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7月13日,在2023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推出了京东“言犀”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相比,这一源于产业、服务产业的大模型,融合了70%通用数据与30%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致力于深入零售、物流、金融、健康、政务等知识密集型、任务型产业场景,解决真实的产业问题。
会上,关于大模型的价值,京东提出一个公式,即“大模型的价值=算法×算力×数据×产业厚度的平方”。除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京东还格外关注产业厚度——看重技术能在多少产业场景中切实应用,为社会真正创造价值。
许冉表示,京东坚持从产业切入大模型,这条路虽然难走,却如同从北坡攀登珠峰,有更波澜壮阔的风景,有巨大的探索价值。
京东集团CEO许冉演讲
今年6月18日是京东的20岁生日,展望未来20年,京东提出了“35711”梦想。许冉表示,要实现这些梦想,少不了技术的力量。2017年,京东就曾提出“技术!技术!技术!”战略。京东认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不应当只关注技术的商业价值,更要承担起产业和社会责任。
基于此,京东分享了自己的技术追求:成本、效率、体验、可信、普惠、突破。其中,成本、效率和体验从京东的经营理念传承而来,也是零售的第一性原理。可信、普惠和突破则是技术服务于产业和社会的承诺。
许冉指出,这些技术追求的内涵,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领域,能够让产业伙伴更放心和低门槛地实用技术创新的成果,帮助技术走出实验室和公司围墙,真正推动社会和生产力变革,在产业场景发挥更大价值。
据介绍,京东对大模型的实践,已经做出阶段性的成绩。首先在公司内部,大量业务场景都在探索,将大模型结合进自己业务流程的方式,例如用大模型提升智能客服水平、编写代码、强化关联商品推荐等。在很多行业领域,如零售、金融、物流、健康等,京东已经拿出充实的实践案例。
比如,京东展示了金融领域AI营销运营平台,使用者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能一站式生成营销活动,覆盖从运营策略制定、快速搭建活动页面、批量生成营销文案和素材,到数字化投放等方面。过去这套流程需要产品、研发、算法、设计、分析师五类职能人员,如今减少到一人;过去2000次人机交互次数也减少到少于50次。在大模型能力的加持下,营销方案的生产效率有了百倍提高。
在内部充分实践后,京东会将技术能力以组件化、模块化方式对外输出。
对此,京东制定了大模型“三步走”的明确规划,分别是在内部打造通用大模型、在内部的产业场景大规模实践、价值的到内部验证后再开放给合作伙伴,计划服务千行百业的产业场景。
京东方面认为,大模型技术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对于技术实现价值至关重要。京东将坚持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两条腿走路:既要加深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也要在产业场景中锤炼技术、升级迭代。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