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EBRUN全球好物”是亿邦动力为发掘中国出海好产品而策划的系列内容,面向各行各业征集那些受到用户认可的产品及品牌,通过讲述他们的产品如何诞生、如何响应用户需求、如何挖掘差异化价值等,让更多人看到成为全球化新品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亿邦动力还发起每年一次的“EBRUN全球好物”评选活动,联合专家评委从众多参选企业中选出最终获奖者。
视觉设计 排版丨 杜杜 郭放
本期为您介绍:
Meepo
创立时间:2017年
核心产品:街板、越野板
销售渠道:亚马逊、独立站、沃尔玛
主要市场:美国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美国南加州的一位名叫林德弗兰克的普通居民,将一块长约50cm的木板固定在铁制轮滑轮上,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便由此诞生。那个时代,这被当作冲浪前的热身和冲浪后的娱乐活动。
此后几十年来,这项小众运动产品一直由欧美把持,他们定义产品、外观,但背后依然是中国供应链。直到2017年后,来自中国的电动滑板品牌开始打破了这种局面。
在Meepo入局该赛道之前,好的电动滑板在人们的认知当中就是“奢侈品”,且消费者往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购买1600美元甚至更贵的高档产品,要么就是粗制滥造的“垃圾货”。当Meepo拿着一款不足400美元的产品杀入市场,才真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高性价比的“亲民”电动滑板赛道。此后,国内也随之涌现更多玩家,立住了中国电动滑板品类,并迅速席卷海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当时形成了一种很强的海外消费者认知,五六百美元的电动滑板就属中国人做得好,最终也导致一些美国品牌被迫出局,陆续关闭了自己的项目。”Meepo创始人毛力谈道,“与此同时,Meepo也改变了中国电动滑板品类供应链在海外粗制滥造的形象。”
身处一个小众舶来品类,Meepo从2017年公司成立时每月二三十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做到如今月收入达五十至一百万美元,截至去年年底,累计出货量近13万件,总用户数超过10万人。2022年,其产品销量高达2万台,营业额破亿,位居该品类中国DTC出海品牌第一。
类小米的极致供应链——这是Meepo最终想实现的目标。对于这样一个相对“朴素”的供应链产品,如何长时间立足于市场?又如何进行供应链改造和技术迭代呢?
01
从用户视角去做产品
以场景划分来完成迭代
2017年创立Meepo之前,毛力已是资深的滑板玩家,因为被一个Ted电动滑板的讲解视频所打动,开始接触电动滑板。不过,真正发现这个市场的需求,则源于他对当时市场上产品的诸多不满。
当时,毛力沉浸在各种滑板论坛和产品测评中,意识到市面上的滑板都是不成熟乃至于“不正确”的。1600美元以下的滑板存在很多缺点,比如故障率高、动力差等,到处都是“坑”。
“可以说,700美元以下基本没有能用的电动滑板。”毛力谈道,这些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致命问题,比如电池断开、滑板不受操控、电机马达脱落、下坡导致过热关机等。
无法精准洞察到用户的痛点和需求,设计缺陷和供应链不成熟,是整个电动滑板赛道的共性问题。于是,作为“深受其害”的资深用户,毛力决定用小成本先做一台满足自己使用的产品。
“以少一半的价格做出比市场上现有产品还好的东西,我相信消费者不会不买。如果没有给市场提供新的价值,我也就不会去做它了。”毛力说。
Meepo最早推出的V系列滑板,被海外不少发烧友拿来与1600美元的其他品牌相对比,最终结论是,虽然外观细节用料不足,但续航、最高速度等不少参数却远胜于大牌,而Meepo的售价仅为299美元。
在毛力看来,彼时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多的源于“比较”——并非真正的好产品,而是用户可选择范围内的最好产品。所以,当时的电动滑板可以看起来丑,但如果故障率只有5%,就已算翘楚。
反应速度慢、哪里痛了才会去反思,这是以往电动滑板赛道玩家们的真实写照。Meepo也曾由于对自身发展路线规划不清晰,只用一两个SKU进行打磨,受众人群也并不够聚焦。但毛力逐渐意识到这是个用脚投票的赛道,用户会坚定自己对产品的偏好,所以,如果产品SKU不足,永远就只能让客户妥协,这显然并非长久生意之道。
Meepo的破局之法便是针对不同人群做细分的产品线开拓,使得每款产品都能精准的让对应使用场景中的人获得最优体验。但是,在小赛道里,是难以做细分定位的,产品迭代的逻辑只能围绕用户使用场景来延伸。具体而言,即针对不同用户对产品轻便度、舒适性的不同需求,先将用户场景需求补齐,再在每个人群上进行迭代。
比如,400美元的产品舒适性不够,而1000美元公路滑板的动力和续航能力虽赶超越野滑板,但也更重,且对60%的用户而言,属于“能力过剩”。因此,Meepo并非按照价格进行产品线的扩充。要精准解决用户需求,只能做动力更低、续航更短,且重量更轻的产品。而此前Meepo并没有提供这样细分的选项。
目前,Meepo共有5个产品线,即街板的轻度通勤、重度通勤、极限竞速,以及越野板的轻度通勤、极限竞速。其中,400美元和1500美元的产品价位销量最高,而400~1500美元价格区间的缺口则是Meepo要去填补的空白。而由于市场消费降级现象的显现,以及供应链趋于成熟后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对于400美元的低端产品线,毛力决定继续“向下走”,甚至将客单价定在299美元。
02
“自己卷自己”
做一家供应链公司
相比同行,毛力对于Meepo产品的核心利益点是“朴素”。他清醒的认知到自己是一家供应链公司,因而,降低电动滑板故障率、把价格做到更加极致,是Meepo发展的驱动力和安身立命之本。
“自己卷自己,早点做出下一代王炸产品,推翻以往所有东西。”这是毛力想实现的。而这种革新的出发点则在于从用户使用场景切入,降低边际成本。
例如,在一个十几公里浅轮通勤场景中,Meepo希望能将原来定价400美元的产品价格打下一半,且能健康盈利,从而实现用户基数的大幅提高。同样的,为了降低高端使用场景的用户购买成本,Meepo进行了大量的模具投入。
事实上,早期国内没有专门做电动滑板组装的工厂,通常都归靠在平衡车或两轮滑板车的组装线上,工人直接按照说明拼接,常出现装配错误,难以明晓故障因素等问题,因而只有三个零件的产品,故障率都可能高达10%,不良品经常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而当时很多亚马逊上的电动滑板品牌大多为欧美人持有,对工厂研发投入很低,产品之于工厂仍是一个陌生品类。由于整个行业都不成熟、工厂不懂产品,因而从生产之初的产品定义开始就常出现很多偏差,零部件故障频发,致使供应链反应链路很长。Meepo创立的前两年,也是交付能力最差的时候。
为了严格把关这些问题,Meepo成为行业最早布局工厂的电动滑板公司。模具都由自己设计,再委托供应商生产,到自己工厂的阶段,主要就是完成组装,毛力自嘲“工厂只有几把螺丝刀”。
但改造供应链最难的就是行业属性,需要教会所有供应商理解这个运动,改变原有的生产习惯。比如电池,电动滑板应用场景对快速充放大量电量的要求,是平衡车电池难以满足的;出行类产品通常都有充气胎或减震零件给车身减震,但电动滑板没有,这也是其品类高故障率的一大因素。而组装车间的存在,也是Meepo能够在一线解决故障率的一大重要阵地。
“这个阶段,小而美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其实都是‘垃圾货’。”毛力如此评价当前电动滑板的制造业水平,“如今工厂所做零件水平虽有所提升,但实际上比不上一个几百块的3D打印机有技术水平。”
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新品类开创早期必然的面临的困境。当时,最好的电动滑板品牌九魔,一年销量5万台,但也仍是期货。理论上看,电动滑板是个高故障产品,如果早期以Meepo的低故障优势可以拿融资快速交付,继而快速进行市场扩张,如今品牌可能是另一番天地。但佛系的毛力选择了保守方式。
即便如此,凭借极致的价格和性能优势,Meepo生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窗口期,让用户愿意付费后花数周甚至几月的时间等待交付,Meepo也得以凭零库存的方式运营了两年。这也使得其能及时进行产品改进,避免了批量性产品质量危机的出现。
2020年年初,由于运费暴涨对毛利润的伤害,在内部商议很久后,Meepo开始真正投入量产,这也是其被迫进行供应链转型的开始。但由于自身体量不足,每开一个产品线,不仅模具的研发投入成倍增长,市场回报更是难以预估。
而之所以能做到如今一年高达2万台的销量,这恰好验证了毛力对自己的认知——“产品定义不差太多、稳定性好、商业效率高”。由于当前仍处于追求效益阶段,Meepo并未对品牌营销做大量投入,对用户的洞察主要是基于客户邮件、社媒反馈、问卷调查等传统方式,也没有形成标准的正规军打法。
“我们自己做工厂不赚钱,广告投入更是不到营业额的10个点,只能所有东西都做好,等待爆发的机会。”在毛力看来,电动滑板应该是一个简单的生意,由懂产品、供应链的人做出负责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生意的本质,而不是将时间花在研究谷歌广告的打法上。
“我们经常会一次性玩到滑板报废冒烟类的程度,包括防水高温测试等暴力测试都比消费者更极限。”据毛力透露,事实上Meepo保守、朴素的打法源于创始团队的基因,团队成员大多是产品硬件设计相关出身,更是滑板的重度爱好者,可谓比消费者更懂产品。
03
能做到极致的产品突破
就没有小而美的品牌
事实上,即便是对于电动滑板这样一个相对“朴素”的供应链产品,Meepo在对一些零部件改良上所做的研发投入也远超同行,甚至不计成本。
比如,在材料上,由于市面上一些越野板的主体,大多透漏着一股拼凑感,且易变形开裂。Meepo则找到了比亚迪供应商,进行滑板变形承受耐力的改进提升。“大多数同行不愿意投入、凑合用料,但我们却投入了可能卖一年都无法回收模具成本的投入,让用户拿到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毛力表示。
除此之外,Meepo也在研究可以让用户在不同地形场景中同用一套板子的驱动。即一个滑板满足不同使用场景,而只需换轮子。据悉,尽管如今市场上已有品牌进行尝试,但通常是用皮带驱动滑板,不适合越野场景,且能更换的轮子范围有限,这些都是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毛力有信心会将该功能做得更加极致。
比如齿轮箱的应用。“当动力系统迭代到最新的齿轮箱时,就是终极的传动形态,即只在一个金属腔中完成动力传输,用户在表面却看不到传动结构,可以真正做到一人只需一块滑板便可在不同场景中自由切换。”他谈道。
这样的设想在去年便实现了,Meepo推出了米波齿轮传动的滑板。在毛力看来,对于电动滑板而言,米波齿轮传动技术是赛道发展的最终局面,但并非最终产品的形态。今年Meepo有望推出比齿轮传动更高阶的产品,能彻底解决两个场景之间的切换。而要实现这个产品,主要有两大难点:
一方面,市场上没有现成可用的东西参考。比如齿轮箱,由于不同场景所需要的两个轮子尺寸相差非常大,想要在同一套动力系统上实现两种场景,又要求玩家的速度不变,这就需要用简便的遥控器来解决,这也是Meepo需要去向前推动的。
另一方面,以往品牌商未给选项时,消费者通常不知道自己有“二合一”的需求。由于市场变化快,Meepo如果对消费者的需求洞察不足,难以把控未来用户真正的诉求和主流的喜好,产品的推出实际上要承担测试的因素的风险。
相对上一代的皮带驱动,效率更高、动力更大、维护更简单、安全性更高,综合成本甚至更低。基于这样的诉求,目前Meepo对于齿轮箱的研究已持续了近大半年左右,也是行业最早进行该探索的企业。毛力判断,未来中高端的产品也一定会只采用这一种方式来做滑板。
在他看来,电动滑板行业实则没有太多技术壁垒,Meepo发展的壁垒一定是在于生产制造,而非靠专利,当攻克质量问题后,Meepo更多的是在供应链上做笨功夫,这些又跟规模挂钩,而规模正是电动滑板的壁垒。
“世界上没有小而美的品牌,小而美的品牌都是从模具、设计上做了大量妥协,只能先用‘错误’的产品制造方法来打造规模,之后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再做一次产品。”毛力表示,换言之,如果规模小,就无法改变供应商的规格供应和降低边际成本的模具投入。Meepo在很多投入上希望自己过了妥协期的状态,在一步步接近产品更好、正确做产品的方式。
事实上,齿轮箱电动滑板是Meepo第一家真正去做量产的,即便Meepo的投入已经精打细算,但齿轮箱的投入依然有很高的报废率。据介绍,齿轮箱虽然只有五六个零件,但每改一个零件,就要重新打样,只是打样就超过四五十个版本,有时候一次做5个可能全部报废。到如今只是报废的物料可能有几百套,将近二三十万的成本投入。
不仅如此,去年Meepo还推出了无内胎的真空胎电动滑板。对于极限玩家而言,普通轮胎怕爆胎,有摔伤风险,而真空胎由于没有内胎也就没有爆胎问题,即便破胎后,由于内有钢丝,轮胎的外轮廓不会因为爆胎变小或者瘪掉,相当于提高了安全性。而且,真空胎的轮胎更宽,也增加了更多场景的通过性,比如泥巴路、沙地等。此外,由于传统轮胎需要气很足,但气越足,抓力就越差,而真空胎可以把气放掉,依然有很强的支撑力,且气小、接触面大、抓地更好。
真空胎在汽车中很常见,但在电动滑板上只是等比例缩小,都无法申请专利,而Meepo依然坚持进行投入。
量化来看,真空胎的投入达到20万左右,加上齿轮箱,整体投入接近120万,这也是Meepo较高的一次投入。Meepo第二批真空胎推入市场后,如今还没有收回成本。但毛力知道,只是把开发提前了,它能解决一部分客户需求,只是市场还未追赶上。
如今让Meepo引以为傲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稳定性、低维修和故障率,以及从产品设计输出到供应链端的低损耗、高效率。在他看来,在这两个优势支撑下,如果能同时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在同一场景下,成为最好的产品和最低价格,整个市场都会为自己让路。
04
返璞归真,坚持高性价比
在2011年读大学时,毛力就曾研究过平衡车赛道,当时该产品的客单价卖到2万人民币左右,如今却已做到了100美元的市场主流。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大玩具”成功走向大市场的典型。本质上,电动滑板的路径也会如此。
“国内几个滑板品牌都是很小的团队,没有一致性的系统打法,这是个不成熟的行业,身处其中的玩家都还在训练。”毛力谈道,由于投入力度不足,整个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品类的爆发点还远未到来。
由于DTC模式出海实现了工厂到销售端的路径最简化,基于这种模式和电动滑板品类的深度,毛力并不怕大公司进入赛道抢食。“这个赛道能保护一些具有先发优势的玩家发展,他们没有办法用少于1000小时的努力能把这个产品做好。”
但目前来看,整个赛道没有找到加更正确的方式降低边际成本,产品没有真正规模化投向市场是真实现状。“当有一天,满大街都能买到200美元的电动滑板,成为老百姓普遍能接受的产品,那时才能说这个行业有多大。”毛力指出。
在他看来,制约这个赛道发展的一大卡脖子难题是在电池成本上。比如,电动滑板的功率要求甚至赶超平衡车和摩托车,上坡也要求比一般电瓶车更快。换言之,5公斤的产品要有50公斤产品的动力参数,同时又要有轻便属性。但受限于客观物理规律,电动滑板的电机体积达到又小又轻的话,电池会很贵,同时,想要满足高功率的爆发动力需求,对于品牌而言,成本又很难扛住。
“现在市面上并没有达到最优状态的产品。这种技术也不是滑板品牌商能攻克的,只能等材料学、电池、电机等通用技术的突破,品牌商才能无限逼近最优解。”毛力认为,电动滑板是有可能受益于电动车锂电池发展的。
而从这个品类的用户粘性和需求来看,即使再做5年、10年,这个产品也不会被别的形式的产品替代掉。“更轻、更强、更适更舒适,更长的续航、更高的效率,在每一个点上进行经验积累,等到市场技术有突破时,就能快速发力。”明确了电动滑板的发展方向,毛力更加笃定自己的发展路径。
放眼望去,与当下一些潮流定位的品牌相比,Meepo可谓是一股清流。例如,在同类型的电动滑板上,有的偏向于以“新奇特”的外观设计、潮酷风格作为卖点,也有的在轮子形状上做创新,还会加入射灯、减速提醒,以及联动APP设置等功能。
“这些品牌是对滑板做加法。即使知道这样能增加销量,我们也不会妥协。”毛力指出,Meepo希望返璞归真,为了运动本身的乐趣,用供应链优势普及到更多人——一方面,坚持做高性价比的初心;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覆盖更多用户。
在他看来,前几年市场上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导致了大量入门用户的流失,这是行业的损失,“应该有懂行的人来做,哪怕少赚点,也要把两三百美元价格区间的用户服务好,让新鲜血液进入这个小众市场成为种子用户”。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