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1.9亿元!每日优鲜拿到“救命钱”

不说谎的 2023/08/07 12:12

本周,看到一则好消息。

久陷困境的每日优鲜获得融资,总金额大约2700万美元(1.9亿元RMB)。事后,股票大涨352%。

其实更严格意义地说,这是一笔“有代价”的融资。

很多人会好奇,这个时候谁会投资每日优鲜?还真有。

新投资人是一家营销公司的股东。据公告称,该公司名叫Mejoy Infinite Limited,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一家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据“快出海”数据,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聚焦于服务工具、游戏、跨境电商等出海广告主,提供推广方案、买量投放、素材和创意制作等效果类营销服务。

他们为什么要投每日优鲜?不妨看看交易的3大步骤。

第一步:新投资人向每日优鲜投资2700万美元,获其54亿B类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和流通股份数的88.1%。其中,投票权委托给公司创始人徐正。

第二步:2700万美元到账后,每日优鲜需拿1200万美元收购投资人持有Mejoy Infinite Limited的全部股份,后者成为每日优鲜的全资子公司。

第三步:交易完成后,每日优鲜业务转型,开始提供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和服务。

对于新投资人而言,这则交易是划算的。

从资本杠杆上,完成了用低廉价格“曲线上市”;从订单杠杆看,获得了每日优鲜的全部电商客户;从团队杠杆看,聘请了徐正这样的CEO帮自己管业务。

一举三得,但总花费仅1500万美元(2700万美元减1200万美元)。尽管目前还无法判断这些措施能不能取得好结果,但从价格看是不贵的。

与此同时,这则交易又令我心情复杂。

一方面我替每日优鲜高兴。

创业99%会失败,而一旦失败,99%的创业者难以善终,大多背负巨大债务。规模越大,债务越大。

每日优鲜曾是“生鲜第一股”,市值曾突破200亿元。这么大一个摊子临近崩盘,还能拿到约1亿元的救命款,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每日优鲜有2位重要创始人,一位是徐正,另一位是曾斌,今年5月曾被法院颁限制高消费。

而公司面临的现状是:已被2次列入失信名单,被颁布104条“限消令”。

据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主营业务失焦后,公司总营收由2021年的69.515亿元骤降至27.613亿元,同比下降了60.3%。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还在努力想出路,并且情况有改善趋势,我替他们高兴。

但同时,我又有种“蛟龙失水”的遗憾。

据铅笔道DATA数据,每日优鲜在一级市场融资超过110亿元。自去年历经“大危机”以来,公司各项资产都在廉价变卖。

比如2022年8月,每日优鲜将“便利购”自动售货机业务出售,总对价仅1800万元现金。

据2022年年报,买方目前仅支付了约480万元。这其中,320万元直接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及员工工资。

最近发生的这笔融资,则是股权的廉价变卖,或者说是“上市这张壳”的廉价变卖。实际融资的钱数,仅仅多于其2015年的A轮融资(1000万美元)。

面对这种“英雄失势”,我的心情复杂。

这一切的背后,都源自其在主营业务的探索不达预期。

去年7月,每日优鲜壮士断腕,几乎砍掉了电商业务,比如把全职配送人员削减为0。

2021年,配送人员在其总员工中占比约76.47%。

新业务的调整方向为2个。

一个是智能生鲜市场业务,为商家提供SaaS服务,比如支付、在线营销、CRM等。当然,在这个业务板块,每日优鲜还提到要销售新的(服务)产品。

另一个是零售云服务计划,为商家提供基于云的AI和SaaS。

据财报信息,这2个新业务在今年也被砍掉大半:智能生鲜业务终止,零售云业务砍掉。其中,仅保留了“自有品牌零售”业务。

结合本次融资条款,未来每日优鲜的最新业务包含2个:一个是自有品牌零售,一个是数字营销服务。

这个商业模式组合有些奇怪,但不排除成功的可能性。

从上市角度而言,数字营销不是个好赛道:它很难做大,但能实现一定的利润目标。而自有品牌零售多数亏损,但能实现一定的规模目标。

据了解,Mejoy(每日优鲜收购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之一是电商,二者结合后,有进一步互相增长的基础。

这种商业模式组合可参考“巨星传奇”(周杰伦参股):左手卖产品(咖啡)做大销售额,右手“卖周杰伦”做经纪业务,从而做大利润。

二者组合后,该公司今年7月14日实现冲刺港股目标。

因此,每日优鲜也有翻身的可能。

注:文/不说谎的,文章来源:铅笔道(公众号ID:pencilne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铅笔道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