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食品饮料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年消费支出约占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成。蝉魔方数据显示,抖音平台食品饮料市场GMV逐年稳定上升,2024年GMV同比增长33%。同时食品饮料行业在节日、大促、季节等场景需求变大。高端化、健康饮食、特色产地等卖点在今年实现销售增长。
本篇《2024年抖音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将对食品饮料行业展开多维度剖析,包含市场规模、品类销售、核心爆品、营销及消费者等内容,并分析行业未来趋势,挖掘市场潜力机会点。
食品饮料行业
背景介绍
食品饮料市场稳步增长,多年平均消费支出约占人均消费支出1/3
2019年至2024年,我国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始终稳定保持在28%~30%区间。在此期间,食品饮料行业的支出金额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深入探究发现自2021年开始至2023年食品饮料的价格指数上升,但食饮市场的成交额占比依然保持稳定,消费者接受市场为食品烟酒类产品标上更高的价格的。
食饮行业节点效应显著,年货节促成双高峰销售格局
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对应产品迎来确定性增长;受农历春节影响,国人有“屯年货”习俗,因此年货节成为食饮行业销售破峰期。
食品饮料
细分品类拆解
01 食品品类分析
快速增长品类以地方特色表现最佳,麻酱鸡蛋为代表产品
2024年食品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四个品类为豆干制品/蔬菜干、地方特产、糖果零食/果冻/布丁、饼干/膨化。“天津特色麻将鸡蛋”、“澳门葡记守信饼干”做为2024年销售额 TOP 商品,都包含地方特色卖点,地方特产食品在抖音平台持续走俏。
健康饮食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随着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增多,以及代糖技术的进步,无糖的风刮到了糖果零食/果冻/布丁上,“茶口乐含片”主打0添加0糖卖点,成为糖果零食/果冻/布丁类目下销售额 TOP1 产品。
米/面/杂粮、调味品、南北干货等需求稳定的刚需产品,价格变动相对较小,为食品销售中坚力量。
食品行业侧重场景化内容营销,调味品品类品牌推广力度大
零食/坚果/特产:以短视频内容为主,侧重场景化营销,如节日礼赠、家庭聚会。
粮油米面:以直播带货为主,侧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方便速食:强调味道与方便快速的烹调方式。
02 饮品品类分析
茶叶类商品价格增长空间大,日常饮料为稳定贡献品类
2024年饮品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四个品类为:调味茶、其他饮品、茉莉花茶、红茶;茶叶成为饮料品类中快速发展的品类。
从快速增长代表商品可以看出,独立便捷包装的茶叶契合消费者对于食用方式更快速便捷的需求。平均单价的集体增长也说明了高品质的茶叶也在市场上活跃,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饮品类目增速依赖健康原料、包装创新、节点需求等卖点
健康原料:茶、饮料和酒类品类中,“鲜爽”“鲜榨”“冷榨”“天然”等关键词销量额显著增长,消费者对饮品的健康属性关注度持续提升。
包装创新:礼盒装、便携装、整箱装等包装形式在今年的销售额表现也显著提升,包装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便利性,同时还在节点还增强了其礼赠属性。
节点需求:同食品类目一致,节点依然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增长驱动力,春节、年货节、中秋等节点相关关键词带来的GMV快速增长。
食品饮料
核心爆品分析
零食坚果特产占比最多,粮油米面中的玉米产品在今年表现优异
据2024年食品行业GMV前15榜单,热销产品中零食/坚果/特产类占比最多,整体客单价在10-200元之间,标题强调产品口感、产地等信息;销售方式主要为品牌自营。
十月稻田品牌以粮油米面品类下的玉米占据榜单TOP1,2024年单链接销售额破1亿。
前期通过视频内容吸引受众,后投入头部达人直播资源拔草
直播销售额、视频销售额、商品卡销售额三大渠道增速迅猛,同比增速超过400%。同时视频数与直播数也大量增加,视频类营销在产品销售初期数量快速增长,说明品牌通过视频内容吸引消费者关注,再投入直播资源拔草。在后续发展视频数和直播数虽有波动,但销售额整体保持稳定。
三种销售方式均呈现高同比增长,表明 “十月稻田” 玉米类产品在销售渠道拓展和营销推广上取得成效。直播销售在销售额上领先,视频销售和商品卡销售也贡献了可观的业绩,多种销售方式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了产品销售增长。
食品饮料行业未来趋势预测
健康化全面渗透: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从“低糖低脂”向“精准营养”升级,更多产品将采用0添加概念与健康原材料
消费场景多元化:在2024年行业展现出节日经济爆发趋势,节日礼赠、一人食、户外场景驱动细分品类增长,直播电商与兴趣电商占比持续提升
国际化与地域特色的双向破圈:随着网络发达后,地域与国家边界感变弱,消费者对于异域文化好奇心会通过食品探索。零食国际化、地域特色食品通过内容营销走向全国
白酒、茶叶类高端化:节日、礼赠场景是高端白酒和茶叶的重要消费驱动力;高端化产品不仅是消费品,更是文化符号和社交媒介
注:文/蝉魔方,文章来源:蝉魔方品牌营销观察,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蝉魔方品牌营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