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下雨,寒冷,天空被密密麻麻的灰尘所掩盖,越南北部阴雨绵绵。雨夹着土,风夹着灰,在这蒙蒙雨季,外卖业务不升反降。
一是价格,骑手价格抬高了,骑手不想送。越南两大外卖平台,grab和虾皮,一个拥有最多的骑手,一个拥有最多商家,二者在东南亚不分伯仲,但奈何不了这糟糕的天气和拥挤的交通,骑手不想送就不想送,要不加价要不罢工。
二是用户,过完年用户钱包缩水,还在回血,骑手一加价,用户就舍不得掏钱,天气糟糕,当地白领连上班都不愿意,也更加没钱点外卖。
三是餐饮,餐饮老板没啥单量,而且被迫加价,平台没有补贴,骑手贵了,价格高了,没人点了,商家只能周边配送。
和国内外卖内卷不一样,国外外卖业务没有卷起来,宽松自由的骑手,不习惯点外卖的用户,自配的商家,如今国内外卖市场又风起云涌了。
1
京东下场
“只要外卖商家上京东,服务商就能有200,加抽佣。”京东外卖服务商反馈道。“这种赚快钱的机会好久没有出现了,这是疫情后难得的一波赚钱机会,都普通人而言,因此大家都在疯狂涌入。”
“京东从达达那边紧急调了100多人回去,为之后全国骑手铺开做好准备。”京东内部招商透露道。而当问到重视程度,京东招商反馈道:“我们招商现在经常连夜开会,连夜商量对策。”
“商家反馈普遍比较好,京东外卖也就抽五个点,服务商又有钱赚,比别的外卖要好太多了。”京东外卖服务商表示道。
而大家热火朝天的背后还有另外的原因,“从社区团购开始,就没有太多服务商赚过快钱,某平台外卖代理商内部分猪肉、抢项目,外面的服务商根本轮不到,而另一个外卖平台,小时达、本地生活大部分服务商都投钱打水漂,能赚的钱都被黑产赚走了。”
一个平台外卖服务商补充道。“而京东外卖只要过了审核,上架店铺就能拿钱,很多之前做抖音服务商的老板就积累了这批商家,他们只要照搬上京东就可以了,商家都搬到京东上了。”
但京东外卖价格还是会比某大平台外卖贵,因为商家抽佣少,服务商有钱赚,平台补贴不多的话,用户端价格会偏高。但这个影响并不会很大。
“京东没有说要把整个外卖市场吞下来,京东只要把一二线城市拿下就可以了,一二线达达是可以的。”深圳京东外卖服务商反馈道:“大蛇要打七寸,但京东没有想打蛇,京东要的是像某大平台外卖那样高客单的连锁餐饮商家,之前我们做某平台外卖服务商客单价能去到60+,做的都是中高端消费群体,京东想要这样的客户,而对商家而言,多一个选择也是好的。”
某平台外卖没有做起来,京东外卖想把这个业务做起来,而神仙打架,小鬼卖水,快钱还是要赚的,“做了这么多年的服务商,第一波钱是最好赚的,能赚钱的通常也是第一波,后面政策收紧,就很难再赚,所以现在大家疯狂涌入。能不能赚钱就看这一波!”
京东外卖服务商最后补充道:“京东今年至少投15亿美金来打这波外卖大战,我们跟着弯腰捡钢镚就行。”
2
抢市场
整个外卖市场格局如何,那肯定是某平台一家独大,特别在三四线,但外卖格局并没像大家想的那样完全垄断,至少下沉市场和一二线还可以打。
比如以茂名四线城市为例,这个城市每个县级市都有自己的外卖平台,由当地人本地化垄断,靠小程序来存活,自己的骑手自己的商家,这种县域地头蛇,美团也打不进去,太本地化了,只能用县域代理商来打。
另外则是一二线城市,如果硬碰硬还是能打,某平台在一二线城市运营可以说是把蔗渣的成本钱打出了烧鹅的味道,而京东反其道行之,用做烧鹅的成本弄出了白菜豆腐的味道,一个低开高走,一个高开低走,京东就是要硬碰硬,某平台则是要闷声发财,这两者路线打法完全不同。
其次京东根本不是用外卖逻辑去打,京东打还是为了护城河,为了保证自己零售市场,为了即时零售,为了生死存亡,某平台的闪购确实把京东打疼了。
京东在电商领域本身护城河就只有时效,目前闪购3c还没做起来,价格也没有压下来,一旦3c供给被某平台闪购打出来,京东时效优势将会荡然无存,某平台闪购能够30分钟送达,京东还要隔天,因此京东做外卖,就是要守自己护城河,看似进攻实则都是防守,招招都是拼命。
从战略意图就可以看出,京东外卖不在乎能不能成,而在于把这部分京东上面白领高客单用户给留下来,用外卖和即时零售这些更高频场景来做留存,如果我们不是京东用户,我们感知并不会很深,而用户从美团过渡到京东也并不会太多,美团本地生活供给还是太强。
因此京东看似做外卖,实则是为保电商,其本身物流供给,逐渐被即时零售冲破,京东这场外卖大战会狠狠地打,会狠狠地打下去。
3
格局
京东本应出海外卷,却国内内卷,看来国内电商格局还是会有变化。
注:文/六哥JOJO,文章来源:六哥调研,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六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