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谷东科技崔海涛:在B端 AR眼镜也能卖出10万台

镤心 2023/03/14 10:47

【亿邦原创】当消费者走进家具门店,可以随手将各种款式和颜色的衣柜搭配起来,挑选喜欢的风格;当维修员检修电梯时,可以不再背着四五种设备和检修单;当搬运工给包裹扫码后,可以不用再导入后台,上传系统,而是一键完成。当这些步骤都可以用一副AR眼镜来完成,这个AR眼镜的适用范围该有多大?

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看到,在这个以巡检工、维修工、运维工、分拣工、培训技师等工种为主的场景,只要解决流程中一两个问题,就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AR眼镜的设备成本投入在一年之内基本能收回。

他们的行业横跨海关、政府、石油石化、电力、汽车、飞机等特种设备维护,人数过亿。崔海涛称之为“工业下沉市场”。

在工业下沉市场,AR眼镜不仅需要佩戴方便、续航时间长,更重要的是解决成本问题,换句话说,要足够便宜。

崔海涛的方法是,在功能上做减法,深入每一个工业场景,优先解决两三个核心痛点;同时在技术上做创新,通过工业设计、软硬件自研、产品轻定制等方式,在成本上做减法。

2023年春节期间,崔海涛忙着优化谷东科技的产能,因为谷东科技在2022年12月底发布新款AR眼镜C2000S,这是一款5G防爆单目阵列波导一体式AR眼镜,从光学模组到眼镜整机,从系统平台到AI算法,全都是由谷东自主研发和生产的。

“担心缺料,也担心开模成本高,要提前优化产线,解决今年大批量出货问题。”崔海涛告诉亿邦动力。

对于C2000S的发展,崔海涛非常乐观,这个预判来自他过去一年接收到的诸多客户诉求,也来自他自己的市场洞察。

谷东科技成立于2017年,主要产品涵盖AR光学模组,AR整机产品以及AR软件算法平台。产品已被应用于航空、电力、海关、安防等行业,业务涉及美国、英国、土耳其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于高端制造业中的复杂定制化,在工业下沉市场,如何在体验、效率、价格中取到那个平衡点,是点燃下沉市场的关键,崔海涛认为,C2000S就是那个火苗。

1、

瞄准工业下沉市场

在企业里,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实操、熟练度,直接决定了企业每天的生产效益。

生产设备的任何磨损、停产,对企业来说都在亏钱。比如电梯的日常保养至少15天一次,一次现场保养至少要两个小时,同时还要做好记录以便质检部门检查。能源行业的设备维护更加严格,在石油钻井平台,任何器械稍有偏差,不仅要停工停产,还会大幅折损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成本浪费。

崔海涛算了一笔账,对企业来说,如果能够缩短上岗培训时间,减少停工返工几率,或者在不扩大人数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如果AR眼镜能够解决上述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痛点,就很容易推动企业的购买决策。

比如扫码枪在扫码之后还有登记、导入三个步骤,而AR眼镜扫码后直接上传后台,一步解决,只需要AR眼镜的摄像头的识别速度与准确率足够用,对一线工人来说就足够了。

在经济发达地区,5000元以下招工困难,而谷东科技通过自研低功耗模组+极简光学器件,同时解决了成本和效率问题,AR眼镜的设备成本投入在一年之内基本能收回。

此前在物联网领域的多段成功创业经历,告诉崔海涛AR具有改变工业的可能性,同时他也看到,这是一个可以起量的市场,各行各业中,在一线运维、分拣、核对的员工人数上亿——我国844.7万台电梯中,保养维护人员超百万。而一个大油田的巡检人数在两万人至三万人。

这也是一个受困于成本的市场。很多企业和崔海涛提出“如果成本降到2000元内”的要求。

某省电信运营商提到,“我们全省现在有30万个5G施工工地,其中10个工地用一个,我们就有3万台需求,唯一的问题是成本。”

一个央企建筑公司告诉崔海涛,“如果价格能降到2000元以内,目前我们国内正在施工的工地都会安排上你们的检测设备。”

“我们希望未来AR眼镜的价格类似于好一点的劳保用品,这对企业来就不再是负担。”崔海涛指出,“成本是制约因素,只要成本足够低,企业有了换设备的动力,他甚至不需要手机,戴个眼镜足矣。”

2、

硬科技、轻定制、合作创新

带来极致性价比

了解了市场需求,崔海涛带领谷东科技开始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各个环节寻求解法。

在产品设计上,谷东科技通过自研光机,自研整机,在功能上做减法,只解决具体场景下的刚需问题,达到极致性价比。

为此,谷东科技需要行业线的研究人员,在工厂蹲守数周,找到核心刚需痛点。“痛点不在多,只要解决一两个,效果就立竿见影。”

谷东科技还采取了轻定制的产品研发策略,在一个重量级的旗舰机基础上,做符合行业特点的调整。

谷东科技一年会有2款特别具有创新性的设备,可以称之为原型机或者旗舰机,在此基础上,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行业特性作出调整,称之为“轻定制”。这种轻定制的调整,一两个人干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给行业提供“只属于你”的体验。

而谷东科技的所有硬件创新都体现在这款原型机上。2022年12月发布的新机C2000S就是这样一个原型机,或者叫旗舰机。

在旗舰机上,谷东科技要展现自己的所有技术储备,比如C2000S搭载自研的光波导、Webb OS系统、及国产5G芯片,在显示技术、追踪性能、交互体验、安全防护等方面均有了重大进步。C2000S从光学模组到眼镜整机,从系统平台到AI算法,均由谷东科技自主研发和生产,场景适应性非常高 。

崔海涛透露,在谷东科技目前还在研究体全息技术,计划自建工厂,“体全息工艺复杂,关键在于制程,就跟光刻机一样,比如,把激光频率设在多少,光刻时间多少,选用什么光刻胶,后面怎么去固化等等,这些都是商业机密。”

在体全息光波导的制备方面,谷东科技已经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工艺储备,在此基础上建成千级洁净室、气动制作平台等,目前,已具备一维及二维单片超薄体全息光波导大批量量产的能力。

另一个降成本的方法是与云厂商合作。

2022年,崔海涛在和阿里云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将算力、产品模型都储存在阿里云上,可以给AR眼镜带来更多便利。

谷东科技与阿里云尝试联合国内某知名服务定制家居品牌,走进该品牌的门店,带上AR眼镜,消费者不仅可以立体看到所有衣柜的资料,还可以随时将衣柜放在合适的位置,感受实体衣柜近在眼前的样子。

“因为门店的面积所限,平时很难将所有衣柜都搬到门店,现在我们不仅将所有产品图放在AR眼镜上,而且还将产品说明、讲解推销、日常培训都放在AR后台,调用的时候非常方便。”店长刘梅介绍,“而且一个大屏大概2万元左右,一副AR眼镜两三千元,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目前的硬件成本距离阿里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崔海涛认为这需要先通过一些高质量客户做起,随着体量越来越大,方案越来越成熟,硬件成本会被逐步摊薄。

至于什么时候AR眼镜在B端的售价可以大幅下降,崔海涛认为,“这一两年一定会,如果销售额在5万台以上,眼镜售价甚至可以降到1000多元。”

但在B端市场,售价不是越低越好。B端设备在场景适应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比C端远远要高,生产研发成本较高,如果售价过低则不足以支撑后续研发,这对TO B的AR行业是一种打击。

3、

扩招、调整,直指10万台销量

2023年,崔海涛也在调整组织结构。

今年1月以来,谷东科技成立大产品线,负责旗舰机和行业机的定制、备料、量产和全生命周期规划。同时将产研分拆为三条线,产品、研发、生产各司其职,保障产品多样化。

同时,谷东科技的人员也处于扩增中,主要集中在生产端,负责优化产能。崔海涛介绍,都是为了应对未来的大规模出货。

对于出货量的预计,崔海涛认为很难估计一个具体时间点,但出货量数万台到10万台,应该在两年内可以达到。

对于谷东科技来说,它的竞争优势在于:

第一,前瞻性的市场洞察,看到蓝海机会,即工业下沉市场。

第二,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探索极致性价比。

第三,提前调整组织结构,迎接接下来的产品爆发。

此外,坚守B端市场是崔海涛一直以来的态度。他认为随着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AR在B端市场渗透率将大规模提升,TO B的AR市场是发展中的蓝海,足够谷东科技成长。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