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6月11日消息,在“潮起钱塘”·2023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爱斯基摩人董事长陈世荣、小乔科技创始人潘忠剑、巨星科技高级副总裁李锋、蚂蚁集团-万里汇跨境电商企业支付负责人丁岩松、以及亿邦动力联合创始人刘宸围绕“全球化进程中的高质量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亿邦动力联合创始人刘宸向各位嘉宾提出问题:“在全球化面临新一轮挑战的背景下,企业都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那从跨境电商行业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爱斯基摩人董事长陈世荣表示,一般意义上,质量代表的是产品品质质量,但其实,品牌也是讲质量的。爱斯基摩人品牌之路分三个阶段:品质、品牌、品味。首先解决品质,再向品牌靠拢,最后是品味,品牌不仅仅满足基本需求,还有精神寄托或者信仰。
他认为,品牌还需要对于定价、复购率等方面进行考量,要从运营的角度,从企业规划的角度,更加长远的去规划一个高质量的、有品味的品牌。
小乔科技创始人潘忠剑指出,跨境电商对于传统贸易是一次升级、一次高质量发展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品牌出海重要的战略提升。所以,企业要回归产品,把供应链效率做到极致、用户痛点解决到极致,才能实现高质量出海。
“基于洞察用户,从产品本身出发。比如说剃须刀,我们要洞察到用户对剃须刀的核心需求;公牛安全插座,找到了产品本身的用户痛点。所以,企业要知道用户真正最重要、最关心的核心痛点。”潘忠剑说。
巨星科技高级副总裁李锋指出,高质量不止是产品的质量,还要满足消费者痛点、高质量的国内外供应链。其中,满足消费者痛点,包括了产品使用环保材料,既证明产品质量过硬,也承担社会责任,国外消费者会非常欣赏。
同时,海外仓对于高质量发展也有正向影响。将一个产品,从“48小时到达”缩短到“12个小时到达”,带给海外消费者很好的体验感,表明中国产品总体质量很高。
蚂蚁集团-万里汇跨境电商企业支付负责人丁岩松称,高质量发展不能脱离用户视角,某种程度上来讲,品牌是用户通过产品交互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心智,所以要满足用户视角的三个需要:
第一,硬件和真实的交互就是产品,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预期甚至提升他们的预期、打败他们的预期;第二,软件,就是服务,包括履约能力、服务能力;第三,高质量发展还是需要可持续,比如企业有没有ESG理念,用户可以感受到这些东西。
据悉,本次峰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主办,杭州市商务局、中国(杭州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滨江区人民政府承办,亿邦动力执行。峰会以“高质量与全球化”为主题,探讨如何找到高附加值品牌、高效率供应链、高技术跨境服务等高质量发展路径,从而逐步实现品牌全球化、服务全球化以及产业带的全球化出海。除了主论坛,峰会还设置了产业创新、新兴市场产业创新发展、品类创新发展等三大主题论坛。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宸:大家好,我是亿邦动力联合创始人刘宸,我希望这个环节不让大家犯困,更加轻松一些。
首先,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介绍是有要求的。企业本身做什么的要快速说明白,其次企业做哪一个市场,以及跨境电商的几个关键节点、重要的历史事件说一说。
在场这些企业,爱斯基摩人是已经在上市路上的企业,小乔科技是计划上市的企业,巨星科技是已经上市的企业,万里汇本身是具有全球化的思维。首先,有请陈总。
陈世荣:我是爱斯基摩人的陈世荣,我们2015年开始做跨境电商,主要类目是家居家纺,市场以北美为主,基本上全球布局,包括南美、中亚、中东。美国是现在最大的市场,但是新兴市场增速远远大于存量市场。
我们立足家居市场,以“家”为中心,不断拓展产品,从室内走向户外。
潘忠剑:大家好,小乔集中三个版块:小乔跑步机、颈椎产品以及剃须刀。最早我们是一家销售公司,三五年时间变成一家科技公司,包括大研发、大制造,现在回归聚焦在剃须刀版块。
小乔的特点是渠道上是国内、国际各占一半,国内是京东、天猫、快手等等,国外布局北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国际渠道目前重仓在俄罗斯,一会儿和大家分享,小乔在俄罗斯市场的经历以及故事。
刘宸:一开始做小乔跑步机,但是真正今天做的是剃须刀。
李锋:大家好,我们公司的名字叫做巨星,做五金工具起家的,是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公司在13年前在深圳上市,如果造房子离不开巨星工具的产品。
我们主要做电动工具、手工具等,是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七八年前实现线上线下完全融合后,公司电商业务发展也不错,希望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
刘宸:巨星最早是OEM类型的企业,做到今天真的成为一个全球化品牌的企业,越走越棒、越走越大。
丁岩松:万里汇最初是一家英国公司,历史接近20年,蚂蚁集团在2019年2月14日连成这个“婚姻”,主要在跨境电商领域通过一个全球化账户体系承载所有卖家对资金所有的需求。
我们希望做成资金处理的强大单元,帮助跨境电商解决资金的问题,至今为止,累计服务的跨境电商企业超过100万个,希望与跨境电商企业携手共进。
一、企业如何高质量创新出海生意
刘宸:大会的互动主题定全球化进程中的高质量创新。如果说“高质量发展”话题更大一些,但是“创新”话题的话,大企业和小企业不太一样。
其实,创新是发展的一个过程,发展是真正要一个结果,所有创新都是为了发展。所以我们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点做讨论,同时引入对创新的理解。
首先,问一个共性的话题,从自身业务出发,基于你们自己的感受,中国企业布局全球化当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李锋来讲一下,他刚刚从越南回来。
李锋:我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从产品角度来讲,手工具和电动工具品类,肯定要从自身产品来讲,产品质量过硬是基础,如果说要做好、做强、做大,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很早以前,货做好以后卖出去就可以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还有现在,如中美贸易战等环境因素,没有办法去避免。
在企业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只有两步可以走:
第一,一定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做上去;第二,创新。以前是做好产品的质量,但现在要创新,欧洲、德国企业产品质量和创新是比较强的,我们一定要向这些企业看齐。
很多企业也慢慢要走出去,与大家报团取暖,走出去看一看,结合海外的优势,取长补短,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巨星科技去年销售130亿,今年稳中有升,增长不了多少。创新对我们来讲很重要,不管是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未来发展都会有一定的瓶颈,那谁创新的能力大、谁投的资金多,可能谁的持久性就长,就会胜利。
比如三年疫情没有走出去,很多企业、很多老板把创新产品的业务停掉。但我们巨星科技不一样,三年期间继续创新、继续研发。所以,当疫情消散,今年广交会期间,很多客人对巨星有这么多新产品感到不可思议。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停止,一直在创制。200多人的创新团队,是我们的生命力。
潘忠剑:全球跨境最大的区别就是本土和出海,出海最核心的就是用户不一样,今天在中国卖一台剃须刀,可能是旋转式剃须刀,在东南亚地区,由于穆斯林信仰,剃须刀可能就不是旋转式。
海内外用户洞察、用户需求不一样,用户需求和洞察是企业创新的来源。
这两年更好的事情就是,泡沫破掉以后大家更多回归到高质量这个主题。企业产品创新是基于用户的洞察以及需求,基于核心供应链的优势,基于渠道流量的红利。归根本质,每一家企业的创新都是基于洞察用户需求,以及洞察用户需求以后做出的解决方案,这是企业的创新。
陈世荣:互联网解决了原来传统企业对产品的认知,原来的底层逻辑是只要把东西做好,参加展会,客户说好就好,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的不是很准确。
互联网恰恰提供这样的平台,把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提炼出来,可以更加精准的面向消费者,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公司产品的定位是“三高”:高门槛、高客单、高天花板。什么意思?日本制造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日本的品牌印象,即高质量、高品质。以后,中国品牌在世界上也要像日本品牌一样,抛弃低附加值、低溢价,做一些未来相对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创新才能够走向全球。
刘宸:刚才老陈提到高门槛、高客单、高天花板,那么潘总怎么看待产品高低客单价的选择?
潘忠剑:高低客单价一定程度上并不矛盾,我们内部有高颜值、高创新、高品质、高社交、高性价比的“五高”产品,也有高性价比、低客单价的产品。今天看到特斯拉、苹果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科技公司,而也有SHEIN这样凭借性价比获得成功的企业。
高客单价和低客单价不是一个绝对值,每一家公司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基因。我的基因是基于渠道的流量红利的挖掘、基于供应链效率的打造、以及运营效率的打造。
每一家企业不能照搬一套模式,苹果、特斯拉都有自己的创新研发优势,我的优势就是供应链和渠道效率,没有一套商业模式是通用的,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能力、阶段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并不矛盾。
做欧美市场可能产品创新更重要,做东南亚、中东、南美性价比和品质更加重要,定位不一样。
李锋:刚才两位讲的都很好,高客单价、低客单价根据产品定位,有几点很重要:产品的质量、创新。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什么叫做质量、什么叫做创新。
举个例子,做手工具而言,首先质量要达到标准,比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质量要求。那什么叫做创新,别人产品充电10分钟,我的产品充电5分钟,工作量是他们的双倍。
并不是说,质量好、创新好在经济上带来效益就够了,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重要。像巨星科技,用了很多环保的材料去生产产品,虽然成本很高,但是能保护大自然,让大家生活环境更好,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要全部集合在一起,才是真正质量和创新结合在一起。
刘宸:丁总,咱们是服务商,接触了大量的企业合作伙伴。那看企业走向全球化过程中,您认为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丁岩松:全球化最难的是要想清楚,想清楚后要特别勇敢,因为这一条道路很艰难。
蚂蚁在内部分析一个问题时,常从业务、组织、人三个角度看待。首先,业务,三位老总说了很多都是关于业务的思考,什么产品?卖给谁?怎么获客?怎么转化?产品有没有区域特征?有没有文化属性?
那么业务思考想清楚了,之后如何落地全球化这条路?要盘组织架构,分配财权、事权、人权。关于人才,是当地招还是跨国运营,如果当地招,当地法律怎么样、怎么选择、怎么竞争?这些东西非常复杂。
我们全球化本身进度还是被拉的比较快,在英国、荷兰、新加坡、香港、美国都有办公室。
从策略角度,我们想的比较清楚就是,必须和卖家站在一起,不太可能从某一个地方支持全球卖家业务,这条路再坚信一定要做。
企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文化。这个文化非常复杂,不仅仅是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甚至西方内部有亚文化,不同的产品序列对应的人群,也存在亚文化的现象,以及公司本身有公司文化。如何把这一套生态串联起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在于产品本身和本土化运营
刘宸:去年开始,大家可以感知到整个全球化竞争的激烈,同时全球形势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别多。对此,大家都认同,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那从跨境电商角度,高质量发展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世荣:一般意义上,质量代表的是产品品质质量,其实,品牌也是讲质量的。原来十几年前,中国制造代表低端货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和低端货慢慢拉远距离。如果把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等高档货队列中,能加入进一个中国制造,这也是质量的提升。
品牌出海不仅仅是品牌,如果品牌赋予了高质量的,再加上文化内核,我们的品牌出海才是真正的质量的提升。
爱斯基摩人品牌高质量发展分三个阶段:品质、品牌、品味。首先解决品质,再向品牌靠拢,然后是品味,不仅仅满足基本需求,还有精神寄托或者信仰。
现在,我们对对品牌的打造有要求:第一,复购率,现在KPI考核当中对复购率也有要求,消费者买了以后下次还来买。所以品牌提升,要从运营、考核的角度,从企业规划的角度,更加长远的去规划一个高质量的、有品味的品牌。
刘宸:有高附加值的品牌,要考虑到定价、对用户的复购等要素,不是纯粹卖货,可能对后续的重复购买这件事儿看的越来越重,品牌也在不断升级向前走,潘总呢?
潘忠剑:我问了一下ChatGPT,它说高质量的结果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社会责任。这回答实际上非常官方。机器人虽然一定程度上很聪明,但本质上没有办法体验一家企业的真实感受。
这两年出海跨境就是从传统贸易到跨境电商。传统贸易本质上就是代工行为,跨境电商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这是高质量的结果。
今天深圳大卖和浙江大卖的区别在哪里,深圳大卖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互联网亚马逊的电商技术完成的电商卖家,浙江大卖是传统代工业务的制造工厂转型起来的,他们对国外市场的洞察、对落地的洞察更加感性的。理性的部分是通过数据可以知道什么品类增长快、用户的痛点在哪里,这是高质量的一个部分。
真正的高质量是作为品牌方、作为卖家能够洞察用户想要什么,基于用户洞察制作产品。像苹果、特斯拉的产品是基于用户洞察创造出来。
今天,所有跨境卖家,跨境电商实际上就是卖货的,卖的是自己的品牌还是产品,这个很重要。卖自己好的产品、有创新的产品,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卖,原来代工只是代工行为,客户需要什么做出来就可以了,但是基于跨境电商出海的是直面消费者,我们更加容易洞察用户。
所以,跨境电商本质上对于传统贸易就是一次升级,一次高质量发展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品牌出海重要的战略提升。所以,还要回归产品,把供应链效率做到极致、用户痛点解决到极致,所有的一切不断地精进这个过程,最终这家企业可以走出来。
其中,高效的供应链也是对产品非常深刻洞察之后的结果。垂直、聚焦于一个品类,是一个前提条件,结果来讲,就是从产品本身出发,从对用户的洞察出发。比如说就剃须刀本身来讲,用户对剃须刀的核心需求,我们可以洞察;公牛安全插座,可以找到产品本身的用户痛点;特斯拉解决的是新能源问题,你要知道用户真正最重要、最关心的核心痛点。
回到产品本身,极致的供应链效率,本质上是基于用户洞察后,在供应链效率上抓住一个点讲透、讲清楚。每一个优秀创始人脑子里都是产品的爆炸图。
拆解到跨境卖家批量化生产,中国工厂最大的优势还是要回归到制造核心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不断拆解,拆到一分一厘,再精细化运作,SHEIN的成功来自于极致供应链,每一个点做到非常细,只有量大、规模化的采购以及用更好的付款条件构建自己的核心供应链。
刘宸:刚才提到很重要的点就是聚焦,细分中找到差异性,差异性做透,做的比别人更强,当一个创业公司和一个大团队PK的时候不要担心,因为你是ALL IN的,他们只是一个小部门,逻辑是一样的。
李总,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们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锋:高质量发展很大一个方面就是产品本身质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最基本的,曾经这个是ALL IN,现在只是一个部分。
高质量还有其他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客户的痛点,德国人、美国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等等,他们需要什么。不要自己拍脑袋,跟风卖货,这个没有意思,跟着别人在后面跑。市场动态很重要,必须有团队调研,这样才能够真正定位你的产品是否适合这个市场。
最近很热的话题是环保,今天做一个牙刷出去卖,质量都很好,品质都很好,供应链也很好,卖出去的价格也很便宜,但在国外不一定受欢迎,因为他们可能更看重这个牙刷环保不环保。
欧洲人、美国人早在七八年前,已经开始重视产品的环保性。现在,国外大牌五星级酒店都是环保材料做的,成本会很高,但是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收益,这也是高质量的一点。
欧洲正在陆续出台倾向环保产品的政策,对于企业增税,环保达标了就减税,德国已经开始实施了,像明年年底之前,所有的垃圾袋黑色都不能在市场流通,这是法律,但是中国现在所有垃圾袋都是黑色的垃圾袋,这是典型的国际形势变化太快。
高质量并不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起步,还有供应链,国内、国外的供应链。前段时间我们搞第三方仓库、海外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高质量发展、产品、国外消费者感受都有正向影响。一个产品,人家48小时到达,我12个小时到达,这给了很好的体验感,表明中国的卖家总体而言质量很高,包括用环保材料,国外的人也非常欣赏这一点。
刘宸:高质量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有本土化的地方,本土化要真正融合、融入进去,这代表另外一种的高质量,包括对环保的理念、合规的法律法规的问题。
丁岩松:刚才丁总说了我想说的,首先高质量发展:第一,肯定要发展;第二,定义高质量。这些不能脱离用户视角,某种程度上来讲,品牌是用户通过产品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智,你觉得你是高质量了,用户不认,那还是有问题的。用户视角来看有三个角度:
第一,硬件和真实的交互就是产品,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预期甚至提升他们的预期、打败他们的预期。这是一个多变之秋,海外金融市场非常不稳定,我们能否提供安稳、合规、便捷的心智对大客户进行资金管理中心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今年重点和唯一做的事情。
第二,软件,就是服务。其中,跨境电商包括了履约能力、服务能力,这些可以找人帮忙。在跨境电商业态中,有很多服务商的。
和大卖的交互时,我的客户经理提供相应的服务是第一道防线,尊享的客服以及商家的服务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是技术支持,今年我们在建立者三条服务体系的防卫以及给客户提供这样的心智。
第三,高质量发展还是需要可持续。可持续回到海外比较火的单次叫做ESG,环境、社会、企业治理。我认为,ESG是将来非常关键的事情,用户可以感受到这些东西,不只是通过硬件、软件进行交互,甚至可以体会到这家公司背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就万里汇而言,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就是这个生态是合作共赢的生态,我们和相当部分的服务商一起看能否携手共进,把这个生意做的稳、走的远,这是我们心目当中比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新技术是否冲击跨境企业经营模式
刘宸:现在ChatGPT、AIGC谈的特别多,丁总是做技术服务商,你认为AIGC会对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机会和挑战?
丁岩松:我不是技术背景,对技术底蕴的理解和认知还是有限的,我觉得ChatGPT类AI迭代的能力是非常值得尊敬和需要我们去探究的。
如果把AI拟人化会成什么样子?是持续作战、无限抗压、持续迭代、持续精进的人,这个人招进公司怎么用?我的理解是大家选择的是先做降本增效的手段,但是是不是把这么优秀的AI做小了呢?不知道,我们走走看。
企业有没有一个土壤让这个新来的员工可以发展,即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要达到一定要求,信息结构必须封装成可被调用的数字化形态,这个前置工作是否被具备。
这个员工对我老员工的冲击是什么,这样一个人进来原有10年、15年还不错的团队,老员工怎么看待这个员工,不眠不休在办公室加班,以及这个员工本身在法律界定上是模糊的情况下,对这个员工的准则是否有额外的约束条件,传统的员工手册是否不使用了?
我们在蚂蚁国际专门成立了道德和规则的委员会,约束用AI科技在业务场景当中的边界,这里涉及到道德、伦理、操作、数据隐私、法务合规等。
大家觉得AI很厉害,但是怎么用要想一想,非常像30年前海外回来特别厉害的海归,怎么用,历史上有用的非常成功的,历史上也有觉得花了这个钱不值的,可以供大家参考,让子弹飞一会儿。
陈世荣:我们在试用ChatGPT,还在摸索阶段,反馈回来效果很好,但是做不到完全替代员工,只能作为助理、工具。
李锋:我们已经开始用这些新科技工具,但如果跨境电商订单量不大的情况下很难做,线上线下结合在一起还比较好。一是至少可以替代很多人工,现在人是最贵的;二是可以保证产品的统一性,质量统一性;三是准时交货,这是可控的。
痛点是关键还要培训,怎样培训好这些人才。如果说全部用机械化,很多的隐私、客户的信息等产品信息怎么做保密。我们都在思考,在运营过程中也有一些好处,未来也会加大力度向这方面发展。
刘宸:你们觉得AIGC在普及和应用过程当中,对公司人员形成优化的可能性吗?
李锋:你看在什么方面,如果是仓储肯定是的。我们也有物流中心、仓储中心,曾经200多人,现在只有40个人,24小时服务,集装箱的吞吐量一天最多装了480个集装箱,全部靠人工根本不能完成,这个投入也很大。
现在,我们利用机器人、有叉车等,已经看到很多好处了,包括前段时间沃尔玛、亚马逊都参观了我们的仓库。仓库没有人在操作的,根本不需要人操作,以前忙的时候,凭借人工根本来不及,现在依靠机器,一天可以装几百个集装箱。
潘忠剑:这是令我很震撼的话题,之前我和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我觉得只是一个工具,帮助做一些优化,这里应该分两个:第一,ChatGPT;第二,产业数实融合。
本质上,我们必须拥抱ChatGPT。一开始我内心很抵触,前两个月参加了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会,了解以后我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个CEO工程,一定要先学会问问题,本质的问题是学会问问题以及驾驭这个工具,要不然就是百度百科以及升级版的天猫精灵,如果可以破这个局变成有效的智囊、军师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但是,要问出高质量的问题,本质上是高度信息化产物,而且以几何程度在在增长,所以这是CEO工程,要学会不断地问问题,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数字化人。
还有,基于商品、仓储、贸易的融合,这是产业和数字结合的趋势,也是不可逆的。从信息化开始,到数字化,最终变成人工智能,在未来这个事情是不可分割的状态。
刘宸:最后这个话题有点偏技术,但是这个话题与我们密切相关,这些新的技术更多一定为我们赋能,除了替换,更多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赋能,这是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
四、跨境企业的五条锦囊妙计
刘宸:最后,请几位朋友送给企业一句话,这个话希望是经过体验、入坑很真实的一句话。
丁岩松:我们是由我们的产品所定义的。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一切是由产品所定义的,如果卖出去的产品是受全世界欢迎的,对于中国长期发展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对跨境这个赛道非常看重,高质量发展是必要经历的,我们做出全世界最好的产品,我们就是最强大的。
李锋:中国的企业以及中国的产品出海并不可怕,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内功练好了,出去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要坚持,把自己内功练好,慢慢走出去,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潘忠剑:出海肯定是海大、风大、浪大,海大肯定是海阔天空,风大、浪大也是一定会碰到的困难,带好冲浪的心态,不断去挑战,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追求。
从PS时代到PE时代的转型,这是不可逆的,要回归到企业本质的商业的利润,才能够穿越这个周期,未来看活得久,不看活得大,让我们在全球品牌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陈世荣: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时代发展很快,互联网红利期的时候跑马圈地,但现在,要求产品做深、供应链做透,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紧随风口,这样才能够持续创新。
刘宸:今天所有的企业一定要做一家赚钱的公司,这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