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史上新低!上半年国内新增 IPO 公司跌落至两位数

IT桔子 2024/07/30 14:49

先抛开数据不谈,就最直观的体感而言,今年以来,金融行业的降薪、各种负面新闻一直是舆论场上的焦点,投射到资本市场上,大家的情绪普遍不太高。

众所周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上市的口风趋严。尤其是在今年 4 月 12 号「国九条」出台后,新股审核更加趋严趋难,一度停止了受理 IPO。

6 月 20 日,A 股三大交易所 IPO 受理全部恢复;与此同时,三大交易所 IPO 上会也全部重启,加快审核速度。下半年 IPO 上市是否能提速,还需要等到年底才能看到结果。

那么,对于刚过去的 2024 上半年,国内 IPO 行情在如此严峻的基调下,数据表现会如何?

基于专业的 IT 桔子数据库产品,我们对比了过往两年半的 IPO 数据,并从上市地点、上市板块、IPO 募资额、行业等维度做了具体的分析。

国内新上市公司数量连续两年下滑

IT 桔子数据显示,从 2022 年下半年至 2024 上半年,国内新上市公司数量从 326 家跌落至不足 100 家(82 家),呈连续下降趋势。2024 年上半年国内新增上市公司数量降至罕见的两位数,是近十年来的新低,同时环比下降 53.67%,较 2023 年同比下降 61.14%。

其中,国内 A 股新增 IPO 的数量下降最为显著,从 2023 下半年的 140 家降至 2024H1 的 44 家,环比减少了 68.6%。

目前 IPO 市场并没有出现回暖的趋势,新上市公司数量进一步减少。这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A 股 IPO 政策的收紧和投资者略显悲观的市场情绪等因素息息相关。

今年内,还有大量的拟 IPO 企业大撤退。主要是由于监管层频频发声,要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为此采取多项措施。

此外,不符合板块定位、发行人规范性有「硬伤」等,是拟上市企业终止的常见原因。比如科创板定位要求发行人「硬科技」,主板要求发行人兼具盈利规模和行业地位,创业板则要求发行人在业绩增速、业务发展空间、抗风险能力方面发展较好。

由此 2024 年上半年 IPO 数量的下降也是在预期之中,不过超 50% 的降幅还是挺震惊的。

区分上市地来看,近两年来,作为国内公司上市的主要阵地,A 股市场的新 IPO 募资金额在 2022 年上半年达到峰值 2959.42 亿元,从 2022 下半年之后,A 股新 IPO 募资额就连续三级「大跳水」。

到了 2024 年上半年,A 股的新 IPO 总募资额仅为 322.84 亿元,环比下降 77.53%,较 2023 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 84.2%。同期,国内 A 股新 IPO 公司平均募资规模为 3.94 亿元,环比下降 51.5%,较 2023 年上半年同比下降 59.4%。

在港股市场方面,2022 年下半年中国公司赴港新 IPO 募资额达到近两年的高点 549.68 亿元,在 2024 年上半年 IPO 募资金额就大幅回落至 87.67 亿元,环比下降了 37.41%,较其高点下降比例达到了 84.05%。

IT 桔子数据显示,近两年半,中国公司赴美股 IPO 的数量和募资额总体较少,2023 年下半年的融资金额仅为 17.85 亿元;但在 2024 年上半年达到了 111.21 亿元,出现了显著的回升。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跑车生产商路特斯以及吉利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分别在纳斯达克上市,IPO 募资额达到了 8.8 亿美元和 4.41 亿美元。

具体到各个交易所的新股上市数量来看,与其他几个半年度相比,2024 年上半年港交所吸纳的中国新上市公司占比最高,达到 32.93%,共有 27 家公司 IPO。

2022 年上半年,深交所和上交所吸纳的中国新上市公司占比分别为 41.36% 和 36.65%,在之后的两年里这一占比不断紧缩,今年上半年两家交易所的新增上市公司所占比重分别为 23.17% 和 18.29%,略高于纳斯达克和北交所。

某种程度上说,2023 年下半年后,A 股政策性收紧虽然加剧了主板市场的下行趋势,但对于港股市场是一种利好,吸引了不少国内公司去香港上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处于处理中的港股 IPO 企业共计 104 家,分布在医疗保健、生活消费品和信息技术等行业。港股 IPO 年内有望升温。

此外,今年美股 IPO 也有复苏的迹象,成功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增多,上半年达到了 11 家,包括通过 SPAC 方式曲线上市的路特斯等。

2024 年上半年,北交所吸纳 10 家上市公司,占比达到 12.2%,这个数量和占比均为 2022 年上半年以来的新低。

证监会于 4 月 30 日发布新三板挂牌公司申请在北交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指引,进一步优化北交所辅导监管工作,从源头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

此举对北交所年内 IPO 新股数量有重大的影响。近期,也有多家企业撤回和终止北交所 IPO 辅导,包括吉福新材等。

环比来看,A 股三大交易所的新 IPO 数量中降幅最大的也是北交所,减少了 82%;深交所环比减少了 70%;上交所环比减少了 65%。

2024H1 新增 IPO 公司制造业占比近半,广东、江苏领先

2024H1 新增的国内 IPO 企业中,注册在广东的企业最多,有 15 家,占比达到 18%。包括位于广州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永兴股份」、位于深圳的创新药研发商「晶泰科技」、位于惠州的塑料制品制造商「美新科技」。

新增上市公司注册在江苏的企业有 13 家,占据全国上半年新股数量的 16% 和 11%,包括位于常州的新型轻量化镁铝合金材料研发公司「永臻股份」、位于苏州的叠层母线排制造商「西典新能」、位于无锡的电子控制电路研发商「盛景微」。

上半年成功上市的北京企业有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北自科技」、古法手工金器品牌「老铺黄金」、肿瘤诊疗服务提供商「美中嘉和」等 9 家。

浙江企业在上半年实现 IPO 的有 8 家,如位于宁波的吉利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位于杭州的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艾罗能源」、位于衢州的专注于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的企业「海昇药业」。

另外,香港在上半年也增加了 8 家上市公司,其中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各有 4 家,包括钾肥产品供应商「米高集团」、博彩娱乐服务商「百乐皇宫」;以及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公司「特海国际」、财经公关服务「慧悦财经」等。

此外,上海、湖北、四川分别有 7、6、5 家上市公司,山东、福建、天津等地各有 1-3 家上市公司,合计占比达到了 35%。

(详细名单可见文末附表)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先进制造领域有 24 家企业实现 IPO,环比减少了 56.36%;传统制造领域有 15 家企业实现 IPO,环比减少了 68.75%。

目前,在国内 A 股新增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相关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而 IPO 政策的调整对这类行业的冲击比较大,导致今年以来相关行业的 IPO 事件降幅显著。

企业服务行业在上半年新增了 8 家上市公司,包括达梦数据、中创股份、天聚地合等,其中达梦数据的募资额更是达到了 16.52 亿元人民币。

汽车交通行业有 6 家新上市公司,分别是在美股 IPO 的路特斯、极氪,在港股 IPO 的嘀嗒出行、汽车街和在 A 股 IPO 的宏鑫科技、捷众科技。

医疗健康领域有 5 家企业实现 IPO,包括牙科材料供应商「爱迪特」、专注于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的企业「海昇药业」等;其余的 IPO 企业分别分布在广告营销、人工智能、物流等领域。

2024 年上半年,49 家国内新上市公司企业的 IPO 募资额不足 5 亿元,占比达到 59.8%;20 家新股 IPO 募资大于 5 亿元、少于 10 亿元,占比为 24.39%;有 13 家企业 IPO 募资额达到 10 亿以上,其中大部分在 A 股上市交易。

今年上半年最大的 IPO 募资额事件为跑车及赛车生产商路特斯在纳斯达克上市,总募资额达到 8.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7.2 亿元)。

分上市地点来看,本季度 A 股募资额最大的新股是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永兴股份」,募资 24.3 亿元;港股募资额最高的新股是新式茶饮品牌「茶百道」,IPO 募资 25.86 亿港元;美股上市的路特斯 IPO 募资额最高,约 8.8 亿美元。

超四成新上市公司曾在一级市场融过资

2024 年上半年上市的国内 82 家公司在上市前的融资情况是怎么样的?

IT 桔子数据显示,有 34 家新 IPO 公司仅在一级市场进行过融资,总体占比为 41%,其中融资次数较多的新经济企业典型是跨境支付金融服务商「连连数字」和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环境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速腾聚创」以及 AIoT 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趣致集团」。

另外有 17 家企业曾经在新三板挂牌,包括其中有 7 家在新三板摘牌后再次申请 IPO 上市,比如美中嘉和、芭薇股份、骏鼎达等 4 家企业在摘牌后又回到一级市场进行私募股权融资,之后再上市。

还有 10 家是通过直接转板的方式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实现「无缝对接」上市,包括滚动轴承制造商「万达轴承」以及石油化工装备公司「无锡鼎邦」。

最后,还有 31 家未透露任何的外部股权融资情况。

附表:

注:文/IT桔子,文章来源:IT桔子(公众号ID:itjuzi521),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IT桔子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