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基金们开始进一步加码直投了。
细究起来,市场上提升直投比例的母基金确实不在少数,尤其是今年。
一家专门研究母基金的机构给了我一个直观的数据,在他们收录的母基金库中,今年,有10%的母基金都对直投或者S基金有新的动作。
时移势易,不甘心只当LP的母基金们开始图谋在直投上更加大刀阔斧了。
母基金做直投不是新鲜事,但在此刻GP募资窘境之下,母基金再次加大直投力度颇令人玩味。
一家母基金合伙人王中林告诉我,母基金的出发点很简单,用大白话说:GP的收益又不高,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找投资经理,又没差别,我为什么要多被人收一道手续费。
王中林坦承,作为一线级的LP,拿到一线基金的业绩,5-7年的DPI过不了50%,IRR不过10%-20%,“都很一般”。
“相比之下,我们细分赛道模拟的基金,IRR都显著地超过他们。去年,我们直投的几个项目一年翻了三五倍。”在直投这件事上,王中林越发觉得要当成核心事业来做。
“不开玩笑地说,我们内部称自己是披着LP外衣的GP。”王中林说,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团队的直投收益已经超过了一些一线基金,为公司赚到了真金白银。
“掐尖儿式投资”
近两年,同样在加大直投比例的,还有唐楷所在的母基金。他们一开始母基金份额占大头,渐渐地完全反了过来,现在直投份额已然领先。
之所以如此配置,同样是因为直投收益和回款均显著超过了母基金的表现。而能够取得这一成绩,唐楷将公司的策略总结为“掐尖式儿投资”。
何为“掐尖”?即优中选优。
“一线基金用小部分优质项目的收益去覆盖其他一般的项目,收益率自然会被拉下来。但是,我们可以在GP的拟投项目中优中选优,再用GP的方法论,把项目拿到团队内部再过一次。这叫‘掐尖儿式投资’。”
唐楷介绍,很多明星项目的股东中都有他们这家母基金的身影。让唐楷为之骄傲的战绩是,现在还有不少项目正在排队上会,金额都挺可观。“我们的投资领域铺得相对宽,做得也比较深入,在细分赛道上,项目质量真的不错。”
很多优秀GP都拿不到的项目,为什么唐楷们能拿到?
“因为我们站在一线GP的身后,以母基金为触手,实现项目资源的链接。”唐楷这样表示,“我们在投资形式上也颇为灵活。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底层资产的质量,并不介意投资形式。能争取到直投机会就直投,没有直投机会,我们就通过母基金随着一线GP去投。综合下来,就有一个更为合理的回报。”
当然,“掐尖儿”门槛很高。这颇具规模的母基金份额因为收益率不高反而变成了一种“无效配置”。但子弹精贵,谁又舍得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做一般收益的资产配置呢?
除了构建合作GP的生态圈,作为一家母基金,唐楷所在直投团队规模足已媲美不少GP了。整个直投团队加起来有二三十人,他自己和投资经理基本都有多年一线GP的工作经历,都具有丰富的投资和产业经验。此外,风控团队均来自业内一线机构。
“在团队这块,公司一直很愿意花很大代价去组建。”唐楷表示。
这在母基金行业中,堪属大手笔。
不甘当委屈的小媳妇
“掐尖儿”式投资来势汹汹,但这确实需要很高的门槛。一是钱,二是投资能力,不是谁都做得来。但有一点确定的是,现在,市场化母基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加大直投比例,不断试水。
钧山私募股权母基金就告诉我,在不断完善自身策略基础上,这几年也在不断提升跟投的比例,目前跟投比例在20%左右。另外,钧山也设立了专门做跟投的基金,以便更灵活地匹配合作GP的投资节奏。
一家2015年开始规模化运作的国资母基金,也开始出现了几个变化:一是从纯粹的母基金模式慢慢转向“母基金+直投”模式。第二,角色转变为LP兼GP,通过双GP的模式跟市场化机构成立一个合资的管理机构一起来管母基金,逐渐加大对这些基金运作的一些把控。
前述母基金研究机构告诉我,当前加码直投的大部分是国资市场化的母基金,一些机构在原有的母基金份额投完之后,就没有再设立新的母基金,“因为业绩不好,干脆就把母基金业务取消了,自己去投”。
除了业绩不好之外,母基金抱怨更多的则是,GP拿到钱后和LP的交流并不多。态度上,GP们会嫌弃LP这不懂那不懂。GP对投后项目也没有一个公开的机制,譬如项目的跟投机会,GP给谁不给谁、给别人估值便宜还是给我便宜,都不得而知。
“大部分GP拿了钱以后,对LP的态度就变了。就像起初浪漫的爱情,最终归于平淡,还会闹矛盾变敌人。”王中林表示。
既然GP们没办法给到甜蜜的爱情,LP们也不想一直当受委屈的小媳妇了。
业内人士也告诉我,母基金加大直投比例,除了收益考量外,其母基金自身募资难也是其重要原因。
受GP业绩的影响,LP背后的高净值个人更是心有焦虑,难以加码。这一点,一市场化母基金创始人刘易丰在募资时感触颇深。
刘易丰的基金LP基本是高净值人群。“因为外面的声音比较多,很多高净值LP都很焦虑,和他们的沟通时间明显变长了。尽管劝说了很多,但一些LP还是不放心,投资额度下降50%或者减少1/4。这样仍然担心的话,也就不抱期望了。”刘易丰表示,今年基金规模确实比去年的同期基金有所回落。
LP的GP化仍在加速
LP的GP化无疑是个明确的趋势。那么,一个敏感的问题出现了:LP会取代GP吗?
钧山私募股权母基金向我表示,LP增加直投履行了部分GP职能,也是自身触角和能力的延展,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取代GP。LP和GP的本质目标,都是做好资产配置,以实现超额收益。
“LP和GP是一级市场的不同角色。我们去看相对中国市场成熟的美国,这两个角色也还是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关于两个角色的占比。就在前不久,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公开发表的“VC/PE三国杀”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曹龙认为VC/PE行业会三分天下,核心趋势就是LP的GP化。国资和政府LP的GP化和直投化后,会占到行业的1/3,其他两个1/3是原有的市场化GP和CVC直投。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这也就意味着此前在市场上占比100%的市场化GP,呈大浪淘沙状,只能留下最精锐的1/3。事实上,市场也已经发出了这样的信号。
不过,尽管LP在加速GP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LP都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在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上,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昊飞认为,就LP的GP化而言,LP也应该考虑GP化的目的,只是为了短期风光还是要长期深耕GP行业,二者出发点是不同的。有一种LP做GP的途径有可能成功,便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隐性资产,但前提是考虑清楚该隐性资产是否适合做GP,如果产业端有深厚的积累便有可能成功。因此需要审慎决策。
作为一个纯粹LP,刘易丰则表示,自己不会去组建直投团队,要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在投资方面,GP显然比自己更专业”。
(文中王中林、唐楷、刘易丰皆为化名)
注:文/黎曼,文章来源:投中网(公众号ID:China-Venture),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投中网