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决小红书”,早已成了大量用户的日常。有统计指出,经过小红书种草的消费品类,用户决策周期平均缩短了一半。
能否成功种草,关键在于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而抓住用户最敏感的变化趋势,品牌会更容易找到增长的切口。
2024年已经过去,小红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消费智库沥金联合千瓜,针对小红书护肤、彩妆、食品饮料等多个品类近几个月的用户内容热词进行了洞察,提炼出了33个细分的品类机遇,帮助行业快速找到新的增长点。
不同品类的讨论热度有一定差异,较为热门的品类选取TOP50进行洞察,排名综合考量词汇的声量规模、增长率等因素后生成。
护肤品类
1. 保湿依然是护肤的核心需求,尤其是在秋冬这样的干燥季节,消费者对保湿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笔记数量和互动数据表明,保湿类产品在小红书上的讨论热度非常高,尤其是“保湿不腻”和“保湿不油”等关键词,反映了消费者对轻薄、不油腻的保湿产品的偏好。
2. 抗衰老和修复类产品的讨论热度较高,尤其是含有“胶原蛋白”和“胜肽”成分的产品。消费者对抗皱、淡纹等功效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尤其是眼部抗皱和唇部淡纹等局部抗衰老需求。这表明消费者对护肤品的功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抗衰老市场潜力巨大。
3. 局部护理需求精细化,尤其是针对眼部、嘴角、唇部等特定部位的产品。局部护理产品的讨论热度较高,反映了消费者对细节护理的关注度提升。
4. 敏感肌护理产品的讨论热度较高,尤其是针对干燥、紧绷、脱皮等问题的产品。消费者对温和、舒缓、修复类产品的需求增加,反映了敏感肌人群对护肤品的安全性和温和性的高度关注。
5. 含有天然成分和植物提取物的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天然果油”和“植萃油脂”等关键词,反映了消费者对天然、温和、环保成分的偏好。以油养肤的概念也逐渐流行,表明消费者对护肤品的成分和来源越来越重视。
6. 含有功效性成分(如胜肽、胶原蛋白)的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尤其是抗衰老和修复类产品。消费者对成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功效性成分成为产品宣传的重要卖点。
彩妆品类
7. 消费者对底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自然、服帖和透亮的效果。“素颜好皮”和“服帖透亮”等关键词的讨论热度极高,反映了消费者对打造自然裸妆效果的追求。
同时,“妆养一体”概念的流行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彩妆产品的护肤功效,希望在化妆的同时也能保养皮肤。
8. 季节性妆容热度高,“秋冬妆容”、“圣诞妆容”和“冻伤妆”等关键词显示出这一点。消费者在特定节日或季节会追求与之相符的妆容风格,反映了季节性彩妆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品牌可以抓住这些节点,推出相应的限量产品或妆容教程,吸引消费者关注。
9. 唇妆依然是彩妆焦点,尤其是“红唇妆”和“复古红色”等关键词的讨论热度极高。消费者对经典红色和红棕色系唇妆的偏好显著,反映了对复古风格和经典妆容的持续热爱。
10. 香氛彩妆受关注,尤其是“依兰香”和“桂花香味”等关键词。消费者对彩妆产品的香味越来越关注,尤其是独特、不撞香的香型。这表明香氛彩妆市场潜力巨大,品牌可以通过推出具有独特香味的彩妆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11. 防水和遮瑕需求显著,反映了消费者对持久、高遮瑕力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在夏季或需要长时间持妆的场合,防水遮瑕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12. 特殊妆容风格受欢迎,尤其是“混血风”和“冻伤妆”等关键词。消费者对独特、个性化的妆容风格越来越感兴趣,反映了对妆容多样性和创意性的追求。
13. 甲妆需求上升,由“新年甲”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消费者在特定节日或场合会对甲妆有更高的需求,反映了甲妆市场的潜力。
身体护理
14. 手部护理需求显著增长,消费者不仅关注基础保湿(如“保湿不腻”“保湿不油”),更追求功能性(如“去手纹”“精华护手”)和成分精细化(如“玫瑰护手”“护手成分”)。高互动量的“玫瑰护手”“精华护手”等词,反映了消费者对高附加值手部产品的偏好。
15. 消费者对头发护理的关注集中在修复损伤和造型需求,比如“护发丝”“营养发丝”和“卷发定型”“烫发篇”等关键词。高热度词“护发丝”和“卷发定型”表明,消费者既追求头发健康,也重视个性化造型效果。
16. 身体护理需求向天然成分和深度滋润倾斜。“植物基酸”“植物洗护”等词热度高,反映了消费者对温和、环保清洁配方的偏好;“以油润肤”“天然果油”则表明“以油养肤”概念从面部延伸至全身,追求长效保湿和肤感升级。
17. 针对干燥问题的产品需求迫切,尤其是冬季皮肤干痒、脱屑等痛点,这反映了一定的季节性。“干燥止痒”“干皮掉屑”等词互动量高,消费者急需兼具修护和长效保湿功效的产品。
18. 消费者对产品的科技背书和功效宣称敏感,如“促渗科技”和“修护科技”等高互动词,表明品牌需通过成分创新和技术升级强化产品说服力。
19. 香氛成为个护产品的差异化卖点。例如“扁桃油”“玫瑰护手”等词隐含对天然香气的偏好,消费者在清洁和护理过程中追求愉悦的嗅觉体验,尤其是植物提取物带来的自然香味。
20. 头皮护理从去屑基础需求转向温和养护,“温和育发”和“去屑配方”等词表明,消费者更关注清洁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延伸,比如防脱育发。
食品饮料
21. 健康化与功能性需求显著,比如“0糖黑巧”强调无糖配方,符合控糖、减脂人群需求,“高纤黑麦”“营养颗粒”反映消费者对饱腹感、肠道健康的关注,“有机蓝莓”“有机茶油”等词高频出现,体现对食品原料安全性和天然性的重视。
22. 水果元素主导,草莓成超级爆款,从笔记数量来看,“水果草莓”呈断崖式第一,覆盖饮品、甜品、零食等场景,因其酸甜口感和高颜值成为“流量密码”。
23. 口感体验成为消费决策关键,消费者对“酥脆”“多汁”“软糯”等口感描述敏感,直接影响购买欲。
24. 植物基与乳制品的双向热度提升,豆乳拿铁、黄豆燕麦等植物基饮品和食品受追捧,符合乳糖不耐和环保需求。
25. “新中式”需求显现,传统风味升级,比如姜汁红糖(养生)、鲜嫩不腥(水产加工)等词,很多传统食品正在通过工艺改良满足现代口味。
医药保健
26. 和涂抹式的护肤品一样,抗老抗衰也是内服保健品的核心卖点之一,如“抗黄提亮”、“除皱抗衰”“去黄亮肤”等,表明消费者对皮肤护理和延缓衰老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27. 功能性护理,如“痘痘淡化”“修护关节”“关节舒缓”,表明市场对具有特定功能的护理产品需求增加;而“灵芝人参”“果蔬纤维”“黑藜麦”等热词,反映了对健康食品和补充剂的需求增加。
服饰品类
28. “发热科技”“科技蓄热”“动态保暖”等词汇,显示出在服饰领域科技赋能的特点比较突出,新技术、新材料的概念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可能成为主流趋势。
29. 场景化需求较为明显,限于表格呈现的篇幅,实际话题热度榜单呈现了很多诸如“滑雪季”“下雪穿搭”等词汇,显示出秋冬季节不同场景下的特定需求。
30. 重视高品质材料和工艺,如“优质鸭绒”、“进口鹅绒”等,显示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31. 保暖材料多样化,从传统的羊毛、羽绒到新型材料如德绒、纳米海绵等,材料选择更加丰富。
32. 多功能复合,单一产品具备多种功能,如保暖+防滑、保暖+防水等,满足多场景需求。
33. 时尚与实用并重,热词中既有“时尚潮款”、“可爱加绒”,也有“防风抗寒”、“高效保暖”,表明消费者追求既好看又实用的产品。
沥金点评
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消费力最旺盛群体的态度。通过精准把握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品牌能找到更丰富更有效的开品角度和营销机会。
上面的数据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健康、兴趣、时尚、科技,往往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要素。恰当地结合产品特质在这些方向发力,更容易找到和圈定细分消费群体。
注:文/沥金,文章来源:沥金,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