心价值+灵活创新”的经典范本。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如今,红底白字的蜜雪冰城在中国高歌猛进,遍布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蓝底白字的GREGGS广泛分布于英国主要城镇。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同为本土“最亲民”的餐饮品牌。

在英国餐饮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GREGGS却逆势上扬。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销售额达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88亿),店铺数量突破2600家,远超身后的麦当劳(1456家)和星巴克(1381家)。值得一提的是,GREGGS的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是行业平均水平的6倍左右,稳坐英国“最受欢迎餐饮品牌”位置。

为什么一家看似平平无奇的烘焙店能俘获人心?为什么它既没有星巴克的高端咖啡文化,也没有麦当劳的全球化标准,却能成为英国餐饮界的国民品牌?

01

从街边小店到全英连锁

在英国,提到GREGGS,几乎无人不晓。

它不仅是连锁烘焙店,更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卫报》记者乔尔·戈尔比(Joel Golby)将它比作“拐杖、精神支柱,雨天的伞”。从学生、打工人到明星名流,甚至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都对它的招牌香肠卷爱不释手。

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YouGov数据,2021年10月至2024年5月期间,GREGGS在英国的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从29.8分稳步上升至36.9分,始终维持在行业平均水平的6倍左右,并且多年稳居“最受欢迎餐饮品牌”榜首,展现了强劲的市场口碑

1939年,创始人约翰·格雷格(John Gregg)在英格兰东北部的纽卡斯尔继承了家族生意,最初只是骑着自行车配送烘焙食品。直到1951年,他才在戈斯福斯大街开设第一家美好小店。因为面点新鲜、酥脆且实惠,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生意也越做越好。后来,GREGGS确立了自己的使命:让美味、新鲜的食物,惠及每一个人

约翰去世后,其儿子伊恩(Ian)和科林(Colin)接管了业务。在剑桥求学时,伊恩接触到了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二八法则——大约80%的成果往往来源于20%的努力。受到启发后,伊恩决定将繁重的烘焙工序集中在工厂完成,只在门店后厨配备小型烤箱。此举为品牌的连锁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方财报显示,2024财年GREGGS总销售额为20.1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88亿),实现自1984年上市以来,长达40年的持续增长;税前利润同比增长8.3%至1.89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7.8亿)。同时,员工总数为33000人,门店总数突破2600家。

02

坚持差异化战略定位

从地域分布来看,英国餐饮连锁TOP10品牌几乎覆盖了全英各个角落,在超过40个郡(行政区)和500多个城镇设有门店,充分体现了餐饮市场的成熟度。其中,快餐和咖啡类业态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反映出消费者对便捷食品和咖啡文化的偏好。

GREGGS的竞争对手集中于“快餐·轻食”赛道。首先是与赛百味(Subway)的直接竞争。两者虽然都以三明治等即食产品为主打,但赛百味强调“现点现做”的定制化服务,而GREGGS则专注于标准化英式烘焙产品,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取胜。

其次是来自咖啡连锁品牌的交叉竞争。COSTA和星巴克虽然在早餐时段与其形成竞争,但它们主打的是精品咖啡体验,价格定位明显更高。最后是与本土烘焙连锁的差异化竞争。以Pret A Manger为代表的品牌更偏向高端白领市场,而GREGGS则始终坚持大众化平价路线

这种“高性价比+标准化产品”的市场定位,既避免了与咖啡连锁的正面对抗,又与赛百味等快餐品牌形成有效区隔,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GREGGS在英国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特点:英格兰拥有80%的门店但密度最低;苏格兰(12%)和威尔士(7%)密度较高;北爱尔兰(1%)最低。这种布局既受历史文化影响,也反映市场竞争态势。作为纽卡斯尔品牌,其向饮食偏好相似的苏格兰扩张自然容易;而在竞争激烈、租金高昂的伦敦和英格兰南部,则更为谨慎。

除了地理分布,GREGGS还在拓宽营业时间。为了满足晚间通勤者需求,近一半的店铺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7-11点。截至2024年底,晚间时段消费已占公司直营店销售额的9%,成为另一个差异化优势。外送服务销售额也呈强劲增长,同比上升30.9%,目前有超1600家门店提供配送服务。

此外,GREGGS还在2022年推出了“OUTLET(奥莱)”折扣业态,将前一天未售出的食品以不到正常价格一半的价格出售,既减少浪费,又替消费者省钱。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布局36家此类门店,主要分布于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地区,紧贴工薪阶层的生活区域。

03

系统、精细化运营

如今在食品行业,既要降成本又要保住回头客,这种平衡确实不容易做到。GREGGS的低价背后,有着一套系统的“秘密配方”。

在商品定价上,GREGGS品牌定位相当清晰,即做最亲民的外带美食。官方资料显示,目前GREGGS共设有137个SKU,划分为六大类:早餐(20个)、咸香烘焙(9个)、饮料零食(39个)、三明治沙拉(22个)、甜点(23个)和热食(24个)。

具体而言,常规店的SKU数量控制在70-100个区间,商品矩阵更为精简。其价格体系呈现明显梯度:甜甜圈、蛋糕等甜点小食一般在1-2英镑;三明治、香肠卷等烘焙热食通常为2-4英镑;而以披萨为核心的多人份餐点则定价6-12英镑。相较于COSTA、PRET等竞争对手,GREGGS的平均商品定价要低30%-70%。

门店设计,GREGGS恪守简洁、高效的原则。由于主打外带服务,其店面通常比竞争对手小得多,装潢以实用为主,采用明亮的照明和易于维护的材料。但是,这种策略完全没有影响视觉呈现效果,店内环境给客户一种简约、干净的感觉。这不仅降低了门店运营成本,还提高了单位面积销售额。

这种“轻装上阵”的优势使其能够及时调整布局——2024年就关闭了28家效益不佳的门店,同时新开226家,净增198家。这种有进有退的扩张方式,展现了品牌追求门店质量的经营智慧。

在产品生产上,GREGGS与“山姆厨房”采用了相似的中央厨房模式。所有烘焙商品在工厂集中预加工,再由各门店完成最终制作。这种“二次加工”工艺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性,还让顾客能在店内感受到新鲜烘焙的香气,强化了“现制现售”的感官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份卷饼都必须在店内现烤18分钟,热气腾腾地陈列在玻璃柜中。当顾客购买时,店员会用特制的“GREGGS折叠法”将卷饼装入纸袋——沿着长边对折,确保你即使边走边吃,也能优雅地享用这份刚出炉的美味。

为提高效率,每种烘焙品的顶部还有独特“裂痕”标记:牛排烘焙品有对角线斜纹;鸡肉烘焙品有波浪线;奶酪洋葱烘焙品有箭头标记牛肉蔬菜酥皮点心有“驼背”(纽卡斯尔方言,指点心拱起顶部沿边的褶皱)。这些“裂痕”不仅帮助店员快速识别产品,还能让蒸汽在烘烤过程中适度逸出,保持理想口感。

物流配送上,GREGGS并未将工厂至门店的配送服务外包,而是打造了自己的物流网络。其中一项精明策略是为运输车辆配备拖车,提升单次配送容量,减少司机往返次数。这种自营物流体系与中央厨房相辅相成,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高效闭环。

简言之,这种模式大幅优化了人力和设备投入。以招牌产品“香肠卷”为例,按现有门店规模计算,每秒约售出5个,日销量达100万个,平均单店日销近380份——而这仅是其众多品类中的一种。若将全部制作流程分散至各门店独立完成,最终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写在最后

从街边小店到全国连锁,GREGGS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个关于“平价但不廉价”的商业哲学。在这个物价不断攀升的时代,能为普通人提供可负担、有品质的美食,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社会价值。

80多年来,GREGGS从未停止创新,但核心价值从未改变。这或许是它留给所有零售企业的最大启示:了解自己是谁,知道顾客要什么,然后始终如一地做到最好。

注:文/李言,文章来源:联商网(公众号ID:linkshop2012),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联商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