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融资打爆品、用流量换规模、用亏损抢市场”,互联网时代下的速度和新锐品牌的崛起神话,让行业恍惚以为这就是做品牌应有的方式。
在追求更快增速、更高GMV的时代,齐晋堃像是个“固执”的逆行者——
他曾作为一个国货彩妆品牌最早期的创业元老,参与品牌从区域柜台推向15000个线下网点,共创出80、90后消费者至今都记忆深刻的品牌心智;在2000年国货彩妆萌芽初期,率先打出空中有广告、落地有标准、全国齐开展的营销模型。
见证品牌从年销百万到数十亿的跃迁,齐晋堃更坚定品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如今齐晋堃转身操盘拥有近20年历史的洗护品牌优妮,作为广州市优妮日化有限公司主理人,他为优妮带来的首要的改变,依然是回到品牌的底层根基,重构供应链、搭建电商矩阵、激活组织效能。
前不久「新锐品牌研学社」专访了这位穿越多次行业周期起伏的老兵,阅尽千帆后,面对行业的终极之问: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品牌,如何做一门好生意,甚至只是在行业的艰难时刻活下来,齐晋堃给出了最朴素却最真实的破局之道。
产品一定要卖到消费者手里
消费者满意才会复购
才能形成复利,才能良性发展
新锐品牌研学社:在您进入行业的二十多年里,行业最大的改变和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齐晋堃:
行业发生了很多改变:
1、消费者进入超级个体时代
今天的消费者更关注自我需求,为兴趣买单。
2、从人情向价值时代过渡
原来是喝酒签单,现在是“你的生意对我有价值我才做”。
3、从分销到动销,进入零售运营时代
原来很多渠道商都是做分销的,现在代理商、零售商都要懂得零售运营,都要有用户思维,没有零售运营思维的渠道很快会被淘汰。
4、行业集中化,进入寡头时代
再过三五年,行业会越来越集中化,个体户经营很难存活。不管是零售商还是代理商,都要公司化和团队化。
但是行业的发展底层逻辑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对消费者的研究,做化妆品始终要做年轻人的生意,产品一定要卖到消费者手里,消费者满意才会复购,才能形成复利,才能良性发展。
有人买,有人卖
你这生意就做得起来
新锐品牌研学社:如何做一门好生意,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齐晋堃:
这个行业的生意,简单来说就两句话:消费者愿意买,经销商愿意卖。有人买,有人卖,你这生意就做得起来。
消费者为什么愿意买?他买得起,买得到,买得满意。
买得起是价格问题;买得到是渠道覆盖问题;满不满意就是品质、服务等等各方面。
经销商为什么愿意卖?有利益,有保障。
有利益,利润空间足够;有保障,长期可靠。
锁定一个人群
发现一个痛点 输出一种价值
讲好一个故事 做好一场传播
新锐品牌研学社:如何做到“消费者愿意买、经销商愿意卖”,有什么方法论?
齐晋堃:
锁定一个人群,发现一个痛点,输出一种价值,讲好一个故事,做好一场传播,这是一套体系,不管做线上线下都需要这个逻辑。
锁定一个人群-往深处挖:化妆品行业永远要做年轻人的生意,持续对年轻人的需求研究。
发现一个痛点-往窄处挖:痛点要小、要精准,要聚焦。
输出一种价值-差异化:能一句话说清楚,明显的差异优势。
讲好一个故事-共鸣感:让大家能听得懂,有共鸣感。
做好一场传播-高效化:找准切入点,兼具量、质、时效,做到有效。
线上和线下
只是不同的消费平台而已
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是渠道
新锐品牌研学社:您怎么看线上、线下渠道的未来走势?
齐晋堃:
线上和线下,都是消费的平台,没必要把线上和线下分得这么清,最关键是怎么给消费者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
消费者是人,我们去研究人性。消费者在线下买和到线上买的心思不一样,他想要得到的价值和他的期待感完全不一样。
线上本质:满足"消费民主与自由"
线上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线上消费的底层逻辑是为消费者提供了民主和自由。
想买谁就买谁的,想买多少买多少,没有店员跟着,不用顾及店员脸色。
同时线上可选择空间大,且线上有很多价格超出线下渠道认知,9.9块包邮甚至1.9块包邮。当然,在拼多多消费的人群就没有期待买到一个很优质的产品,他购买的是便利和便宜。
综合来看,线上渠道通过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且随意的“沉浸式购物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内心对民主与自由消费的需求。
线下价值:实物体验感>价格敏感性
但线下为什么还有生意?
线上卖的是图,是视频;线下渠道终端门店更能鲜活地、直观地展现与宣传品牌文化,更加立体地与用户链接和沟通,能够深入影响消费者心智,为品牌鲜活力提供养分。
在线下,消费者买的是确定性和安心。
所以品牌永远要去研究年轻消费者,针对不同的渠道特点去匹配不同的营销方式和产品。
品牌永远要做年轻人的生意
年轻消费者在一代代迭代
但品牌对年轻消费者的
观察和研究不能断
新锐品牌研学社:您怎么看今天的消费者?
齐晋堃:
某个品牌十年前做的是这一波人,再过十年还做这一波人,这个品牌的生意会死。
现在做20岁消费者的生意,十年后还是做20岁消费者的生意,这个品牌的人群会越拉越宽。
品牌永远要做年轻人的生意,因为20来岁基本是购买欲望最强、购买力也强的人生阶段。
所以品牌始终要研究年轻消费者,年轻消费者在一代代迭代,但品牌对年轻消费者的观察和研究不能断,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定位。
不同的山要唱不同的歌
不同的阶段要做不同的事
100美元做不了100亿的战略目标
新锐品牌研学社:品牌成长过程中分别会遇到几个量级的瓶颈,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齐晋堃:
不同的山要唱不同的歌,不同的阶段要做不同的事:
0-5亿:拼产品锋利度
5-10亿:拼渠道渗透率
10-20亿:拼供应链管理与组织变革
50个亿+、100亿+的企业底层逻辑都一样,就是战略与资源匹配一致,很多品牌死在用爬山的装备去渡海。
10亿到50亿
一定要找一个在50亿生意规模
做过很多年的重要决策人
带着你一起走向50亿
新锐品牌研学社:10亿到50亿,最关键的是什么 ?
齐晋堃:
从10亿做到50亿,必须引进50亿段的重要决策人。这就是橡皮筋原理。
- 战略目标50亿(橡皮筋一头)
- 当前能力10亿(另一头)
- 拉伸过程必须有个支点(高段位操盘手)
一定要找一个曾经在50亿生意规模做过很多年的重要决策人,带着你一起走向50亿,会帮助你节约摸索成本和试错成本。
省掉了这个支点,要么断,要么弹回去。
60、70后抓住了行业风口和渠道风口
80、90后抓住了互联网风口
本质是不同年代下
不同生产力的应用问题
新锐品牌研学社:60、70这一代创业者跟今天的新锐品牌创业者有何不同?
齐晋堃:
表面看是两代人的年龄差异,背后本质是不同年代有不同科技,所以产生不同生产力的应用问题。
60后、70后所处的年代,是美妆行业快速发展和线下渠道崛起的时代,这一代创业者抓住了行业风口和渠道风口;
80后、90后所处的年代,正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发展并普及的时代,新一代创业者抓住了互联网风口,并且无限放大。
但我们60后、70后这一代的创业者,真正懂消费者的人应该是比较少的。
80、90后创始人有他们的勇气和魄力,他们对行业的观察,对消费者的洞察很强,但是部分新锐创业者对行业的生态链了解的还不够深入,且常常急于求成。
守护好别人对你的信任
一旦信任破坏
你想再做起来非常难
新锐品牌研学社:如果给新锐创业者一个建议,会是什么?
齐晋堃:
守护好别人对你的信任。
曾经有新锐品牌跟我说3个月要在线下铺开5000家网点。
在线上,三个月、半年打爆一个品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这并不代表你是品牌了;
在线下,3个月开出5000店,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只是割韭菜,不是做品牌。
谁都想快,但是一定要符合规律,客观规律不可逆转。
我前面提到经销商愿意卖的关键,是他们看到生意的价值。一时的生意,很多经销商不会做的,经销商最怕的是割韭菜。
最重要的是你这种想法马上把信任感打破了。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是经不起折腾的。一旦信任破坏,你想再做起来非常难。
做一个伟大的企业
比做品牌更难
新锐品牌研学社:做品牌二十多年,您认为怎样才算真正的品牌?
齐晋堃:
1、市场份额足够高,用户群体太小不足以谈品牌
以化妆品行业为例,市场份额要过5%。
2、创新引领,如果是细分领域必须成为风向标
如果市场份额不够,通过创新引领成为某领域的风向标,比如产品创新、运营创新、渠道创新、品类创新等,也可以获得用户的追随。
3、全渠道生存能力足够强,线上爆款线下死,不算品牌
单一渠道除非做得很牛,影响力特别大。但是我依然认为一定是全渠道发展才叫品牌。
所以为什么线上品牌想成为真正的品牌一定要做线下,可能线下量的贡献力不大,但线下对品牌的美誉度和品牌形象张力会提高很多。
所以做线下,战略出发点很重要。
4、为行业做贡献,做企业品牌
中国少部分头部企业,做的是树立中国民族化妆品企业价值的事情,推动全行业发展,做一个伟大的企业,比做品牌更难。
结语
齐晋堃用多年的实践反而印证了一个反直觉真理:在消费品行业,慢的能力比快的技巧更稀缺。
或许这正是喧嚣时代需要的清醒剂:当流量算法无限放大人性弱点时,真正的品牌却在笨拙地构建信任的桥梁。
那些用供应链死磕产品、用线下服务沉淀温度、用组织迭代对抗不确定性的“笨人”,正在用最古老的方式书写最持久的商业真相——
让品牌活在用户的生活里,而非VC的PPT里。
注:文/新锐观察者CC,文章来源:新锐品牌研学社(公众号ID:InnoBrand_BC),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锐品牌研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