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XbotPark机器人基地段誉:创业者对海外市场的理解 可能有0-100分差别

施忆 2024/06/01 08:30

供应链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中国智能硬件行业保持着向上的势头。从C 端的消费电子产品,到B 端的工业机器人,智能硬件企业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但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前进不乏曲折。过去几年,一些赛道从热门走向“内卷”,海外需求、融资环境也经历起落。

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出路,在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看来,是“发现和培育年轻创业者,打造一批全球知名的C 端科技品牌,以此带动B 端产业链企业,构造自己的新制造体系。”

在这条路上,中国企业走到了哪一步?

2014年,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原工学院院长高秉强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教授联合发起成立了“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到目前,基地孵化了超过70家机器人和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和公司,其中不乏独角兽企业,也有不少已经大规模出海,例如海柔创新、云鲸智能等。基地孵化的团队和公司覆盖多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IoT&智能家居&消费品,以及教育、环保、大健康等。

近日 ,36氪出海和XbotPark机器人基地投资总经理段誉,聊了聊对智能硬件出海的市场观察,和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经验。对话经过不修改原意的编辑:

36氪出海:在出海方向上,XbotPark投资孵化的企业的最新情况是?

段誉:我们主要投的是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包括上游的零部件、材料等。出海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面向海外用户的智能化C 端产品;另一类是B 端的机器人、数字化产品

36氪出海:内部会将出海单独做区分吗?

段誉:我们并不会刻意去区分是面向海外,还是面向国内。比如棉花打顶做新疆市场,或者泳池清洁做美国佛罗里达市场,我觉得差别并不是很大,主要看对于目标市场的理解。

36氪出海:C端智能硬件出海,你观察到的最新趋势是?

段誉:C端产品领域,不出海的话,机会是比较小的,这是这两年的共识。大家对海外机会的共性描述也越来越清晰,比如大约1000、2000美金以上,有三倍加价率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

C端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已经比较成熟,比如众筹独立站等,毕竟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人的摸爬滚打。我们甚至总结出来做小语言国家和大语言国家、线上线下不同渠道的规律。比如,日语、法语、西语、阿语区,可以叫做“小语言”国家或者说“小众国家”,欧美市场或者欧洲的德语区,可以算作海外的“大语言国家”或者“主流市场”。

在“大语言国家”,去Kickstarter或者Indiegogo众筹也需要比较多的投入,可能要几百万美金,小公司钱少人少的时候是投不起的。

但是去“小语言国家”的众筹网站,ROI可能会更高。比如目前在日本众筹,ROI会明显比在Kickstarter上要高。有了众筹业绩,当地的一些线下代理商可能会找到你,积攒一些实力之后,你再去做美国的众筹,进到更大的市场。

36氪出海:小语言市场还有什么机会?

段誉:日本有老年看护的需求,我们(在产品上)有一些借鉴和改进的机会。中东对智能建造有很强烈需求,建造类的机器人在中东市场可能会快速起量。再比如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等,这两年中国对它的农机具出口是快速增长的,也有一些农业机器人出海去中亚。

36氪出海:像泳池/割草机器人、Ebike这些热门的出海智能硬件消费品类,面临什么挑战?

段誉:其实一些赛道的产品定位已经逐渐固定下来,包括价位、功能、场景等等,比如Ebike。另外一些,比如割草机器人,产品(功能)可能还在爬坡的过程中。

36氪出海:B端的智能硬件企业,目前出海的进程如何?

段誉:B端企业出海可能会稍微慢一些。一种趋势是跟着国内大客户出海,会相对顺利。如果要开拓国外大客户,切入周期会更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为你是要成为产业链的一环,需要海外大厂对你有更深的认可。我们投的是天使和早期,国内的小公司去BD海外的大公司,天然更难一些。

36氪出海:服务智能硬件出海,也有一个小生态。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机会?

段誉:在深圳,我们差不多隔一两周就会有一些小型的沙龙、研讨会,讨论问题包括海外怎么交社保、售后维修服务、线上智能化投放、拍摄工具等等,深圳在这部分高度专业化。

服务商服务的需求还是最大公约数,通常不会覆盖特别小众的领域,niche marketing strategy就需要自己来建设了。比如像欧洲的德语区或北美市场会比较成熟,中东、中亚市场的需求服务商cover的就比较少,得找当地的合作伙伴。

36氪出海:在你看来,一个好的智能硬件出海产品的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有什么样的特点?

段誉:我觉得未必需要在海外有长期的生活经验,对某一类产品特别痴迷的发烧友,也能有洞察。现在我们在做的都不会是很泛的产品,而是聚焦在某一类人群身上的产品。比如在德国做Cargo bike,对于德国人的生活要有一定的理解,人的身形尺寸是什么样的、家里是一个小孩还是两个小孩、车停在什么位置等等。基于自己从小长大的经验,是一种天然的洞察;基于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观察,也能形成这样的洞察。

我们强调的全球化视野,是要参加一些海外顶级的展会,看到最领先的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迭代。如果闭门造车,不了解行业里面最好的产品是什么样的,肯定是不行的。

36氪出海:学院派背景vs工厂背景,你怎么看这两类团队的差异?

段誉:原来做代工的,对生产、成本管控天然更熟悉,但管理研发团队可能就要吃力一些;产品或者研发出身的,在生产上就有一个爬坑的过程。我们可能会倾向于相信研发出身的同学能走得更长远一些。

低毛利产品做到后面是效率竞争,比较辛苦,虽然也能做到比较大的体量。如果是智力密集型产品,天花板就比较高,可以持续迭代保持高毛利的状态。

36氪出海:Day one就针对海外市场,和从国内向海外拓展,两种不同的路径面临的问题会有差异吗?

段誉:我们可能90%的产品,day one就是面向海外、针对特定人群或生活场景来设计的。现成的产品出海,产品形态要针对海外市场做适配,比如做地面清洁的,走到海外,你是清洁地板、瓷砖还是地毯?如果地毯占比10%,那产品形态肯定需要变化。另外也要在组织上做到本地化。

36氪出海:从实践经验来看,“打造国际知名的C 端科技品牌”这个目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段誉:能不能成为龙头,有很多机缘巧合,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具体到智能产品出海面临的挑战。

大多数机器人或者说智能C 端产品出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我觉得这会是最大的障碍。我们技术实现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但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大多数早期创业者的挑战。

比如割草机器人,我们从2021年就在看这个方向。你是面向B 端做光伏电站或高尔夫球场除草,还是做家里面的除草?欧洲不同地区,草的类型、居住的条件、当地的法规要求,都是不同的。

创业者的理解也在快速迭代升级,你能不能超越领域内其他人的认识,或者说第一个看到某个市场,我觉得是关键。大家在技术实现的能力上可能是60分、70分、80分的差异,但对市场的理解,可能是0分到100分区间的差别。

注:文/施忆,文章来源:36氪出海(公众号ID:wow36krchuhai),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36氪出海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