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CES 2025灵魂三问:这是什么?能买吗?对我有什么用?

苏霍伊 2025/01/13 14:35

“这是什么?”“能买吗?”“对我有什么用?”

这是2025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上,「甲子光年」听到最多的话。

在正式开展前的一天(美国当地时间1月6日),「甲子光年」就来到了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大会现场,并在这些天几乎逛遍了所有场馆。

CES 2025展会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3680家,其中有1475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参展企业。

这些天,共有十多万观众涌入会场,对于每一个逛展的人来说,都要经历信息过载和体力透支的考验。

但这对读者来说,没有必要。

因此,「甲子光年」选择把在CES 2025上的见闻和访谈通过三个问题分享给读者:

“这是什么?”——有很多一眼无法看出用途的产品;

“能买吗?”——新需求和未很好满足的需求刺激了购买欲;

“对我有什么用?”——关注自身使用和考虑copy的人都不少。

1.这是什么?

电脑冰箱、彩电、汽车,这些历年CES上的常客,尽管在这些年智能化水平突飞猛进,但观众还是能一眼看出其用途。

不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一个台灯?一个板凳?一个机器人?

它的名字叫做Mi-Mo,由日本机器人公司Jizai研发。据官网介绍,Mi-Mo是该公司研发的首款“可定制的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customizable General-Purpose AI robot)”

“这几天,我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款机器人能做什么?’”Jizai主管工程师Yuji Oshima告诉「甲子光年」,“Mi-Mo可以与儿童互动,提醒他们完成任务,比如为上幼儿园做准备。”

Mi-Mo用六条小金属腿走动,腿上覆盖着木头,遇到人时会点头,“灯头”也会亮起。值得注意的是,它腿上的木头是实木,而不是刨花板,“我们计划先将这款产品用于家庭内部,所以将机器人与家庭内部装饰,比如桌子和灯具,结合在了一起。”Yuji Oshima说。

另外,Jizai还将把Mi-Mo用于医疗场景,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运送药品。

Mi-Mo由多个AI模型组成,能够利用视觉、音频和动作线索自行思考、行动和适应。“我们使用的模型包括ChatGPT这样的API以及开发者社区的本地模型。”Yuji Oshima告诉「甲子光年」,软件工程师将能够修改这些模型并为其开发应用程序,以扩展其功能。

至于为什么起Mi-Mo这个名字?Yuji Oshima解释,Mi-Mo是“Multiple-input”和“Multiple-output”的缩写。在机器学习领域,指的是模型接收多个输入变量或数据源,以及模型输出多个结果。

如果说Mi-Mo还能看出是个机器人,那这个黑球还真难看出是个啥。

“这是我们的未来无人机,我们也称它为‘游戏球’。”日本DIC集团的产品部门的Kotaro Mori告诉「甲子光年」。

“游戏球”的官方名称是HAGAMOSphere,是一款可以在不倾斜的情况下向任意方向移动的球形无人机。HAGAMOSphere内部有8个螺旋桨,安装在一个立方体框架上。一个专有算法通过控制8个螺旋桨的旋转来保持无人机的平衡,这使得它可以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而不倾斜。

DIC还开发了一种特别设计的几何形状球形护罩,使得这款无人机能够在地面上滚动并自主移动。这就意味着,HAGAMOSphere无人机可以根据需要在空中或地面上部署,这扩大了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这个球形护罩提供了极好的防撞保护,所以这款无人机可以用于比赛、电影制作、维修、检查、搜索和救援。”Kotaro Mori说,“不过这次CES上,我们展出的还是原型机。

有趣的是,DIC集团并不是一家无人机制造商,而是一家领先的精细化学品开发公司。因其卓越的设计,HAGAMOSphere也获得了CES 2025的创新奖。

CES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是展示未来趋势,许多产品还处于概念性设计阶段,这些产品代表着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押注,但也说明这些产品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但也有从概念走向现实的产品——飞行汽车。

去年CES,小鹏汇天展示的还是概念式的一体式飞行汽车。今年CES,他们换成了更加接近现实的“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这款产品已经完成了首飞并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虽然对于国内科技圈来说,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不是一个新产品,但是在CES 2025,这依然是一个让现场观众连连称“Wow”的产品。

这次也是“陆地航母”的海外首秀。目前,“陆地航母”已收获超过3000台超前预订订单,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交付。

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在CES期间接受了「甲子光年」的独家专访,并介绍“陆地航母”的飞行体搭载了约50kW·h的电池,飞行时间15~20分钟,飞行距离数十公里,是一款轻型的以主要满足C端消费者观光娱乐需求的六旋翼载人飞行器。

仇明全告诉「甲子光年」,和去年不同的是,他除了要解释“这是什么”之外,还有很多观众直接就问他:“我能买吗?”

2.我能买吗?

毕竟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观众看到好的产品,自然控制不住消费的欲望。

“今天现场有很多下单的,有的人问能不能在英国买到?或者能不能在美国买到?”仇明全说,“但是我们都没接单,因为我们在海外还没有销售体系。”

飞行汽车在海外售卖还需时日,但AI宠物的售卖就方便得多。

刚开展仅3个小时我们就卖出了50台,”萌友智能联合创始人、CEO何嘉斌有些意外,“这还只是预售。”

这次,萌友智能带着首款AI宠物产品Ropet来到了CES现场,售价299美元。

这个价格并不便宜,《福布斯(Forbes)》在报道Ropet时就直接把价格放在了文章标题中。

何嘉斌告诉「甲子光年」,Ropet主要是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销售,定价策略也是在跟很多跨境贸易商聊完之后才确定的。

“如果把它对标毛绒玩具,那定价就要便宜一些;如果把它对标机器人,那定价就会贵一些。”何嘉斌说,“我们根据初期用户的反馈并做了一些调研,确定产品要面向的是25岁~35岁的年轻女性,这不是一款针对儿童和老人的产品。

作为一款情感陪伴类机器人,Ropet有着毛绒玩具那样温暖、柔软、毛茸茸的质感,又有着机器人的智能——基于视觉、声音传感器和AI技术,它能识别人类动作、情绪,长期学习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甲子光年」在展位待了十多分钟,Ropet一直与不同的人互动,基本没有被放回到展位过。Ropet还跟本次CES另一个“网红AI宠物”——来自日本Yukai Engineering的Mirumi进行了“友好交流”。

Mirumi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的人或物,它有着可爱的圆眼睛,可以通过转动头部与人互动。当它突然被触碰时,会“害羞”地缩回去。

「甲子光年」了解到,Yukai Engineering计划在2025年年终通过众筹活动推出 Mirumi,毛发颜色包括粉色和灰色,预计价格约为70美元。

Ropet的定价并不算夸张,前文提到的Mi-Mo的桌面版售价为3500美元,而可以在地面上行走的全尺寸版Mi-Mo的价格则相当惊人——约为30000美元。即使是这样的价格,Mi-Mo的展台也被观众团团围住。

“我不能透露CES期间具体的下单数字,但确实有许多用户来询问购买方式。”Yuji Oshima说。

但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在现场下单,比如爱玛科技带来的电动“三蹦子”——AIMA Tank 160。

不少欧美的观众,尤其是老年人对此很感兴趣。“他们会咨询尺寸、价格等等,一般都说是想在日常买菜、搬家时使用的。”爱玛科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甲子光年」。

但还需等等,这款电动“三蹦子”在美国暂不对外售卖。不过工作人员表示,爱玛目前也在观察电动“三蹦子”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可能性。

此前,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人晒出“骑‘三蹦子’勇闯纽约时代广场”的视频,大胆一点想象,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段子将成为美国人的日常。

1月6日,CES 2025的主办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公布了对2025年技术趋势的预测,预估2025年消费类电子产品销售额将达到5370亿美元。其中硬件增长2.6%至3530亿美元,软件和服务增长4.6%至1840亿美元。

消费增长的核心是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新增或以往没有被很好满足的需求。

3.对我有什么用?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而AI让冷冰冰的机器、不会互动的玩具,产生了新的价值。

美国机器人公司Tombot推出了Jennie,这是一款AI宠物狗,可以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自闭症、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他疾病的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健康护理。

Jennie的外形和大小像一只小型的、躺着的拉布拉多幼犬。它配备了触摸传感器,可以对人类的抚摸做出反应,并根据语音命令发出AI生成的叫声和录制的“幼犬声音”。

“我们调查发现,70%的老年人更偏爱狗,30%的则偏爱猫,Jennie对触摸做出反应,喜欢被拥抱,但又不像真实小狗那样黏人。”Tombot负责人透露,他们的产品目前订单数量已超过7000份。

国内具身智能头部厂商宇树科技在CES现场展示了机器狗Go2。

我们推出了‘Lovely Pet’的功能,希望Go2能成为陪伴型宠物机器人。我们在思考更多的应用场景,让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宇树科技工作人员介绍,“同时我们加入了手势控制和互动功能,如果用户心情不好,可以和机器狗对话,它会通过AI识别情绪,然后讲个小故事来安慰用户。”

通过“Lovely Pet”功能,用户可以设置机器狗的性格,比如活跃、害羞或沉稳,就像真实的宠物狗一般。

“它们在取代真正的宠物”,《福布斯》在报道今年CES时用了这样表述。

或许是感到自己“人类伙伴”的身份被机器人觊觎了,在场馆内,一只狗率先对硅基生命发起“抗议”。

“现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怎么用?能否应用到我的产品上?”Traini创始人&CEO孙邻家(Arvin)告诉「甲子光年」。

Traini是全球首批以宠物为中心的创新生成式AI初创公司之一,他们开发了一款AI狗语翻译器,能够帮助饲主与爱犬进行跨物种的沟通。Traini开发的知识型AI聊天机器人PetGPT还能够在几秒钟内提供与宠物相关的知识搜索和解决方案设计。

孙邻家介绍,在CES上已有手机厂商直接问他们能否把这款狗语翻译器与手机相结合。

在今年的CES上,「甲子光年」还看到了一款酷似去年CES上的明星产品Rabbit R1的新产品——“Ling!”。

“Ling!”是一款专为3至12岁儿童设计的随身AI学伴,集学习、陪伴和成长追踪于一体的AI硬件产品,是由一家专注于空间智能的初创公司灵宇宙推出。

与传统的桌面场景教育硬件不同,Ling以“AI学伴”为核心,内置的“AI学伴团”有真人学科名师、智者先贤、以及孩子们喜欢的虚拟IP形象等,每个角色会针对不同场景为孩子提供个性化陪伴和指导。

例如,AI“达尔文”可以陪伴孩子在户外探索,不仅能讲解生物学知识,识别8000多种动物、2万多种植物以及数千种花卉和果树资源,更重要的是结合思维链的层层提问,它引导孩子放慢脚步,仔细观察。

而在出行场景,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一次,有着“铁娘子”之称的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身着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亮相CES,提出了关于AI发展的新思路——空间语言智能体ASL(Agent of Space&Language)

“李飞飞在2024年TED大会上的演讲标题《通过空间智能,人工智能将理解现实世界》让我印象深刻,”吴会肖说,“这种思维推动了我们开发ASL,它基于空间智能,整合了来自摄像头、激光雷达和雷达的3D数据。更重要的是,ASL将人类语言,如语音和文本,作为额外的输入和输出,以实现人机之间的无缝互动。”

在ASL的全新阶段,车辆可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能真正独立根据目的地特点、乘客的需求和偏好,以及沿途的交通和环境信息,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体验,让智能汽车成为一辆真正的AI智能体。

CES现场中也不乏创业者,对于他们来说,CES更像是一场“取经”之旅。

不论是学习先进产品的技术、设计和互动方式,还是观察其商业模式的落地与用户反馈,创业者都能在CES中获取灵感与思路,甚至不乏“copy(复制)”的可能。

这种“copy”一方面是“从CES到华强北”,另一方面则是“发现一个新的赛道,然后再创新、优化和执行”,而且中国企业的很多创新也开始反向输出到欧美。

一位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计算机专业博士从洛杉矶驱车四小时到拉斯维加斯CES现场,就是希望可以“挖掘”到创业的好灵感。

“我主要关注AI与硬件的结合,尤其是嵌入式AI。印象最深的产品莫过于Withings的智能镜,说实话,我们的创业构想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处。”

CES 2025徐徐落下帷幕,「甲子光年」感受到,从飞行汽车到机器人,从“游戏球”无人机到“毛茸茸”的AI宠物,每一款新品都通过技术在不同场景创造着全新可能。

无论是惊呼“前沿突破太快”,还是冷静质疑“噱头大于实用”,归结到最后,依旧是那三句朴素却真实的问题:“这是什么?”“能买吗?”“对我有什么用?”

而在席卷而来的AI浪潮中,电子消费产业的从业者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真正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酷炫的概念,而是最能解决现实痛点、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改变的产品。

技术狂欢过后,落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让技术展品走出CES,走进城市与家庭?如何在真正的使用场景中,经受住成本、监管、安全和用户体验等多重考验?

或许,下一次再见,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扎根,开启了又一轮科技与人类社会交融的历程。

注:文/苏霍伊,文章来源:甲子光年(公众号ID:jazzyear),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甲子光年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