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三倍工资,你会选择加班吗?
节前,这一词条悄然爬上新浪微博热搜高位,阅读次数超过1.4亿。不少网友表示给多少钱也不愿意加班,趁着五一出游散心。但也有大批网友高呼愿意,“一天顶三天,有钱我才能快乐”“如果拿3倍,我可以天天加班”。
相比出门看人山人海,这届年轻人认为“搞钱”更能带来快乐。
时代财经在社交平台发现,不少人发帖询问五一摆摊事宜。扬琴告诉时代财经,自己这几天都在准备五一的货,还进了一些新品玩具,“因为过节家长给孩子买玩具的意愿较大。”扬琴已经在深圳摆摊3年,会根据时间节点调整销售品类,例如过年卖花灯等。她表示,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1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选择五一出游的年轻人将寺庙放入自己的旅游清单。4月7日,去哪儿联合小红书发布了《五一旅行趋势报告》,报告总结了2023年以来十大旅行趋势,“上香青年”赫然在列。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寺庙类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67%。其中,北京雍和宫门票销量同比增长5.3倍。
“月老庙我看都不看,财神庙我长跪不起”,作为“工作狂”雍正的行宫,主求财运和事业的雍和宫成为年轻人“精神寄托”。高举“搞钱”大旗,90后里有人主业、副业两手抓,一位主业运营的员工告诉时代财经,他每天只需要花费2个小时做副业,带来的月收入将近3万元;还有人为了增收毅然转行,一位博主表示,从事这份工作之前,他在娱乐圈沉浮6年,因收入太低转行,目前每个月各项收入累计超过10万。
此外,还有人辞职摆摊,从厨艺小白变身卤货大师,创业首月即月入过万。
01
放弃五一假期,90后副业月入3万
即将过去的4月,陈念的副业为他带来了近3万元收入。自从去年接触到露营设备代发后,他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副业。
白天回客户信息,晚上集中将下单信息反馈给工厂,由工厂端发货,现在陈念对业务已经非常熟练,相比于开店第一天,从早上8点多工作到晚上12点,现在他每天花费在副业上的时间不到2个小时。
陈念生活在华中一座网红二线城市,日常的主业是一名运营,每天工作时间7-8个小时,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由于自己性格比较懒散,不喜欢被管束,并不是领导喜欢的那类员工,陈念开始研究做副业。“上班受到领导批评、指责会也影响热情,不断消耗热情后,上班就变成只是为了拿一份工资。但做副业挣多挣少可以控制,这种为自己做事的感觉挺好。”
他告诉时代财经,自己很早就有做副业的打算,去年5月,偶然接触到一个创业圈子后,他在闲鱼上开通了数个账号,开始做露营装备代发,彼时正值露营市场的爆发阶段,“第一天就收入1000多元,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收入4000多元。”但那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流量,即订单非常多,一单只能盈利10-30元,现在一单可以盈利50元以上。
在陈念看来,上班是公司提供一个平台去和市场做交易,打工人想要日入过千是比较难的,“要么是工作量非常大、人非常累,要么是给公司带来大额收益,公司才会考虑开出这个工资。”
自己做副业就是直接和市场交易,只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项目,类似于露营这种在风口上的行业,执行力强一点就可以挣到2-3万元/月,自己赚钱自己分。
今年3月,在闲鱼之外,陈念的小红书店铺也正式投入运营,并陆续收到一些订单。他表示,少的时候7-8单,多的时候20单左右。
最近他也收到很多回头客的订单,多来自微信。由于主业的日常工作是与客户打交道,将客户加为微信好友后,通过内容触达影响他们,进而促成购买行为,这部分工作经验也在他运营露营装备客户时发挥了作用。陈念告诉时代财经,自己会添加闲鱼上开营地、开餐馆、或者一次性大量采购客户的微信,“大概陆续加了100来人,承诺会给出更大优惠后,这部分老客户会成为回头客,贡献订单。”
拥有了一定经验后,陈念最近在开发一项新的副业——经验整理成课程出售。陈念介绍,今年开始陆续带着一些朋友一起做露营装备的代发,大家生意都不错。看到自己的露营装备代发经验在几个朋友身上见效后,他有了将经验整理成课程出售的打算。
整个4月,陈念都在进行初稿写作,目前刚刚完成,接下来还需要完成视频录制,并寻找合适平台上线,“尽量在五一上线课程,假期休息一天就开始卖课”。他表示:“在我自己的圈子里,已经有不少人想跟我一起干了,所以我打算将这部分经验变成课程出售,预估理想状态下可以挣10几万。”
显然,对于有主业在身的陈念而言,五一则意味着有更多时间拓展新的副业。
02
练习生退圈创业,年入百万
除了做副业,还有不少年轻人直接通过转行来实现收入的倍增。
2020年与公司解约,傅晓已经退圈近2年。他曾参与爱奇艺选秀综艺《青春有你》,并积累一定人气。不过,在北漂混娱乐圈的6年时间内,他几乎没有收入。
解约后,基于此前一定的粉丝积累,他成功转行成为一名时尚博主,虽然时而会因为写推广文案焦头烂额,但博主带来的收益较练习生时期可观不少。截至目前,傅晓个人微博(傅晓Fuko)累积粉丝超过百万。
“我的博主性质属于品牌推广,主要是通过宣传品牌品类、季度性推广品牌帮助品牌向外宣传,品牌会定期投放,以护肤品为主,没有什么硬性指标,还有来自三亚、海口等免税渠道推广等。”他告诉时代财经,一个月正常情况下收入5-6万元,行情好的时候20万左右,一年下来也有百万收入。
2021年,傅晓的博主工作趋于稳定,每天工作时间可以控制在3小时内,他也开始寻找其他生财之道。2021年7月,他入股了一家火锅店,据他透露,火锅店大概每月能够收入2万。不过,他也指出,投资餐饮并非好的选择,“餐饮前期投入大,回报慢,收回来的钱也是零碎的,很难存下来。”
同年9月,傅晓又参股了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并负责一部分软装和品牌主材的对接,博主的经历也起到一些帮助。他以分红形式获得收益,由于去年刚刚介入,截至年底获得的收益不到10万元。但今年开年以来,效益好转,他预估一年大概能达到70-80万元。
此外,傅晓也没有放弃博主赛道的拓展,他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已经开通了一个居家博主账号,过段时间投入运营。傅晓认为,护肤赛道有些趋于饱和,蛋糕没有做大,但是分餐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有些品牌品质不过关,如果为了赚钱去接这类广告的话,会对长远发展造成影响。而居家领域的受众体量庞大,博主还有成长空间。
他同时建议,年轻人可以把博主作为非常好的副业,上班收入平稳固定,需要其他的创收点。“可以先做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相比KOL(关键意见领袖),KOC粉丝更少,收入会相应低一些,一条视频可能收益几百上千块,积少成多。分享日常妆容、穿搭,包括探店等,都是比较好的路子。”他透露,大量推广是品牌的刚需,因此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另外,大众点评、抖音团购推广也是不错的副业选择方向。”
03
卤味摊主:比起五一看人头,更想赚钱
火热的摆摊也成为不少年轻人选择的赛道。
4月8日,经历2个月的前期筹备工作后,武汉上班族周华终于成功转行卤味摊主。每天早上10点左右开始准备菜品,下午5点摆盘完成正式出摊,直到晚上11点收摊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他告诉时代财经,自己花了约一个月学习卤味手法,又找了将近一个月的摊位,期间购置二手三轮车、冰箱,定制不锈钢架、灯箱等花费超2万元,目前还没有回本。
虽然他的卤味摊还处于试运营阶段,只做了鸭脖、鸭架等少数品类,但每天的收入已经达到400-500元之间,“五一增加品类后,收入到700-800元/天应该不难。”他表示,通过微信收款记录,他发现已经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周华的摊位选在两个小区通往商业街的必经之路上,摊位费20元/天,他告诉时代财经,周围摆摊的年轻人很多,收摊位费的人也跟他透露,这里是从今年开始征收摊位费的,因为摆摊的人增加太多。
卤味摊 图源:受访者供图
这几天周华一直在研究素菜品类的保鲜,打算趁着五一推出,借着出行的游人赚一笔,他表示:“现在是生意起步阶段,比起去外面看人头,我更想研究怎么赚更多的钱。”
与周华、陈念一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比起出游,或许“搞钱”更适合五一。在他们眼里,假期不是假期,而是生财的黄金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扬琴、陈念、周华均为化名)
全国跑马爱好者的热情在这个五一黄金周被点燃。
2023年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将在5月1日开跑。过去三年,心怡(化名)和许多跑马爱好者一样,在比赛中签的喜悦与赛事取消的失落中反复横跳。今年3月才跑完无锡马拉松的她对时代财经说,“跑马上头,根本停不下来。”
事实上,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每天都有马拉松比赛举行,涉及上海、南充、保定、北京等城市。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4月29日至4月30日,两天就有13场马拉松赛事计划鸣枪开跑;而五一期间参与跑马的人数或超过10万人。据《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国备案路跑赛事就有133场,这一数字远超2022年全年的58场。
随着一大波赛事突然袭来,马拉松爱好者们的参赛热情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官方数据显示,4月16日举行的上海半程马拉松,报名人数高达7.89万人,这个数字是2019年报名人数的1.8倍,是2021年的2.3倍。今年的上海半程马拉松中签率仅约19%,可以对比的是,在马拉松赛事氛围达到巅峰的2019年,这场比赛的中签率则为23%。
01
赛事运营公司老板:边跑比赛,边谈项目
马拉松赛事的复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而这场狂欢的主角不仅仅是跑马爱好者,还有随着办赛中止而沉寂了三年的路跑比赛运营公司。
在经历了超千万的亏损之后,广州博润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易伟新终于舒了口气,“地方办赛的意愿早在2019年就已经达到顶峰,但现在看,2023年的情况比之前还要好。”他对时代财经透露,马拉松有延续办赛的特点,此前公司承接的赛事项目就有15场,而今年以来公司还有10余个新项目正在洽谈。
边谈项目边跑比赛,成了易伟新上半年的日常,“我在办公室的时间都不超过15天”。他告诉时代财经,今年他已经完成了3场马拉松比赛,而他的跑友圈有人已经完赛10场了。
中锐体育总经理刘晓蕾的工作节奏亦明显加快。“本来正月十五过后才上班,但今年初十就被邀请去地方调研了。按2019年的节奏,上半年公司运营的赛事是3至4场。截止4月底,我们完成的项目就有3场了,上半年应该还会有2至3场。”
让刘晓蕾真正意识到马拉松赛事回归,是超出预期的比赛报名情况。据其透露,公司负责运营的北京密云生态马拉松,即将在5月21日举办,今年的报名限额是1万人,但截止日期前,已经吸引了近3万选手报名。该赛事创办于2018年,相比厦门马拉松、无锡马拉松等,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赛事IP,目前升级为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
在刘晓蕾看来,马拉松赛事之所以有这样的复苏速度,一方面是前两年积压停办的赛事,在具备办赛条件后的一次性释放;另一方面则是各地主办方办赛意愿明显提升。“马拉松赛事等文体旅产品,是促进全民健身提升健康,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拉动城市恢复经济弹性,展现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事件,效果立竿见影。”她说。
赛事搭台,经贸唱戏。多名赛事运营方亦认为,对于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来说,不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派对,还承载了城市文化名片与促进消费复苏的任务。
据无锡市体育局、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等联合发布的数据,2023年的无锡马拉松吸引了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万名选手报名,参赛规模达3.3万人。该场赛事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及赛事展位销售等经济效益高达1.95亿元。其中住宿及餐饮分别约1.17亿元和6960万元。
02
招商不及疫情前,马拉松赛事赚钱更难了
虽然主办方办赛与选手参赛的积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赛事运营方并没有赚得盆满钵满,反之办赛的压力比之前进一步增加。
多位赛事运营方对时代财经透露,经历三年疫情后,赛事医疗保障风险直线上升,需做出比疫情前更高等级的保障措施。由于比赛缺失,大部分跑马爱好者在这期间的训练强度和频率与比赛需求并不相符,且今年上半年身体仍处于恢复阶段;因此,赛事的重燃对于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训练的跑者来说风险升高。
一位职业马拉松教练对时代财经透露,在近段时间的比赛中,部分跑者因过分追求比赛快感与成绩,在缺乏对身体科学评估的情况下而盲目报名参赛,受伤就医的情况明显增多,“不少人甚至进了ICU。”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源于盈利。时代财经了解到,赛事运营公司的收入主要源于三部分:第一是市场购买运营公司的服务费,这大多来源于办赛当地政府的补贴以及主办方的投入;第二则是报名费收入;第三就是市场的商务开发,包括广告赞助、展位售卖等。
而一场规范的马拉松赛事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小。据拥有15年赛事操盘经验的刘晓蕾测算,一场2000人规模的全程马拉松赛,办赛成本在200万元-400万元,这也会根据赛事级别和规模以及主办方的要求浮动。像密云生态马拉松这样的万人大规模赛事,整体投入将在1000万元以上。
盈利则更依赖于报名费收入和商务开发两块业务。刘晓蕾直言,“很多时候,如果主办方的投入是没办法兜底成本的,我们的利润空间更多来源于赞助等商务开发类业务。今年的招商情况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市场水平,尤其是现金招商。”
时代财经了解到,即使是北京马拉松等头部赛事,目前也面临着招商困境。据媒体报道,世界田联银标赛事武汉马拉松在2023年的赞助商总数为20家,数量与2019年持平,但赞助总收入比当年下降约25%。
与此同时,马拉松赛事赞助队伍的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易伟新表示,“以前马拉松赛事的赞助主力来源于房地产、汽车、金融三大行业。由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尤其是地产行业。许多此前活跃的地产商渐渐消失在马拉松赛事的舞台。汽车行业的赞助也从传统车企过渡到新能源车企。赞助的资金不及之前充分。”
他还表示,当下马拉松赛事招商难的另一大原因是赛事的“稀缺性”逐渐消失。“以前办一个马拉松(比赛)是很大的事情,现在赛事扎堆,每天都好多场,一年下来上千场,企业对赛事赞助的积极性自然就降低了。”据其预计,招商难的情况在未来3-5年难以扭转。
近日,武汉马拉松赛事总监包波对媒体指出,马拉松赛事会出现两极分化。部分比赛缺乏补助资金、招商不利,导致办赛水平下降,被逐渐淘汰。市场资源、社会资源都会向顶级赛事倾斜。因此,赛事运营公司的资金与运营实力、以及打造差异化赛事IP的能力成了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或因为疫情期间无奈之举,亦或是察觉到赛事运营的局限性,刘晓蕾和易伟新的公司也开始试水一些包括露营项目、独立提供赛事商业开发服务、以及平台卖货等新业态,试图优化马拉松办赛的传统盈利模式,寻求更多的生存机会与空间。
注:文/周嘉宝,文章来源:时代财经APP(公众号ID:tf-app),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