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新版消费者法案突然来袭 大批卖家账号直接被拒死!

Bysand 2025/02/08 14:08

目前,已有亚马逊店铺因触发消费者法案而被拒死 。

据了解,许多卖家早前就已经通过消费者法案审核,结果过年期间至年后店铺却陆续被停用。有卖家表示,自己回深圳上班得第一天,账号莫名被停用了。邮件通知显示:无法验证卖家身份,这让卖家摸不着头脑。

01

2025消费者法案审核已微调

根据推测,亚马逊对消费者法案的审核标准进行了微调,此前能够通过审核的某些信息或者验证方式,眼下新的标准将不再受用。

不少卖家开始都以为是提交资料不全被拒绝,就想重新提交信息。不曾想,点击“重新激活”就跳到了“消费者法案验证”页面,点立即“重新激活”就跳到“验证失败页面”。

这意味着,消费者法案没有提交资料入口!

怎么办?一些资深卖家给出以下打开申诉入口的建议:

1、接通保障计划:在账户状况页面的右上角,接通保障计划,让团队协助反馈,请求获取提交入口。

2、开邮件 case 提交账单:通过开邮件 case 的方式,提交新的账单,并请求将其转交给卖家身份验证团队。

3、查看邮件并回复:仔细查看所有邮件,包括垃圾邮件,确认是否收到通知未通过审核、停用账户的邮件。这类邮件通常会带有 case ID,凭借此 ID 在问题日志中搜索,然后在对应的 case 里回复,提交新的账单信息。

4、直接编辑提交:直接在 “业务信息 - 公司名称” 处进行编辑,然后再次提交。

卖家们可以进行尝试,当卖家面临消费者法案被拒的情况,一定要认真查看邮件了解自己被拒的原因然后针对性更换或补充资料,确保所有资料准确无误,务必一次性审核通过。

如果出现验证成功之后店铺还未激活,可以给亚马逊专员打电话问他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如果有的话按照要求正常解决就可以了。

02

为何会触发消费者法案审核

消费者告知法案于2023年6月27日在美国生效,该法案旨在打击电商平台上的假冒商品、欺诈交易和非法销售行为,要求亚马逊、eBay等平台对“高销量第三方卖家”进行严格的身份和资质审核,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法案明确规定,在过去 24 个月中,新商品的连续 12 个月的销售总额达到 200 件以上,并且交易总额超过 5,000 美元的第三方卖家,必须向亚马逊提供相关企业信息。这些信息涵盖卖家身份验证、银行账号验证、企业地址验证、电话号码验证和税务信息验证等多个关键方面。

近年来,美国电商平台假货投诉激增,消费者因匿名卖家导致的欺诈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各州对电商卖家监管法规不统一,联邦政府通过此法案填补监管漏洞。

如果卖家未能按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或信息不准确,亚马逊可能会暂停卖家的销售权限,并扣留相关款项,直到卖家提供必要的信息并成功完成验证 。

随着2025年的到来,新一轮的消费者法案验证也再次启动,一般而言触发审核的六大雷区:

高销量触发审核阈值:一旦达到“200单+5000美元”门槛,系统自动标记为高风险账户,强制进入审核流程。

信息不完整或存疑企:业注册地址与运营地址不一致、银行账户与营业执照主体不符、电话号码无法验证等。

税务信息漏洞:W-8BEN表格填写错误、税号(如美国EIN或本地税号)未及时更新或失效。

账户关联风险:同一套资料注册多账号、IP地址或设备指纹重复使用,被系统判定为关联账户。

历史违规记录:曾因侵权、假货投诉或绩效不达标被封号,新账号触发二次审查。

未及时响应审核请求:亚马逊通常要求卖家在7-10天内提交材料,超时未处理直接封号。

亚马逊对合规得要求愈来愈高,消费者告知法案标志着电商平台从“野蛮生长”进入“强监管时代”。卖家需从粗放运营转向合规化、透明化,建立完整的资质与风控体系。账号安全即是生存底线,唯有提前布局,才能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文/Bysand,文章来源:卖家之家(公众号ID:maijiazhijia),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卖家之家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