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北京筑龙:采购供应链智能化或成央国企采购新增长点

雷宇 2023/03/14 21:20

【亿邦原创】3月1日,“全球公共采购论坛暨2022全国公共采购行业年会”在深圳举办。大会同期还召开了第八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本次大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委、深圳市前海国采全球采购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本次大会上,北京筑龙智能化事业部总经理、筑龙研究院副院长胡婧玥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对采购数字化下一发展阶段的洞察。她指出,采购数字化发展的未来是智能化,智能化要聚焦场景。对于采购供应链来讲,最主要的就是物料数据,通过打通物料数据并结合相关算法进行处理,那么采购供应链的智能化就可以实现。

在回答“企业实现数字化采购供应链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胡婧玥指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智能的采购供应链,物料数据的打通是基础。而通过统一物料数据标准,解决企业在物料采购中遇到的物料归类不一致、缺乏标准、应用难的问题,使得企业物料实现无标准向有标准的转化,为企业实现采购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抓手。

据了解,北京筑龙作为一家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智能物料方面已有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其中,筑龙智物基于智能映射技术,能够将杂乱且非结构化的采购物料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处理,制定统一规范的流程, 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和编码统一流转,以智能化识别技术为手段,不再依赖人工手动整理数据对应关系,助力企业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的持续性长效治理和复用水平。

在本次大会活动中,北京筑龙战略与发展部总监孙禹璇也接受了亿邦动力的专访,对北京筑龙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及分享。在专访过程中他表示,央国企的采购需求正在从单点招投标业务向前后端延伸,对于采购数字化服务商而言,这要求其不仅需要关注具体的工具或者信息流,还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应用层面上。

以下是专访部分(经亿邦动力编辑):

问: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筑龙的业务、产品和客群?

答:北京筑龙作为一家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以实现B端交易的智能、高效、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关注企业如何在合规的基础之上实现采购的智能、高效。通过基于云原生、微服务、中台化的企业级采购云私一体化B-PaaS平台——“大采购”,覆盖企业全采购供应链数字化能力,使企业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通过“租户嵌套租户”的能力,具备搭建一个个“多对多、社区化、公共型、可分可合”的行业采购供应链网络的能力,并由此驱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变革与商业价值提升。

客群的话从大方向来看,比较典型的是超大型或者大中型企业。例如一些集团化企业,不同于单一公司采购仅考虑保供,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控要求更为复杂。采购管理要通盘考虑整个集团、集团和二级公司之间、集团管控与授权之间的平衡,以及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的快速迭代更新。大采购的多层级租户还有B-PaaS灵活适配能力可以很好地适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方面的诉求。招商局集团、国家管网、中国海油等都是全集团应用比较典型的案例。

另外一个客群类型是在地方国资委指导下的区域性国企联盟,可以实现可控的自由裁量权,在管控合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障参与企业的自主权和效率提升。例如覆盖贵州全省国企采购的“黔云招采”、涵盖重庆市属国企的“渝企采”、覆盖深圳市属国企的深圳阳光采购平台等都是这类平台的典型案例。

针对具体企业我们除了满足企业自身采购供应链管控的需求外,还具备了向外拓展行业平台的能力,比如保利发展、云南烟草等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逐步拓展成为行业平台。

当然,针对地方国企、民营企业我们也具备快速交付、快速响应的能力,并可为客户提供最佳实践参考,协助企业采购管理的对标与提升,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未来的发展。

问:您觉得目前央国企对数字化的接受程度高么?

答:央国企对于数字化方向一直都比较关注。只不过,过去他们对数字化的应用,更多投入在自己的生产、财务、法务这些领域。五六年前,央国企就已经注意到数字化采购,但过去更多只是将其运用在合规问题等基础性问题上。现在,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用数字化将前后端一系列系统能够串联起来,同时做到提高效率。

2020年,京东战略投资北京筑龙后,我们对于整体底层架构做了一次迭代。过去,传统的信息化思路解决的只是企业功能化的一些需求,往往只是数据的堆叠。现在,在大数据系统的更迭下,我们依照新的架构理念,将自己的数据中台业务,依照央国企的组织架构和机构进行了重组整合。

之所以重点打造B-PaaS平台,原因在于采购数据的价值富集,敏感性很高,数字化采购很难走向纯中心化的SaaS道路。

与此同时,客户也需要一些云原生场景,作为企业内外交互的切面,采购部门需要辐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云端系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更为便利的选择,通过在客户认可的私有云环境内部署,在B-PaaS层上构建符合企业特色功能的SaaS层,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响应企业采购管理的变化。此外,B-PaaS这种轻量化交付方式,也更易于交付和迭代,让客户始终享受高标准服务成为可能,而不是陷入每隔几年就迭代重建的怪圈。当然,因在架构阶段考虑了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在数据层面,也可以通过客户授权的方式,基于九章数据中台、智宇AI中台去提升客户的数字化水平。

问:我们今年有没有什么发展规划?

答:在保证大采购的持续迭代、服务好我们的客户的同时,我们今年希望进一步发挥大采购“租户嵌套租户”的能力,以集团化企业的最佳实践为标杆,去满足更多集团化企业的业务管控需求,形成聚拢效应。在智能化方向我们也会持续发力,进一步拓展推广基于物料进行智能化识别的应用,并持续为大采购的既有客户提供创新场景和价值。

问:与电商化采购相比,北京筑龙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哪里?如何撬动资源反哺全行业?

答:对于企业采购来说,电商化采购主要覆盖标准商品,例如办公用品、MRO等,与C端使用习惯也更接近,已逐步进入成熟期,市场空间巨大。但相较B端巨大的采购量来看,该部分也仅占企业采购金额的5%-10%,除该类标准品之外,其他类型采购涉及采购权限、赋权审批等复杂流程业态,需要与客户形成更强的交互与沉淀,理解更为复杂的业务场景。二者是有机组合的方式而不是相互替代或者竞争的关系。面向全采购供应链,尤其需要考虑非标类采购。该类采购具有参与角色众多、各种业务角色诉求更复杂的特点,企业采购管理的阶段目标、发展阶段、业务形态,以及很多场景和细节都需要通过时间的沉淀,才有可能形成非常专业的经验与方法论。

北京筑龙成立于2004年,经过19个年头的行业积累,有着深厚的行业理解和技术根基,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同时,战投方京东集团也对北京筑龙有着强有力的理念和技术赋能,让我们在沉淀行业know-how之外,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好客户与新的数字化技术理念应用的路径。

目前,大采购在具备贴身服务超大型客户的同时,具备云原生能力,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用户对业务的灵活配置以及对审批的灵活调整,为客户的业务拓展带来了可能性。而北京筑龙新的业务理解和业务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沉淀到大采购B-PaaS层,快速轻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问:您刚才提到北京筑龙在上游物料编码部分,有些智能化的创新。可否展开具体聊聊?

答:我们将采购系统所有数据入口环节都嵌入智能物料识别算法,从而保证了该企业的采购供应链平台全生命周期链条都流转着标准化的物料数据。如与财务系统、采购寻源、大数据分析系统、采购商城、订单执行、库存管理等应用场景全面打通,使整个采购供应链流转一套物料标准数据,让采购供应链数字化触手可及,商业网络构建成为可能。

目前筑龙智物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无论是面对集团化二级公司已有编码,全集团难以统一的情况,还是全集团二级公司未梳理采购物料的情况,智能物料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该种基于数据机器学习的采购物料主数据管理方法,已开始在中粮集团等多个大型国央企使用。通过统一企业物料主数据,打通内部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孤岛,让企业采购过程集约化、智能化。

问:我们在看整个行业的话,您是否观察到一些新的增长点?

新的增长点还是在于企业的持续数字化升级的诉求。首先,企业逐步从以前的单点思路开始向全链路贯穿的思路来转变。而过去的传统平台,并不是因为数字化时代而产生的,已经逐步不能满足企业对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需求,有些甚至是只考虑自身需求的定制开发类信息化平台,因此,平台面临着迭代升级的问题。而在数字化时代,很多企业都开始以采购供应链和数字化视角重构采购平台。而对于国央企来说,由于国家信创的要求,未来3-5年内央国企迭代平台和架构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紧迫。

此外,央国企近年来也一直在做专业化整合,原来的公司可能拆分也可能重组,在这一过程中,架构和管理思路都会发生较大变化,老架构的平台很难快速适应这种需求,改造量极大,甚至存在无法改造的情况,该部分平台也会产生相应的迭代机会。

同时智能化飞速发展,客户的思维逐步转变,对于智能化的理解和应用也逐步积累了经验。我们的采购物料智能化识别也可能会推动客户平台变革。改变过去传统物料编码的成本高企、按分类和价格趋势来做适配准确度较低的局面。物料智能化识别通过自然语言和机器学习的方法,结合分类加特征的方式,让物料学会自我关联,以这种更智能、更灵活的方式去为客户提供服务。

问:您刚刚提到与客户、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建的生态关系,在协同方面是否有经验分享?

答:现在协同变得尤为关键,尤其在供应链视角下任何一个供应商都可能很难单独满足客户全部需求。而协同合作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在心态上有一个改变,生态各方需要厘清自己更擅长的部分,能够有效辨别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与其他合作伙伴有重叠,做到知己知彼,对双方的业态要做到能理清、能辨明。而大采购一直秉承开放的心态,从一开始就在架构上构建了万象开放平台,目标是既可以集成也可以被集成。协同如果不落在技术底层,那么即使双方有合作的期望,但本质上双方的产品又很难去做很深度的融合,很难去真正落地。

比如我们与部分友商之间的合作,与其说我们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我们是合作伙伴。我们在整合采购供应链时,可能由电商接入平台,使得电商的效率更高,发挥数字化技术底座的作用,这部分电商服务商也可以更好地去完成销售与交付动作。

问:疫情结束已经有几个月了,您是否观察到经济的复苏回暖迹象?

答:这个问题有点大。不过北京筑龙服务的客户,主要是超大型和大中型企业,从我们的感受来说,这些企业抗风险的韧性更强。虽然在疫情期间,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也在积极发挥大企业的担当,持续在扩大投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采购量也一直保持稳定。相信数字化的浪潮下,这些企业会进一步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引领经济的复苏。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