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汇通达晨光途虎发布财报 智元机器人获得新融资丨产业互联网周报

亿邦动力 2025/03/30 19:41

【亿邦原创】汇通达晨光途虎发布财报;智元机器人获得新融资; 凌雄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2.3%至23.72亿元。

整理丨张睿

# 过去一周,发生了这些事 #

1 2024年晨光科力普营收138.31亿元 净利润下降19.9%

3月25日,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242.2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下降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2.34亿元,同比减少11.75%。

其中,2024年晨光科力普营收138.31亿元,同比增长4%,占晨光股份总营收的57.1%,稳居集团核心业务板块;净利润32.18亿元,同比下降19.9%,主要受供应链优化成本增加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晨光科力普拓展军工、电力、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业务版图,中标中国石油、中国中化、中国电子信息等新项目。政府客户方面,晨光科力普与军网和中央政府采购中心等项目合作持续深入。金融客户方面,晨光科力普新入围华夏银行、泰康保险和阳光保险等项目,扩大在金融领域的优势。MRO工业品方面,晨光科力普在国家电投、三峡集团、中国有色和电气装备等多个项目上拓宽新的业务边界。

2 汇通达2024年财报:毛利率3.8%,净利润4.6亿元

3月27日,汇通达网络(09878)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3.8%,净利润达到4.6亿元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连续6年正流入。同时,汇通达网络会员店密度、粘性同步提升,注册会员店同比提升5%至24.8万家,活跃会员店数量超9.5万家。

2024年,汇通达网络围绕“调整经营导向”“优化供应链结构”“布局全渠道运营”“推动数智化升级”“实施组织变革”五个方向推动战略升级。

2025年,汇通达将坚持以利润和现金流为导向,聚焦四大核心战略,驱动公司发展再入快车道、重回新一轮增长周期。

3 凌雄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2.3%至23.72亿元

中国DaaS(设备即服务)公司凌雄科技(02436.HK)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凌雄科技2024年营收约23.7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32.3%;毛利同比增长33%至约1.96亿元;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17.6%至约2.83亿元。据悉,若以2024年收入计,凌雄科技的营收再创历史新高。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2.7%至约18.36亿元,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9.1%至约3.8亿元,IT技术服务实现营收约1.56亿元,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7.5%至约617.6万台。

4 途虎2024年财报:营收148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9.7%

3月20日晚,途虎养车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8.5%;经调整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29.7%。全年运营现金流达13亿元同比提升近三成,现金储备超75亿元。

截至2024年年底,途虎养车工场店共计6874家,同比净增加965家,90%加盟店持续盈利;累计注册用户近1.4亿,同比增长20.4%。其中,广东省成为了首个门店超过千家的省份。

2024年全年,途虎养车毛利率提升至25.4%,销售成本同比增长7.5%至110.13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5.9%;期内利润2.8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0.59亿元增长378%。公司称,基于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变化,轮胎和底盘零部件利润率下降,这一变化尤其在2024年下半年更为明显。

5 云迹科技以18C冲刺港交所 或成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3月21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云迹科技或将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同时,云迹科技也是第六家以18C上市章程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通过机器人和智能体服务,深度服务企业客户,优化消费者体验。目前,云迹科技主要推出了三代机器人产品,其中“润”系列和“格格”系列销量行业领先,2023年推出的机器人“UP”系列则是全球首批推出的复合多态机器人产品之一。

自成立以来,云迹科技已积累了超过34,000名企业客户,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包括超过30,000家酒店和100家医院。2024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完成超过5亿次服务,并于2024年12月单月执行超过186亿次指令。截至2024年末,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已在中国329个地级行政区部署,基本覆盖此级别的每个城市。

6 Yandex B2B部门2024年总营收达322亿卢布

Yandex旗下负责为企业部门开发解决方案的B2B Tech部门,首次公布2024年关键业务的财务成果。2024年1月至12月,Yandex B2B Tech总营收达 322亿卢布,同比增长48.4%。其中,Yandex Cloud营收为198亿卢布,同比增长1.5倍,超半数营收来自大型企业客户,客户总数超4.4万,较2023年增加1.5倍,集成商合作伙伴数量增长至674家,增加1.3倍,AI服务在平台总营收中的占比升至5%,预计2025年Yandex Cloud中AI服务营收占比将达8%。Yandex 360在2024年营收超124亿卢布,增长近1.5倍,B2B业务贡献超半数营收,同比增长超两倍,截至2024年12月底,使用Yandex 360服务的组织达15.15万个,新增超2.5万个。

7 1688义乌国际选品中心正式开业

“义乌品·全球选”1688义乌国际选品中心开业发布会已于日前举行。

作为“国际贸易之都”、“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不仅是中国小商品市场的标杆,更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688义乌国际选品中心鼓励源头厂商提升服务质量,改善采购体验,从而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通过该选品中心加快产业带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大数据、AI工具等技术,为全球买家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1688选品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选品中心扎根产业带,1688平台为义乌源头工厂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生意平台,并带去规模化的买家需求和现成订单。这种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升级产业带供应链,推动智能制造与创新升级。1688义乌国际选品中心也将联合品牌代工厂和制造能力强的工厂,发挥规模化供应链优势。

8 可灵AI累计营收过1亿 可降低60-70%短视频制作成本

快手科技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可灵AI自上线以来坚持创新引领,图生视频技术全球第一,自商业化以来至2025年2月,可灵AI累计营业收入超1亿元。目前,可灵AI已与包括小米、亚马逊云科技、Fhaodereepik、蓝色光标等在内的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根据快手内部测算,AI大模型预计可以把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目前快手正致力于逐步把磁力引擎全面升级下一代的AI智能商业引擎。

# 这些公司获得了新的融资 #

1 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 由腾讯领投

智元机器人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另有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包括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据悉,智元机器人将以150亿元的估值接洽新一轮融资。

智元机器人是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品牌,隶属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

目前,智元机器人共有三条主打产品线,分别是远征、Genie和灵犀。远征主要面对商用场景,已推出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1、A2系列;Genie主要是通用具身操作的轮式双臂机器人G1;以及用于拓展家用场景的小型人形机器人——灵犀产品线。3月11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灵犀X2。

2 程天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程天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锡创投领投,将重点用于具身智能外骨骼技术研发迭代、脑机新产品研发注册、生产基地扩建以及全球市场拓展,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外骨骼穿戴机器人在康复养老与消费市场的应用落地,加速海内外渠道网络拓展。

程天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研发康复与养老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通过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分析及云计算技术,面向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者和行动不便者提供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程天科技已形成覆盖神经康复、肌骨康复、行动代偿等全场景医疗级产品矩阵,累计服务用户超62.3万人次。

程天科技新一代搭载脑机接口、脊椎电刺激、“脑脊融合”系列康复外骨骼产品已经与首医宣武医院、复旦华山医院等顶尖机构合作,成功实施多例“脊髓电刺激+外骨骼”协同治疗,在车祸受伤后不能行走一年后进行手术,术后14天实现自主站立,28天完成5米独立行走的用户案例,并且在全国进行扩大实验,超过14个城市已经有成功实施的案例。

3 时的科技完成B+轮战略融资

时的科技宣布完成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的B+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系上海市去年提出《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来的首个地方政府国资直投的eVTOL整机项目。投资方为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包括此轮时的科技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金额1亿美元。

时的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国内一家研发载人倾转旋翼eVTOL的科技公司,公司产品E20 eVTOL具备高安全可靠性、高运营效率、低制造成本和低运营成本等特点,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低空旅游、城际出行等多个场景。公司立足中国,并将中国的高端制造产品和标准输出到中东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地区。

4 它石智航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它石智航(TARS)宣布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刷新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天使轮最高融资额纪录。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启明创投领投,线性资本、恒旭资本、洪泰基金、联想创投、襄禾资本、高瓴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模型训练、场景拓展等方向。

它石智航成立于2025年2月,是行业内唯一同时具备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体研发能力和软硬一体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技术路线方面,它石智航打造了全新具身智能技术发展新范式,在行业开创了Human-Centric具身数据引擎,跨越式突破真实世界具身数据获取能力,为物理世界AI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驱动力。同时,它石智航行业首创空间感知与推理决策一体化具身大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可泛化的通用物理世界智能系统,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的GPT时刻。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