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12月28日消息,在2022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首届亿邦跨境产业互联网峰会上,无届创新资本合伙人张之晨发表了题为《产业互联网出海展望》的演讲。他指出,柔性制造、流量再分发,以及数字化零售的叠加,在产业互联网全球化过程中会有指数级放大效应。
在张之晨看来,过去国内产业互联网企业在直面消费者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卷、没有利润。其中,国内供给侧呈现出的现状是,数字化基础形成,柔性制造能力、产品制造能力非常强,在过去很多年的标准化建立已经比较成熟。但在需求侧,由于海外国家交易面积小,供应门类并不全,需求量很大。
因此,他认为, 中国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产品技术和运营手段都领先全球,产业互联网对生产和履约环节的数字化进程,也造就了出海供应链的基础,在疫情后有机会在海外可以把终端消费者扩大4—5倍,这中间有很大的机会。
“目前东南亚的新渠道重构还处于比较早期阶段,美国的市场是千亿级别的市场,中国的企业更多是在线上,像亚马逊这样的大渠道机会,产业互联网还有大把的机会和空间。”张之晨谈道,“未来产业互联网出海的最好的机会就在于,先进制造能力的外溢加中国经验的叠加输出。”
据悉,汉交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已成为我国商品交易盛会,同步举办的全球数字贸易大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吸引了生产制造、品牌商及外贸企业、数字科技企业、外交使节参加,是企业家及各界决策人参与的高端盛会。在本次大会期间,亿邦动力与卓尔智联联合举办了“首届亿邦跨境电商产业互联网峰会”,邀请全国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平台、数字经济、资本市场等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产业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机会和路径。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是产业互联网在座的各位专家第一次公开探讨跨境出海的话题。
无界创新资本是我和原来在产业互联网非常知名的投资人蔡老师做的产业基金,我从多年前开始,一直在关注中国产业数字化的主题。2015年中国很多企业开始做海外,经过疫情之后,他们都迎来了一波迅速的增长。我们研究这整个进程,有一些发现,今天也感谢亿邦给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交流分享,希望以后和各位产业互联网的专家能够继续探讨。我们新的基金会在产业互联网出海这个大的领域深度耕耘,后面大家如果有产品、供应链去海外的想法,都可以来交流。
首先,我先讲一个大的主题,为什么我们看好产业互联网出海?
出海其实也不是一个新的事情,我们做了三十年,从最早的线下贸易到B2C,接下来是阿里巴巴最早的B2B线上交易,再到2015年开始的亚马逊、eBay的B2C,一直到2018、2019年开始,我们看到中东、东南亚、南美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背景的创业者,在这中间做了更多的布局,包括把平台这个事做好。
可以看到,过去二十年到三十年,随着平台的电商化的过程,实际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去直面海外消费者。随着工具、物流、支付这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不管是工厂还是企业、贸易商,都有机会在海外越来越多的看清消费者是谁,直接跟他们面对。
我们作为整个新经济的参与者,在2015年之前,整个投资市场把美国的模式在中国重新做了一遍,但是2015年以后,这个趋势就开始逆转了。特别是2020年以后,中国的平台主要做几块,包括前端的流量、中端的中台或者供应链,上游的生产,把这条链路打通之后,中国人不管在产品、技术、运营手段已经逆袭全球了。这两年看到比较多的是像拼多多、抖音这样的企业出海,包括千亿独角兽SHEIN的发展。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图。做产业互联网的都非常了解,过去5—10年,投资方和运营方投入了无数的精力和资金砸在这个市场上,包括直播、视频等,我们在国内的平台做了一个事情,把国内的生产能力和分销能力,和国内的消费者去连接,直接服务到消费者。
实际上这个过程在国内,大家应该能发现比较卷,背后其实没有利润,做了以后会发现国内有这个问题。过去我经历了5年左右的发展周期,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今天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把我们所有的信息都拉平了,今天A能找到的供应商,B能找到的客户,大家通过线上的鼠标基本也能找到。在这个拉平的过程中,带来了整个商贸流通行为,背后还是资金的转移,实际上,越大的企业资金实力强,会相对来讲好做。
但是在2018、2019年开始,我们做海外的时候,海外要经过语言的转换、文化的转换,但是我们看到利润完全不一样,跟国内不是一个数量级,ANKER在海外做数据线、充电宝,但是利润率完全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因为出海链路长,封装的环节多。今天国内的供应链已经整合过一遍,不管是生产制造还是履约的过程,把它统一的对海外市场的进行整合,这是为什么利润会比国内更高的原因,分发到海外还是会有一定的本地化差异。
无论如何,过去10多年的累积,给我们营造了做跨境出海的机会。
总结供给侧现状,我们的数字化基础形成,柔性制造能力、产品制造能力非常强,在过去很多年的标准化建立中,国内基本已经比较成熟了;需求侧现状则是,很多国外的小国家可能只有中国地市级别的交易面积,供应门类并不全,这也是之所以今天为什么中国的货可以通过亚马逊等不同的平台卖到全世界,因为海外是缺的。此外,过去我们累积的零售、消费品方面的制造、流量获取、运营上的经验,基本上可以覆盖全球所有的流量。
总结一下,我们看好的是什么?“先进制造能力外溢+中国成功经验输出”,这两块的叠加实际上是我们最看好的机会。
我讲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也是近3年火遍全球的千亿美金的新快时尚品牌SHEIN,它从独立站开始,现在已经超过ZARA、HM,在中东、南美、东南亚都成为NO.1的企业。一个成功的公司有很多成功的原因,我们从产业互联网或者供应升级的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中国的服装供应链非常完整,广佛那一块有几千个服装工厂,有大有小。2010年开始,在不停的优化整个供应链的链路,这中间实际上通过先进的采买,实现了小单快反。中间倒过来,为什么今天SHEIN能够把消费者的需求连接到生产呢?它通过海外的独立站,这中间所有的流量,所有的色款、尺码等不同设计上的差异,都可以用数字化、结构化的过程,去做款式差别。这个过程中,我也投了很多产业互联网的B2B企业,对用户的标签、产业的标签,做的是国内的标签进行用户累积,今天我们到海外可能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结果。
SHEIN改变了很多原有时尚行业的痛点。常见的每年3到4次的订货会,通过设计师的选款,打板设计,再到工厂生产,生产完以后还要运到海外,中间没个3-6个月拿不下来。这个过程我们通过数据化结构化来网上测款,我直接先卖图片,图片上的素材我通过用户的点击评判这个需求哪个更大,直接把需求链接到工厂,这是我们今天通过数字化手段能够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SHEIN比较牛的一点在于,它基本上面对海外消费者的时候,把生产制造到跨境履约的全过程做了一个封装,传统的HM、ZARA可能上面都有2到3个大工厂支持。实际上,这中间的过程对消费者来讲并不重要,今天我们只要能够持续提供良好的性价比、良好的稳定的供货质量就好,上游是怎样实际上不是很重要,这也是我们今天做海外的优势,我们能够把制造环节到履约环节做一个再组装。
而在国内,大家通过10年的信息拉平,使得我们对终端客户和上游工厂基本信息透明,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是实际上对海外来讲就不一样了。我今天看到SHEIN为什么可以变成千亿级的品牌,因为做了整个价值链重构之后,对于海外客户是再封装的概念。最后是从前端需求+跨境履约+后端生产,这个全链条价值链封装以后,就成为了飞轮。2020年之前,SHEIN每年可能都是100%的增长,在2020年之后,一下子从100亿美金的量到了300亿美金的GMV,这不是平台的GMV,它是自营的收入。
总体上,过去我们在国内做的产业互联网数字化改革,包括把客户、商品、履约的数字化过程,我们今天在疫情后有机会可以把终端消费者扩大4—5倍,可以换一个语言,换一个本地化的环境,去做海外的优化。这中间的机会实际上我认为是非常大的。
过去半年,我们的新基金也在产业互联网中选了一些行业,去做财富化,把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产品,或者是产业带去做出海。我们选了一个行业是汽配,我们和企业做了比较深的交流,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型号的车,上千个零部件,它是一个类SHEIN的赛道。
我们讲两个数字,国内的车龄差不多6年,但是美国大约是11年、东南亚12年、中东是10年。汽配这个品类类似于我们生病以后看医生的感觉,年纪越大,看医生的比例越高,青壮年基本上没有这个需求。为什么国内大家觉得很卷,是因为国内车龄太短了,大家换车的比例太高了。
我们在广州、江苏都有汽配的产业带,由于美国又有DIY的需求,包括东南亚、中东都有重构渠道的机会,这中间我们做了新兴市场上重构渠道的机会。
SHEIN的案例,前端我们看消费者的需求,用数字化的结构去解构,看看需要的品类、商品、价值,另外是对接中国成熟的供应链。这中间在东南亚的项目,新的渠道的重构还是比较早期,在美国的渠道非常完整,中国的企业也不好直接冲过去,更多是在线上像亚马逊这样的大渠道机会。美国的市场是千亿级别的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看到产业互联网有大把的机会,像NRO等等,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探讨。
今天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包括过去3、5年我自己在产业互联网投资和对出海这个事情的了解,这中间也是希望讲几个点。
1、产业互联网的出海,未来10年到20年是星辰大海,但是这中间对于中国企业来讲,也是在海外开盲盒的过程,我们说中国人不卷中国人,抱团取暖。
2、SHEIN当年也是好生意,并没有想一天就说要做千亿平台。
3、我们也希望作为初创基金,能够跟各位产业内的专家互相交流,多探讨,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