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打开自行车的欧洲心脏

林雪萍 2024/11/08 15:27

欧洲的电动自行车长成什么样?它完美地展现了一个旧秩序宫殿的裂缝。

完美的宫殿

在欧洲,电助力自行车eBike正在风靡。跟国内熟悉的电动自行车有所不同,欧洲eBike的电机不能超过250瓦。骑行主要还是靠人力踩踏,而电机只是一种辅助动力系统。它可以在爬坡或者起步阶段让骑行更加轻松。

相对有点狭小的中国市场,欧洲是全球最大的eBike市场,有着近1000万辆的规模。这里既有传统的自行车巨头荷兰Accell和中国台湾地区美利达,也有日本松下和雅马哈。还有来自北美最大的电助力自行车品牌Rad Power。而初创品牌也很多,如融资明星的荷兰VanMoof,比利时的Cowboy也获得了法拉利汽车集团的投资

在这些拥挤不堪的品牌商背后,供应链的等级也井然有序。博世电机系统是电驱动单元的标准配置,垄断了整个市场。而日本的松下和雅马哈发动机则在做整车的同时,也提供了表现不俗的电助力单元。同样采用整车加电机的一体化企业,还有来自台湾地区的达方电子。

而机械单元,则是老牌企业的天下。日本禧玛诺变速箱几乎垄断了80%的市场,美国SRAM速联则吃掉了其他大部分份额。二者几乎统治了自行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同样美国盖茨公司的碳纤维皮带,也在提供着一种平滑的传动。

老牌或者新锐的欧洲自行车制造商,围绕这些关键零部件在材料、造型进行了充分地设计。等级森严的气息传了过来。这里的自行车,就像瑞士手表一样,坚不可摧。

然而中国的eBike设计时代的到来,瓦解了一个完美的宫殿神话。

重新定义欧洲心脏

中国台湾的达方电子本来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键盘制造商,2015年也推出了电助力自行车。这些来自软件界的人,似乎将电助力自行车开发成一种软件定义的自行车。而在台湾地区,自行车的供应链非常成熟。台湾地区的两大自行车厂家美利达和捷安特所在的彰化市和台中市,相距不过20公里,自然形成了丰富的自行车产业集群。达方电子只需要将这些零部件资源整合起来,就可以向电助力自行车进军了。

非凡的供应链,如果能跟前瞻性设计理念融合,就会形成巨大的能量。一家创立于2021年的初创电助力自行车公司深圳十方,正在对电助力自行车进行全新的定义。它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广阔的欧洲市场,而率先进军哪个国家则有地理上的考量,荷兰被看成必胜之地。虽然这里也有众多品牌,但荷兰是平原地形,对动力系统有着不同的要求。地势平缓没有坡度,意味着变速箱就可以省掉。这就绕开了禧玛诺变速箱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制性秩序框架。

现在第二道门槛就是“欧洲心脏”—德国博世的电动单元。欧洲电助力自行车都是围绕动力系统而设计。博世采用先进的力距传感器,做成集成式的电机模块。这种设计下,一般采用中置电机放在自行车车架中间。它的位置比较固定,从而可以实现匹配百搭车型。自行车制造商只需要将禧玛诺或者速联加载上去,一辆电助力自行车就完成了。

欧洲eBike行业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因为它被供应链的骨骼所绑定。博世、禧玛诺的骨架,决定了自行车制造商的骨架。这是一种技术垄断,也锁死了欧洲设计师的想法。每一种设计理念,都只能围绕着这种动力骨架而来。

在中置电机这种“欧洲心脏”的模式下,eBike的所有改造都是影响甚微的。材料创新的意义并不大。如果将铝车身改成碳纤维车身,那只能减少20%左右。但由于增加了电机系统,车身至少重量增加4公斤以上。这种情况下,材料改变对车身的影响,就几乎可以忽略掉。更何况,铝车架本身也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更适合eBike。

然而中国供应链技术的提升,给了这些年轻的eBike带来了攻破城墙的全新红衣大炮。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中国在电控、电驱和电池这三电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带来了更上游的力距传感器的突破。动力系统的根基让人眼前一亮,新的宫殿架构开始就此展开。

十方抛弃了“欧洲心脏模式”,放弃中置电机技术,直接单速传动。轮毂电机放在后轮,而力距传感器则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这种分布式的动力系统,打破了传统欧洲自行车的样式。靠着供应链的丰足和“概念再设计”,十方成功地将23公斤的eBike降低到15公斤。

这种全新设计和轻量化的理念,得到了荷兰消费者的青睐。在成功打入荷兰境内之后,它自然地开始丰富品类,开始面向德国这样多坡和围绕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欧洲地区。此时变速箱又变成必需品,禧玛诺的高山再次浮起。然而由于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新锐品牌的设计师正在试图寻找新的突破。

机械的神话

凭借高超的动力组件技术,日本禧玛诺变速箱基本席卷了高档自行车。禧玛诺是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常青山脉,也是无法绕过的高度。禧玛诺首先在零部件上进行了精心地设计。它拥有的自有铸铁工厂是这个神话的一部分,这使得它的机械锻件的韧性无可匹敌。而它大量使用模块化技术,变速器与刹车的集成技术,都变现出流畅的动力特性。对于很多制造商而言,只需拿过来就用。禧玛诺还具有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力,它甚至比自行车厂家更懂得骑行车的需求。它甚至会主动在很多城市举办自行车比赛,这让“Intel-inside”的嵌入效应非常明显,很多购买者会主动点名要禧玛诺的变速箱。

2023年禧玛诺收入为240亿人民币,净利润30亿人民币。然而,在快速普及的电动助力自行车领域,禧玛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助力自行车,正在侵蚀一些日常通勤、上下学和购物时的市场。电机可以减少蹬踏力气,自然广受骑行者的欢迎。日本只占禧玛诺销售额的2%,它必须盯住海外市场的收入。而欧洲是禧玛诺的主力市场,占据40%以上。这个市场决不能丢。

然而在核心的电机、电驱这些电动单元领域,德国博世一马当先。日本松下和雅马哈发动机也是硬骨头。这些 “电动化先锋”在电助力自行车的快速发展,会不会使得禧玛诺的光彩,像冬日下午的阳光一样急速褪去?

禧玛诺要想进入电机单元,并无太大的胜算。因此它决定在变速箱的机械王国里,嫁接新的技术。禧玛诺正在准备推出新变速系统,搭载AI芯片的轮毂零部件、变速器和11速齿轮所组成。这样轮毂零件的AI芯片,成为自主操控自行车的“大脑”。它可以根据自行车的速度和倾斜度而自动实现换挡。在骑自行车时,踩踏板的节奏和变速的时机等,都会因骑行者不同而存在个人差异。AI会自动记忆骑行者的操作模式,进而被驯化成个人习惯的方式实现自动换挡。

这意味着禧玛诺正在用“智能化”对抗“电动化”。在日本堺市的主力工厂,也不得不降低开工率。然而禧玛诺正在将这样的减产空挡,看成是企业更换骨骼的机会。下一代AI加持的变速器,正在准备量产。

全面的较量

然而能打破城门的不仅仅只是红衣大炮。新锐品牌的营销理念也在快速进步,新一代企业家对于社交媒体和意见领袖KOL的应用已经炉火纯青。这些企业对于用户的洞察,是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而感知的。

对于网上广泛的信息泛滥,来自中国的年轻制造商们耐心地使用数字化和AI工具进行重新的分流,指向了对电助力自行车的审美情绪。而很多老牌企业则表现出对市场的不敏感性。日本巨型企业就有部分呈现“老化症”的特点。松下的自行车设计明显感觉到本土化意味很重,如妈妈车、亲子车这类日本审美车。这对于丰富的欧洲需求,在总部研发设计是不可想象的。

数字化渠道管理也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在国内卷过来卷过去的制造商,已经通过IT手段对渠道进行了高度细化的切片分析。而在APP程序使用感受上,中国挑剔的消费者已经为APP应用的使用界面打造的如丝顺滑。电动化、数字化、互联网化、社交化,几股不同的力量来源被聚合在一起,锻造了中国制造的一种新面貌。

中国在机械传动件上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变速器之外,双悬架自行车的前叉和制动器往往是德国Magura,而避震则来自FOX。在这些传统部件领域,中国供应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新旧结合地带,新锐品牌商还是撕开了一个口子。

代表荷兰新锐的Vanmoo已经破产,而美国Rad Power也在2024年退出欧洲市场而专注北美。退潮时间到了,代表旧秩序的一波浪率先扔在沙滩上。

而更多的品牌则在加速涌入,活力城市深圳似乎已经开始将eBike看成一种电子消费品。以充电器起家的安克创新也加入进来。甚至服装公司赛维时代也开始入局。而国内电动自行车头部厂商,包括雅迪、爱玛、九号等,也都相继杀入。而大疆无人机也推出了高端电机与博世去竞争。整个产业活力齐刷刷地被唤醒,eBike正在成为中国出海的新品类明星。

中国制造突破零部件技术之后,设计师就可以自由地跳跃到新的设计空间。电机的集成技术一旦被拆解成技术子模块,相互组合就会形成新的优化空间。无论是速比,还是齿轮比,或者是人踩踏板部分与后轮的轮毂助力的衔接配合,一切都围绕电助力的新特征而展开。欧日自行车还是活在“机械电动化”时代,就像汽车领域的“油改电”,这是一种旧建筑的修补。而中国新派自行车的设计思路则走向“原生电动化”的,这是一种新宫殿的再构建。

上游供应链一旦可以拆解,整个设计能力就已经加强。它反过来会带来供应链的突破,使得更多供应商参与革新。如电动变速器的珠海蓝图、电机的苏州八方和上海安乃达,都形成了很好的突破。而eBike产品研发师的设计理念,就可以焕然一新。

然而在中国,也有许多体力不支的eBike公司开始退场。拥有相同供应链气质的中国eBike品牌,在全球行走的旅程,则需要重新回到了企业家的长期主义。拥有对全球文化有着深刻洞察力的企业,才能最终胜出。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注:文/林雪萍,文章来源:知识自动化,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知识自动化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