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饿了么在即时电商赛道的加速,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日前,在饿了么夏季商家大会上,平台正式对外宣布 “与生态共进”的整体战略方向。
会上,饿了么首席运营官谌伟业表示,今年将从扶持好店好商品、加大投资阳光系列商家、成立各地商家学院等共六大方面重点加强对商家伙伴的投入,并宣布将成立开放平台部,重点加强对商家伙伴的平台投入,支持新业态商家对技术接入和开发的需要。
面向不同阶段的商家,饿了么也推出了更具体的举措:针对新商家,推出“青苗计划”;针对连锁品牌,推出“联合生意计划”;针对中小商家,则推出了“中小商家增涨计划”。此外,面对商超、大百货、鲜活、医药和酒饮5大细分行业,饿了么此次公布了对应的行业扶持政策。
2022年7月,饿了么确立了“促科技创新,与生态共进;放心点,准时达,让生活更简单,更开心”的平台使命愿景。历时一年后,饿了么正向市场传递清晰的信号:“开放”和“生态”,依然是饿了么当下战略走向的关键词。
01
无论大中小商家 都有增长路径
“不管什么类型的商家,是夫妻老婆店还是全国连锁,都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帮商家实实在在把生意做好。”饿了么商家生态副总裁欧云峰在会上如是说。
这句话为此次大会,以及饿了么后续在与商家共进中的方向定下基调——即为商家提供更实际、更普惠的平台扶持,全方位支持商家在饿了么的经营。同时,抛开传统餐饮外卖平台的定位,饿了么此次面向商家端推出的政策也显得更有层次,将针对新店、连锁店和中小商家提供定制化的扶持政策和工具。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消费者选择节省花费的比例较去年后三季度下降了47%,国内消费者消费心情整体较去年更积极,并在五月小长假后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面对逐渐恢复并持续向好的消费心态,品牌与商家扩张经营的意愿也开始同步上升。
为此,在新店方面,饿了么宣布今年投入数千万资源推出“青苗计划”:为商家提供长达28天的流量扶持和大额推广补贴,同时针对新手老板提供培训指导和智能工具,帮助新商家在60天内持续实现新店增长和订单爆发。
据了解,此前已有商家提前参与到了“青苗计划”项目中,其中,袁记云饺、喜姐炸串等连锁品牌参与该计划的新门店均实现了开店后的迅速“热着陆”,帮助品牌的加盟商平稳渡过开店“新手期”。喜姐炸串表示,品牌在上海江文路店,运营满月后的销售额已经相当可观。
此外,两个品牌均透露,未来计划拓展的千余家新店希望均能参与到“青苗计划”中,例如平台会引导门店积极参与18红包节、直播等热门活动,实现生意的快速运转。
而针对连锁品牌本身,饿了么也推出了“联合生意计划”。计划将投入包括亿元品牌补贴资源、多项专项活动基金,为品牌持续升级数字化运营服务,并为品牌优先提供各类头部营销流量资源、IP联名活动。让商家在做好生意的同时,能提供更好更稳定的服务。
相较成熟品牌,中小商家资源和流量端的弱势即便在向好的大环境中依旧存在,更加依赖平台相关的政策扶持。对此,饿了么推出“中小商家增涨计划”,将投入亿级营销工具活动补贴以及数千万流量资源,让中小商家能够获得更多平台端的扶持流量和商业化流量。
02
从五大行业入手 拓展即时零售可能性
数据显示,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万亿元,交易用户规模将超过5亿,占到网民总数约50%。
“当前,宏观环境正在经历关键变化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希望与商家一起把握时代机遇,抓住发展红利。新的时代发展机会已经到来:以餐饮外卖为代表的即时电商服务,正在带动社会零售服务业掀起第二次数字化浪潮。”饿了么首席运营官谌伟业在会上表示。
外卖正在向餐饮外其它行业持续渗透。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一购物手段也成为了一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增长渠道。对此,饿了么此次将面向医药、鲜活、商超、酒饮、大百货五大重点细分行业,定制推出商家重点支持政策。
其中,大百货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在传统线下渠道减少1.8%,而在O2O渠道增长了9.7%。另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O2O新零售占先线上商品成交额的3%,同比增长28%,并已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10%同比增长,占传统线下零售渠道销售额的10%,而这一数字会随着消费者对便利化的追求,以及人口、家庭构成的改变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具体的品类中,美妆、百货、宠物、母婴、3C和服饰均呈增长态势,其中部分品类如母婴、宠物在饿了么平台的增速超过了全渠道的品类增速。
为此,饿了么将导购场景进一步升级,增加品牌专区、场景营销和购后交叉发券等新功能,帮助大百货类商品提升转化。流量方面,饿了么在首页新增品质百货一级入口,并推出超级品牌、超级新星等营销活动。此外,在品牌营销端,平台从供给和营销两方面入手,不断拓展品类,建立网格化供给运营能力的同时,在营销端将餐饮人群转化为零售人群,并不断加码行业投入。
而在消费者更重视的履约能力方面,饿了么为大百货品类的品牌升级了分期免息、以旧换新等交易功能,同时提供贵品、超大件以及专人专送等定制化即时配送方案。过去几个月,苹果、苏宁易购、小米等品牌已经纷纷入驻饿了么平台,让外卖购万物真正成为现实。
大百货之外,面对鲜活、医药、商超等即时性更强,消费频次更高的领域,饿了么也提出了更精细的行业运营方案和案例。
行业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通过即时电商服务购买的品类中,水果蔬菜属于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同比增长达71%,明显超出其他品类需求。此外,鲜活行业有另一个特殊性,即消费者在线上购物过程中,对产品新鲜度和质量有更严格的需求。
在饿了么看来,这一行业特点即是主要的难点,也是平台和行业商家增长的首要突破点。为此,饿了么为提供好商品和好服务的鲜活行业商家提供了亿级流量扶持,并以单品策略,以及“阳光系列”标准的产品共建和深化运营入手,利用时令好货拉动门店乃至地区鲜活行业店铺的增长。
亿邦动力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今年520期间,饿了么与鲜丰水果联合推出榴莲促销活动中,通过引导用户“线上下单、线下取货、不满意直接换”的玩法,最终在520期间实现榴莲总计售出11柜,单店日销售额突破10万+,饿了么业绩破千万的成绩。这过程中,饿了么从活动前置宣传、订货品质和门店服务标准三方面把关,帮助品牌强化用户心智,提升复购,同时也提升了平台份额,在多方面产生了长效的正向影响。
除此之外,在商超、医药、酒饮细分行业,饿了么也基于对赛道的观察和剖析,推出定制化的商家重点支持政策,和商家一起构建24小时全天候零售服务。这一系列政策展现了饿了么在即时零售方向上拓展的决心,也预示着更多消费者需求将在平台内得到满足,更多商家的增长空间将得到拓展。
03
“开放”的背后是与“生态”一同增长
面向不同阶段商家以及不同行业提出精细化的运用策略,意味着饿了么不仅要打破传统餐饮外卖的单一思路,在即时零售领域中做宽,更要做深。
具体来看,为了持续服务好生态伙伴和商家朋友,饿了么宣布今年将从六大方面持续加大对商家的战略投入:
· 在支持优质供给方面,饿了么表示,将对优质门店、超级单品加大在流量、营销、商家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让优质商家可以得到更高回报。
· 在针对“阳光系列”的商家运营上,饿了么将联合商家制定细分领域领先的行业服务标准,携手商家形成消费品牌联盟;
· 为促进平台与各地商家在新模式、新技术上的交流,饿了么将陆续在各地成立商家学院,帮助商家更好掌握营销工具和运营效率提升;
· 饿了么将成立开放平台部,更好地响应和支持新业态商家对技术接入和开发的需要;
· 在餐饮、超市便利、鲜活、医药、酒水、大百货等细分行业,饿了么将进一步支持商家发展各行业的业务创新,提供适配行业发展的产品和商业政策支持;
· 在今年夏季促消费举措上,除了将延续去年火爆的免单活动,饿了么还将结合夏季消费特点,推出城市高温免单、饿了么夜市等一系列活动。今年夏天,平台将投入多种平台资源、内外部营销流量资源,与商家伙伴一同实现增长。
此前,饿了么提出全面聚焦重点经营的城市,业务动作伴随以改善单位经济效益、快速收窄亏损、提升经营质量和服务质量几大目标,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为2023年第一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受季度内消费者需求改善、活跃商家数量增加等积极因素的影响,饿了么GMV和订单增长显著上升。在整个财年内,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连续4个季度呈同比改善,并持续录得正数。
财报同时显示,受益于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到家业务亏损持续收窄,阿里生活服务板块的亏损从上一个财年的220.92亿元,缩减至140.21亿元,大幅减亏超过80亿元——从比例上来说,亏损大幅收窄接近四成,大超市场预期。
而此次,饿了么向即时零售行业正式迈进,在大会上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饿了么对开放、生态的平台战略方向,将秉持长期坚定。实际上是将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作为了首要目标,且有志在必得之势,成败在此一举。
“‘促科技创新,与生态共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饿了么全体成员的态度。”谌伟业表示,在新的市场机会下,饿了么将持续以生态共赢为根基,构建一个良性、开放、共同发展的商家生态。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