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圆桌对话:选择零售新业态后 怎样激发消费动力?

翟更章 2023/09/05 10:23

【亿邦原创】9月3日消息,在2023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柠檬向右联合创始人汪涛、峰瑞资本副总裁沈颖、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普华永道中国并购咨询服务合伙人孙盼以及亿邦研究院长麦浩超围绕“数实融合:零售新业态激发消费新动能”这一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亿邦研究院长麦浩超向各位嘉宾提出问题:“未来更能激发消费动能的零售业态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尤其是零售商店,它们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当下市场中,一方面,新业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回归零售发展的原动力,多快好省。未来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更多、更快、更好、更省,这些是新的发展原动力。

他认为,在更快领域,即时零售的发展是典型表现。更好是企业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包括评价和标准化,在整个流程中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更省并不是一味地压低成本,提供不太好的服务,而是应该通过全方位的流程管理,在生产、流通、销售、营销等各个环节中能省则省,把省下来的钱全部回馈给消费者,真正提供价格又便宜、性价比又高的服务和商品。

而在更多层面,他举例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人均消费品类数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消费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多。未来,要么企业能提供很多一站式的消费,消费者来到之后尽量满足他们很多需求,要么就是提供非常小而美的商品,能吸引铁粉购买。

柠檬向右联合创始人汪涛则表示,未来消费特质首先是小而美,其次是体验式,还有高性价比。

“这些赛道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以更多的角度应对年轻消费群体快速变化的需求。创业者在思考品牌调整和应对时应该考虑到这些点。”

峰瑞资本副总裁沈颖指出,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变,对于商家来说,消费体验将成为未来的突破点之一。商家不仅要关注自己的产品和性价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非常关注每个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以及整个体验过程,从购物行为到产品使用的每个环节。

“每个与消费者接触的人或品牌展示的部分,包括地铁广告、机场广告、门店等,每个环节都要需要精心设计,在好的产品的基础上,给客户提供美好体验。这可能是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普华永道中国并购咨询服务合伙人孙盼则指出,要更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用差异化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同一个产品让大家都购买。现在更注重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通过供应链的能力来实现,满足和交付。

另外,数智零售在线下零售场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下场景更多的是体验和互动的场所,其功能不一定以成交为目的。在这些场所进行体验和互动,了解品牌,感受品牌,在线上完成交易也是可能的。数智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更好地帮助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融合,让消费者的体验可以在不同的渠道之间无缝衔接。这样,消费者只需要关注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得到了什么,不太需要考虑渠道的界限。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麦浩超:感谢各位嘉宾以及所有期待干货的各位观众,为了让所有在场和线上观众朋友能快速了解各位的品牌和职业,有劳每一位来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厉基巍: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我来自美团研究院,日常我们主要会围绕消费、就业、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等等问题开展研究,还有美团相关各个行业,说到美团,我们现在已经发展成业务涵盖像外卖、餐饮堂食、旅游相关的酒店、门票以及即时零售,围绕零售相关的主题,像买菜和单车等等,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如果大家在生活中有需要,您打开美团或者是大众点评的APP搜一搜,说不定就可以找到您想要的服务和商品。2010年我们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零售和商品零售在供给侧和消费侧的数字化升级,希望跟大家一道努力,我们会力争成为身边美好生活的小帮手。

汪涛: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上午好!

我是上海柠檬向右品牌联合创始人汪涛,我们是上海本土的茶饮品牌,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开了100多家门店,最新的数据是平均20平的店铺月均销售可以做到30万的业绩,发展比较稳定。

沈颖:各位领导和嘉宾早上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我叫沈颖,来自峰瑞资本。峰瑞资本是国内一支专注于新消费和消费品牌投资的早期基金,愿景是助力更多中国的原创品牌做技术创新以及切入到更大的市场当中,比如说我们投资了近几年新兴的品牌,比如三顿半咖啡、三只松鼠、可啦啦以及端木良锦,希望能与在座的各位同仁有更多的交流。

孙盼:大家好,我来自普华永道,我们发起了针对零售与消费品综合型的赋能计划叫品牌力计划,依托于普华永道广泛的全球网络以及对于行业深度的研究和认知,希望从企业维度、资本维度和品牌维度全面的帮助品牌成长,帮助整个消费业态成长,今天非常开心来到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

零售业态的新趋势

麦浩超:在座的几位都是零售业界的专家,您能看到今年零售业态发展革新中有没有一些新的洞察,有没有新的感觉,今年的零售业态有什么样新的方向、洞察。

厉基巍:日常做研究会关注很多零售领域的新动态,确实能看见近年来,包括今年有很多新的形态不断出现。第一种是即时零售,点外卖大家都非常熟悉,半个小时热腾腾的饭菜就会送到大家的家里,现在不只是外卖到家,已经可以万物到家了,比如今天会议用的矿泉水,节日你想给女朋友送一束鲜花,甚至是现在用的手机,只要用美团品牌来点,半个小时一样可以送到您的手中,这几年业态发展很快,比如说美团刚刚发布了二季度的财报,即时配送类的订单同比增长超过了34.6%,达到了54亿单的水平。

有研究机构预估像即时零售行业到2026年的时候会突破1万亿,增量会实现3000亿,即时零售快速发展一方面有疫情期间线下购物不太方便,我们认为这背后其实是当代的消费者在做消费选择、消费行为的时候对时间成本的考量,说白了半个小时左右是用来在家做饭还是出去买东西,还是把时间交给外卖小哥,我的时间省下来,娱乐、休闲、陪伴家人,甚至是加班赚钱,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做一些理性的选择,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个行业快速的发展。

如果使即时零售是观察到了零售中的新业态,另一个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它一直含在零售之中,只是我们之前不太注意,就是服务零售,说到零售大家很多时候都只想到商品,只要销售给了最终的消费者,他没有再转卖,其实都可以算零售,商品是,服务也是。

提到这个概念是因为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消费,消费这些年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国家的消费结构从过去以商品为主变到现在是商品和服务并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数据,比如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的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到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4.5%,如果跟十年前相比提升了4.8个百分点。也有专家预测,这个比例2030年会到55-60%左右,到2035年甚至会超过65%,可以看到服务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确实越来越重要了。美团的数据也会印证这一点,就像今年二季度所有跟服务零售相关的,像餐饮、旅游、酒店等等都反映出需求的快速回升,到店酒旅业务同比销售额实现了超过120%的增长,服务零售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麦浩超:即时零售、服务零售看来是美团的洞察点。

汪涛:我做了十几年零售,首先,信息差越来越小,如果没有绝对的品牌力跟原创能力,普通的品牌溢价会变得很小。其次,标准化的品牌,比如食品、母婴、数码同线上竞争优势会比较难,线上更多的是多样化的服务捆绑消费者。

再次,经济环境跟收入预期降低,消费频率会变得更低更少,包括客单价格会降低,消费更理性,大宗消费会减少,更多人会花更少的钱买快乐,也有一些亮点。比如我们这个赛道,今年上半年茶饮咖啡数量激增,口红行业也发展的挺好的,还有一些娱乐业的业绩是上升的。

麦浩超:有更多的消费者产生了行为上的变化,至少茶饮行业是受益的,柠檬向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对应增长的。

沈颖: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话题,从资本层面,因为我们覆盖的更广一些,非常确定的是今年的主题是复苏,无论是线下的哪一个业态都是在大复苏的过程当中,而在大复苏整体的大潮之中有几个行业表现非常突出。首先,我们可以关注一下精神文化消费行业,比如电影行业,今年暑期档已经突破了历史新高,还有演唱会行业等等,精神文化类消费行业异军突起,我们从资本投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到了大家满足了生活基本领域的需求,会往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去延展,所以我们非常看好未来整个精神消费的发展。

另外我们会发现中国原创的线下零售业态其实已经在很多行业超越了西方竞争对手,比如说茶饮、咖啡,瑞幸咖啡在疫情和疫情之后的今年在非常快速的逆势上涨,远超了星巴克这几年的表现,这只是一个代表,包括茶饮等等线下零售从业者们,他们的管理能力、产品力、渠道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同行水平,所以我们非常看好中国零售赛道的创业者们,他们能有更好的产品和组织效率,把线下非常难做的生意做的更极致更好。同时我们也很看好这些品牌不仅在中国做的好,有一天可能也会到更大的海外市场做品牌出海。

另一个观察,很多人都在说消费降级,都在说要省钱,有很多商超业态在升级,比如说这几年做的非常好的盒马和山姆,他们在经营会员制的同时,在选品上做了很好的把控,业绩是爆棚的状态。中国不仅在消费降级,同时也在消费升级,而中国是非常复杂的消费市场,我们看到了很多其中升级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关注。

麦浩超:既有消费降级,也有消费升级,我们研究院称之为消费分级。您刚才提到的非常好,有非常多的品牌未来要走出海外,而且他们现在的竞争力已经超越海外同行,期待后面能有更多的讲述,看看能不能做延展。

孙盼:各位嘉宾已经分享了很多,我可以做一些补充。普华永道上周刚刚发布了2023年的全球消费者调研报告,从宏观数据来看核心词也是复苏,不管是GDP还是整体零售消费额的增长,到今年上半年已经看出了比较明确的复苏趋势。整个消费业态变化有哪些革新,可以从产业端和消费者端进行分享,从商家端可以看到疫情后大家更加注重一些体验,还有社交情感的交互,不仅仅是在销售者一个环节跟消费者发生互动,品牌需要有更多的品牌故事,有自己的精神内核,从社交平台或者其他的场景中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产生更深层次的链接。

另外我们关注到比较重要的特点,不管是数字化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在现在的零售业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商家也在积极的拥抱和使用这些技术,不管是提高消费者的体验还是提高产品跟消费者的适配度,以及降低自己的成本或者提升效率环节都把这些技术在做积极的应用,这是接下来会越来越重要的重点。

消费者端,我们做了全球消费者调研中国报告,做了大量的调研,结果蛮有意思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我们这份报告,有几个趋势,消费分级,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更加理性,不一定会买便宜或者买贵,更加识别购买的商品价值,把价值进行拆分可能会分为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是买的保障价值还是彰显价值,不管他做什么样的决策,他愿意花很多的溢价购买一个有彰显价值的奢侈品来提高自己的社交属性,或者可能更精打细算,在买产品价值的消费领域更加追求极致的性价比,这些行为在同一个消费者身上都会有综合性的体验。

现在的消费者还有一个比较关注的重点,疫情对大家都会有比较大的改变和影响,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重视,很多商家在自己的产品生产流程,包括包材、物流配送等等环节中更多的考虑企业责任,考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现在的消费者非常注重的一件事,在现在的零售业态中我们也看到可持续发展对零售业态整体影响和推动的变革。

麦浩超:非常感谢孙总。

汪总作为柠檬向右的联合创始人,干的是线下,线下零售业态变化是深有体会的,你们算比较年轻的企业,你们创业的契机是什么,你们是洞察到了某一个线下零售的机遇转变去捕捉它,实现增长的吗,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话题。

汪涛:柠檬向右诞生于疫情,2021年,原来布局是在海外的,柠檬向右的前身在海外做名创优品和鹿角巷等等,在东南亚做的挺不错的,因为疫情所有员工全部撤回来了,那边的店铺也不要了,发现柠檬茶的赛道在上海还没有,我们是上海第一个做手打柠檬茶的品牌,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做细分赛道上海第一,全国开了将近160家店,到年底有200多家,海外市场我们同时启动,主要市场在国内一二线,我们认为现在年轻的消费群体更注重品质跟乐于分享,我们在创业初期用全新的视野看这个赛道,在产品上下了很多功夫,产品特别卷,我们是国内唯一柠檬茶里放三种柠檬的,茶叶用的是名优茶,一般茶饮店不会使用的。

第二是整个模式采用全托管,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这个模式对公司后台管理能力、培训能力和运营能力要求非常高,我们做了十多年的零售有一定的基础,更了解年轻人的需求,我们的品牌两周年,公司平均年龄23岁,更年轻化,一线员工18-20岁,手打柠檬茶很辛苦,每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捶打,是技术活和体力活,在两种基础上做了品牌赋能,首先是盈利,上海每家店都是盈利的,经营的比较好,我们没有对外招商,都是身边的朋友、商场品牌方自己投钱,由我们管理,不会影响主业,短短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快。我们更多的希望是想做健康的茶饮品牌,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更好的环境,柠檬向右很注重品质,又注重情感连接,我们在很多IP跨界合作商已经走在行业前面了,这是我们创业的理念。

麦浩超:你选择在疫情期间创业,你决定在这个期间创业的契机是什么,是因为你确定上海没有竞品,只有你能开手打柠檬茶,还是你的产品特别强,你觉得这个产品就算在疫情期间做也能打出来。

汪涛:这是基于我们对商业的了解,上海的年轻人群体,一线城市对健康的需求特别大,柠檬本身是不可替代的,补充VC,我们开玩笑说公司连二阳都没有,天天喝,对身体比较有益,有一段时间柠檬疯抢买不到,货源比较紧张,这是一个契机,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战略在利机的基础上做品牌增持,只要提到柠檬茶就想到柠檬向右,而且发现柠檬茶还会喝的上瘾,确实健康又好喝,清爽,配餐饮、烧烤、烤肉都可以。

麦浩超:线下零售店态每一家起盘的时候所启动的创业时间点和优势点、机遇点都是不一样的,汪总是基于对产品的超强自信,在疫情期间可以启动创业,非常感谢您的精彩分享。茶饮赛道竞争激烈,柠檬向右不只是抓住了创新机遇,也很专注在品控方面。

峰瑞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您认为能激发消费新动能的零售品牌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沈颖:其实每个赛道的要求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于消费来说也是非常广阔的大赛道,如果总结成几个点,在当下中国消费竞争非常非常激烈,我们看了很多海外市场的消费类项目,今年我们也回到美国看一下美国的零售业态,能感觉到中国这几年的变化、迭代、更新和品牌竞争太激烈了,而海外的变化是不大的,我们认为在中国从0到1,从1到10,能站住脚的品牌要有非常强的自我迭代、自我创新、自我管理能力,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团队能找到一个突破点从0到1做出来,但很难从1到10突破,即使从1到10突破了,比如咖啡这种行业,可能会有无数家的竞争者卷入到新一轮的厮杀当中,怎么能在行业当中立足脚跟就已经是很难的事,对团队和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定义能力也非常重要,在这么卷的大赛道里无数优秀的创业者、从业者、企业家们都有独特的优势,很多时候打动消费者的点启示是非常少的,可能就是某几个非常细微的点能打动消费者,对于创业者和新消费的领军人物来说一定要找到那几个点,要有很好的产品定义能力去识别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最重要的也是真正要做和消费者、和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而不仅仅为自己创造价值,时刻要把这个理念放在企业价值当中。

麦浩超:您作为投资人,考察具备潜质的新型零售品牌的时候会重点考察他们的线下店态吗?

沈颖:我们会重点考察,曾经投资经常把线上和线下分割开,有一些投资人只看线上品牌,就在抖音、天猫、淘宝、京东上寻找线上流量品牌,还有一些投资人只看线下品牌。而现在线上、线下的业态是打通的,中国的互联网和基建已经把线上、线下的业态整体打通了,而现在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只是线下或只是线上,我们会非常重视线下的运营能力,也不仅仅只看线下,也要综合看线上的能力,对于品牌来说这些渠道都是基建的一部分。

麦浩超:非常好。感谢沈总基于投资视角的分享。

历总在刚才的分享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服务零售,确实跟很多人对于零售的理解不一样,您能进一步讲讲服务零售和商品零售有什么异同吗?

厉基巍:先说同,大部分人觉得会不一样,如果回归零售的概念可以看到零售其实是指将商品和服务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并没有用于其他商业性的利益行为,所有活动都是零售,这样看来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服务零售毕竟与商品零售有非常大的区别,比如说服务结果是无形的,购买商品、售卖商品,商品是有形的,但服务交付的结果是无形的,它将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服务的质量我怎么评价,我要理发找了一个理发店,如果这个城市是我不太熟悉的,我怎么知道给我剪的发行是满意的,诸如此类的还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

比如时空不可个分割,必须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到某一个特定的理发店去理发,时空在这一刻是凝结在这儿的,不可分割,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也是不可分割的,理发师给你剪发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者去消费理发的活动也是不能分割的,比如服务不可存储等等一系列跟商品不同。对于传统服务业来说,因为上述的问题往往面临一些发展的瓶颈,有很多专家会说服务其实是劳动生产率停滞的部门或者说它本身就有一些“病”,比如成本病,不能控制成本等等。

现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服务的瓶颈开始有突破的可能,比如说因为产品是无形的不能评价,渐渐的基于海量用户的评价,像服务零售平台已经可以构建一个评价体系,甚至发布一些榜单,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中依靠这些体系,对于可能享有的服务质量有一个提前的预知,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推动一些标准化方向的建设,连锁化对于整个行业的品质提升是有益的,但对于服务业来说大量中小商户标准化往往很难做,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的了解可以帮助推进。

线上线下的关系一样,就是融合,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也是融合的,仔细想来,其实纯的服务零售和纯的商品零售在今天越来越少了,零售商在做零售销售的过程中既在打造自己的产品质量,也在打造自己的服务质量,融合式的发展会是未来的规律。

麦浩超:感谢厉总分享品牌在线上、线下零售的不同布局。

普华永道对零售业态钻研了很多年,累计了非常丰富的案例和经验,近期发布过消费者的报告。您从行业侧讲讲最近洞察到哪些零售业态的创新,它能激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增长的,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两个具体的案例。

孙盼:举两个在产品维度和渠道维度的创新,也不能说是完全的创新,把一些方式方法有更好的应用,跟消费者做更好的触达。比如产品维度,消费者需要有社交属性或者是能帮他产生群体共鸣的IP,或者是一些活动刺激他愿意消费,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芭比》带来了一波热潮,《芭比》上映之前很多品牌预先跟芭比IP做了联名款的产品,比如名创优品跟芭比的联名,上线了大概100多个SKU,《芭比》上线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销售,甚至出现了买不到还要帮买的额外服务,没有改变产品本身的产品属性,在产品属性之上进行了IP的叠加,配合电影上映带来电影想表达的精神内核和想要传达的IP文化,触达了这样一类有身份认同或者情感认同的消费者,就带来了产品销售的转化,这是产品端现在看到比较多的案例,也是为什么一直强调社交属性、品牌故事的彰显,品牌跟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互动。

渠道端,这些年线上、线下的渠道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线上的流量也不是稳定的格局,各个大的平台流量一直在流动,线下的业态在疫情后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最近去了一个案例,买手店LOOKNOW有很多设计师的品牌,海外时尚品牌做陈列销售,这是它原来的业态,最近在上海的淮海路靠近襄阳公园的位置开了一家LOOKNOW公园店,是三层整栋,有1200平的面积,大家觉得一般的买手店是小而美,为什么会有1200平,它的位置非常奇特,在上海最繁华的一条路淮海路,对面就是人流非常多的环贸广场,后面是非常老的传统的上海公园,晚上有很多广场舞,很多老年人在这里社交的襄阳公园,这个店的两边都开了入口,是贯穿的,可以从淮海路逛进去,进入到襄阳公园,整个业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大家看到LOOKNOW买手店觉得自己不是和时尚相关的年轻人不会走进去,现在1200平的公园店里融合了非常多的业态,有咖啡厅,有书店,有各种产品展示,不光是销售,现在也配合一些产品或者品牌做发布会,做小型的展览,融合了非常多的业态。

我那天在这个店里待了蛮久观察人流,过去在LOOKNOW的买手店中大家看到的都是年轻的时尚消费者,这次它的人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来这边买书的文艺青年,甚至有在现场喝咖啡办公的商业人士,也有很多带着孩子有小孩的家庭,有很多玩具和玩偶产品,包括很多老年人会从襄阳公园逛进来,里面有很多园艺和家居产品,还有人宠家庭,整个店铺是宠物友好的,很多人带着自己的狗进来逛,到襄阳公园这一侧提供大家休息和交流的室外空间。这是渠道端的革新,原来更多的是货架式的陈列,想怎么样把自己的产品卖给消费者,现在更多的是互动和体验交流空间,更以人为主,把人的需求和在这个空间中能体现到的氛围和功能做完善,有很多人进来了以后会有很长时间的驻留,LOOKNOW门店整个人流也非常好,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这是渠道端的一种革新,也代表未来的趋势。

消费习惯转变,企业如何留住用户?

麦浩超:孙总提到的两个企业,名创优品是马蹄社的成员,LOOKNOW是马蹄社的讲师,期待北京本土和全国的同行都可以去了解和研究这些创新的玩法,联名会有更多的超越和突破的方式,LOOKNOW是看现在,上海襄阳公园边上独栋的楼,希望有机会大家一起体验和洞察新的业态。

刚才围绕零售店谈了消费体验增长,有很多干货,在解决了零售业态如何激发消费新动能的关键问题之后,我们进一步探讨未来更能激起消费动能的零售业态,各位觉得它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尤其是零售商店态,你们觉得他们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厉基巍:一方面在新业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回归零售发展的原动力,多快好省,未来谁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或者更多,或者更快,或者更好,或者更省,都会成为新的发展原动力。

比如说更多,一方面我们会发现在美团平台的数据,人均消费品类数指标指的是一定时间里平均消费种类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在这个方向未来要么我能提供很多一站式的消费,让消费者来到我这里尽量满足我很多需求,要么就是我可以提供非常小而美、而精的符合商品,能吸引铁粉购买我的零售,更快在前面介绍的诸如即时零售一系列的情况都是围绕更快的发展,更好是我们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包括评价和标准化,怎么样让我的管理在全流程里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更省,不是说一味的压低价格成本,提供不太好的服务,更多的是应该运用全方位的流程管理,生产、流通、销售、营销各个环节能省则省,把省下来的钱全部回归给消费者,真正提供价格又便宜、性价比又高的服务和商品。

麦浩超:没想到零售商的未来演变还是回到多快好省,非常好的解读。

汪涛:我认为未来的消费特质有几点,第一是小而美,第二是体验式,第三是高性价比,这些赛道可能会有一些小的腾飞,总的来说是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更多的角度应对年轻消费群体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怎么样做品牌的调整跟应对,这是品牌创业者要思考的点。

麦浩超:这个提的很关键,年轻消费者多变的需求满足。

沈颖: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边,对于商家来说消费体验上会是未来的突破点之一,不仅仅关注在你做什么样的产品,提供了什么样的性价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非常关注每个消费者触达到你品牌的第一刻到最终体验了你的产品,购物行为到使用了产品整套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跟消费者接触的人或者品牌露出的部分,可能是地铁广告、机场广告到门店,再到售后的电话等等每个环节都要设计的非常精心,要给客户非常好的体验干,很多人产品都做的非常好,在产品的基础上还能回忆起那次非常好的购物体验,这可能是品牌在红海残酷的竞争当中能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麦浩超:非常好,更强调完整,进一步精进的用户体验满足。

孙盼:有一点要更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用差异化的产品,而不是像过去同一个产品大家都进行购买,现在要看重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通过供应链的能力进行落地、满足和交付。另外是数智零售,数字化在线下零售场景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期线下场景更多的是体验和交互的场所,功能不一定以成交为目的,也许在这里进行体验和交互,了解品牌,感受品牌,最后的成交在线上都是有可能的,数智化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更好的帮助线上、线下整体渠道的融合,让消费者的体验可以在不同的渠道当中无缝衔接,只需要关注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得到了什么,不太需要考虑渠道的界限。

麦浩超:刚才提到了零售商,孙总提到的是无缝链接,单一零售商在数字升级以后,其实消费者对它的期望跟其他零售商是一样的,都是希望线上和线下融合,无缝的接触,体验,交易不一定是在传统理解的线下。

最后,希望每一位嘉宾给台下的观众一句总结寄语。

厉基巍:其实零售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家追求美好生活动机同频共振,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们非常愿意跟大家一起实现帮大家吃的更好,生活更好这一目标。

汪涛:第一,从创业者的角度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点,不要追随潮流,要引领潮流。第二,做企业要注重现金流,认真维稳企业的健康发展。

沈颖: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乐观,期待从资本角度跟更多的品牌跟从业者一起携手打造常新以及常青的品牌,既有很多的创新,也能在消费大潮当中持续不断地立足在这个行业当中发展。

孙盼:希望零售商们都要有信心,经历了疫情这几年大家都非常不容易,现在整个经济在复苏,消费也在复苏,大家对未来要更有信心,包括2023年也是国务院指定的消费提振年,各级政府发布了非常多利好的政策来提振消费和重振消费,我相信接下来整个零售业态和产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希望零售商在这个过程中有信心追赶下一波的增长。

麦浩超:非常感谢台上四位嘉宾的干货分享,掌声欢送他们落座。

关于本次会议:

本次峰会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北京市商务局承办,亿邦动力、北京电商协会执行。峰会以“数实融合 数智创新”为主题,9月2日-3日期间设置开幕式暨高峰会议,新型数字消费、数商兴农、跨境电商、国企电商采购四场专题会议,邀请到国内外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优秀企业代表,共享电子商务发展新成果,共话电子商务变革新趋势,共建电子商务进阶新时代。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