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经纬“闯关”新能源

梁宵 2023/12/27 10:08

2023年10月,理想汽车秋季战略会后的一天,经纬的王华东给理想CFO李铁发了条书摘:“我一直相信规划要做得大,但是我总是在事后发现,我们原本的规划还不够大。”

这句话出自阿尔弗雷德·斯隆的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这位领导通用汽车超过30年的传奇CEO,一手将后者推上了全球最大车企的宝座——在王华东看来,当下新能源车的产业环境和竞争局势非常类似于斯隆的时代。那么新能源领域会崛起下一个“通用汽车”吗?理想会是一个可能吗?

放在6年前,这样的假设听上去恐怕荒唐至极。那是2017年,一直在寻找“新终端”的王华东最终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并把筹码下在了理想身上。这看上去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采用增程式路线的理想当时被视为“最没有希望”的新势力车企,经纬不仅投了,还连投三轮,累计投资近10亿元——这个空前的“大手笔”成为王华东投资生涯中“争议最大”的项目,张颖和王华东因此收到“不少嘲讽电话”,一位LP后来跟王华东聊起这件事,直言“当时觉得你们脑残”。

好在他的信用账户足够富裕:加入经纬的7年间,王华东战绩累累,其中的代表作,有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2013年被阿里巴巴收购,以及市值冲高到百亿美元的陌陌(2021年更名为挚文集团),并因此成为经纬创投最年轻的合伙人。但行至2016年,移动互联网投资已近黄昏,不管是王华东,还是经纬,都需要一个面向未来的新火种,换言之,即便理想的投资是一步险棋,经纬也必须一闯。

混沌生万象,这一自然世界的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风险投资者的世界,没错,这里充满了深不可测的迷雾,但神奇的种子也孕育其中。理想曾是少有人看好的种子,经纬却沿着它后来抽出的藤蔓,将投资延伸进新能源汽车的生态圈,在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等多个方向进行了系统性布局。

这几大块目前也是王华东主要负责的投资领域,除此之外,他担负起越来越多的日常管理任务,2023年年初,王华东正式升任经纬创投管理合伙人。

此前,经纬有两位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David Zhang)和徐传陞(David Su),“两位David”个性迥异,与两人有过接触的LP或者企业创始人会很明显地感觉到:前者始终勇往直前,后者有的时候会踩踩刹车,双方形成互补。

但对于一起共事了13年的王华东来说,张颖却是个“很难总结”的人。“一个事情,他如果想清楚了就会立刻做——很多人还会考虑一下团队感受,他不怎么考虑,这样最起码能把变化推进下去。”

2020年开始的内部变革,就是这样的一次“大变化”。据王华东透露,经纬创投的“整个团队构成、投资决策流程、项目推进方式、投后管理等都做了非常大的调整”。这也意味着,经纬的转型从2014年开始的单兵突进、小范围摸索进化到了系统重装的阶段,如今仍在不断演变之中。

我们选择将新能源作为观察这一变化的窥镜,众所周知,这是如今最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也是投资机构转型着陆最难的领域之一。2015年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技术投资或许只能藏在经纬投资版图占比5.7%的“其他”中,但到了2023年底,新能源、新技术及产业链投资占比超过60%,中间这8年,有最初的彷徨,有焦灼的追寻,有投中的庆幸,也有错失的遗憾,最终都慢慢转化沉淀为经纬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逻辑、特殊打法以及系统模型。

《风险投资史》勾勒了美国现代风险投资业70年的演进史,验证了一个学术中已提出的论点:“风险投资机构声誉的确很重要,但它不能保证永远的成功,每一代人都必须获得自己的成功。”从最早的移动互联网,到企业服务、医疗、新消费,再到如今的新能源和新科技,时代的鼓点不断变换,经纬如何保证自己多数时间都踏中节拍?

王华东给出的答案是,“我们愿意变,且我们能变。”

01

总是从混乱开始的

当变化突然砸到面前的时候,人的第一状态都是懵的,第一反应都是乱的。

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90%——“移动互联网渗透到这个程度,再投一些创新型的应用,其实做起来的概率是极低的。”尽管王华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是“抱着幻想”投了一些新公司,结果自然不理想;之后他看到美国有一些技术类的项目跑出来了,依葫芦画瓢地投了两个,也不尽如人意。总而言之,那两年“做了很多傻X的事情”。

善于自嘲的人,总是不会陷入顽固的自负,这让“改变”这件本就需要自我否定的事情少了很多心理阻力,“我们没有太强的ego(自我),对之前所谓成功的经验没有那么强的执念。”在王华东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新能源的投资逻辑与移动互联网完全不同,“要经常性地提醒自己,彻底抛弃过往经验”。

这是最难的一点。据徐传陞回忆,从2016年开始,经纬就围绕科技创新做布局,逐渐从移动互联网主题转向科技创新。但他同时强调,“投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口号或是扎堆看几个热门项目,而是要求更系统、更底层的转变。”

“对,就像换了一个‘脑子’。”王华东很认同这个比喻,如此想来,过程必不轻松。但他的回答却又轻描淡写,“没有怎么焦虑,就是多读书。”就像无数次跟团队所说的那样,“要多读产业史方面的书,之后对项目的看法就会不一样。我经常在想如果这本书早读几年,可能会少犯一些错误。”

实际上,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漫无目标“扫射”之后,王华东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了手机产业发展史和欧美汽车产业发展史,“对VC行业来说,很多人觉得新能源是新鲜东西——根本不是,产业史上重复出现过很多次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眼前的产业图景从混乱中渐渐清晰成形,并最终投进了理想汽车。

从这颗种子开始,经纬新能源和新技术投资渐渐进化为一个越来越丰饶的生态花园,这里有做智能驾舱的芯驰,做自动驾驶的导远电子,汽车底盘领域的拿森科技,电池材料公司容百科技,电池设备公司易鸿智能,储能电芯公司海辰……这也是后来经纬常提的“投资生态化”——找到锚点公司了解产业,形成上下左右生态布局,发挥聚合效应。例如从投资节点公司理想、小鹏等,顺着电气化、智能化再延伸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

当然,这是后话了,对于2017年的经纬来说,新赛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2

不一样的“凶悍”

2017年,刘壮(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加入经纬的时候,内部还没有人专门看新能源,他在之前的机构接触过几个新能源项目,看好赛道的未来前景,但也犯嘀咕——“什么时候能爆,谁都不知道”。毕竟,当时国内的新能源车算是刚刚冒头,后来红得发紫的特斯拉还一度挣扎在破产边缘。

保险起见,他选择先试推一个安全垫很高的项目——地上铁,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物流车集约化运营的公司,融了钱就买入车,资产是实的。这个项目跟了3个月左右正式交割——与TMT的项目相比算很慢了;但为了进一步控制风险,经纬分了两次打款。

“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成长期的投资,不要追求过高的回报,最稳妥的区间是3~5倍的回报,否则一不小心就赔进去了。”刘壮说自己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投资人,尤其是在新能源项目上,要跟踪很长时间才能下定投的决心。

易鸿智能的项目,从接触到拍板就用去了6个月的时间,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张权对刘壮最深的印象是理性谨慎,对商业数据十分敏感,“甚至有点‘抠’”,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刘壮不是我所理解的典型的经纬风格”。

典型的经纬,最显著的一个标签是“凶悍”,这家在2008年成立的投资机构以凌厉的作风杀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借此晋身头部VC阵营。但刚刚踏入新能源投资疆域的经纬,步伐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王华东坦陈,“2018年我们投的速度相对是比较慢的,只有两家公司,还是在积累认知的过程。”

这是两个不同的投资世界,有着不同的投资法则。在王华东看来,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本质是网络效应,幸存者都会成为巨型企业,所以投资奉行的是指数法则——100家被投企业里面有10家最终跑出来了就是胜利,“拼的是赔率”。

但到了新能源等科技投资时代,逻辑则是完全相反的。一方面,除了少数几家公司,像理想、小鹏、宁德时代等,大多数产业公司的规模不会太大,“胜率”变得尤为关键;但与此同时,优质公司的判断难度很高,判断维度很多——产品在产业链的位置如何?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竞争壁垒在哪些地方……任何一点的失察都可能造成整个投资的失败。因此,在地形不熟,深浅不知的新能源战场,贸贸然地“凶悍”,结果只会伤亡惨重。“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逻辑投新能源项目,必死无疑。”王华东强调。

因此,不同于其他投资领域——越热的地方机会越多,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趋向另一种“安全法则”——赛道越热,资本反倒要更冷静。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凶悍出手,而新能源时代更需要的则是坚定收手,按住焦虑的内心和盲目的追逐。

刘壮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有时候看项目,就像谈恋爱,刚开始是热恋期——项目怎么看怎么好,别人越反对,投资欲望越强”,但新能源投资特别需要一个“冷静期”——“把周期拉长,等热恋期过了,项目‘祛魅’了,可以更客观去看。”这个时候,很多之前藏而未露的问题就冒出来了,比如有的创始人年初预测当年能做2亿利润,到了10月份才有8000万;有的创始人遇上一点市场的风吹草动,就开始乱了阵脚……这些动态的观察会不断修正投资机构对企业的早期判断。因此,有时一些项目连内部风控的“关”都过了,刘壮却还坚持要“缓一缓”。

如此,就不担心错过优质机会吗?

“当然会有很多无奈,错过也都是因为当时的认知不足。”王华东毫不讳言。但他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另一个道理:有些时候,错过反倒是一种幸运。

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推高了海外户储的热度,王华东带着团队,光是海外户储和便携储能的专门讨论会,就开了不下10次,最后的决定是“不投”。后来,海外户储赛道空前火爆,经纬内部“一度觉得错过了”,再后来“火爆”成了“危机”,许多企业由于质量和安全问题不得不进行产品召回,甚至面临破产,市场情绪就像王华东所感叹的那样,“没投这个行业真好”;到如今,海外户储历经一轮行业洗牌,其中的机会和风险又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在这个时代,我们真的要搞清楚行业到底怎么回事,认真把每一个投资做好,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王华东说,“因为在这个领域时间越长,就会发现里面的坑太多了。”

03

爬过周期的坑

事实上,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周期的坑,很难真正体会到掉落坑中的那种痛。

2018年,经纬进入容百科技C轮融资。当时动力电池赛道投资热度已经起来了,也给企业估值叠加上越来越多的非理性因素——容百也是同样,估值比几个月前涨了不少,但依然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2014年成立的容百已是行业龙头;在细分的三元系正极材料中市场份额第一,是宁德时代三元材料的第一供应商。

但后来刘壮才意识到,当时的市场正处于上行周期的顶部,随之而来的就是急转直下——由于政策补贴滑坡、产品结构性过剩,整个行业陷入剧烈洗牌,容百科技的股价随之走低,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那也是刘壮最煎熬的一年。压力一方面来自老项目的股价,另一方面,出手新项目也因此变得不可能,所以即便当时市场上出现很多好项目,估值也不高,但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抄底”机会匆匆而过。

不只刘壮,这也是所有TMT时代的投资人从未见识过的“风云突变”。就像王华东说的,“投TMT的人之前不知道周期是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周期——就是涨。”而到了新能源时代,即便了解了周期的概念,也很难把握周期的规律,突然而剧烈的周期轮换远远超出预期,王华东经常在内部提到一个案例:2022年大家都预感到碳酸锂价格会下降,但谁能想到会一下子从60万掉到15万?

所以,很多冒进的企业会被周期绊倒,连带着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陷落,刘壮认识的一些投资人,就在2019年~2020年那轮周期之后一蹶不振,或者彻底离开新能源投资;他当时也做了最坏的准备,“新能源的未来是肯定的,但是在某一个时期,一个投资人能否撑过去?一个机构能否撑过去?是未知的。”

事实上,当时经纬正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来自市场的信号差到了极点:在美国上市的新能源汽车股价持续暴跌,理想、小鹏甚至还没有上市,新能源这道关还要不要闯下去?还能不能闯过去?

经纬的答案落在了行动上:2020年9月,经纬改变了原来按照投资阶段来划分团队的做法,代之以更加清晰的赛道划分,之前在成长团队的刘壮加入王华东领导的新能源团队,当时团队还只有他一个投资人,到了2020年底,新能源周期性回暖,团队阵容也跟着壮大起来,目前已有10余人。

如今来看,经纬这一“关”算是过去了,但是对周期的敬畏则深深烙在了新能源投资的策略中,他们因此归纳了几个“避坑指南”:比如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产业周期的创始人,一定要慎重;再比如“高峰期要么不投资,要么就投其中最好的”。同在新能源投资团队的程最解释说,这种策略“退可守”,因为市场下行的时候,头部公司是最有机会撑到最后的;同样也“进可攻”,因为经过一轮周期、尾部出清之后,头部的公司会迎来爆发,在下一波赚取足够多的利润。

投资机构也是同样,只有踩过周期的坑,才能赚到周期的钱。在新能源投资时代,周期起伏不定无疑增加了风险,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增加了机会:它不是一阵风,刮过就算了,而是一波接一波的潮起,错过了这一波,下一波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了解此中规律的投资人反而会更加从容,王华东坦言现在的状态比TMT时代好得多,“不会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抢项目时期,有非常强的焦虑感,因为产业要慢慢演进,不会觉得自己会真正miss什么”。

比如再说回到海外户储,如今市场回落,企业创始人的心态也从膨胀复归冷静,估值会更合理。刘壮透露,他现在开始回过头看这个赛道,重新梳理之前了解过的那些企业,“新能源是周期性赛道,所以可以周期性复盘”。

04

单兵突进与精密飞轮

2020年~2021年,经纬启动了一个特别的“招聘项目”,主要面向以前没做过投资的跨界人才,于晓轶、程最相继在项目的第一、二期进入经纬。

“当时给我们的任务,是去寻找一个新的、没人关注到的,但未来有成为大赛道潜质的,所谓的边缘赛道。”于晓轶回忆说,新员工会在各个合伙人的团队“轮岗”,最后基于双向选择结果确定去留。最终,之前在京东做过人工智能的于晓轶,成为最早一批押中“双碳”和循环经济机会的那拨投资人;比他稍晚进来的程最,学的历史专业,在咨询公司做过3年,主攻新能源领域。

这算是在新的投资生态下,经纬在团队建设方面做出的新尝试。最早的调整从2018年就开始了,针对的问题则在2016年就有了苗头。那时,经纬的投资路径是自上而下指令型的——合伙人想投什么主题,就向投资经理下要求,实际上,前者并不确定后者是否有能力做好,但又没有精力在每个行业都完全投入,最后结果就是很多团队都在无效运转;2018年,经纬开始慢慢过渡到“自下而上”的方式,对于一定投资金额内的项目,投资经理可以自己提主题,自己去突破研究,合伙人在过程中扮演建议和辅助判断的角色——把一定比例的投资主动权交给前线团队。

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失控》中提到的那个妙趣横生的场景:1990年12月,美国国家宇航局在10年的努力之后,终于组装出了一个被命名为“漫步者”的“庞然大物”,但这个原本寄望于进行火星探测的机器人,即便在院子里走个100英尺都步履蹒跚。后来他们调整了方案,重新研制了微型机器人,一旦成群释放,他们会脱离控制,无需持续管理,却能完成集中控制、指令明确的机器人所不能完成的探测任务。

新赛道的探测也是同样,单兵突进的效率和结果都优于集中调配,但另一方面,则要规避失控的风险。王华东对此深有感触,“这样比我直接招个人、给个指令,管理起来难多了,你得完全相信他有能力,又要考虑过程中怎么与他沟通,怎么帮他纠偏……很难的。”因此,投资机构既要敢放,也要善管,才能兼顾投资的敏捷与安全。

张颖曾形容经纬是“精密仪器,有很多飞轮”——一个飞轮就是一个赛道,过去是移动互联网一个主轮,之后数字经济、医疗、消费的飞轮开始接力,如今,新能源、新技术的飞轮在艰难启动后,进入到加速阶段。而每一个飞轮的高速转动,都少不了后端的“精密”装置,这也是经纬从2020年开始的内部变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建立系统能力——更底层的产业认知,更成熟的梯队,更科学的指标,更严谨的判断。

比如在新能源等硬科技投资领域,通过持续的项目操盘和复盘,经纬也在不断迭代对于产业投资的底层认知;比如如何基于行业渗透率指标来确定投资方向,如何依循行业周期决定投资时点,如何判断产业迭代速度对投资的影响——这一点是近几年刚刚总结出来的。其中,对人的判断,尤为关键。

“TMT时代的创始人画像是比较模糊的,一个人只要某一方面足够强,就能把用户带起来,其他短板可以容后补充;但科技时代的创始人有任何一个短板,公司就很难做起来,所以人的因素更加重要。”王华东说。

经纬内部项目复盘的时候,经常会提“这项目没做成是人不行,那个做成是人行了”,但王华东认为,他们需要真正搞清楚,这个“行”到底是什么。所以过去的3年,他和团队在硬科技、新能源等几个行业分别锚定了几项创始人“行”的标准,比如“产业链上游公司的创始人必须技术出身”等,而“行”的标准也随着产业迭代在不断更新。

“过去3年新投资的项目唯一发展低于预期的,就是唯一一次没有按照标准投的。”如今提起来,王华东依然很懊恼,“以后达成共识的点,不能随便违背。”

05

抢项目,也攒人品

如果新能源投资人也有所谓的画像特征的话,王华东应该是很典型的那类:团队里的同事评价他“看得很细”“经过数据分析等更多验证以后,才会对人做出判断”“能根据前线访谈深度提炼”,就连张颖也对他“善于思辨”这个特点很赞赏;另一方面,从移动互联网、新消费的投资硝烟中一路拼杀到新能源时代,王华东身上的“杀气”也丝毫未减,“过去3年,想投的公司几乎没有投不进去的”。

2022年,海辰储能B轮的投资额度就是王华东在最后一刻“抢”回来的——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王华东陈述了各种打动对方的条件,并保证在最快的时间给出决策;这时,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王鹏程想必已经有了主意——但是还差一步,最后他问起经纬之前投过的项目,其中一家企业他恰好认识,于是就当着经纬投资团队的面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挂掉电话后,王鹏程当即决定把经纬加进了融资名单。

《风险投资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风险投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关系网络。而在新能源领域,高度嵌合的产业链,意味着关系网络的结点也束得更紧,更密。一家集团企业会是一个投资机构的LP,也会渗透到产业链上下游,成为初创企业的产业投资方,而随着初创企业的由小变大,渐渐成长为下一个产业节点——一环接一环,关系的雪球越滚越厚。

易鸿智能就是循着这样的链条接触到了经纬——这家企业B轮的领投方建发新兴投资就是经纬的LP,所以2022年易鸿智能D轮融资的时候,建发新兴投资大力引荐了经纬,理由是,“经纬的投后做得很好,大家未来能一起把易鸿的事业做成”。

如果把经纬凶悍的前线拼杀比作“疾风扫落叶”,那么相对的,经纬的投后则是“润物细无声”,但同样也是项目争抢的利器。2014年开始,经纬全面组建投后增值服务团队,张颖和徐传陞亲自带队,如今投后团队近百人,提供的服务不仅覆盖企业各成长阶段所需的能力搭建,比如公共关系、招聘、政府关系、法务、股权架构等十几项专业服务,甚至还有面向被投企业和创始人的紧急医疗服务。张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一样的投资,不一样的帮忙。”

张权亲身感受到张颖口中的“不一样”,是在今年(2023年)经纬创融汇和经纬创接汇活动中,在他印象中,当时参加每场活动的投资人有上千人,有一百来号人跟他加微信,要BP(商业计划书),交流融资机会——这种场面是他此前难以想象的。可想而知,当某天另一个“王鹏程”的电话打给张权的时候,听到的会是一个怎样的答案。

并不总是和谐的旋律,尤其是在周期动荡的新能源领域,企业的估值上一刻一飞冲天,下一刻就可能掉落谷底,投资方和企业方的估值博弈和进退拉锯也会不断上演。

经纬对道生天合的投资历程就很波折,这家风电叶片用材料公司,如今在细分领域已经做到了行业龙头,双方从2019年就开始接触,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2022年底才真正交割,中间由于周期起落,尽调做了好几次,决策耽搁了很长时间,但直到最后,道生天合在其他投资人提供更好领投机会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跟经纬牵手。

“我想最重要的是态度,自始至终,我们一直跟他客观沟通周期趋势,坦陈我们的顾虑,给出可行的建议——态度很重要,这样才能建立相互认可和相互信任。”在刘壮看来,也只有能建立起这种共识的企业才值得去“抢”,因为周期性行业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避免某个时期的业绩下滑,“有相互认可的,双方会一起扛过去;没有的,可能就会陷入相互猜疑的内耗”。

一次,一位创业者问张颖,“怎么样跟投资人建立一个比较舒适,又信任感十足的关系?”张颖直言,“这个问题偏理想化了,大部分人际关系都很难达到这一点,何况还涉及到利益。”但他还是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真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前提。”这也是他对自己,对经纬投资团队提出的要求。

注:文/梁宵,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ID:iceo-com-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