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或许你已经踏上了国庆长假的旅途。假如你在国外,当你戴上AI耳机,它不仅能帮你翻译菜单,还能教你实时用外语问路……你会为这样一款耳机买单么?
从战时的潜艇反声呐、收音机,到风靡一时的民用消费品:Walkman、CD 播放器、 MP3、iPod、Siri、智能音箱,再到今天的AI手机、AI耳机……声学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消费电子产品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如今,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正成为人机界面交互的新前沿,在聆听和对话之间,重塑我们和世界的互动方式。
不久前,丰叔邀请声智科技创始人陈孝良博士聊了聊。陈孝良博士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是声学领域的研究员,于 2016 年创办了声智科技。声智科技一直在声学+ AI 交叉领域探索,在智能音箱红极一时的年代,大部分我们熟知的智能音箱品牌都搭载了声智的远场声学交互技术。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智能音箱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智能”。AI 大模型的出现,终于解决了智能音箱“不智能”的问题,声音交互不再是鸡肋。
陈孝良一直坚信 AI 的效果验证和最终大规模落地,肯定是在消费领域。2024年,声智科技推出了自己的AI耳机。让用户最先感知到AI功力的,是耳机内置的实时翻译和转写功能。所以,开头我们提到的场景,已经在变成现实。
iPhone 16(苹果首款AI手机)发布后,陈孝良博士和丰叔就声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AI 硬件创业的现状和未来,展开了深入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包括:
潜艇声纳和鱼雷等军事相关技术,为什么必须用声音信号?
为什么我们唱歌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录音机里播出的不一样?
最初服务于国防和军工领域的声学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转向消费电子产品的?
以语音消息为起点的微信是如何崛起,并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即时通讯服务应用软件?
Siri 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熬了接近14年,一直不温不火,为什么却成为苹果首款AI手机发布会的核心看点?
你家里是不是也有一个落了灰的智能音箱,智能音箱为什么“不智能”?这背后有哪些技术挑战和用户体验难题?
GPT-4o 可以为语音识别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和可能性?
穿戴式耳机走过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AirPods耳机 vs. 骨传导耳机 vs. 耳夹式耳机
AI 将如何赋能耳机?
在中国,助听器的渗透率很低,这个局面会改变吗?助听器如何赢得新一代老年人用户吗?
注:文/陈孝良、李丰,文章来源:峰瑞资本(公众号ID:freesvc),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峰瑞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