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这3个地方能不能成为出海老板的避风港?

张子怡 2024/11/28 15:59

从墨西哥、欧洲到东南亚,焦虑的氛围正在酝酿。所有人都在不安中等待。

硬氪了解到,有外贸老板过去数年没去过海外,今年反复飞到东南亚和欧洲勘察当地市场和建厂条件;也有外贸老板收到大客户要求转移工厂的通知,在搬迁选址在越南、泰国还是印尼之间来回纠结。

对于已经将工厂搬迁到墨西哥的企业而言,在墨西哥投资建厂的成本尚未收回,当地的基础设施甚至存在重重问题,产能与效率下降的同时,有些企业发现供应链迁移绕了一大圈,最后节省的也只是运输成本。倘若再对墨西哥加征关税,留下的必要性与离开后的损失都是新问题。

供应链的迁移势在必行,外贸企业、出海企业都不约而同的感到焦灼,并迫切的寻找新机会与新市场。

美国确实是出海最好的市场,然而,在紧张的国际局势面前,多重备案与选择是必须。

硬氪访谈了三位主做欧洲市场、在墨西哥建厂和关注中东市场的出海人士,他们熟知当地市场与实际情况,踩过坑的同时也了解如何避坑。他们同硬氪聊了聊新兴市场的可能性。

01

杨耀忠,亚马逊卖家,主做欧洲市场,计划在保加利亚开厂:

我今年接待了很多波朋友,一起去欧洲那边走访、考察,看实际建厂的情况。其实欧洲可选择的国家不多,个人觉得保加利亚和罗尼亚比较有优势,它们有港口。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来考虑,中欧国家会比较方便,辐射乌克兰、东欧和西欧市场。保加利亚跟中国的关系更好,所以现在不少中国企业会选择保加利亚。

说实话,中国企业出海经验是不足的,欧洲的法律法规很复杂,不同国家的法律都不一样,有可能中资企业在欧洲落地一个项目,最后时刻会运转不起来。因为不是说你设备进来、厂房租下来,通电了就能开厂、投产,你还要做很多的认证,找专业的法律团队处理事情。欧洲的法律又分得很细,律师不会负责所有的事务,专人专项,请个专业的律师团队非常重要。

我之前在德国租仓库,我以为很简单,我搭个货架就结束。实际上不是这样,你搭货架必须经过安检和认证,要有人先来看场地,画图纸、负责合规的公司给你出认证报告,每个货架都要挂报告,不然将来会被罚款,而且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罗马尼亚的话,它有一个政策要求你在罗马尼亚境内运输的货,每张发票都要上传到税务局,如果你没有这个步骤,一旦它查到,什么问题都来。

所以,中国企业到欧洲真的要把每个地方的税务知识吃透,落地建厂要了解清楚做什么认证。而且欧洲工作节奏跟中国也不一样,它讲究专人专岗,你跟他谈好是什么岗位他之后就负责什么岗位,如果你中途要变,必须跟他商量好,在欧洲的管理成本、管理效率跟国内是完全不同的。

我做得主要是对C端消费者。比如说你加10%的关税,我的子原本卖20美金,你加税后我涨价呗,我提高我产品的附加值,或者通过设计让鞋子变成30美金的款式,就可以了,你只要是自己做品牌,关税无论加多少,你的产品卖多少钱完全取决于你的定价,只要你的定价有消费者接受,就说明是成功的。

加关税最直接的影响是做外贸生意的老板。我很多做外贸的朋友,都说焦虑的睡不着觉,每次回国大家叫我过去喝茶,说焦虑的不行。今年业务至少都下降了3成,关税再加上来,很多企业还有贷款,都在考虑还能不能活下来。

我有个朋友做家具配件,今年生意好的不得了。他的美国客户希望他出来,给了他很多新款做开发生产,去年他花了1亿买了个厂房,客户问他想不想出来,他说我想,但是我还得考虑。其实你跟海外客户合作年份长,你的产品质量不错,不到万不得已,客户不会放弃你。而且就算出来,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到欧洲,有的关税低,有的没有关税,都要研究清楚。

我建议中国企业来欧洲先不要投产,先在当地成立贸易公司,设立销售团队。以前我们的模式是贸易公司都在国内,老外飞过来下单。现在可以尝试把外贸部门移到老外家门口啊,你在当地有仓库,货直接发过来,跳开中间贸易商,你也能更了解当地的市场,他们需要什么对不对。这样走出来的成本是最低的,风险是最小的。你只要租个办公室,然后生意业务做起来,等到欧洲有一定业务量的时候,再考虑把工厂搬过来投产,实现欧洲直销。

制造业投工厂,上亿的资金投入进去,没有深思熟虑的考虑谁会拍脑袋决定呢。

我发现国内的老板真正对国外了解还不多,大家都是在抖音上看视频,加上今年生意确实少。事实上,你收到的信息正确程度才能决定你做决定的正确程度。你肯定还是要到国外去看看,才能判断。

02

墨西哥瑞可达,Randol,多渠道发展,努力生存:

有的美国客户也在考虑把产品转给日本、韩国在墨西哥的工厂生产,但日韩的成本很高,又经过过去20多年和中国的竞争、供应链的转移,同样的价格下,他们的利润更低,你让他们在墨西哥投一个类似的厂,很多日韩企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还不算有没有利润。

现在墨西哥的中资企业也都在讨论策略。大家确实面临命运多舛,不知道将来会走向何处的问题。所以现在要开始想多路径、多通道的方案,要让我们的团队如何生存下来。

不进行新的业务布局,没有新策略的话,墨西哥工厂被动的等在那里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坚定出海的意志,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保留墨西哥工厂的一定规模,不增加新的投资,这也是一种选择。当然,也会考虑其他市场需求的把握和投入。

墨西哥人口过亿,是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去年年底他和中国的人均GDP基本拉平,他的消费力也很强,之后我们打算开拓墨西哥及南美重点国家的市场。总体来讲,这边的本土制造业水平还是很弱,但凡想买个精密点的产品,本地供应链配套是很难的,比如电镀类的产品,我们找了墨西哥很多家电镀厂,没有一家能完全满足我们产品的质量要求和价格诉求,这在中国找一家电镀工厂很容易就能做了。

反正现在大家每天都在讨论各种应对策略,肯定要生存下来。

集团前段时间调整了新的组织架构,成立北美地区部和南美地区部。北美地区部负责美国及加拿大的市场需求,南美地区部就包括墨西哥及以南的拉美的这些国家。之后我们打算增加南美市场的开拓,第一,依托我们在墨西哥的工厂,除了满足原有的北美客户订单,我们会生产制造南美诸个国家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实现订单交付;第二是代理中国的机电设备、电动工具之类的产品。

我前阵子在跟朋友探讨,我们发现欧美市场是不缺乏产品的,市场充分竞争、能买到任何他们需要的东西,缺产品的往往是欠发达国家、欠发达地区的中产阶级群体,有些东西他们在本国不一定买得到,只能从国外进口或者高价购买,那么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机会,打开南美市场。

南美有6.7亿人口,中国的很多机电设备类厂家过去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展会的形式去做南美市场,实际上效果不太好,没有布局海外销售网络。

南美国家很多,目前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相对稳定,经济水平也并不差,只是单个国家人口体量对比美国要小;未来我们在这些国家基本走轻资产的模式,不做生产制造。要是搞制造的话,有厂房、有设备,出点问题损失就大了。等这段时间公司的业务策略规划好后,明年我们开始发展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家的业务,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布局南美。

03

严林辉,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中国区代表,复星创富风险合伙人,关注阿联酋、沙特市场:

最近我跟深圳家具协会的朋友聊过,加税对家具企业影响还是很大,他们很多公司都在墨西哥设厂(比如敏华控股和顾家家居等)。现在他们担心加税,厂家都在加速卖产品到美国,其实美国的商家也在囤货,因为一旦加税,美国商家的成本也增加了。其实这些企业出海之前测算过在墨西哥的工厂投资后能省多少钱,墨西哥效率特别低,最后加加减减就是省个物流费用。

原来家具企业认为中东是不适合建厂的,现在他们也会找我来问问,说到明年1月打算带几个考察团去中东那边考察下,参加当地的展会,挖掘下中东的市场。因为有些家具企业卖的是高端家具,美国市场受影响后,东南亚的人均GDP决定市场的消费力比较弱,而中东市场的消费能力很强,所以可以支撑起中国的中高端家具产品的消费。

我知道的一家材料企业,他们总助到阿联酋和迪拜呆了二十多天,现在还在当地调研。还有家钢材企业,董事长之前去过一趟阿联酋,没啥反应,特朗普当选之后,开始特别着急去那边落地的事情。

毕竟墨西哥、东南亚现在都有加关税的不确定性,中东至少会成为备份市场。

中东和中国关系现阶段是很和睦的。第一,中国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相当于是不少石油国家的金主爸爸,他们不可能得罪中国;第二,他们也需要中国制造把自己武装起来,以及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其实本地供应链做不出来,在产品上有长期的需要;第三,中东现在处于搞基建的结算,美国、欧洲包括土耳其的团队成本很高,他们需要中国企业给他们做基建,毕竟我们能做FEPC(投融资模式下的工程总承包),能垫资、价格便宜,交付也好。

中东国家对落地到当地的企业也有自己的偏好,阿联酋会更欢迎储能、新能源这类的企业到那里建厂,还有现代农业。如果他们很看好这些企业,不仅会给补贴支持,也会有订单、低息的贷款、而且可以投资这类企业,对企业帮助很大。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不太适合落地到中东,高科技、自动化高的产业更适合。

但是,中东国家的工作效率跟中国是很不同的。他们喜欢邮件沟通,很容易延迟回复或者miss掉一些信息。而且也讲究人情关系,如果关系好,很多事情会很方便,并且核心的资源掌握在国企手中,要是不熟,他们也会天天开会,很多时候办事需要找到里面的一些窍门,你得理解这个组织的领导在想什么,执行者又在想什么。

注:文/张子怡,文章来源:硬氪,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硬氪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