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国际合作调研报告: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出海 企业面临3个痛点

i黑马 2024/07/22 10:07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增长点。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坦途,企业需要面对市场差异、文化障碍、合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近日,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国际合作工委会会长王斌发布了《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国际合作调研报告》。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了战略指导,鼓励企业勇于探索,同时也要谨慎应对潜在风险。

以下为王斌分享报告内容,经i黑马编辑:

数字经济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功,各个国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和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会。

比如,美国的七个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七巨头)的股价和市值在2023年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增长,东盟的马来西亚宣布投入120亿美金在数字经济基础建设上,中东的阿联酋、沙特等国也纷纷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的促进计划。

我国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化合作过程中,同样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和发展计划,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目前来看,数字经济真正起核心和主力军作用的还是民营经济为主,包括平台类企业、细分行业里的产品类公司、服务类公司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商务部会同其他部委,发布了《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指引》。

从国家整体战略来看,要做好双循环,一个是国内的内循环,另一个是海外的大循环,数字经济在国际合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出海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一是地缘政治;二是技术;三是不同的海外文化所带来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以及运营模式上的差异化。

针对这些挑战,企业在出海时都要有相应的变化和变革。这也符合中国对外开放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卖货和来料加工为主;第二阶段是在海外有分支机构和设点布局;未来则是如何在当地更好地融合和共生。

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出海浪潮

从出海的行业分布来看,现在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外包和金融科技占比较多。人工智能行业排第一,引领了数字经济出海浪潮。

出海区域在发生变化。以前大家比较集中在发达国家,以美国、日本为主,还有离我们比较近的东南亚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新加坡不是作为市场,而是作为企业出海第一站的注册地、区域总部或者国际总部迈向其他目标市场。

未来,很多企业期望将出海区域拓展到中东地区如沙特,泰国和菲律宾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区域。

从出海意愿来看,企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都非常积极,热情很高且很坚定;二是在出海过程中都精心且稳步地推进,因为海外扩张跟在国内去外地设一个分支机构有很大不同,需要循序渐进,是一个不断试错和迭代改进的过程;三是经过一段时间运营之后,企业加大了在当地融入的力度,不断本土化。

从调研情况来讲,56%的企业已经开展了海外业务,12%在考虑开展,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企业有海外思考和布局的计划。从战略角度来讲,70%的企业认为国际业务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战略,35%的企业认为出海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从潜力角度来讲,45%的受访企业海外收入尚未超过5000万,一半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低于5%,还有57%的企业海外员工比例在5%以内。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因为大部分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总收入不到10%,海外员工比例在5%以下,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在2024年,大家对于海外收入有一定的期待,有51%的企业预测海外收入增长将大于5%,有22%的企业预测海外收入增长将超过10%。

准备过程中,绝大部分企业做了精心调研以及相应的数据搜集,甚至是去海外参访;80%的企业能够制定出比较清晰的战略和拓展策略。推进过程中,大部分企业是比较务实的,通过先在已经有优势的区域市场进行深耕,站稳脚跟后再进一步拓展新的国家和地区。

海外市场本土化过程中,随着产品或者服务产生的营收增长之后,企业对于当地员工的聘用以及跟当地合作伙伴建立共赢共生关系的意愿随之增强,逐步实现本地化,只是在具体解决过程中每家企业有自己的策略和想法。

出海时间越长的公司,本地化的意愿越强,本地员工数量越来越多。这不仅是中国企业的情况,像国际化比较早的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也是这样的。这两年,我们看到中国电动车、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增长非常快,如果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日本汽车行业在50年前就在海外发展了,所以其海外收入是远远高于本土市场的。

我们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从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配比来讲,目前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未来,随着我们把国际市场也作为相对重要的市场来看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都会发生相应改变。

痛点:

认知不足、能力不够、协同匮乏

出海企业面临的痛点有三方面:第一是认知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海外法律和合规方面要求的不了解,以及对海外市场的不了解。

第二是能力上有一定欠缺,包括海外渠道管理能力、精细化运用能力、海外品牌建设能力等等。

第三是协同和协调的匮乏。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飞速发展,我国在很多区域都形成了区域供应链条,一些产业链在100公里或者两小时车程之内就可以全部完成,但是如果出到海外,这些链条有可能需要重构。除了供应链的协同,还有资源和资金上的协同。此外,政府出台政策的出发点是以国内现状为主,这就需要企业在出海遇到问题时做出相应的区分和变革,这是大家反映比较多的痛点。

出海指数评估模型

基于这次报告,我们做了简单的出海指数评估模型,主要分为行动、战略和组织三方面。产品力方面,我们没有做特别多的区分,因为很多参与和参选企业是在当地或者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假设产品力是不错的,到海外应该更多考虑经营层面以及未来落地和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问题。

未来展望与建议

首先,海外市场需求巨大,中国企业提升的技术竞争力,再加上全球人才布局的需求,都为我们的数字经济出海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撑。

第二,全球本土化的特点日益明显。数字经济和传统实体不太一样,尤其是在ToC领域获取市场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很多是以知识产权的方式、以APP的方式、以运营模式的方式去做的,所以数字经济的拓展速度比传统制造业要快得多。但是,随着对数据主权、个人信息保护等的增强,包括对AI的监管,各个国家也都在建立本国范围内的合规要求。所以大家在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中,既要考虑国际化,同时也要考虑在本土化,还要连接好国内的创新和产品力。

第三,随着中国企业逐步加强国际化的步伐,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专业服务提供商也需要走出去。目前,全球最大的智库、最大的审计公司、最大的咨询公司、最大的IT服务公司都是美国的,因为美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五百强企业很多,品牌力也很强。在这方面,日本和德国也是一样的。围绕中国企业未来在质量上、品牌上、美誉度上的提升,也需要有既懂中国又懂国际的本土服务提供商,伴随企业一起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政府部门的建议是,“通信息、提能力、给支持”。

对于企业,我们的建议是,在前期准备、设立机构后的运营以及未来风险防范方面,大家要不断关注海外市场的各种变化,因为我们的生长环境和海外监管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的期望和对合规的认知也不一样。

对于服务商,应该建立优质服务能力,建立海外业务拓展和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对海外热门国家的研究,建立长期的合作心态,与企业共同成长。

注:文/i黑马,文章来源:i黑马(公众号ID:iheima),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i黑马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