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上海杭州出差时,和许多同行聊到一个观察。我说:
刚过去的6-7月里,许多企业面向私域的预算投入增速非常快。
“见实”团队是怎么感知这件事情的呢?一是许多原来消失的服务商市场预算开始回来了。这些费用早在2022年起第一时间就被“降本”掉。到今年6月,费用慢慢地、以很小的幅度重新出现。二是见实的常读用户数,前来咨询的企业数量,明显且快速提升。
我们一直有种“迷之乐观”,认为今年市场确实会值得乐观,是因为很多调研和感知在支撑着这个判断。不说6月、7月,就说年初好了:
2024年1月份,见实的常读用户数增长是过去两年(2022年-2023年)的总和还多。
用户增速没怎么大幅变化,常读增速却一个月超过了过去两年。只能说是从业者不论新旧,都在快速深入了解最新趋势。
再往前看几个月,也是如此。
去年底见实年度行业大调研,60%多企业在问卷中明确提到私域带来的增量、收入、贡献更高了。虽然市场压力大,但私域并没有让我们失望,私域带来的数据、贡献被很多企业明确感知到。
如果企业的某个渠道收入在增加,对应它的预算就会增加。这是简单的道理。例如:
一,55%以上企业明确表示要加大工具投入,算上继续维持原有预算的,累计超过9成。剩下才是表示压缩。
AI工具付费率,也是9成以上。这么高付费率很了不起,过去品牌对私域系统费用的纠结,对争取免费席位和时长的拉扯特别多。但在提效工具层面,几乎成了直接付费,只要好用和有效。整个市场今年在工具上的投入一直在正向增加。
二是,70%以上企业都明确提到2024年要增加全域投入。
什么是全域?“全域”这个名词不是被谁创造出来,不是被平台创造,不是被我们创造的,它和“私域”一样,是由企业自发产生。
2022年都出不了门的时候,我们和一些腾讯团队一起,系列约访标杆案例,一个个问:你们在思考什么?后续要做什么?在最难过的那段时间,绝大部分标杆案例都主动、频繁地提及“全域”。
就像曾经淘系卖家自发创造的“私域”一样,哪怕有些声音嘲笑,但没有影响这个玩法成为以千万计的企业用来增长的主流。
今天再看他们定义这个词,要么把平台的用户沉淀在某一个地方运营;要么在每个地方单独做,像私域一样长期直连并进行用户运营。
当我们在年度大调研中又问,“你们会将用户集中在哪些平台当中?”不出意外,前三肯定是腾讯、抖音和小红书。
2022年的年度行业调研当中,虽然还是它们前三,但腾讯遥遥领先。第二和第三之间距离非常远,互相都比较远。
到了2023年,第二和第三位次没变,但增速很快。他们之间也变得背靠背,就是小红书和抖音之间的差别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步——能带来增量的平台对于企业来讲,预算倾斜当然很直接。
你看,市场在心理层面早就建立了对增长的预期、对重新增加投放的预期。也明确知道投入要增加在哪里。
只是惯性原因,市场2024年上半年才会继续保守。
等到上半年明确了“本”已经降无可降,“效”(私域带来的收入)则增加明显时,新的市场投入才重新回来。
所以在6-7两个月中开始明确感知。
同步变化的还有用户价值,即用户给企业、给品牌带来的价值。
在与鲸灵CEO鬼谷的沟通中——前不久鲸灵在杭州有一个私域分销的会议,其实这篇文章就是根据我在大会上的演讲做的梳理——他提到了一组数据:商家在私域每1块钱的投入相当于公域的10~20元钱。
当用户进入私域,价值跃升就会发生,再进入会员当中,又比只是加入私域池的数据还会提升一个大的比例。也就是私域会员的复购率、客单价、转介绍率又会继续上升。再进入全域则继续变化。有个标杆案例显示全域中,用户价值还是私域的6倍。
见实很快发布《私域用户价值提升》的主题白皮书,估计名字会调整,其中内容就是关注不同的私域运营阶段,用户价值是怎么调整的。在白皮书里,我们将用户价值的变化,描述为:
公域 < 私域 < 私域会员 < 会员社群 < 全域
价值的变化,相当于释放我们一个信息:现在,私域成为明确的增量来源,也在成为明确的利润来源。
在很多企业的收入构成中,公域是绝大部分企业销量主要的盘子,但不是利润来源,这个角色变成了私域、全域运营来扮演。
为什么70%的企业愿意投入在全域运营当中?因为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和品牌不断变化和提升过程中,整个用户价值开始成倍提升,不断指引着企业的钱要流向哪里去。
如果私域已经成为稳定的增量来源和利润来源,这时候又有什么变化发生?过去调研时,我们接着这个语境问参与调研的品牌:你们期待什么调整?
我们以为会是“给私域加点资源”。但不是。
排在第一位是“老板对私域的认识要提升”。这不仅是员工的期望,也是很多公司高层自己在发生的变化。
过去一年老板对私域越来越重视,私域部门重要度也在提升。以前私域更多是二级部门,爷爷不疼、姥姥不爱,逐渐提成一级部门、战略部门,对应匹配的是预算、投入、人力的增加。
这就要提到另一份调研,我们和前程无忧一起,连续几年都在坚持的《私域人才需求和薪酬报告》。
过去几年,坦率说,“降本增效”背景下,许多岗位的增量没有了。
但私域岗位完全不一样,私域是极其罕见、仍在持续增长的岗位之一。每个月需要的员工数,都比上个月有所增加。
后来我们才发现,见实和前程无忧的这些报告,还在用户运营师这个被国家认定的新岗位上起到了微末功劳,被作为辅助资料提交,这件事情真是让人骄傲自豪。
那,私域岗位增加在哪些地方?
第一,更多公司扩招私域岗位;
第二,原来或认为不太适合做私域的行业、公司,开始做私域。2022年调研显示开展私域运营的行业有54个,到了2023年增长到了60个,还在继续增加。
第三,更多下沉市场的企业,开始招募私域岗。
第四,很多公司也开始外猎和增加、储备私域高阶岗位。
老板对一件事情更重视,体现在钱上,也体现在人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话术调整,以前说私域是老板工程,今年这句话突然变了,变成“CEO的长期工程”,多了“长期”两个字,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私域成了公司的增长和利润来源,包括全域也是要在私域的基础上才能做,这就需要公司内部的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太多事情要做。
我对企业微信发起的几个实干家峰会中,一个案例印象深刻:雷士照明现在把客户拉入私域里,包括销售、设计、物料、施工、售后、门店和渠道等等想得到的环节全部在社群里完成,从以前卖灯泡很便宜,变成售卖灯光的整体解决方案,私域客单价提升了2000倍,商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市场不止这些。
今年初见实还用(拼命投流拼命爽:疯狂引流私域的茶叶到底怎么挣钱?),及(全是内幕:茶叶私域是你想不到的难!)几篇文章记录了一个产业的变化:
产业带开始通过广告直接触达用户、直联用户。用户看到广告后,加企业微信、加微信,进入私域池当中来。
如果是直连用户,不就是私域做的事吗?
如果品牌直联用户就可以带来这么大的市场,产业链直联用户是不是也可以呢?网红、主播、KOC、团长、企业家不是都可以呢?
最近我们看到的商业模式都因此而发生,包含了最近很火的企业家IP浪潮,其实,很多大团长、大网红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小IP,无数的好友跟着自己采买东西,这是私域分销。一个变化背后几个小浪潮。
昨天在鬼谷总的办公室聊,他提到了“质价比”。是的!在同样质量下,价格更低的商品会更受欢迎。对应到工厂直连用户这件事上,去掉中间环节,更容易打下价格。
随着新模式诞生,每一个玩法都会预留时间窗口不小的红利期,有性价比的产品,在私域更能破圈爆发。
这些涉及到模式的变化,当然只能老板长期、重点关注。所以说私域变成了CEO长期工程。
当老板更重视,很多经营模式也跟着发生调整,私域开始从精细化的运营变成精细化的经营。老板开始带领公司内部、经销商、服务商、产业链都进来,经营模式自然变化。
这个变化其实也不是见实说的,是泡泡玛特的高管提出来的。
岗位数增加、高管更重视、模式变化,钱在倾斜流向,结合这些看私域,都会不一样。
接下来的变化是平台。从4月份开始到现在,让人措手不及。我们明显看到几类:
第一个,像天猫、拼多多、抖音,对于以这些平台为主的禁止第三方外呼,禁止数字人直播带货,等类似禁令不断发出,业界非常习惯和应用最广的引流策略,突然枯竭了,怎么办?(天猫新规禁止商家引流微信私域)
第二个,微信生态领头开始清理灰产工具。还有天猫旗下的淘宝和钉钉联手做私域。支付宝也开始酝酿。(字少事大!企业微信公告严厉打击“外挂”行为)
这些底层可能是个保法的要求,也可能因为平台希望拢住自己的用户,如搭建属于自己的全域平台。
早前几年各大平台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私域,拱手让微信成为了私域运营底座。现在全域带来了这么高的用户价值,甚至如前面提到“6倍于私域”,还要让吗?
接下来,成为全域运营底座,是平台之间的新竞争。
公域会不断扶持更多品牌进入私域当中,而私域在稳固好自己的基本盘后,会把用户推送到全域,更多平台在全域的高地等着释放更多红利、释放更多政策、新资源支持,也期望扶持出更多好案例。
当这些变化发生时,接下来一段时间,比如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将会看到一些显性的东西:
第一,私域运营难度会变得更高。因为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都不能用了。
当然,这时候加入的粉丝一定都是“真爱粉”。
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私域池的品牌,获得的保护期会变得更多、更好。
需要的运营技巧也需要更高,对团队的要求变得更高。这也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很多企业在私域中的投入、市场预算在增加的原因之一。
第二,AI在这里的运用会变得更加深入。企业还期望AI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帮助。
这里的帮助不是说AI要取代品牌和用户沟通,它应该是协助的方式,让过去没有办法运营的事情变得更方便、更加顺畅。让品牌和用户沟通起来更顺畅。
企业的需求和预算,同样集中在这里。
第三,全域运营被倾斜。
包括广告投流成为刚需。以前大家认为不需要做广告,最近几年一直在破除这个认知,越是私域越要做广告。广告投流也是当下唯一可以破开封闭的方法。不管产业带、品牌、大V,都能直接和用户直连的大渠道。
私域分销会成为主要增长来源。过去见实做调研时,已经有一组数据反复对外提过,我们拆解过绝大多数私域标杆案例,发现9成案例以上建立在团长、导购、KOC、网红等基础之上。但这些东西不是特别显性,被藏起来了,被藏在公司对外宣讲的无数案例、策略、理念当中,到了最近系列引流变动后,私域分销会被倾斜。
当各大平台开始不断封闭时,增长来自哪里?一定是借助更多团长、更多分销渠道推到更多潜在用户面前。类似的还有私域中的换量合作等。
说到这里,见实近期发起的线下沟通,都是围绕这些要点在展开。
包括8月15日,我们去沈阳做本地生活的私享会(本地生活和实体流量还有哪些红利?8月沈阳私享会见!)
8月23日,在上海聊全域运营(你揪心的全域难题,这次私享会6大品牌开讲解法!)
还有9月中旬,见实将在广深开始私域换量-私域分销主题私享会。
你有兴趣和时间的话,欢迎加入见实会员,跟着我们系列走下去。
综合以上,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变化,不管是钱的流向、对人才的需求增加,还是不断有新的玩法在涌入、平台的变动,都在告诉我们:
私域增速正在全面超过公域时代,当然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回到出差时候,当时和合作伙伴在一起聊到这些,就有人提到:还有企业在不断压缩私域规模,甚至开掉了私域团队。
当然,保守状态或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谨慎会刻入一些企业的运营基因。只是:
好的企业会跑得更快,不好的企业会慢慢停下来。
至少在私域这个领域是这样。
注:文/徐志斌,文章来源:见实(公众号ID:jianshishijie),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